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效仿育苗

第41章 效仿育苗

“是,大哥。”祝澤堂毫不耽誤,立馬往家跑。

祝澤清把祝大郎的鋤頭拿到手裏,“大伯,你看我的。”

齊正安以為祝澤清胡鬧,連忙道,“澤清,你快回壟上去,育苗至關重要,要是沒育好,會影響秋收的。”

祝澤清堅持道,“我在書上看到一種育苗方法,育出來的苗能比你們育的苗多一半。”

周圍村民:開什麽玩笑,不切實際!

祝家人也不信,都是同樣的田,難道換一種方法,稻谷能多長一倍?怎麽可能!

“澤清,趕緊把鋤頭還給大伯,別耽誤大伯幹活兒。”祝三郎怕到時候育種不好,澤清受家裏人責備,走過來伸手去奪祝澤清手裏的鋤頭。

祝澤清暗道,想一下改變家人的看法,不大可能,于是退而求其次,“這樣吧,我弄一半,大伯弄一半,三天後就能看到發芽情況,到時候我們比比?”

祝大郎暗道,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那就試試,要是祝澤清育的苗不好,到時候補起來就是,反正到時候移栽谷苗也不是一天移栽完,退一步講,澤清育的苗不可能一顆不發芽吧?

“行,那咱們就比比吧。”

“爺,你們做個見證。”祝澤清用鋤頭把育苗田一分為二,然後直接用分田的泥把田完全隔開,就是水無法流動的狀态。

祝澤清把鋤頭還給了祝大郎,把他爹的鋤頭拿了過來,正式開始育苗。

他先把大塊的泥用鋤頭搗成小碎塊,整塊田都這樣。

大家默默觀察着祝澤清,暗暗道,這不都一樣嗎?

在大家的質疑中,他又把泥橫着分成小長塊,一共分了十個小長塊,這就是初始的育苗床了。

Advertisement

小長塊的中間是流水的小水溝,以後用來調節育苗床的水位,現在他放了一部分水,讓育苗床剛好露出水面。

祝澤清繼續把小長塊裏的泥弄得更小一些,順便把草、硬石塊這些挑出來扔掉。

大家越看越奇怪,不管怎麽弄,這都是在同一塊田,怎麽可能多長一倍的苗?

祝澤清把扁擔拿過來把育苗床表面推平,推平後,育苗床表面看起來就像鋪了一塊布,十個小長塊都這樣推平。

祝澤堂見祝澤清累得捶腰,連忙道,“大哥,剩下的我來。”

“你小心點兒。”祝澤清沒有推辭,他那身體缺乏鍛煉,幹了這些農活兒,已經非常累了。

祝澤堂自信道,“放心吧大哥,一定讓你滿意。”

祝澤清看祝澤堂幹了一會兒,見小少年幹得不錯後,準備去完成下一步育苗,這個時候,祝大郎已經把谷種撒完準備上岸了。

祝澤清看了旁邊的田地一眼,這育苗真的太粗糙了。

他叫上祝三郎一起返回家裏,擔了一些草木灰去田地裏,灑在育苗床上。

草木灰可提高地溫兩到三度,現在一月底,夜晚氣溫很涼,這樣可以減輕低溫引起的爛苗現象,也能讓稻谷早點發芽,長出更強壯的芽。

之後他把稻谷端過來,均勻地撒到育苗床上,一顆顆稻谷像芝麻灑在黑色薄餅上,蠻好看的。

大家從一開始的不相信,到現在看到祝澤清做得如此精細之後,有了動搖。

甚至旁邊的村民忍不住走過來觀看,不知不覺,田壟邊站滿了人。

撒了谷種,祝澤清讓家人去幫忙搬運一些幹稻草過來,給稻谷蓋個“被子”。

這個年代就不要指望有薄膜了,只能想個這樣的笨辦法。

一:夜晚保暖,白天防止陽光直曬。

二:防止下雨被水沖走。

三:也是防止鳥兒過來偷食,正好腐爛之後當肥料。

祝大郎看着祝澤清育的苗,像城裏的大家小姐,再看自己的,像村裏的醜丫頭,忍不住想重新育過。

祝天林忍不住問,“澤清,你說你這種育苗方法是書上看到的,是真的嗎?”

祝澤清點點頭,暗道,做出來比說出來的效果大多了,“是,如果你們想谷苗長得好一些的話,就按照我這種辦法育。”

祝天林暗暗想,不用看結果也知道那種辦法育的苗更好了,“澤清,多謝了,我回去育苗了。”

祝澤清道,“好。”

圍觀的人陸陸續續散去,返回自己田裏,過了一會兒,祝澤清再看,幾乎大半都在學習他的育苗方法。

他輕輕笑了笑,走去池塘邊清洗腳上的泥。

洗幹淨後,他返了回去,“爺,我有個開荒的想法,你要不要聽一下?”

祝河山沒有開荒的打算,但想到祝澤清育苗的事,沒拒絕,“你說說,想開哪裏的荒?”

祝澤清一指右邊的山坡,“那邊。”

祝河山看過去,只有光溜溜的斜坡,周邊都是農田,沒有荒可開,“澤清,你說的哪裏啊?”

祝澤清又指了指,“就那一大片斜坡。”

祝三郎皺眉道,“澤清,不要胡鬧,那坡地種什麽都沒收成,不然誰還空着,你要真想開荒,再去看看別的。”

祝澤清解釋道,“那坡地不是就這樣種糧食,而是開成梯田,在梯田裏種糧食。”

鄰居祝大千忍不住道,“澤清,你一個讀書人,還是安安心心地去讀書,種田的事沒那麽簡單,別瞎折騰。”

祝二千附和道,“就是啊,開荒哪有那麽簡單,何況還是坡地,折騰來折騰去,到時候反倒把正經的田地給耽誤了。”

祝澤清,“……”

他看起來那麽不靠譜?

祝三千忍不住多了一句,“再說了,你在坡地上種糧食,怎麽灌溉呢?”

祝三郎點點頭,覺得幾人說得都很有道理,“澤清,你還是趕緊回去看書,這些事兒別管了。”

祝澤堂道,“爹,大哥不會平白無故這麽說的,怎麽不試試就放棄了?”

祝三郎不贊同地看着倆兒子,“你也別胡鬧,開荒哪兒那麽容易,就剛才你三千叔說的灌溉問題,怎麽解決?”

祝大郎道,“不說坡地,就我們這些農田灌溉都很困難,澤清,別折騰了,快回去看書吧。”

祝澤清聽着大家的你一言我一語,沒有說話,他們這個村子距離河道有些遠,如果要澆地,也是人力去擔水,如果不想辦法解決水的問題,他說的在坡地開荒,的确是天方夜譚。

“我來想想怎麽解決灌溉問題。”說完,祝澤清轉身走了。

祝澤堂趕忙追上去,“大哥,你別氣餒,是爹他們是見識短,慢慢說服他們,他們會同意的。”

祝澤清對祝澤堂笑了笑,二弟簡直無底線相信他這個大哥,“放心,大哥不會讓你失望的。”

祝澤堂見祝澤清笑了,松了口氣,“我對大哥從來沒有失望過,大哥幹什麽,我都支持。”

有個這麽好的弟弟,祝澤清內心很熨帖,“好。”

走了一會兒,祝澤堂發現方向不對,左右看了看,“大哥,我們不回家嗎?”都傍晚了,還去哪兒啊?

祝澤清看了看前方,“不回,我們去河邊看看。”

“去河邊看什麽?”大哥不會想不開吧?祝澤堂擔心起來。

祝澤清神秘一笑,“去了你就知道了。”

古代最先進的灌溉農具是水車,但是水車需要建在河水有明顯流動的河裏,他去看看,要是可以,把水車造出來,不就解決農田的灌溉問題了。

村子在比河道更高的位置,因此沒辦法引溝渠,只能靠人力搬運,效率非常低。

從村裏到河邊要走兩刻鐘的時間,兄弟倆來到河邊的時候,正好看到太陽落到對面的湖面,将整個河面都染紅了。

河面十幾米寬,周圍有山,有農田,有竹林,河水清澈,河邊水草蓊蓊郁郁,到處都綠油油的。

祝澤清看着這一片青山綠水,心胸逐漸開闊起來,“澤堂,有水流比較急的河面嗎?”

祝澤堂想了想,然後指着上游的方向道,“有,沿着上游走,轉過一個彎兒,那裏的河水流得就很急。”

祝澤清點了點頭,“走,去看看。”

于是兄弟倆往上游走去。

祝澤堂實在忍不住了,“大哥,你到底要幹什麽啊?”

祝澤清不想說還沒有确定的事,“等大哥确定了再告訴你,別着急啊。”

走在路上,祝澤清看到河邊有許多河蚌,“這東西你們不吃嗎?”

祝澤堂皺了皺鼻子,一臉嫌棄道,“大哥,這東西腥臭得很,不好吃。”

祝澤清暗道,這可是純天然的河鮮,在現代想吃還吃不到呢,“好吃的,撿一些吧。”

“大哥,你別髒手了,我一個人撿。”祝澤堂展示了一下他的好手工,扯了一把蘆葦葉子,快速編了一個簡易的籃子,把河蚌一個個撿到籃子裏,幾下就撿了滿滿一籃。

往前走幾步後,又看到了一叢水芹菜,水芹菜可以煎炒涼拌,每一種做法都很好吃,祝澤清自然不客氣地全給摘了。

繼續往前走,然後來到了祝澤堂說的地方。

說湍急也不急,這裏有個三十度的坡度,所以河面的水流得相對較快一些。

祝澤堂問道,“大哥,這裏可以嗎?上游好像還有水流更急的地方,要是不合适,我們繼續走。”

祝澤清很滿意,“這裏正好。”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