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第三十二顆桃

“回普陀山?”孫悟空一愣,“為何?”

不止是他,一旁的豬八戒也摸不着頭腦。

觀音不答,只是抽出淨瓶中的楊柳枝輕輕朝桃蓁所在之處點了點,這回倒不是瓢潑大雨,只是如同一層薄薄水霧,轉瞬間籠罩整個傷痕累累的軀體。

片刻之後,所有傷痕消弭,一切恢複如初。那緊閉着的雙眼眼睫也微微顫動,看着似乎像是要醒來。

孫悟空遲疑着喊了聲:“……桃樹精?”

……桃蓁覺得自己像做了個光怪陸離的夢。

從她不受控制地變回桃樹那一刻,夢境陡然開始。烈火、酷熱、燒灼,她渾身疼得發抖,喉間卻像是被誰扼住了,發不出半點聲音。

接着眼前一幕幕都變成了迷離火光與層層煙霧,最後她堕入黑暗之中。

“桃樹精?”

誰在喊她?

大聖?

桃蓁驀地睜開眼。

“醒了?”孫悟空心裏仿佛沉沉壓着的那塊石頭驟然一輕。然而面前睜開眼的少女聽見這聲喊,先是下意識往他這處側了側,接着便臉色煞白的伸出手,一陣胡亂摸索後抓住他的手臂。

“……大聖?”

孫悟空低頭看一眼握着自己的那只手,心裏隐隐不安,皺眉看着她:“你現在覺得如何?”

桃蓁顫抖着嗓音:“我……我為什麽看不見了?”

Advertisement

手下溫熱且柔順的觸感勉強給了桃蓁一絲安定感,然而無論她如何睜眼,無論她看向哪個方向,眼前都是一片密實得透不進一絲光線的黑。

她閉了閉眼又睜開。

……依然如此。

“看不見?!”孫悟空一怔,接着面色一沉,轉頭看向不遠處靜立在雲頭上的觀音。

觀音開口道:“甘露只能痊愈她身上傷口,而被煙灼傷的雙眼只能靜養,并日日用我蓮花池裏的水清洗方能恢複。所以方才我才說她須得跟我一同回普陀山。”

她的眼睛還有救。桃蓁松了一口氣。

但她也聽見觀音所說,需要跟着一起回普陀山才行。

孫悟空這才明白觀音之前所說究竟是何意,他看一眼桃蓁,末了起身擡頭朝半空看去:“多謝菩薩。”

桃蓁聞言,下意識輕聲喊了句:“大聖。”

她看不見,因此雙目茫然無焦點,只大概朝着一個方向。撐在身側的手因為不安而暗暗蜷縮起手指。

知道眼睛能治好後,她雖仍然覺得有幾分無助,但已經鎮定了許多,其他剛才沒來得及思索的事便一股腦湧了上來。

比如她的存在最終被觀音所知曉。

其實她心裏已隐隐有了最壞可能的猜測。畢竟從她所聽見和感受到的來看,觀音菩薩對她的存在沒有半點驚訝,自她醒來也不曾盤問過什麽問題。

……很可能她早就暴露了。

想來也是,如此重要的取經之路,神佛怎會不了如指掌。虧她還自以為瞞天過海,整日裏心懷僥幸。

除此之外,還有便是……

“桃樹精,你安心跟着菩薩回普陀山休養。”孫悟空目光短暫落在她雙眼上一瞬,接着就像被燙了似的飛快移開。

“可是……”桃蓁張了張嘴,卻又不知該怎麽說,不知該說些什麽。

觀音只說休養,卻沒需要多久。

那她眼睛痊愈後——

“随我來吧。”觀音和善道了四個字,微微擡手,下一刻桃蓁便覺得渾身一輕,身下像是有一團柔軟雲朵托着她。

只是因為她不能視物,所以失重感襲來時難免覺得驚慌。

桃蓁下意識往身側抓了抓,卻只是指尖擦過了孫悟空身上的直裰,再用力時手上抓了個空。

雲彩托着她輕緩移動着。

在徹底遠離之前,她聽見大聖低聲道:“……桃樹精,養好傷就回桃林去吧。”

聲音裏,隐隐有幾分自責與愧疚。

“嘩啦”

一只細白素手握一節竹筒的手柄,慢慢往開滿蓮花的池子裏探了探,等察覺落在水面上時才微微往下一傾斜,讓清澈池水緩緩流入竹筒,最後再将水盛出,倒入手上的容器裏。

那容器周身泛着瑩潤光澤,一看就知絕非凡品。

桃蓁一只手在身側撐了撐,接着穩穩當當地站起身來。

這是她來普陀山的第三日。那日觀音将她帶回來,讓一個童子把她安頓在某個住處後便不見蹤影,聽日日給她引路将她帶到蓮池的那位童子說,菩薩是去紫竹林深處修煉了。

“桃姑娘,水打好了?”童子問道。

桃蓁點點頭:“今日也多謝你了。”

童子笑了笑:“不必客氣。”

回了她暫居的那處小院落,桃蓁先摸索着用蓮池水洗了雙眼,接着取了布巾擦幹,預備到院子裏坐着曬曬太陽。

最初她第一回用蓮池水洗眼時很是激動,以為仙家寶物必定不同凡響,還想着是不是洗一次就能重見光明。

然而洗過之後卻沒有任何變化。

她這才又想起來觀音菩薩說的是需要“日日用蓮花池的池水清洗”,可見所需的時日大概不會短。

桃蓁坐在院子裏又有些出神。

當時菩薩并沒有說她需要休養多久才能痊愈,但她與大聖都沒有問。

聯想大聖讓她傷好便回桃林去那句話,桃蓁已将他的意思明白了個七七八八了。大聖不問,是因為沒有存着讓她眼睛恢複後與他們一同上路的意思。

也正因如此,那日桃蓁也沒有敢問出口。

大聖最後說的那句話裏暗含的愧疚,桃蓁聽出來了。可她沒來得及說自己根本沒想過要去責怪誰,因為這是當初她自己的選擇。

想到這裏,她似乎又隐隐有些慶幸這蓮花池的水寥寥幾日暫且治不好她。

現在桃蓁心底鴕鳥心态占了上風——只要眼睛一日不好,她就不必去思索那些她不想考慮的問題,這樣一來似乎目不能視也并非難以忍受了。

一晃又過了數日,觀音菩薩始終沒有出現過。每日給桃蓁帶路的那位童子被她問及去向,也只說菩薩在紫竹林深處修煉,不得打擾。

桃蓁聞言也就不好再追問。

但其實她心裏很不安。她害怕菩薩不僅早就得知自己跟師徒四人一同上路的事,還得知了自己在前幾難中的所作所為。

她怕菩薩會看出一些……自己仿佛知道諸多隐情似的、不對勁的地方。

可如果知道的話,為何遲遲不問她?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