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清朝禦膳房(10)

清朝禦膳房(10)

康熙瞧着幾乎落荒而逃的女官忍不住笑了。身邊的太監打量着他的神色,不見愠怒與氣惱,反倒是覺得好笑。也是,皇爺這一輩子經歷過多少,哪裏會為這樣的小事生氣,更何況,更何況無論是名字還是面容以及這好學的性子,都有幾分肖似那位姑姑。

存量與增量這個概念,讓黛玉對當前的局面有一種撥開迷霧的感覺。

國庫空虛,皇帝想要填充國庫,再一看大擺排場的榮國府還欠着戶部十多萬兩銀子,織造甄家又借着宮中太妃的勢力盤踞金陵,這樣一想,三分的厭惡便成了七分。再加上京城這一摞摞只手遮天的案例,包攬訴訟、指鹿為馬。

這樣一想,當前的局面似乎還挺樂觀的。

黛玉怔怔地看着寫下的筆記。這春媚兒卻是誤打誤撞解開了這一局。皇帝要的是錢,要的是國庫充盈,在國庫充盈的時候,些許奢靡他或許會厭惡,但不至于撕開臉面,不至于半點轉圜都不給。

就像是帝王心中有一個天平在,一端是做大蛋糕,另一端是把被偷走的蛋糕拿回來。

即便在小沙彌那個世界,李翡翠也沒能賦予帝王輕而易舉做大蛋糕的能力。

在這個世界,春媚兒卻誤打誤撞做到了。

此人是誰?她是故意的還是?黛玉對春媚兒産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也許她的身份,也不一般。她對解開林家危機也有了想法,不是偶然的只能夠在某個世界使用的方法,而是一通百通的方法。林家的價值若是大于鹽商鹽稅的價值的時候,雄才大略的帝王自然而然會做出抉擇。提前離場,去更光明的地方。

她這般想着,思維的泡泡卻只是偶然洩露一些情緒。

【路啦啦啦啦~春媚兒.....啦啦啦我知道了......】

看着屏幕的永琏恨不得鑽進屏幕“你知道啥了,你倒是說啊!”

黛玉點開系統面板,再一次看了一遍春媚兒的簡介,沒有交代來歷,而且,她很适應古代的生活,她對紅樓之中的人物沒有在意。也許,她并不曉得紅樓,不排除這種可能。

天忽然昏暗了幾分,黛玉擡頭往窗外看,狂風大作。

“陛下,這會子刮起了風,要不擺駕回宮。”

Advertisement

太上皇擺了擺手“不急,不急,這本書看完再說,朕覺得,這本書或許寫得是當初曹織造家事,文筆斐然啊。”

黛玉的腦袋嗡一聲,幾乎要裂開了。春媚兒到底能幹多少蠢事!!!!

她豎起耳朵,假裝認真看書。

不一會,太上皇呵呵地笑了“哈哈,這就是大排場了,朕去暢春園都比這聲勢浩大。”

又過了一會,他聲音又沉了下來“呵,朕想起明珠就氣。好端端的兒子,讓這兩人教壞了。其心可誅。”

魏伴伴匆匆拿着傘和毯子進來了“爺,這雨來得及,我便拿着毯子和厚衣裳趕來了。”

皇帝也許看到興致處,他揚起眉毛問“朕當年去南巡,魏伴伴可還記得當時盛況?”

“江南好啊,江南的景色也美,風景秀麗。”

說到南巡,那時候,康熙身邊的得意人可不是他魏珠。

那時候梁九功才是陛下眼前的第一人。

不過魏伴伴能順利走到最後,自然不會觸黴頭,但也着實沒有多少記憶,只好吹捧着。

“是啊,江南很漂亮,金陵織造家很富麗堂皇的。”

說到這,康熙又笑了。

“朕這倒黴兒子啊,鐵面無私,這家是沒了對吧?”

說完,康熙不等搭話,他又繼續看書。

急,怎麽跟太上皇搭上話啊?

黛玉思索片刻,有了主意,她繼續潛心讀書,寫好筆記。一張又一張。

完成之後,擡起頭,卻發現康熙拿着她适才寫的筆記在看。

她心中一喜。

又有些忐忑。

“上皇吉祥。”康熙揮了揮手。

“免禮免禮,這寫的不錯,上次朕說錯了,你不單單有管家之才,還有幾分經世致用的才幹。如此看來,在禦膳房伺候着,還是屈才了。字跡也不錯,聽皇後說識字不久,這天賦真是驚人啊。”

“婢子,愧不敢當。”

康熙看了看她,思索了幾分,又忍不住說

“當初朕得天花,便是......着實肖似故人來啊。”

竟然是如此。

黛玉呼吸一窒,古人講究天命,弘輝正是染上了天花,她當初救下了弘輝,蘇麻喇姑一直陪在生病的康熙身邊。

她大膽地擡起頭。

看見康熙眼底的笑意。

也許是因着她的話,她竟然覺得和弘輝有幾分像。這樣一想,轉念就覺得自己傻了。

不,是弘輝本來就是他的孫子,是弘輝像他才對。

“朕總覺得她不會這樣輕易離開,有些天書也确實記錄了她是長壽之人。”

這,這話是什麽意思?

是在懷疑,懷疑我是蘇麻喇姑嗎?

黛玉附和了一句吉祥話。

“是與不是,并不是很緊要的事情。”然後他長嘆一聲,自顧自地走了。“終究是朕薄待她啊!”

黛玉看着太監們撐起大傘,他一點一點走遠了。

煙雨迷蒙的紫禁城,一行人被雨霧隔絕。

等人走了,太監們将書籍歸位,等人走了,黛玉去還書,順便去掃了一眼康熙看過的書。

《劉心武講紅樓夢》

《古典名著集合》

啊!

書既然能出現在這裏,代表皇帝已經看過了。

為榮國府點蠟燭!不出所料,榮國府已經在皇帝的眼中了。

皇後應當也曉得了。

這本書出現在這裏,應當也就是四五天之前的事情。因為上個月月初,皇後還在為元□□省親之事頭痛了,中旬的時候她在養心殿當值,倒也沒聽過陛下傳召官員說起這些事,甚至還給王子騰寫了一些貼心話。

黛玉小心地推測着這些書出現的時間。

一想到榮國府裏的一言一行出現在皇帝身邊,黛玉總有種腳趾扣地的尴尬。

還有多少天才上班。剛剛休假的黛玉如是想道,下一個月先将值班安排在養心殿。然後去阿哥所,最後去鐘粹宮。

她維持着自己好學的人設,在昭仁宮苦讀,奮筆疾書。

太上皇每隔一日會來一趟,也總會不經意看着她,黛玉曉得,他是在想他的墨姑姑。

紅樓夢讀完之後,黛玉也曉得了,代善便是賈代善,是外祖父的大名。

而太上皇在話本裏扮演的是阻礙國庫充盈縱容屬下的反派角色之一。

她适時地産生了好奇。

重要的疑點是用背包中的本子寫的,能給這邊人看的是用這邊的筆記寫的。

其中元春省親,被她寫了一頁。

見她有幾分踟蹰,又非常好奇,太上皇覺得好笑,他意味深長地說

“是不是大吃一驚?”

黛玉慚愧道“元春,是婢子之前的朋友。我,媚兒,元春,我們三人有時候吵鬧,但終歸是朋友。見她出現在話本之中,婢子難免有幾分恍然。”

康熙安慰了句

“你表現算不錯了,知曉自己是話本裏的人物,還能這麽鎮定。”

黛玉咬了咬嘴唇,說出了自己的看法“也許,這不是話本,是後人寫的。”

康熙贊賞道“朕也是如此看的。”

兩人像書友一般,一起看書,康熙也會檢查她的筆記。

每當這時候,他總會說起蘇麻喇姑。

一個聰慧,勇敢,機敏過人的女子的形象,出現在黛玉的腦海之中。

只是總是有點不對勁。等休假時間結束,黛玉這才發覺。昭仁宮裏的書,并沒有什麽高爐煉鐵,也沒有化學物理這般書籍。黛玉有些茫然,心裏計劃地很好,現實有時候并不允許。

果然,愛新覺羅家的便宜沒這麽好占的。

國之利器,怎麽能讓他人掌握呢?

即便這個人看起來忠心耿耿,全然無害。

她要學這些,一定要有一個理由。如今這個好學的人設,并不足以讓她有這個權限。她好學說服不了烏拉那拉氏,也說服不了雍正。即便好學,皇宮裏這麽多書,不夠你學嗎?若是再堅持,恐怕就會被懷疑圖謀不軌了。

蘇麻喇姑,倒是一個很好的可以借鑒的人物。宮廷之中禦膳房的統領,并不一定要博覽全書,學識豐厚的人。若是涉及到皇子皇孫的教養,自然以學識好,人品好為上佳。

黛玉撐着傘,從昭仁宮往鐘粹宮方向走。雨連着五六天,淅淅瀝瀝的。都說春雨貴如油,今年的春雨卻不是稀罕物。

等到了宮裏,她在下房修整妥帖,下房住了許多宮女,她與榮女官東西兩邊,各自住着單間,其餘都是三四個人,五六個人一間。

陰雨天,主子們難免心情郁郁,這時候宮女們會小心行事。

今日卻尤為特別。鐘粹宮熱鬧極了。

這也應當是帝後二人曉得紅樓夢或者清宮史書之後的相處。黛玉心裏像小貓撓癢癢一般。她低着頭,沿着房檐,一步一步走了過去。

“墨姑姑!”

端盤子出來的宮女們見了她都有所避讓。

烏拉那拉氏是端莊持重之人,也愛說笑,但總歸是端着的。今日卻笑得很是放肆。

便是雍正也是,兩人笑得眼淚都要流出來了。

像是看了什麽天大的笑話一般。

瞧見了黛玉,烏拉那拉氏眼前一亮“阿墨,你來。”

黛玉上前幾步,瞧見了兩人中間放着一本書,書裏有一行字,加黑加粗

“本宮發誓要奪回輝發那拉氏的榮耀!”

一時之間,各種陰謀交纏着出現在黛玉的腦袋裏。

烏拉那拉氏最關注的是什麽?是自己兒子能不能順利繼承皇位,她現在應該知道了原本的下一任皇帝之乾隆也就是鈕祜祿的兒子,那這個時候她會怎麽做呢?雍正也曉得了自己下一任皇帝吧,那他來這裏是為了什麽?敲山震虎?

啊,頭好痛!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