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章

第 53 章

在肖冊和祁陽到之前,吳媽媽已經帶領着吳爸爸和吳西南他們把包餃子所用到的物料都準備齊整了,餃子餡也提前調好,蓋上一層保鮮膜後放進了冰箱,就等着他倆到了以後動手包。

因為安揚是遠道而來的客人,吳媽媽就讓他安心坐在藤椅上看電視,說什麽也不讓他動手。

吳家的正房裏擺放着的依然是老式的實木家具,藤椅、條幾、高腳方桌,博古架等等,古色古香的很有韻味,并沒有像有些四合院家庭那樣把這些老式家具換成新式的布藝沙發或者真皮沙發之類的。

安揚正坐着的藤椅一共有四把,東西牆壁各兩把,每兩把藤椅中間各有一張小巧的小方桌,用來放茶具、果盤,安揚面前就被擺滿了各種好吃的。

北方人骨子裏都有熱情好客的基因,客人上門後只管等着吃就成,做飯的時候并不需要他們動手。

但安揚在藤椅上坐了那麽老半天,倒也沒閑着,他一邊和忙碌中的吳家人聊天一邊動手剝了一堆的瓜子仁、核桃仁、花生米出來,等着吳西南忙活完了過來吃。

現在肖冊和祁陽到了,坐着擎等着吃的人就又多了倆,安揚褪去先前的不自在,很快就和這倆兄弟混了個臉熟,一邊繼續剝瓜子一邊和祁陽、肖冊聊天。

祁陽本身就不太會做飯,即使讓他去幫忙,他也幫不上什麽忙,還有可能因為業務不熟練幫倒忙,對他來說等着吃比讓他去幫忙是要更自在一些,但肖冊就不同了,他只坐了一會兒就渾身不舒服,躍躍欲試想去幫吳媽媽他們包餃子。

老吳家三人各有分工,吳爸爸負責揉面團,吳西南負責擀餃子皮,吳媽媽負責包餃子,也算是實現了家族式包餃子一條龍流水線,但問題是吳西南擀餃子皮擀的太快,吳媽媽包餃子的手速跟不上,眼看着餃子皮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和安揚聊天的同時,肖冊一直關注着那邊的情況,看着餃子皮越積越多,他也跟着着急,特別想過去幫忙,但又怕吳媽媽嫌棄他不聽話瞎忙活,一時間就左右為難、坐立不安,屁股下就像長了釘子。

祁陽伸出手拍了拍他的膝蓋,又塞給他一把瓜子讓他剝着吃。

吳西南伸了伸懶腰,一口氣擀了三十多張餃子皮确實挺累,他看了一眼面前堆成山的餃子皮,向吳媽媽提議道,“讓肖冊和您一塊兒包吧,您這速度也忒慢了點,等您包完,這年都要過完了。”

吳媽媽一邊給手裏的餃子捏褶子一邊白了吳西南一眼,嫌棄兒子多嘴,但看着一案板的餃子皮也挺愁的慌。

今天人多,又都是胃大如鍋的小青年,包的餃子當然就比平常多得多,換作平常她是決計不會讓客人動手的,但是今天算是特殊情況,她在心裏合計了一下,就扭過臉看向肖冊,問他,“孩子呀,你會包餃子嗎?”

肖冊立馬就搬着一張矮凳子湊過去,笑着回答吳媽媽的提問,“阿姨,我會!”

Advertisement

吳媽媽就指了指自己身邊的位置,示意肖冊把矮凳放在那裏,“那感情好,你幫阿姨包點,咱娘倆一起包,這速度就上來了。”

肖冊笑着點點頭,随後又跑去水龍頭下就着冰涼的自來水洗了洗手,然後才坐過去幫吳媽媽包餃子。

吳媽媽看他跑來跑去的,擔心他摔着,還跟他說不着急,并提醒他別用涼水洗手,水龍頭旁邊就放着一把暖水瓶,用暖水瓶裏的熱水兌着洗。

肖冊甩着手上的水珠說,“沒事的阿姨,我不嫌涼。”

就這一句話,差點把吳媽媽整破防。

吳西南打小就嬌氣的很,那壺熱水就是給他備着的,沒有熱水,想讓他洗個手都難。但肖冊卻乖覺地說“不嫌涼”,是真的不嫌嗎?是不得已不嫌啊!他可是比吳西南還小好幾歲呢。

肖冊沒發現吳媽媽的異樣,他開心地坐到吳媽媽身邊,拿過一張餃子皮就開始包餃子。

吳西南擀餃子皮的技術特別贊,他擀出來的餃子皮很均勻,都是中間厚外圈薄的那種形狀,是最合适包餃子的,肖冊的奶奶曾經教過他,餃子皮就該是這樣的。

他包餃子的手法也是他奶奶教的,先在餃子皮中間放一勺餃子餡,然後從中間對折捏在一起,再分別從兩邊開始往中間捏褶,這樣包出來的餃子圓潤可愛,很招大人喜歡。

很快地,一枚小巧圓潤的餃子就在肖冊手底下誕生了。

吳媽媽看了一眼後就笑着誇他心靈手巧,“長這麽好看,還這麽能幹,阿姨都要愛死你了。”

肖冊的臉肉眼可見地就紅了。

除了他的奶奶,肖冊還沒有遇到過哪位長輩這麽直白地對他表達過喜歡,他真的是立馬就偷着開心。他的爸媽對着他時都是同一種不耐煩的神色,以至于他曾經一直都以為自己的長相和性格就是不讨長輩喜歡的那種呢。

現在,吳媽媽把對他的喜歡表達的那麽淋漓盡致,他當然開心,但開心之餘又有一點小失落,想不明白他的爸媽為什麽就那麽不喜歡他,明明他還是挺讨長輩喜歡的。

有了肖冊的加入,包水餃的速度确實快多了,沒一會兒功夫餃子皮就不夠用了,倒不是因為吳西南擀餃子皮的速度跟不上,而是因為吳爸爸揉面團的速度跟不上。

吳媽媽嘲笑吳爸爸,“怎麽樣,跟年輕人一比,你确實不行了吧。”

吳爸爸哼了一聲,“那也比隔壁老孫頭厲害。”

隔壁老孫頭,吳媽媽曾經的追求者,吳爸爸跟他比了一輩子,前年因為腦中風的原因,老孫頭至今走路都不利索,吳爸爸覺得這一局自己贏得漂亮,總喜歡時不時拿出來炫耀。

吳媽媽白了他一眼,當着肖冊、祁陽、安揚的面兒不好拆穿吳爸爸的小心思。

祁陽站過來想要頂替吳爸爸的位置,雖然他做飯不咋地,但是揉面團還是可以的,畢竟他和肖冊一起包水餃的時候,揉面團、擀餃子皮的工作都是他來做。

吳爸爸伸了下老腰,覺得自己還能堅持,就對祁陽說,“好孩子,別沾手了,剩下的不多了,叔叔一個人弄就行。”

“您去歇一歇,在我們家揉面的活也是我來做的,這活兒我會幹。”祁陽笑着把吳爸爸從座位上拉起來扶到正堂的躺椅上坐下,又抽了兩張濕巾讓老爺子擦手用。

安揚則倒了一杯熱水遞過去。

吳爸爸很是享受了一把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祁陽接過揉面的工作之後,包餃子流水線的速度又上了一層樓,本來預計晚上七點鐘包完的餃子,不到六點半就包完了。

吳媽媽吆喝着吳爸爸去廚房把水燒上,等最後幾個餃子包完,水剛好能煮開,兩下都不耽誤。

北方人吃餃子的時候就是純吃餃子,很少會再搭配炒菜,但一般會弄醋碟和蒜泥碟,再淋上一層香油,完美。

吳媽媽調的餃子餡兒也特別棒,鹹淡正合适,咬一口,滿嘴的肉香,肖冊和祁陽吃的特滿足,他倆已經很多年沒有吃過家常餃子了,一口一個,沒一會兒一盤子就見了底。

吳媽媽把提前晾好的餃子端給他倆的時候,又沒忍住落了淚,但怕被孩子們看見,就悄悄拿衣角揩完了眼淚才把餃子端過去。

肖冊吃地歡快,笑地也歡快,一直誇吳媽媽包的餃子好吃,“和我在老家時吃到的味道一模一樣,我可喜歡吃。”

“喜歡吃就多吃點,今天包的多,還有好多呢,你們盡管敞開了肚皮吃,不夠吃也沒關系,阿姨明天還給你們包。”

肖冊不好意思地笑了笑,一會兒他和祁陽就走了,明天包的他倆吃不到,但他不好意思拂了吳媽媽的意,就接着吳媽媽的話茬繼續說,“嗯嗯,謝謝阿姨,那我就不客氣了。”

“崩跟你阿姨客氣,想吃咱就吃。”吳媽媽說着又把自己面前的那盤餃子往肖冊的方向推了推。

相比較肖冊和祁陽的熱火朝天,安揚這邊就顯得冷清多了。他的家在南北方交界的地方,雖然平時也吃餃子,但并沒有真正的北方人那麽熱切,而且這兩天他一直都在吃餃子,所以這會兒胃口确實不如肖冊他們好,吃的不多,速度也不快,面前的那一盤餃子還剩了十多個沒吃完呢。

吳媽媽中途起身去了一趟廚房,誰都不知道她去幹啥,都以為她是去拿什麽東西了,沒想到她會端着一盆海鮮蛋花湯過來。

北方人吃餃子講究原湯化原食,一般是不會重新再做湯的,滿座的除了安揚都沒有吃餃子另外喝湯的習慣,這份海鮮蛋花湯是為誰做的就不言而喻了。

吳媽媽挨個給在座的每個人都盛了一碗,給安揚盛的那碗滿滿當當的不說,一邊盛一邊還對安揚說,“吃不完的餃子放一邊就行,喝碗湯暖暖胃。”

肖冊這才注意到安揚盤子裏的餃子還剩了一半,對比自己第二盤都快吃完了,他心裏忽然就有點說不出來的感覺,悶悶的,很不舒服,他盯着面前的餃子盤就想自己怎麽這麽能吃啊,太丢人了吧,阿姨會不會嫌棄他吃的太多啊……

于是接下來他在吃餃子的時候就刻意慢了很多,希望阿姨不要因為這件事嫌棄他才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