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141章

◎争論◎

勝利的喜悅被打了一個折扣, 宋文城失落了好一會兒,才恢複了鐵血軍官的做派,繼續全心全意的投入到工作中。

宋文城自我消化了失落的情緒, 對幸芳和冬至她們去北市的事情, 表示了全力支持。宋文城替幸芳和孩子們高興,他們軍區的某些人,卻開始在私底下為宋文城打抱不平, 替宋文城不值得。

這麽多年過去,宋文城的婚姻, 依舊是能被軍區被許多人熱議的共同話題。

宋文城的對手們,打不贏宋文城, 就以娶了一個比宋文城好的老婆來安慰自己, 找心理平衡。宋文城的朋友們, 則會心疼宋文城, 譴責幸芳。

其中,以秦旅長愛人為首的軍官夫人們, 表現的對幸芳尤其不滿。她覺得幸芳不是合格的軍嫂。

作為軍嫂,哪個不是吃苦耐勞,把自家男人照顧的非常妥帖的。她們軍區那麽多軍嫂, 都能來随軍, 就幸芳搞特殊,怎麽也不來。鐘主任自然看不慣幸芳。

以前幸芳不來随軍,還能說是宋文城的工作原因,不方便她過來。現在宋文城都升旅長,成軍區的一把手了, 幸芳還不來随軍, 她怎麽想的?

幸芳要是不想跟宋文城過了, 就直說!像她這樣吊着別人算怎麽回事?

宋文城自從入伍,就在秦旅長手底下當兵,他們一起上過戰場,宋文城還用身體給秦旅長擋過子彈,戰友情非常深厚。鐘主任感激宋文城對秦旅長的救命之恩,把宋文城當她親兒子看。

當初錢小燕不靠譜,怕宋文城一直單着,沒人照顧,鐘主任曾主動給宋文城介紹過對象。後來,錢小燕把那場相親攪黃了,并讓女方和她都很難堪,鐘主任也沒怪宋文城。

鐘主任不但沒怪宋文城,因為錢小燕的蠻不講理,她還母愛泛濫,更加心疼宋文城了。後來,宋文城重傷,險些退伍,她也為宋文城犯愁過。那時候,她還想正式認幹親,把宋文城留在她身邊。結果,她這邊還沒準備好,那邊宋文城回一趟家,就和幸芳結婚了。

當得知,幸芳是錢小燕硬塞給宋文城的村姑後,鐘主任氣的一星期沒睡着覺。

宋文城多優秀啊?!錢小燕故意給宋文城找一個村姑當老婆,不是羞辱人嗎?

錢小燕這個後媽太欺負人,鐘主任這個領導夫人,沒法替宋文城給他出頭。她就想先斬後奏,讓她家老秦大擺筵席,正式向外界宣布宋文城是她幹兒子。她好名正言順的護着他。

結果,秦旅長沒同意。

部隊是一個強求公平公正的地方。宋文城要是和秦旅長有了父子關系,那以後秦旅長再提拔宋文城,就會顯得名不正言不順。

部隊又不是秦家兵,可以像古代似的搞一言堂。現在父子兵和兄弟兵,為了更好的發展,幾乎不會在同一個部隊。

宋文城是秦旅長看好的接班人,他更加不會做多餘的事情,影響宋文城的口碑。

鐘主任也不想宋文城以後,被人說是走後門靠秦家上位。因此在宋文城沒瘸腿之前,她都按耐着心情,沒給宋文城添亂。後來,宋文城痊愈去讀軍校,鐘主任這個念頭徹底沒了。

不認幹親就不認。只要她心裏把宋文城當兒子,那宋文城的事,她就照樣能管。

作為護崽兒的老母親,鐘主任是非常讨厭錢小燕的,厭屋及烏,她自然也看不上幸芳。尤其宋文城是個報喜不報憂的性格,他越說幸芳好,鐘主任就越補腦幸芳不行。

幸芳要真像宋文城說的那麽好,她為啥不來随軍?如今,他們都結婚十年,孩子都九歲了,還有什麽不能商量的?

宋文城說幸芳不能來随軍,是要去讀大學,鐘主任是不信的。當宋文城說出幸芳要讀的大學是北大後,鐘主任就更憤怒了。

在鐘主任的眼裏,幸芳的形象和錢小燕差不多,就是一個沒文化村姑,一個只會撒潑和混攪蠻纏的攪家精。說幸芳能考上大學,還去讀北大,打死鐘主任鐘主任也不信。

不止鐘主任不信,軍區家屬院的所有人都不信。

大學哪是那麽好考的?

百分之幾的錄取率,幸芳憑啥能考上?

她們覺得,這就是幸芳不願意來随軍,忽悠、敷衍宋文城的借口。也就是宋文城老實,才信幸芳這種鬼話。換個脾氣差的,幸芳都不敢這麽嚣張。

“她就是和小宋沒感情,才不把小宋當回事!我們小宋多好的男同志啊,攤上她這麽一個不省心的媳婦,真是白瞎了。”

“可不是,但凡那幸芳心裏有小宋,她也不至于這麽作。”

“害,能被錢小燕相中的女人,能是啥好人?這個幸芳平時不知道怎麽欺負小宋呢!”

“對。可惜咱小宋了,那麽好的一個人,攤上這麽一個不着調的媳婦。要是當初他娶了別人,也不至于人到中年,還清鍋冷竈的,吃不上一口熱乎飯。”

“唉,天天看小宋吃食堂。我這心裏可真不得勁兒。要不是怕離婚影響小宋的前程,我高低勸他踹了家裏那個,再找個更好的。”

……

鐘主任等領導夫人,聚在一起批判幸芳,為宋文城鳴不平,說的起勁。宋文城忙着軍營的事,幾乎不怎麽回家屬區,也就沒發現。

幸芳被她們念叨的多了,連打好幾天噴嚏。打噴嚏這事,有個古老的說法,那就是一想二罵三叨咕。幸芳這樣持續打噴嚏的,不像是有人想她,也不像是有人念叨她,她這更像是着涼感冒了。

不是要感冒,誰會這樣狂打噴嚏?

這些年,幸芳的身體一直很好,頭疼腦熱的小毛病都沒有過。突然間狂打噴嚏,她以為她是換地方,水土不服,身體不适應造成的。

怕孩子們也像她似的着了涼,幸芳趕緊熬了一大鍋姜湯,一家人喝了起來。

連喝三天姜湯,把身體裏的寒氣去了。幸芳才開始琢磨着,她過年要去部隊探親的事。

宋文城的回信幸芳已經收到了。知道他打了勝仗,還沒有受傷,幸芳就放心了很多。

信中,宋文城說他近期會非常忙。戰後的部隊,本來就有許多的瑣事需要處理。宋文城又要和秦旅長做工作交接,熟悉新的工作,他就更加的忙碌。

要把工作全部捋順,宋文城這個忙碌的狀态,最少要持續三個月。也就是說,三個月內,宋文城都是沒有假期的。因此,宋文城今年又不能回來過年了。

他們一家已經很久沒一起過年了,上一次宋文城回來探親,也是沒等到過年他的假期就結束了。過年圖的就是一個團團圓圓,所以這次,幸芳想帶全家過去找宋文城,和他一起過新年。

幸芳和雙胞胎這裏好辦,她們一個在放寒假,一個是大一新生比較好請假。難的是冬至那裏。少年班的老師,覺得冬至基礎太差,不但不準幸芳給冬至請假,他還要求冬至過年也不能松懈,必須留下來好好補課。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冬至這年紀正适合學習,他不往死裏學,哪對得起上天對他的眷顧?

少年班的徐老師,生怕冬至浪費了他的天賦,恨不得讓冬至廢寝忘食,一天二十四個小時花二十五個小時來學習。

在徐老師看來,過年過節的那些習俗,大多都是陋習,根本不值得提倡。智者的大腦,就應該被知識填滿。兒女情長,家長裏短等只會害人,對冬至沒有任何幫助。

“你要去探親就去吧,宋嘉小同志要留下來學習。你放心,到時候我會看着他,讓他按時吃飯學習的。”

“………”

幸芳是想和宋文城團聚不假,但她也不想把冬至一個人留在北市,被少年班的老師摧殘啊。一家人一家人,少了誰都不行。

“徐老師,我家孩子自學能力很強的。要不您給他多留點作業,放他半個月假吧?你放心,我會好好督促他,不讓他荒廢學業的。你看,以前他靠自學,也能考進清華的。”幸芳笑着和對方商量道。

幸芳企圖用真誠打動徐老師,奈何徐老師油鹽不進,根本不想跟幸芳好好商量。

“以前學的知識簡單,宋嘉當然可以自學,再不濟還有你能給他輔導功課。現在他要的學的東西,本就很高深,有些不容易懂,你還讓他自學,那不是害他嗎?過年也只是三百六十五天裏,很平常的一天,你那麽在意它幹嘛?一家團聚又不急于這一時,只有心中有愛,你們什麽時候相見,都是過年。”

徐老師這個話說的,險些噎死幸芳,讓幸芳不知道該怎麽往下接。

拜托,那可是新年。花國的傳統節日。它怎麽可能是普通的日子?

老百姓一年忙到頭,辛辛苦苦累的要死。為的不就是過一個好年嗎?這一天,對花國人來說,就是非常的不一樣。徐老師怎麽敢,睜着眼睛說瞎話的?

“徐老師,咱少年班也不能只講學習,不關注孩子們的身心健康吧?過年,是咱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如果孩子們連這個都不重視,那等他們長大了,你能指望他對自己的祖國有多深厚的感情?徐老師,我覺得人才培養,不應該只培養人才。同時,你還得教他怎麽做人。不然,人才培養出來後,他卻由于沒有信仰,輕而易舉的被人挖走,咱們不是白忙活了?”

“傅校長之前說,你們是有送少年班的同學,出國留學的想法的。出國留學挺好的,但外界的誘惑那麽多,一不留神咱們就會為別人做嫁衣。因此,你得讓孩子們有一顆,堅定的愛國之心。你得讓他們知道,雖然知識沒有國界,但科學家是有國界的。”

“愛國主義教育不是那麽簡單的。不是說你們實行軍事化管理,孩子們就會愛國。像你剛才那樣,對傳統節假日都不在乎,對父母都嫌不耐煩的人,你能指望他對他的祖國能有多少歸屬感?”

“有國才有家,是大人才能懂得道理。對于小孩子來說,是先有家才有國的。我讓宋嘉去找他爸,就是培養他的愛國主義情懷。你總不能讓阻止他進步吧?”

幸芳的一番重話,說的徐老師特別的不高興。他想反駁幸芳,說她不懂教育,就不要亂說話。但幸芳先發制人的下一句問話,直接把他給問的啞口無言,不好開口了。

幸芳問他:“徐老師,你自己的孩子現在都在從事什麽工作?他們愛過嗎?他們有按照你的預期,按部就班的生活嗎?”

整個清華的人都知道,孩子就是徐福的逆鱗。徐福的兒子徐文林,是出了名的叛逆,不聽話。在前幾年革命鬧得最兇的時候,那小子還曾想要大義滅親,跑到革委會去舉報親爹。

幸虧徐福本人沒有污點,經得住革委會的各種盤查。他最終才能化險為夷。

幸芳主動提徐文林,無異于當衆打徐福的臉。徐福想要發火。傅校長等人,卻把幸芳的話,聽到了心裏去。

是呀,一個連家都不愛的人,他怎麽愛國?國外的誘惑那麽多,花力氣把不夠愛國的人送出去,不是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3-06-29 07:20:08~2023-06-30 22:11:5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Krismile(微笑) 6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