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論戰
第18章 論戰
兩位老師各執一詞,互不相讓,幾乎吵出了不共戴天的架勢。
伊萊恩:?
您不是說要去勸勸杜爾夫人嗎?怎麽就互罵起來了?瞧着這架勢,不知道還以為是仇人呢。
兩位老師脾氣都不算差,杜爾夫人即便唠叨也是輕聲細語的,而埃弗裏先生和被自己的學生打趣也不會生氣,整日樂呵呵的。
這兩個人能吵起來,放在平時實屬匪夷所思,放在飛天掃帚有關的問題上……也還是讓人有點詫異的,果然埃弗裏先生的行為不能用正常的思維來衡量。
與兩位老師的罵戰相伴随的,是安斯艾爾本來就一觸即發的氛圍徹底被點燃了,不少學生本來就不滿學校的決定,蠢蠢欲動,只是還沒有一個徹底引燃的導火索。
如今埃弗裏先生率先站出來反對學校的決定,自然是得到了大多數學生的支持,而與之相對的是,杜爾夫人得到了校領導的支持。
無所謂對錯,只能說各有各的立場,學院裏貴族子弟居多,還有不少是大貴族的繼承人,誰出事都是件大事,有之前的先例,學校并不願意承擔這份風險。
尤其是學校在其他方面的功績很是突出,但這一門差些,并不是完全無法交差,所以與這份風險相比,區區飛天掃帚的成績似乎也不是那麽重要了。
可惜學員們不這麽想,年輕的學員大都年少氣盛,他們不會覺得自己會輕易受傷,要捍衛自己自由飛翔的權力,簡單來說就是學校越不讓做我反而越想做。
而年長些的學員看問題更透徹一些,看出來學校不願承擔責任責任,可,他們一把年紀,有家有業的來安斯艾爾重新上學是為了什麽?來看學校如何用巧妙的理由推卸責任的嗎?
可以說校方的态度成功的讓所有年紀學員都覺得不滿意,由此掀起了一場沖突,鑒于安斯艾爾立校時間尚短,這算是學校和學生第一次大規模的沖突,也是件值得載入校史的大事了。
只不過,正在親歷這些事情的當事人暫時還沒意識到這點,學生們紛紛要求練習更加實用的飛行技能,他們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了抗議。
而老師們則在校領導的要求下苦口婆心的勸說學生們不要挑戰稀奇古怪的飛行方式,并舉例說明這樣做可能會帶來的危險。
但是這樣的說辭其實沒什麽用,因為這些年來更加恐怖的飛行事故都早早的被杜爾夫人翻來覆去的念叨過許多遍了,學生們早以免疫,這些老師臨時組織的說辭完全不夠看的。
Advertisement
當然了,也不乏少數導師像埃弗裏先生一樣,認為學校是時候做出改變了,其中甚至包括了杜爾夫人的舉薦者,安斯艾爾的名譽副校長、高級煉金課的教授貝內特夫人。
順便一提,除了以上職位,貝內特夫人同時也是魔法創新俱樂部的另一位指導老師,不過她負責的主要方向是已知魔法的創新使用。
在萬劍宗,榮譽長老,就真的是一項榮譽,可以享受長老同級別的待遇和尊敬,但實際上的權力少的可憐。
但在貝爾法斯特,榮譽副校長就不僅僅是一項榮譽了,這代表着女王陛下的認可,加上榮譽二字,就擁有了比副校長更高的權力。
不管怎麽說,有一位榮譽副校長的加入,給了大家極大的信心,據傳這位貝內特夫人同女王陛下是多年密友,她的意見在一定程度上也代表了女王陛下的态度。
這讓不少人振奮精神,開始有組織的聚集起來,一起尋找新的論據,證明學習一些有難度的飛行技巧是完全有必要的。
年輕的學員最先想到的是和聖魔法學院的比試,安斯艾爾的學院每年在比試時都會因為騎掃帚的方式太小兒科而遭到嘲笑,尤其是在對方不斷炫技的情況下,年少氣盛的孩子每每都被氣到爆炸。
是他們不想嗎?明明是學校這不允許那不允許,他們哪怕拼上性命練習,練習的也都是最基礎的內容,稍微有點難度的內容全部在禁止嘗試之列。
但這一點沒能得到學校的重視,以校長的角度來看,他很難理解學生們因為一點嘲諷就跳腳的行為,去年安斯艾爾總體上是比聖魔法學院要強的不是嗎?既然如此何必如此在意其中一項的成績。
聖魔法學院也就那樣吧,只能抓住其中的一兩項來找回面子,也就是這些還不成熟的學生才會如此激動了,成熟的校長如是想。
後來又有人提出:“如果我們學會了各種實用性的飛行技巧,也許就可以順利的通過維克多拉大峽谷那種地形。”
維克多拉大森林是貝爾法斯特南部的大森林,最為廣為人知的就是盛産各種珍稀的魔法材料,同時大家明明知道維克多拉盛産這些珍稀材料的前提下,還沒被采摘一空的重要原因,維克多拉大森林地勢極其險峻,還伴有魔獸出沒。
要獲取這些材料有着相當的難度,每年都有人抱着拼一把的态度走進維克多拉大森林,但每年也有不少人永遠都留在了維克多拉,能通過這種方式一夜暴富的只是極少數。
比起自由權益或者榮譽什麽的,這顯然是一個更讓校領導人不得不重視的理由,再多的大道理也比不上實打實的利益。
倒不是說要讓學生去獲取這些珍稀材料,然後安斯艾爾一夜暴富,想也知道,維克多拉危險十足,那麽多人前仆後繼都沒有找到一種可以避免危險的辦法,學校總不至于喪心病狂把希望寄托在還沒畢業的學生身上。
大家采用的是另一套說辭,不可否認,雖然現在還難以擔當什麽重要任務,但是安斯艾爾的每一個學生,都稱得上帝國魔法部隊的後備力量,大家都是要為女王陛下效力的。
與之相對的是聖魔法學院,不尊女王指示的豐收教徒,畢業後會直接加入豐收教會。
鑒于皇室和豐收教會現在的關系,兩所學校經常互相看不順眼,每年的兩校比拼都是各方人士矚目的重中之重,更別提平時,但凡一所學校有什麽成就,另一所學校立刻就會被拉出來遛遛。
在學校裏也許沒有什麽,就像校長所認為的那樣,頂多是飛行技術技不如人,這一點完全可以從其他地方找補回來,影響不大。
但是再過個幾十年呢?豐收教會經過不懈的努力,組織隊伍從維克多拉大森林獲取珍貴的魔法材料。
而皇室由于一代代的魔法師都不擅長飛行只能望洋興嘆,甚至只能采取合作的态度,祈求豐收教會和皇室分享這些魔法材料,這像話嗎?皇室的面子在哪裏?學校到時候就不怕女王陛下怪罪嗎?
這一點顯然說到校領導的心坎上,學校之間的比拼代表的是女王陛下的顏面,就算某一方面不夠突出,只要總體上過得去,學校就可以交差。
所以校長也不怎麽重視這件事,但涉及未來,那就誰都說不準了,萬一有一天豐收教會真的組建起了一支技術高超的飛行部隊,開始探索維克多拉大森林。
而皇室由于麾下的魔法師飛行技術拉跨,只能幹看着,那依照女王陛下的脾氣,和這件事情有關的人員,上上下下都會被問責,誰也別想逃。
但要校方這麽快就改變心意顯然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不過他們猶豫的态度顯然給了學生些許希望,事态很快鬧大,連學校裏數量不多的亡靈都開始讨論這件事。
伊萊恩就曾經見過格爾菲在旁邊扇風點火,安斯艾爾的學生現在的飛行技術連康沃爾公爵三歲的小兒子都不如,旁邊的女生被激的差點就要不顧校規連夜去練習飛行技巧。
也有亡靈嘆着氣表示,當年那個學生的慘狀連他這個亡靈都覺得可怖,不怪學校會猶豫。
所有人都在讨論這件事,基本上伊萊恩只要出門,過不了幾分鐘就可以看到一只游行隊伍,然後被塞一張呼籲創新自由或者增進飛行實用技巧的傳單。
這些其實還好,但是埃弗裏先生把伊萊恩作為第一個踩在掃把上的人大肆宣傳了一番,自然吸引了不少關注。
關注就關注,埃弗裏先生不過是想拿她當吉祥物招兵買馬,為魔法創新俱樂部增加些聲勢,好歹咱們萬劍宗大弟子也是見過大場面的人,不至于這麽點關注就受不了。
但總有些人聽說伊萊恩後,就找上門來希望她發表一些見解,他們試圖從伊萊恩站着騎掃把這件事情上挖掘一點深度,簡而言之之就是希望她能說一些問什麽站着飛行的初衷,這個初衷最好還要利國利民,效忠女王陛下。
就離譜,伊萊恩哪裏想得到什麽更深層次的原因?
她一開始站着飛就僅僅是因為原本大家禦劍都是這麽飛的,她根本不知道這個世界的人是騎在掃帚上的。
作者有話說:
每天下班後生死時速,沒斷更就是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