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王生

009 王生

嶺南王生,年十七,少失怙恃,家貧。一日自書肆而出,行走尚捧卷苦讀,忽聞少女驚呼,方知沖撞,低頭賠禮,只覺花香四溢,舉目而望,一芳齡女子手執桃花嬌羞而去,生頓覺失魂,自此食不知味。

同鄉李郎得知,苦勸王生,曰:“此嬌娘是巨賈林家小女,名若仙,已十六。林家富裕,然苛待下人,無禮鄉親,勾結貪霸,為人不齒,不可結交也。”

生曰:“若仙何罪之有?”不受勸告,日日設法登門拜訪,徘徊林家宅院牆外不舍離去。

某日,若仙乘軟轎出游歸來,見王生苦苦張望,密問下仆,得知緣由,不為所動,乃遣婢子驅趕,曰:“我家千金須得千金聘禮稱之,爾等窮酸癡心妄想!”生疑心婢子謊言欺瞞,依舊常來張望,風雨不辍。

有惡霸汪太谷,垂涎若仙久矣,聞之,勒令心腹毆打王生,王生不敵,身受重傷。若仙聞聲而至,王生癡癡然傾訴情意,若仙竟無憐憫,拂袖而去,王生心冷,少時氣息盡消,已身亡。李郎聞訊前來,痛哭一番,斂其身安葬,然王生魂魄茫然無所往,日日流連林府牆外,時而哀嘆,時而艾艾低泣。人雲林府有鬼,府中人出入皆心驚膽顫。如此二三月,若仙心懼而病,憔悴不堪。

游方道士何道長,年輕有為,法力高強,善捉鬼。林老爺乃重金求訪,道長至林府,于夜半時繞牆而行,且行且呼:“罪孽在身,還不服誅?貪欲累贅,棄之何妨?”王生徐徐現身,癡傻不知所以。

道長輕甩拂塵,乃卷王生魂魄而去,厲聲叱道:“父不慈,魚肉鄉裏必遭報應!女不賢,辱沒癡心應有嚴懲!”林府上下皆惶然。

城郊有道觀,荒廢已久,何道長攜王生落腳于此,自顧打坐,乃命王生夜夜灑掃清理,修門窗,補衣被,焚香煮茶,俨然視為子弟。王生神志漸漸清明,跟随道長潛心靜修,渾然不覺已是鬼身。

是夜,王生苦讀,因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自有黃金屋”之句,感嘆前塵往事,默默垂淚。

何道長譏諷而笑,曰:“百無一用是書生,枉做癡心卻送命!”

王生曰:“可恨惡霸心狠手辣,不知多少人為之受苦,有心報仇,然已無力回天。”

曰:“莫不是爾貪戀紅顏美色,何來今日碧落黃泉皆不收留?”

生曰:“亡命之際方得知,美豔容顏是空虛,心地良善、賢惠知禮才是真女子也!生慚愧,錯付癡心與他人,不再強求便是。只恨汪太谷狠毒,同鄉李生為我安葬,那汪太谷恐處處刁難于他,還望道長施手相救,大恩大德,來生結草銜環相報也!”

何道長冷笑,曰:“吾是世外人,不管人間事!”揚長而去,數日不歸。

王生獨留道觀,坐立難安。臘月至,風雪起,遮天蔽日,王生久候道長不得,于是外出找尋,日間躲藏于陰暗處,夜間奔走不停,一路追至州府,恰逢州府大人夜審惡霸,城中人人相議。或曰書生李郎中舉,返家途中為惡霸汪太谷所劫,遭遇毆打,幾乎喪命,有道長姓何路過,施手搭救,并捉汪太谷同至州府,與李郎擊鼓告狀,惡霸汪太谷狡辯不認,何道長列數其罪狀斑斑,抵賴不得,将其收押候斬,人人拍手稱快。

Advertisement

何道長辭別州府大人,于風雪中而歸,王生尾随之,嗫嚅不敢言。

道長曰:“爾還有何心願未了?”

問:“吾友李郎如何?”

曰:“已無礙。李生慷慨大義,文采斐然,命中富貴通達,姻緣美滿,官至三品,造福百姓,八十而壽終。”

生泫然:“如此無憾。”

問:“林家無禮,汝欲如何處治?”

生答雲:“非大奸大惡,且由天定。”

月餘,王生為道長采購文墨紙筆,忽聞婢子泣曰:“我家老爺重病不起,家業凋零,小姐面生惡瘡,容顏盡毀,還望大夫妙手回春相救!”

生歸道觀,見道長閉目打坐,不敢驚擾,立于門外,落雪拂面而不動。良久,道長起身,冷聲問道:“何不近身來?”

生聞聲方近前,應曰:“已是鬼身,不懼嚴寒。道長靜修,生不敢打擾。”又曰:“生已知林家之事,得饒人處且饒人,還望道長手下留情。”

道長忿然,不予理會。生亦不敢多言。

數日後再去采購檀香,聽聞鄉裏談論,得知林家老爺病愈,若仙面上惡瘡已消,然林家家業逐漸衰敗,若仙美貌亦不複從前。王生但見世間人來人往,而己身不為人所見,已是生死兩重天,悵然不已,久立良久。

歸,道長斥責王生貪玩,曰:“人間煙火于鬼身無益,汝若不舍人間繁華,自去黃泉投胎罷!”

生笑道:“道長面狠心軟。”遂跪拜再三,曰:“承蒙道長收留,多番相助,生無可戀,願以此身侍奉左右。”

道長目瞪之,啞然不語,轉身而去,生竊笑,于是灑掃打理、焚香煮茶,一如往常。

後數十年,常有人見一少年書生追随一年輕道長,每至一處,道長降妖伏鬼,書生則捧卷提筆,記錄捉鬼捉妖之法,或曰此妖可手下留情,或曰此鬼斷不可饒,道長每每忿然,終遂書生所言。

雲中子曰:“可嘆矣!道士與鬼,豈同路哉?然二人相伴多年,此後隐居世外,容顏不改,不離不棄,堪比神仙眷侶,實教人豔羨爾!薄情無罪,然不可見死不救,枉費他人癡心一片;癡心無罪,然一心癡戀,終不若兩心相知也。世間男女多以容顏交付癡心,孰知徒有顏面是禍水,心性秉善方可稱傾國傾城也!”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