第70章 三

2V2的團體比賽同時在兩個球場進行,按照正規團體賽的順序從雙打開始。

比起左邊球場的兩隊雙打,跡部和真田都走進右邊球場時,連左邊準備比賽的隊伍都投來了詫異的目光。

“真田和跡部?又一次?還是雙打?”柳目光閃爍,拿着筆和筆記本蠢蠢欲動。

仁王正等着看場內的“經典場面”,感覺到身邊熟悉的精神力波動,一轉頭就看到柳。

“……你不是那邊隊伍的嗎?”他問。

柳翻開筆記本:“我和你一樣都是第三場,單打位,距離比賽開始還早。”

“不給隊友加油嗎?”仁王故意問。

柳沉默幾秒,選擇對仁王說實話:“那邊前輩們的比賽資料,沒有這邊比賽的資料有價值。”

這可是真田和跡部!而且并不是單打,而是雙打!作為搭檔的古堅和毛利,也分別是冰帝和立海大高年級前輩們裏實力數一數二的存在!

在柳的資料裏,古堅正好是冰帝二三年級正選中的實力No.1,而毛利,雖然毛利加入立海大網球部時肉眼可見狀态不佳,但以柳的推算,真讓毛利去場上和狄堂前輩打一場,勝利的概率還是超過了百分之七十。

這樣組合起來的雙打,可是難得遇見的!

不好好觀看比賽收集資料,柳都覺得對不起自己。

仁王其實也這麽覺得。

并且,他還有特殊的判斷方式。

畢竟立海網球部裏分別和真田,毛利都組過雙打的人只有他一個:毛利是關東大賽決賽,真田是隊內練習的時候。

仁王自覺網球部裏,就算是柳和幸村,也沒有他對真田的網球了解程度來的深。他通過系統視頻和副本循環任務,不斷分析真田的網球,是從內而外,從精神到技術,雙重重構解析。

而毛利,自從兩個人在關東大賽決賽組合過後,他就是網球部裏和毛利前輩關系最親近的人了:相對來說的。

就比如,這次賽前,仁王特意找毛利前輩聊過。雖然毛利前輩一向冷淡,但擁有特殊讀心能力的仁王反而能感覺到,面對關心,毛利前輩面上冷漠,情緒上的波動卻是帶着一點歡欣的。是期待關心的意思,哪怕沒有給出明面上的反應,精神力也在隐約回應。仁王感受到了毛利前輩的“回應”,便一邊在心底吐槽我不想做心理醫生和保姆,一邊利用自己的特殊讀心能力和雙打過後對毛利的了解給了毛利一些建議。

對兩個人的這些了解,讓仁王自有獨特的對兩個人的判斷。

仁王認為真田并不是許多人認為的絕對的單打選手。在隊內練習時,他和真田的雙打練習并不是很順利,兩個人也都不是很愉快。但抛開成見,仁王也承認,這是因為他和真田從頭到尾節奏都不搭調導致的。據說國小時真田和幸村是很有默契也很有名的雙打,如果将真田和幸村的模型搭配在一起,兩個人也确實能夠協調起來。

而除了幸村,真田和柳的搭配其實也很不錯。換個角度,應該說數據網球的柳,算是百搭的選手。

最根本的,是真田本人并沒有完全的“孤狼”的心态。奉行武士道的真田對同伴很看重,只要作為雙打上場,明白這場比賽需要配合,就會主動去尋找配合的機會,而不是自顧自進攻防守。

那麽毛利呢?毛利也不是絕對的單打選手。

一直被稱為“天才”的毛利,有着格外出色的網球天賦。不管是單打還是雙打的技巧,實際上掌握起來都很快。上一次在關東大賽決賽時,是毛利第一次嘗試打雙打。他哪怕心情并不好,也還是在得知這樣的安排後主動去找了仁王交流,也做出了主動配合的嘗試。雖然最後是仁王主導和主動作為雙打輔助,但在這個過程中,毛利也吸收了許多雙打應該具備的配合技巧。

這樣的兩個人,如果站在單打的球場上作為對手,那麽那場比賽,自然是很值得期待的。如果是雙打呢?

看看他們的搭檔如何?

“我聽說古堅前輩在冰帝的風評比較極端。”仁王和柳确認資料。

已經把仁王作為自己交流資料的好夥伴兼競争對手的柳點頭:“沒錯,雖然古堅前輩的實力是公認的強,但是……”

柳遲疑了一下,似乎是在找到合适的詞彙。

反而仁王不太客氣地直接說出了種島給他轉述的說法:“是個沉浸在自己世界裏的怪人吧。”

他選擇性忘記了種島後面跟的那句“和小仁王你有點像”。

“總之,是很難想象能打雙打的人。”柳說。

那麽毛利的搭檔呢?

“跡部也是一樣啊。”仁王指了指場內,“就很難想象那樣的人——”

“沉醉在本大爺的美技裏吧!”雖然沒有啦啦隊的歡呼,但還是甩出了外套并且精準地讓外套挂在了球場外的制式教練椅上的跡部仰起頭,打了個響指。

“完全想象不出要怎麽配合。”仁王在響指聲之後追了一句。

柳贊同地點了點頭。

真田顯然也沒想到,就隔了不到一個月,自己又會和跡部對決。

雖然很不甘心上次輸給了跡部,但這次……看着跡部,又看了一眼身邊并不熟悉的“雙打搭檔”,真田忍不住皺起眉:不能松懈啊!

這場個人實力都很出色的雙打比賽,在大部分人的矚目下開始了。就連旁邊球場正在比賽的人,都很想快點打完去關注旁邊的比賽。

仁王也如願看到了他想看的“熱鬧”。

不善于配合的毛利,和根本沒有配合這根弦的跡部湊在一起,表現出來的實力有一部分直接相互抵消了。沒有到互相扯後腿的程度,但也完全沒有配合。

另一邊的真田和古堅反而還好一些。雖然古堅性格古怪還總是沉默不愛說話,可他也是有雙打這根弦的,也有主動配合的意思,和真田搭配在一起反而有些“沉默的男人,特殊的默契”的味道了。

“其徐如林!”

在雙打中主動選擇了“林”的真田,将比賽節奏放慢下來。

而古堅則配合這個步調,開始相對應的進攻。

跡部感受到了和一個月前的比賽不一樣的感受。

當時攻擊強度和頻率都很高的真田,這次比賽的節奏堪稱“沉穩”。

要比持久戰嗎?本大爺也很擅長持久戰啊!

這麽想着的跡部,又一次在回球時和試圖回球的毛利撞了車。

冷着一張臉的毛利:怎麽辦?要怎麽交流?配合好難哦。

跡部看着冷淡的毛利,也覺得傷腦筋起來:要怎麽和這個傳說中的“天才”溝通?

“完全是災難啊。”場外的仁王感嘆道。

能感知到球場中的人的情緒的他,當然能感覺到毛利隐約的無措和跡部的銳意,只可惜兩個人的頻道始終搭不到一起。在跡部看來,就是毛利根本無法溝通。在毛利看來,就是有些委屈也有些無措:雙打不是這麽打的嗎?

仁王沉思:上次我的雙打方式,是不是給了毛利前輩一些錯誤的暗示?或者是誤導。

真是抱歉了,piyo~仁王毫無抱歉意思地想。

與關東大賽決賽時完全不同,這場比賽從真田穩下來,開始用“林”平穩住節奏以後,就顯示出了明顯的局勢傾向。他和古堅抓住了對手顯示出來的配合上的失誤,沒有冒進而是穩紮穩打。甚至真田都沒有用“山”,而是用更平穩也更有包容性的“林”,一路以配合和輔助的姿态打到了最後。

這副沉穩的姿态與他在關東決賽時火爆的模樣完全不同,讓許多人大跌眼鏡。

反而是跡部和毛利,從頭到尾都沒有找到配合的平衡點。哪怕他們個人實力出色,卻還是逐漸失去了主動權。

跟着鶴守和宇佐見學了一段時間雙打的仁王對此也有了自己的理解:在他看來,跡部應該從一開始就嘗試直接控制毛利。當然,不能是直白的,壓迫性的控制方式,而是更迂回一些的,帶着引導性質的。個人實力出色的選手去打雙打,自然要有一個明确的主導者。就比如真田和古堅的組合,看上去配合的是真田,但控制比賽節奏的也是真田。

“Game won by 古堅龍一,真田弦一郎,6-4!”

比賽時間持續不到一個小時,比分看上去也并不焦灼(和關東大賽對比)。

真田走到網前,并沒有“雪恥”的心情。他反而覺得無語:對面的雙打實在是打的太糟糕了。考慮到毛利也是立海大的一員,他非常想在握手的時候對毛利訓話。

但在那之前,他先對上跡部的臉。

跡部狠狠地掐了一下他的手:“本大爺下次一定會贏!”

真田突然就沒有了對毛利訓話的心情,并且給對面糟糕的配合找了一個理由:顯而易見,跡部才是那個更不配合雙打的人。

他毫不客氣道:“如果只是這樣的雙打,那贏的人只會是我!”

“哼!下次就在單打場上見吧!”跡部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