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熱河行宮
熱河行宮
滿人入關後,不慣北京城夏日炎熱。當今皇上體态豐腴,更難受酷熱之苦,不僅盛夏要北巡避暑,遇到立秋之後的“秋老虎”也要去熱河行宮小住。
皇帝的儀仗車馬趁着清晨涼爽,已經早早啓程。永壽宮中沒了主子,鴉雀無聲。鄂啰裏把曹鎮南叫過來:“安排妥當了沒有?”
曹鎮南道:“已經打探清楚了。等聖駕回來就動手,我就不信他這次還能逃掉。”
鄂啰裏點點頭:“這事拖得太久了。索性徹底除去,以免後禍。”
行幸隊伍車馬繁多,走了三四天才到熱河,浩浩蕩蕩地進了麗正門。皇帝和如妃入住正宮的煙波致爽殿。此次随行的皇子只有旻寧一個,便讓他住在東跨院裏,離皇帝最近。
熱河行宮東南多水,西北多山,有草原風光,也有森林景象。入住其中,只覺得涼風拂面,适意暢懷,再無酷暑難耐之感。皇帝心情大好,叫旻寧整日陪着,與他商議國事,批閱奏折,立儲之心已經衆目昭彰。
孔武當日雖然和孫白楊商量着同游盛景,但一直跟着旻寧無暇抽身。孫白楊也忙着為如妃針灸調養,消除褥期浮腫,折騰一天,正要睡下,忽聽得窗框上輕輕叩擊了幾聲。
“孔兄。”
此時已是二更時分。兩人悄悄走了出來,四下裏寂靜無聲。層層疊疊的宮殿,樓閣,亭榭,黑鴉鴉地映在月光下,只有檐角琉璃光彩流動。
“這些宮殿雖然巍峨,但比紫禁城中又差着一層,有什麽看頭。不如我們到外面走走。”
孫白楊點點頭。兩人乘着月光覓路而行。守衛因認得孔武常跟着二阿哥,也不做阻攔。兩人出了行宮,一直走到北面山上的外八廟。
“咦,這裏也有座羅漢堂。”
“先祖諸帝都推崇佛教。乾隆皇帝更是精研佛學。據說他南巡時極為欣賞海寧安國寺的羅漢造像,于是下旨仿建,應該就是這裏了。”
孔武從寺門供桌上拿了根蠟燭,湊在長明燈上點着了,拉着孫白楊向內堂走去。堂內陳列着數百尊木質金漆羅漢。這些造像各個有一米多高,本就神情生動,在燭火搖曳下竟似活了過來。
“古人雲,晝短苦夜長,何不秉燭游。果然別有一番趣味。”
Advertisement
孔武笑道:“你又來掉書袋,我可聽不懂。不如我講件奇怪的事給你聽。”
“孔兄請講。”
“香山腳下的碧雲寺,也有一座羅漢堂。我跟二阿哥也曾進去游覽。”
孫白楊正凝神傾聽,聽到他突然提及旻寧,又類比今日之情形,心裏有些吃味,便淡淡地“嗯”了一聲,讓他繼續講。
“二阿哥跟我說,‘羅漢堂中有五百羅漢,囊括了天下衆人的長相。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與自己面目相似的一尊。’我說‘那可是奇怪了。我自小到大見過的人也有成百上千,就算人有相似,但面目各異的遠不止五百,怎麽囊括得來。’”
“然後呢?孔兄找到與自己相似的了嗎?”
“二阿哥見我不信,又說‘傳說找到與自己相似的那尊,如果表情歡喜,說明此人承天眷顧,是個有福之人。如果神色凄苦,則命途多舛,難免挫折。本來天機不可洩露,命格難改。只是佛祖垂憐世人,才用這種辦法預示命運,讓人有所防備,有所期待。’”
孫白楊笑道:“這個傳說确實有趣,雖然聽着像杜撰的,倒也有幾分道理。”
孔武又道:“我也不知道這是真的,還是他編些書裏的東西來跟我戲谑。但是聽了這個說法,總是忍不住要去找找。于是我就一座座地看過去。”
“找到與自己相似的了?”
“說來也怪,我仔細看那些佛像的臉。他們神色各異,有喜悅的,有溫和的,有坦然的,有生氣的,但是并不像我,各個都像一個人。”
“像誰?”
孔武轉過身,看燭火映出對面人的臉龐:“像你。”
古人雲,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羅漢照像并不是什麽神怪傳說,只是心中所想映照在眼前。世人心中大多挂慮自己,看到的便是自己的相貌。孔武在五百羅漢中看到的,也不過是幾千幾百遍相思入骨的那個人。
孫白楊素來自持。兩人雖然傾心已久,但從未有多少直白表露。他只覺得此刻胸口一熱,氣血翻騰,卻一句話都說不出口,便伸出手去握住孔武手臂。
兩人在寺中席地而坐,緩緩地依偎住,伴着紅燭一點,不覺到了天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