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十萬貫【第八更】
上元夜裏, 京兆府官員聚于朱雀門樓上,“與民同樂”。
這一點整個長安城的百姓都知道,快馬趕來送捷報的士兵也非常清楚, 因此從長安城正西面的金光門進城之後,傳訊兵沿着東西向的大街一路直奔朱雀門。
街道上的百姓口中高喊着“萬勝”, 紛紛為這一人一馬讓開道路, 讓捷報直接送抵朱雀門下。
那士兵便一躍下馬, 飛快地奔上門樓, 也不管面前究竟是京兆府的官員,還是應邀上樓觀燈的“嘉賓”, 單膝下跪,雙手一拱,大聲報捷。
“延州大勝——”
“種谔将軍指揮得當, 大破黨項各部, 斬首二千級, 馬匹糧秣無數, 黨項大将野利敦被當場斬于陣中, 延州之圍已解。”
朱雀門樓上,人們的情緒早已被長安城中那十萬人同聲高呼“萬勝”的場景所感染, 此刻只感覺熱血在體內沸騰。連薛紹彭這樣的官宦纨绔子弟也大喊出一聲“好!”
明遠看看身邊, 橫渠門下弟子們, 自呂大臨以下, 個個喜動顏色。
但他看看身邊的種師中, 這孩子也很興奮, 興奮中卻帶着一絲緊張。
明遠知道這小家夥為什麽緊張——戰争是殘忍的, 它可以賦予你一場宏偉的勝利, 但同時也要你吞下殘酷的損失。即使是一場轟轟烈烈的勝利, 宋軍方面,也一樣需要承受人員方面的損失。
他們一直沒能得種建中的消息,如今好不容易有消息從延州送來了,能借此确認這家夥平安與否嗎?
朱雀門樓上燈火輝煌,映亮了一張張興奮的臉。
卻唯有永興軍知軍司馬光保持冷靜,臉色沉肅,望着前來報捷的兵士,冷聲問:“具體經過如何?”
明遠冷眼旁觀,覺得司馬光并非不樂意見到延州大捷。但是這位出了名的舊黨官員表現出了應有的老成持重,他必須确認大捷的經過。
延州本就在宋境內,鄜延軍戍衛這座重要的邊城無可厚非。但若是大宋西軍據此認為軍力勝過了西夏,不再取守勢,甚至擅開邊釁,卻是司馬光不樂意見到的。
報捷的士兵用嘶啞的嗓音敘述着戰役的經過。
Advertisement
“……延州軍民一心,堅壁清野,固守延州。黨項人不甘心就此班師,始終在城外圍困,頻繁工程。前些日子是年節,黨項人故意吃酒鬧事,做出無心圍城的樣子。種帥便将計就計,命帳下将校種建中率八百騎兵出城,佯裝突圍……”
明遠聽見身邊種師中輕輕地“啊”了一聲,露出一副魂不守舍的模樣。
橫渠門下弟子們也紛紛流露出緊張。這畢竟是與他們有師門之誼的種建中,率部突圍,而且是行誘敵之計。這個任務有多危險,用腳指頭想,都能想得到。
“種小将軍率八百騎橫穿黨項軍營地,三進三出,随後與種帥所部會合,一起殺向黨項中軍大帳……”
這報捷的士兵聲音嘶啞,難掩疲憊,但講起這一段來,依舊是眉飛色舞。令在場所有人都可以想見,這究竟是怎樣一場暢快淋漓的大勝。
但種師中卻向前踏上一步,用他少年人清朗的聲音問:“我阿兄……他可平安?”
報捷的士兵愣住了,伸手撓撓頭——他可不知道這孩子的兄長是誰啊。
明遠只好輕輕按着種師中的肩膀,開口替他解釋:“這位是種帥的親侄,是種彜叔的親弟弟。”
那士兵馬上就明白了:“那當然,種小将軍哪裏會有事?他出城的時候背上了一張弓,三代箭,手持一枚長槊,帶人沖進黨項人的營地,三進三出,無人能攔得住他……”
明遠心裏暗暗感慨:這家夥是不是說書的出身啊!
但等他口沫橫飛地說完,總算是對種師中補了一句:“大戰之後,種小将軍已平安返回延州。種帥親口說的,此次延州大捷,種小将軍當得頭功!”
這個消息送到,所有人都長舒出一口氣。
種師中開始傻笑。
早先他一人向隅而泣,眼眶到現在都還紅紅的。現在已經心花怒放,小臉上再看不到半點愁容。
明遠則用力攬住種師中的肩膀,大聲恭賀他:“種師弟總算是可以放心了吧!”
誰知這小孩向明遠別過臉,眼中重新出現那熟悉的狡黠。
種師中看着明遠,反問:“明師兄,看起來明師兄心中,對我阿兄的芥蒂已經去了呢!”
明遠:……?
這小孩怎麽回事?
他忍不住覺得臉上有些發熱。
但想想剛才,明遠确實如釋重負,心裏一塊沉重的大石頭總算放下了。
他這種感覺其實比別人尤甚。因為明遠一定程度上“先入為主”,認為種建中這人既然在歷史上籍籍無名,很可能是早逝的緣故。
因此得知種建中無恙,明遠所感受到的這一份驚喜,其實還比別人略多一些。
他只得瞪了瞪揚起笑臉看着自己的種師中,從鼻子裏哼出一聲,回答道:“也就是現在罷了。”
明遠心裏想的是:這次種建中逃過一劫,我暫且不跟他計較。
種師中小朋友便嘻嘻地笑而不語。
這時其他橫渠弟子一起上來恭賀。
連司馬光等朝中官員的臉色顯然也輕松了很多。明遠站在遠處,依稀聽見李參向司馬光提起“将種”——這個詞經常被用來稱呼那些最具有天分的年輕将領,只要他們在戰場上歷練,多半能成大器。
而朱雀門樓下,這突如其來的好消息顯然為人們增添了歡慶的理由。
人們不斷高呼着“萬勝”。而寬達數百步數百步的朱雀大街上,不知從哪裏突然湧出數百名雜耍藝人,他們有的踩高跷,有的攀雲梯,有的向空中抛出五色彩球,又無一例外地迅速收回手裏……
就在人們歡呼聲驚嘆聲此起彼伏的時候,忽聽一聲巨響,長安城正南的城門外,一枚明亮耀眼的煙花騰上夜空,瞬間綻放成千朵萬朵。
這絢麗多姿的煙花吸引了所有長安百姓的眼光。在人們的驚嘆聲中,第二枚煙花又随着一聲響亮的嘯聲縱上深色的夜空,在那裏盛放。
明遠身邊,李複嘆道:“洛陽吳氏的‘千朵萬朵壓枝低’,京兆府今年肯下本錢啊!”
洛陽吳氏應是制作煙花的大行家,曾經與明遠打過交道的那些“硝民”們就提過,他們采出的硝石,有不少就是專門銷往洛陽,送到吳氏作坊的。
明遠看得啧啧稱贊。
在他看來,這煙花的制作水平,甚至已經不遜于後世。
他正感到心潮起伏,忽然聽到系統1127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親愛的宿主,眼前這副景象您還感到滿意嗎?”
“滿意!”明遠背着手點着頭。
“那您有沒有想要時光就此停住,永遠不再流逝的感覺?”1127的聲音裏蘊着興奮。
“這……倒還不至于吧!”
此時此刻,明遠确實是心潮起伏,雙眼也幾乎無法從長安城中的美妙夜色跟前轉開。
但明遠終究是一個現代人,真要讓他的時間永遠停住,停住這裏,他一時還不太能接受。
“哦……這樣啊!”
1127的聲音裏頗有些受挫。
明遠則好心好意地出言安慰:“1127,不要氣餒,也許我到了汴京,就能感受到了呢?”
他的系統頓時打起了精神:“的确……尊敬的宿主,您真是一個樂觀而……高要求的人。您一定能在汴京花出一百萬貫的。”
明遠吐吐舌頭。
他在長安城花出十萬貫用了整整一年。
而汴京則是當今第一大都市,無論是人口還是繁華程度,放眼整個世界,沒有其它城市能夠與之比肩。
他又會如何花出接下來的百萬貫呢?
上元夜那一晚歡慶之後,明遠很快收到了父親明高義派人遞來的書信。
明高義終于在信上挑明了,希望明遠前往汴京。明高義這樣安排主要是為了明遠的學業。渣爹在信上說,已在京中打通了關節,幫明遠争取到了汴京的學籍,将來可以在開封府參加科舉考試。
明遠萬萬沒想到,自己在這個時空竟然也能當上一回“高考移民”。
他将信件讀了半天,總算反應過來:明高義以這個名義要求明遠前往汴京,比起純粹從孝義上要求明遠離開家鄉,前往汴京,要有力得多。
這是為了明遠的前途考慮。明遠的母親舒氏娘子望子成龍,不可能不答應。
而明遠要遠赴汴京參加科舉,橫渠書院的師長們也不可能有任何理由阻攔。
果然,張載聽了這個消息,望着明遠頻頻點頭,目露期許。而呂大臨則恍然大悟,自以為明白了明遠所說的“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是什麽意思。
舒氏娘子和十二娘都認為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并且開始着手為明遠收拾行裝。
明遠則悄悄地問系統1127:“我真的要參加高考……科舉嗎?”
系統1127用一種一板一眼的腔調回答:“不會,當您到了汴京,就會發現這學籍已經被別的富貴人家子弟擠掉了。”
明遠:……
“但是如果您願意花錢,可以再買回來。”
明遠扶額:這樣也能算在他的消費總額裏?
“當然了,您如果能攢夠足夠的蝴蝶值,我們可以為您提供‘金榜題名’這張道具卡,但是需要的蝴蝶值特別高哦!”
明遠一橫心:不考了。
用不屬于他的知識去考試,還不如用屬于他的知識去花錢。
“不考也行,憑借您的身家,日後只要交錢,可以直接捐個官。”
明遠伸手扶額,心想:難怪先生張載提起時政弊病,總會提到“冗官”“冗兵”“冗費”這“三冗”,大宋朝的“冗官”,竟然是這麽來的嗎?
“如何,親愛的宿主,您難道不想體驗一下在大宋做官的快樂嗎?”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