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56章

等玉竹走了,朱九良立刻打開包袱,道:“這是我給你做的兩套衣裳,還有兩雙襪子,一雙鞋子......原本想多做幾套的,卻沒想到你走的這麽急......你這次離家,到京城裏去......”

說着,一時發覺自己說錯了,頓了頓,道:“你這次回家,最早也要中秋前後才能趕回來,我做的衣裳鞋襪肯定不夠你穿,你記得路上或者到了京城去買幾套......”

又道:“等會兒我把家裏的肉幹和火腿裝一些,你和白青、白斂三人也好在路上吃。還有醉魚幹也裝一些,這些東西能存的住,其他的我也不給你裝了......”

陳凡聽朱九良絮絮叨叨,嘴角不由翹起,道:“九兒,不用再準備了,這些已經足夠了。”

“那怎麽行,不多帶些吃的,萬一夜裏歇在了前不着村後不着店的地方......”

說了許久,見陳凡沒吭聲,朱九良擡起頭道:“你怎麽不說話?”

陳凡看着她,笑了起來:“九兒忘了白青會做烤肉的事了?”

朱九良忙笑道:“瞧我,倒是把這事給忘了。”

陳凡笑道:“不過九兒能為我準備這麽多東西,我真的很高興。”說着,一把将她拉到自己懷裏,下巴抵在她的頭上,“高興地我都不想走了。”

朱九良愣了下,才反應過來,然後臉色漲紅,動也不敢動。

好半響才羞澀地說了一聲,“無咎,你怎麽......”

怎麽敢沒成親就抱她!

陳凡笑了一下,道:“這算是提前給你的獎勵。”

他說什麽?獎勵?

朱九良從他懷中掙脫,狠狠地瞪了他一眼。

陳凡大笑了起來。

... ...

第二天一早,朱九良和朱文松把陳凡送到了良渚東大門。

出發之前,陳凡拍了拍朱文松的肩膀,道:“我不在家,你姐姐就托你照顧了。”

朱文松拍着胸脯保證道:“姐夫放心,我會好好照顧姐姐的。”

陳凡點了點頭,“我回來會給你帶土特産。”

想到自己只是随意地提了一句,姐夫就記住了,朱文松激動道:“謝謝姐夫。”又道:“姐夫一路順風,早日回來。”

陳凡點點頭,又叮囑了朱文松幾句,這才把朱九良拉到一邊說了幾句悄悄話。

最後又道:“你安心等我回來。”說着趁她不注意,捏了捏她的手。

朱九良臉色微紅,推着他催促道:“好了。你們也該走了,別誤了時辰,晚上沒地方落腳。”

陳凡笑看她道:“我知道了。”

... ...

接下來,朱九良又恢複了在家做針線的日子。

到了五月初四這天,朱九良正在屋裏做成親用的被面,忽聽玉竹在外面喊道:“姑娘快來瞧,杜衡、杜仲送了好多楊梅回來。”

朱九良聽了,忙放下手中的針線,一面走出屋子,一面問道:“家裏怎麽會有楊梅?”

杜仲正在搬楊梅,聽了這話,忙笑道:“是陳公子前些日子給縣裏一個姓蔣的商人治好了病,他今兒特意送過來的。”

朱九良不解,問道:“送也是送到醫館,怎麽送到咱們家來了?”

杜仲笑着回道:“原是送到醫館去了。不過,蔣公子見醫館關了門,就在附近打聽了一下,這才打聽到了咱們家,把這兩筐子楊梅送到咱們鋪子了。”

又道:“太太原說不要,蔣公子卻說,既陳公子出遠門了,楊梅他也懶得再帶回去了,送給咱們姑娘吃也是一樣的。太太推了幾次,那蔣公子見說不過,就留下楊梅,帶着小厮跳上馬車跑了。我和杜衡還在後面追了一段路,可那馬兒實在跑的快,就沒追上。”

朱九良聽說,腦子裏立時浮現出一人丢了筐子跑了,幾人在後面狂追的畫面。

一時間,她沒忍住,撲哧一聲笑了出來。

杜仲和杜衡、玉竹互相看了一眼,也跟着笑了起來。

笑了一會兒,玉竹問道:“姑娘,現下這楊梅該怎麽辦?”

朱九良想了想,問杜仲:“我娘有沒有說怎麽分?”

杜仲道:“太太說讓姑娘一家分一些,剩下的自家留着吃。”

朱九良微微點頭:“那就把楊梅分成五份,杜仲送一份去我二伯家,杜衡你送一份去巷子口的二奶奶家,玉竹你随我拿兩份去老屋。咱們家那一份留多一些,到時候可以拿去鋪子裏給客人也嘗嘗。”

玉竹三人聽得直點頭。然後一起分楊梅。

片刻之後,杜仲、杜衡帶着楊梅走了,朱九良自己則帶着玉竹去了老屋。

朱家老屋

季氏正和劉氏坐在堂屋屋檐下做針線,利哥兒正在院裏樹下玩着石子。

擡眼見朱九良來了,季氏笑起來道:“阿根來了。”

朱九良忙喊人,“大伯娘、大堂嫂。”

季氏笑着點點頭。

劉氏忙端了個杌子過來,熱情道:“妹妹坐下說話。”

朱九良道了謝,在杌子上坐下。

季氏問了她這兩日在家做什麽,才看到玉竹手裏拿着個籃子,問道:“這是送什麽來了?”

朱九良笑道:“剛得了些楊梅,給阿奶、大伯娘和嫂子們嘗嘗。”說着,吩咐玉竹把籃子放到地上。

劉氏看了眼籃子裏的楊梅,對朱九良道:“有勞妹妹了。我最愛吃楊梅了。”

利哥兒一聽說有楊梅吃,立馬扔了石子跑了過來,抱着劉氏的胳膊,撒嬌道:“娘,給我洗楊梅吃,洗楊梅吃。”

劉氏手指點了點利哥兒的頭,笑道:“想吃楊梅,就去把手洗幹淨了。”

聞言,利哥兒立刻小跑到井邊,就着木盆裏的水洗了手,又小跑着回來。開心地伸出小手,道:“娘,洗幹淨了。”

劉氏笑了笑,起身拿起籃子:“娘這就去用鹽水泡上。”說着,走進了竈房。

過了會兒,劉氏端了一杯茶過來,遞給朱九良道:“妹妹喝口茶。”

朱九良接了劉氏遞來的茶,道了聲謝,抿了一口,才問道:“大伯娘,阿奶和二堂嫂怎麽不在家?”

季氏道:“你奶去你大奶奶家串門了。”又看了眼西廂房靠北一間屋子,道:“你二堂嫂身子不舒服,我讓她在床上多躺躺。”

朱九良一聽就明白了,尤氏這是懷了身子反應大。

她還記得前些日子,大伯娘去她家裏和她娘說的話,說尤氏這些年好不容易才懷上,懷相卻不好,整日昏昏欲睡,還吃什麽吐什麽。這才懷上兩個月,尤氏自己瘦了一圈不說,連二堂哥都跟着遭了大罪。

不過她一個尚未成親的人,倒是不好與人讨論這些,只能安慰了兩句。

又說了幾句話,劉氏開口道:“妹妹,之前也沒空好好問你,妹夫真的回家了?”

朱九良對待陳凡家裏的事,不欲多說,只含糊道:“聽說家裏人擔心,所以回去看看。”

劉氏點頭,又問道:“是回去看他姐姐嗎?”

朱九良嗯了一聲,道:“也回去看看侄子、侄女。”

劉氏想着陳凡的樣貌氣質,應該不會拿話騙朱九良。就笑着打趣道:“還望妹夫早些回來,莫要讓妹妹等久了。”

朱九良聽着臉色微紅,抿唇道:“大堂嫂,楊梅應該泡好了罷?”

劉氏知她是害羞了,笑着拍拍手站了起來:“我去竈房瞧瞧。”說罷,不緊不慢地朝竈房走去。

朱九良看劉氏走了,松了一口氣。

... ...

次日端午,吃過早飯,周氏就帶着朱九良、朱文松和昨兒個包好的粽子去了老屋。

院子裏,吳氏、季氏、劉氏三人正在收拾請客的小菜。

見周氏娘仨來了,劉氏忙放下手中的菜,從堂屋端了杌子出來,擺到周氏三人面前,笑道:“三嬸、妹妹、阿松坐。”

周氏點頭坐下,道了一聲謝。

朱九良、朱文松也跟着道謝,“謝謝大堂嫂。”

話音剛落,就聽劉氏“呀”了一聲。

季氏不明就裏,問劉氏道:“文桦媳婦,怎麽回事?”

吳氏聽着聲音也朝劉氏看了過來。

劉氏扭頭沖季氏一笑,道:“娘,三嬸帶了好多粽子呢。”

吳氏聽了,對劉氏翻了個白眼,道:“瓜西西的,家裏缺你粽子吃了?”

劉氏忙笑着解釋:“阿奶,這不是三嬸包的粽子味道好麽。”說着,一面伸長了脖子去看粽子,一面問周氏:“三嬸今年都包了什麽粽子?”

“有肉粽、蛋黃肉粽,還有你阿奶、阿爺愛吃的梅幹菜粽,和利哥兒愛吃的豆沙粽。”周氏笑着将籃子遞給劉氏,“都是熟的,熱一熱就能吃。”

劉氏接過籃子,笑着對周氏道:“早就饞三嬸的粽子了,我這就拿去熱。”說着,拎着籃子去了竈房。

季氏看着劉氏的背影,搖頭道:“昨兒吃晚飯的時候,就念着你包的粽子了。”

周氏笑了,“文桦媳婦喜歡吃我包的粽子,我高興還來不及。”一面說,就端了杌子在季氏身邊坐了,接着擇劉氏沒擇完的菜。

季氏看了朱九良一眼,道:“阿根去你大嫂屋裏坐,等會兒你七姐、柔柔還有菲姐兒他們就回來了。”說完,又對朱文松道:“利哥兒一早就在等着你了。你也去屋裏找他玩罷。”

朱九良、朱文松點頭道好,去了劉氏屋裏。

... ...

屋裏,利哥兒坐在涼榻上,把他小姑姑做的香囊,拿在手上左看右看。

朱九良有些好奇,看着他道:“怎麽了?利哥兒可是不喜歡?”

“不是,”利哥兒搖搖頭,“我喜歡小姑姑做的香囊,比我娘做的好看。”

朱文松聽了,揉揉他的小腦袋,笑道:“利哥兒你這樣說也不怕你娘揍你。”

“不怕,”利哥兒一臉天真道,“我娘最好了。”

正說了兩句話,就見劉氏端着一個托盤進來,托盤裏面放着一壺熱茶和幾個粽子。

“利哥兒來吃粽子。”劉氏将托盤放在桌上,坐在杌子上道。

利哥兒忙丢下手中的香囊,拉着朱九良的手走到了桌邊。朱文松跟在他們後面。

一時見到比他拳頭還大的四角粽子,利哥兒好奇問道:“娘,都是什麽粽子呀?”

劉氏笑望着他道:“你愛吃的豆沙粽子。”

利哥兒笑起來,轉着大眼睛,道:“娘給我剝粽子。”

“娘也要吃粽子,你自個兒剝。”劉氏說着,遞了個粽子給他,又遞了個粽子給朱文松,“阿松也吃。”

朱文松擺手說不要,“我在家吃過粽子了。”

劉氏就遞給朱九良:“妹妹吃。”

朱九良看着她,笑道:“我早上已經吃了兩個,吃不下了。”然後倒了杯茶喝了一口。

劉氏微微點頭,“那我都吃了。”說着,剝開粽葉笑盈盈地道,“為了三嬸的粽子,我特意沒吃早飯,就巴巴的等着粽子呢。”

利哥兒在一邊剝了半天,也沒剝開粽葉,還弄得小手黏糊糊的,頓時就不高興幹了,“娘,給我剝,給我剝。”

劉氏忍不住笑,拿過利哥兒手中的粽子,三兩下就剝的精光,遞到他手中:“吃罷。不夠娘再給你剝。”

利哥兒笑嘻嘻接了粽子,去一邊吃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