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第44章

乾清宮內,康煦帝對着一月一報的情報皺眉,放下手裏的文書時,顧問行适時地說道,“皇上,太子爺回宮了。據說看起來,似是哭過。”

康煦帝停筆,皺眉,“阿珠病得那麽重?”

顧問行溫聲說道:“便是不重,怕也是煎熬。”

賈珠也算是宮裏看着長大,每年總會生幾次病。雖說李太醫那裏一直留着脈案,可磕磕碰碰走到現在,也不得不說是運氣好。

他的身體因着鍛煉,已經好上許多,卻時常有着無法解釋的發熱,李太醫已經對賈珠這頑固的脈象頭疼不已,然在皇帝的心中,這份奇異已經有了另外的解釋。

康煦帝嘆息一聲,“好孩子。”

皇帝對賈珠倒是真的喜歡,不全是為着那個緣故。

他這麽多個孩子裏,從未有賈珠這般軟綿體貼的小孩,且太子甚是喜歡他,時時帶着賈珠進出宮闱,絲毫不避諱着。這也導致宮內的人已經對太子與賈珠同行習以為常,要是哪日,太子的身邊不跟着賈珠,反倒是會叫人好奇。

顧問行笑着應和,“是呀,當初為太子殿下挑選的這幾個伴讀,倒是賈小公子的話,太子爺總是能聽進去。”

康煦帝斜睨他一眼,沒好氣地說道:“顧太監,你倒是給朕再找一個能叫保成這般喜歡的人出來。”這跟身份不身份的壓根沒關系,還得是看人。

允礽喜歡的,自然願意聽。

不喜歡的,說爛舌頭都沒用。

顧問行揣着手笑,心想着萬歲不也如是?

不過是兒子随了父親。

康煦帝提筆欲寫,過了一會,“阿珠的父親,眼下是在哪裏任職?”

Advertisement

顧問行道:“為工部員外郎。”

“工部員外郎?”康煦帝哼了一聲,淡淡說道,“罷了,提一提也是無妨。”他随口說了這句話,便又埋頭看着奏章去了。

顧問行眨了眨眼,微笑。

皇上是為了賈珠着想。

賈政的位置實在是太低了些,拿不出手,這也叫賈珠和太子出入不太相配。從前皇帝賞賜賈珠都是些身外物,可再多的賞賜,都比不得皇帝開始為其惦記着處境上來。

賈政,怕是要沾了賈珠的光了。

三月,賈府驟接到旨意,賈政被點為學政,即刻起便要趕往外省巡查。

這雖辛苦,可對多年沒有動靜的賈政來說,卻是天大的好事。

尤其是這學政之名,雖未有階等,從二品到五六品的官員都曾被授予過,可往往只有兩榜進士才能有這樣的殊榮。

賈政本就對科考之事有着莫大的執念,如今得了學政喜不勝收,壓根顧不得這外頭的艱苦,幾日內便收拾好東西,帶着康煦帝的旨意赴任。

賈政離開京城前,唯一擔心的便是賈珠四月份的府試。

賈珠眼下只有十四歲,賈政暗地裏對他的要求就也只到了府試,府試能過自然是好,倘若是不能過,能感受下氛圍那也是好的。

他板着臉将賈珠訓了一回,又取了自己的拜帖,列了幾位和他平日裏交好的官員,這其中就有國子監祭酒李守中。

賈珠記下後,親自将賈政送往城門,待他離開京城後,除了賈母和王夫人難受了幾日,到底也将此事抛開了。

皇上開始記得他們家,會令他們做事,已經是個好兆頭。而眼下,他們最是擔心記挂着的,乃是賈珠的府試。

府試要考帖經、雜文、策論共三場,只取五十人。

比起縣試要嚴格許多。

有許多童生在考上後,卻在此道蹉跎多年,始終未能考過。畢竟這最少要通三經,五經為上上。

賈珠的身體剛恢複,便又要下場考試,讓允礽郁悶了兩天,然後将一貫給賈珠看病的李太醫給指了出去,令他守在賈府盯着賈珠的身體。

這對李太醫來說算不得什麽,權當是外出歇息,只賈珠心中略有愧疚,叫府上的人好生安排了李太醫住下。

李太醫笑着說道:“若非太子不能出宮,想必殿下恨不得換而代之。”

賈珠尴尬地抿唇,輕聲說道:“殿下只是過分擔憂了罷。”

李太醫回想着他記錄的醫案,搖頭道,“以賈小公子的身體,還是得細細盯着,更加小心才是。太子爺的擔憂正是有理,還望賈小公子莫要忽視自己的身體。”

賈珠記得,又因着李太醫在,便日日吃藥膳,吃得他食欲全無,但這些時日的精神卻也不錯。

待到四月裏,府試來的那日,整個賈府比之賈珠還要緊張。

賈珠下場考試時,總算不再是雨天,四月裏,天氣悶熱,在考房內考試也有些沉悶。但賈珠因着是之前案首的緣故,與其他前十名的考生一起,得以進入大堂內考試,那是坐在考官眼皮子底下作考。

這是榮耀,卻也是負擔。

在考官眼皮子底下考試,有些學生的膽量不足夠,就會影響其考試發揮。

府試一共三場,前兩天都只考一天,除了考引外什麽都不能帶。帖經與雜文對賈珠而言不算難,尤其是帖經,該朗誦背下的內容,賈珠滾瓜爛熟。

他考試一旦開始,便頭也不擡地提筆寫字,就連考官的模樣都不甚清楚,壓根沒有惦記這些場外之事。

受賈珠的影響,那些原本時不時就要去看考官幾眼的考生們也都平靜下來,沉浸在自己的卷面中。

第一場考試,難倒是不難,就是特別消耗時間來填寫大量的內容,待賈珠停筆的時候,他的腹中早已經發出來咕咕的聲響,怪有些失禮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