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絲路小貨郎(19)

絲路小貨郎(19)

黛玉引用了人口的數目。

“國力有三,一個是人口,一個是財力,一個是武力。可以讓女子務工,這樣國家出産的總額會增加,財力增加,能做兵将的人也會增加。”

不知道什麽人怒目而視“真是可惡,女子嬌弱,怎能出來務工,這可是陷陛下于不義。”

黛玉拿出自家女工的數據。

“好你個冷大人,竟然對這些女子如此殘酷。”

黛玉側目,然後她發現,這些人竟然真情實感的這麽認為。

她堅持她的觀點“太平盛世,她們完全可以自己養活自己,況且,女子算學,算賬比男子精細很多。”

這些人團結一致,讓黛玉倍感失望。

無論他們說的話多漂亮,角度多新鮮,都全身心地抗拒這件事。

雍正凝眉思索,黛玉也想不出他考慮的點是什麽。

但是她對這些同事們的耐心一點一點告罄。

“若這般是對女子殘忍,那在家做工并無工資,這件事情便不殘忍了嗎?”

“冷大人沒有科舉,自然不懂得禮義廉恥。”

“我是沒有科舉,我折子的本意便是讓大家都參加讀書,都考科舉,您與我豈不是不謀而合,都向往這樣一個人人科舉的世界。”

“你這是詭辯。”

Advertisement

讨論下來之後,定下了,圖文館可開,但是禮部、吏部、戶部都要插手。廣開科舉一事,沒有錢,沒有部門願意出錢。

開女學,教算學可以,但是其他的沒有人贊同。

“女醫也要開,若是不開女醫,女子生病,無法得到準确的救治。”

其他人撇了撇嘴。

“臣以為,這是民間的事情,朝廷不宜插手。”年羹堯說到。

黛玉怒斥“年大人,若是你妹妹生病了,得不到合适的救治,你......”

“住口,一屆商人竟然敢詛咒我妹。陛下,臣妹妹若是生病,家中自然會請大夫,女醫也曾請過,不如大夫妙手丹青。”

曉之以情,說不通。

黛玉邊說“若是婦科上的問題呢。”

“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年羹堯瞪着眼睛看着她。

這時候,黛玉終于意識到這事情到底有多麻煩了,她也意識到自己的話不妥。

“我只是假設,年大人,抱歉。那我換個說法吧。”

“假設大清朝有一個剛剛出生的姑娘,叫小紅,她出生的時候,需要産婆,但是她如果出生在一些偏遠的地帶,她很有肯呢個會被抛棄,而産婦也得不到好的照料,一方面是因為貧窮,另一方面是因為女醫的缺失。這樣會造成很多後果,一個是産婦得不到照料,下一胎生産的時候,無論是自個還是胎兒都有幾率出現問題,另一方面,若小紅夭折了。那麽與她同一年份的,這一年等到生育期的時候,生下的孩子就會減少。”

“......等到小紅生産的時候,她也是有難産的風險的.......”

黛玉說得口幹舌燥,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都說過了,都沒用,等到說到利益的時候。

這些人才願意給個眼神。

便是雍正也點頭。

“這确實是一件好事。便由冷大人牽頭,與太醫院的院正一起做這件事。”

這件事便宣告到此為止了。至少目前,是這樣。

接下來,隆科多、田文鏡、李衛年羹堯分別陳述了自己轄內的動向。

其中年羹堯提醒,西北那邊,最近應當有所動作,他定然不負皇帝,會将賊人首級獻給陛下的。

李衛在雲南經營有方得了誇贊。

說了半天,與黛玉想的有很多不一樣的地方,一來,內裏的邏輯是個人都聽得明白,但反對的人也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若是不仔細分辨,還真以為這些人是多麽珍視女子的人呢。

便是皇帝,做皇子的時候,皇子之間送來送去的姬妾也是頗多的。

自家的女孩看些書,是可以,但要想女科,不可以。

上一輩子,這事是怎麽辦成的呢?

對于愛新覺羅家來講,最大的威脅是什麽呢?

一些金礦是無法讓皇室下定決心的。

皇帝下不了決心,更好的大炮造不出來,這事情便會緩慢許多,至于海上的貿易,雖然卓有成效,但是——

“我大清地大物博,這些數目也過滄海一粟罷了。”

這一頂頂花翎上的紅寶石,與歷史教科書之中的夜郎自大一點一點重合。

“海上貿易的數額雖然比起全國來講是小的,但是利潤是巨大的,且最最關鍵的是,海上貿易鍛煉出的海軍,長此以往,對方會越來越強,越來越有經驗。”

這是黛玉站在後世歷史的角度來講的。

只是,這時候沒幾個人相信,縱然信了也不以為然。

“冷大人的意思是,他們積攢幾輩子海上貿易的經驗,便能殺到這邊。陛下,如今要緊的是西北,東北。而非海岸啊。隔着這麽長的海,他們行軍到這裏,兵馬定然疲憊,到時候豈不是獻上人頭。西洋、東洋人固然有自己的小算盤,但隔着千萬裏......”

“咳咳,更何況,大清幅員寬廣。不足為慮。”

這便是這個時節,對海外的看法了。

話說得很有道理,若不是洋人的蒸汽機提高了來往的速度,這位大人的道理可以在這個時代無往不利。

哎。

這個年尾,最後一天的朝會就這樣落幕。

休沐十日。

整個京城都喜氣洋洋的。

“你眉毛擰着,快舒展開。”賈秀擺着一張笑臉,攜帶着自家夫君去賈府拜會。

“冷兄如今是冒進了。”賈政一板一眼地說

黛玉瞧着賈政忍不住問“難不成你也認為女子不能讀書?”

賈政自然不是這樣認為的,賈家不是什麽規矩人家,這份不規矩有好處,也有壞處。

外頭看賈家,覺得很不規矩。

而這份不規矩讓賈秀活了下來,也讓黛玉在許多個世界過上了些開心的日子。

但這份不規矩也讓外頭的人笑話。

“自然不是,我姐姐,我女兒都是愛讀書之人。只是,這科舉一事,真是......太過冒進了。”

黛玉搖了搖頭,用了一杯酒。

“就該這樣,不同意歸不同意,我就要說。”

賈府好些姐姐妹妹悄悄地打量黛玉。

以前只覺得這是個小商人,如今卻發現這真是個厲害人物。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