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春一季綠枝芽,耕地耕田是農家。

風過三山尋美色,人人道是鳳凰崖。

《鳳凰崖》是一位前朝詩人偶然路過鳳凰村時,留下來的一點文氣。

這個坐于群山間的小村落很貧瘠。除了兩山之間的夾谷處,有一小塊的平原外,餘下的皆是山地。

鳳凰崖的美名,來自于前朝一位帝王的妃子。

據說,那是一位美麗的佳人,出身在鳳凰崖上的一個獵戶之家。後來,宮中采買宮婢時,那位妃子進了宮。

鳳凰鳳凰,這鳳凰之名,在前朝詩人的筆下,指的便是那位不知結局的妃子。

從鳳凰村通往縣城的小道,是一條需要翻山越水的綿延小徑。所以,鳳凰村的村民們,依着祖祖輩輩們的生活都是一輩子沒出了十裏八鄉。面朝着土地,背朝着天空,普普通通,平平淡淡的過完了一生。

若說有例外的人,那便是被抓了軍役,然後,一去不再複返的一些可憐人。

那些對于村民而言,再也了無音信的親人,一定是在兵戈鐵馬的戰争中失去生路,成了亡魂流落他鄉。畢竟,一将功成萬骨枯,戰争勝利也罷,戰争失敗也罷,都是無數普通百姓的血淚築就而成。

龍鳳十年,四月初八日。

浴佛節,在縣城中或者寺廟裏,一定是有各種的節慶,或是連翻的排場,或是法會的熱鬧。然而,在鳳凰村這種小地方,能一家人吃一頓餃子就叫得過了一個好節。

午時,村東的一戶人家嚷嚷了起來。

原來是這家的婦人到了産期,正在請産婆幫忙助産。一個村子裏住着的多是本族親人,彼此間再是熟絡不過。在農家的小院中,一些相熟的鄰裏也是上門問候一下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生了,生了。”

“張啓家的又添個大胖小子。”

Advertisement

“……”

一個農家小院內,婦人們臉上有笑意,都在對着張李氏誇贊。

張李氏,年約四旬,她一身月白色的素衣,頭上一根木贊挽發。衣雖舊,洗得卻是幹幹淨淨。看着整個人挺是精神頭十足。

屋內的産房裏,正在生産的就是張李氏的媳婦柳秀秀。

“秀秀,你加把勁,肚子裏還有一個……”産婆望着榻上的小婦人,此時是鼓勵道:“瞧瞧,秀秀你是有福氣的,這給老張家都添了兩個大胖孫孫,來,吸氣,吐氣……”

白大娘是十裏八鄉裏都有名的産婆,她嫁的是柳秀秀丈夫張啓的族叔。這算起來,也是本家親戚。

白大娘自然了解柳秀秀婆家情況。

柳秀秀婆母張李氏是一個有能耐的女人,青年喪夫,卻是獨自養大了兒子張啓。張啓和柳秀秀育有長子張春旭。

如今,柳秀秀又給張家添了一個孫子。至于這會兒嘛,肚子還有一個娃娃等着誔生。

約又過了一刻鐘,産房裏再度傳來了嬰兒的啼哭聲。

“生了,生了。”

“張啓家的有福氣,這是添了一對龍鳳胎。”

“……”

小院內,張李氏近前的鄰裏親戚,人人都誇贊了一翻好話。畢竟,大喜日子裏,好話多說說就是圖個喜慶吉祥。

張李氏謝了大家的好意。囫囵裏又是許願洗三時,一一請大夥來家做客,這才是把小院中的鄰裏親戚們先送離了家門。

院中清靜了,張李氏關上自家的院門,才忙去廚房裏端了兩碗雞湯走進産房。

進屋後,張李氏手裏的兩碗雞湯,一碗給了産婆白大娘,一碗給了兒媳婦柳秀秀。

“謝過嫂嫂了。”白大娘接過了雞湯,挺利落的喝完了一碗雞湯。倒是雞湯裏的那一只肥雞腿是沒舍得動,用白淨的手帕子包起來,準備等會兒帶回家,給自家的孫子嘗嘗肉味兒。

張李氏這邊見着兒媳婦柳秀秀小口小口喝了雞湯,臉上也帶着笑意。她起身,又從袖裏掏出來一個紅封遞給了白大娘。

“秀秀今天給老張家平安生下一雙孫孫,弟妹你多費心思。一點謝意,莫推讓。”

張李氏言辭懇切,白大娘又靠着産婆這門手藝給家裏掙點外快。這時候,自然是笑臉盈盈的收下了紅封。

在送白大娘離開後,張李氏這才鎖上了院門栓,又回了屋內。

屋內,除了張李氏、柳秀秀這一對婆媳外,就是一雙剛剛誔生不久的龍鳳胎。至于張啓和張春旭這一對父子,張啓是去參加春闱考府試,張春旭則在縣城的學堂念書。

張啓約在四月下旬會歸家,至于張春旭嘛,則是下學後寄居在外祖家中。

“秀秀,你歇歇。”

“等你睡飽後,再給兩個娃娃喂奶。”

張李氏笑呵呵,非常和善的對兒媳婦說了話道。

“娘,我聽您的。”

柳秀秀嫁進張家多年,對于婆母的性子了解,當然,對于婆母的本事更了解。

婆母張李氏能護得住家業,還能讓丈夫念書考科舉,這一筆一筆的陳年往事又或者持家之道,那都是不讓人小瞧的。

張家的小院子不是一個規整的布局,而是正房三間,東廂房兩間,餘下兩面皆是厚實的石頭高牆。

整個小院,正房的東屋住着張李氏,正房的西屋住着張啓、柳秀秀夫妻。東廂兩間,一間是張啓的書房,一間是張家長孫的卧室。

當然,這是前院。至于後院嘛,則是三間草屋,做了廚房、雞舍以及茅房。

“天靈靈地靈靈,信女請白神娘娘降臨家壇廟。”

“送福食,送福香,送福錢,信女供奉一一獻上,請白神娘娘享用,顯法顯神通,保吾信女家,得享安康太平。”

“……”

柳秀秀沒睡着,耳邊聽到的全是正屋裏婆母的請神咒語。

婆母張李氏兩重身份,一個是守寡的婦人,另一個是家壇廟的神婆。柳秀秀知,整個鳳凰村的百姓知,就是十裏八鄉裏許多人家也知道。

因為,張李氏的神神道道非常有效果,請張李氏這位家壇廟的神婆做法事的人,還是非常之多的。畢竟,比起一些高僧一些真人,神婆的收費更便宜嘛。

老百姓有時候,就是這麽的實惠。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