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路人粉,也是粉
俘虜也是分等級的,譬如高緯高恒太後帝太後等一幹皇室中人,就有舒适溫暖的馬車可以坐,如宮仆宦官這樣的,與被抓住的畜生也沒什麽分別。
都捆着雙手,腳上拴着麻繩被驅趕到園林外的曠野上,惶恐不安地等待着勝利者對他們的最終發落。
賀盾一路跟在最後,她人小歸小,鼻子卻非常靈,大概是這一幹北齊舊人裏頭一個發現異樣的。
先是有一層細細的焦臭味,空氣開始變得幹熱,接着一陣陣濃煙從華林苑裏冒出來,夾雜着跳躍的火光,煙塵滾滾,火光沖天,彤彤大火越燒越烈,漸漸地有了遮天避日之勢。
這座恢宏奢華的行宮,連帶着百畝園林,盡數要在大火之中化成灰燼了。
賀盾呆愣地看着,身旁陸陸續續地響起了些飲泣聲,到底大家夥是做了亡國奴,看着這象征皇權的王宮在熊熊大火中消失殆盡,難免心有觸動。
賀盾本就不是這裏的人,因為知道這條路最終會通向哪裏,便也不會像其他北周舊人一般,感慨良多了。
宇文邕是一位簡樸勤勞的皇帝,下令燒毀北齊皇帝修築的華麗宮殿,天下百姓都要拍手稱快的。
身旁的老宮人臉上松弛的肌肉微微抖動,渾濁的雙目沁濕,賀盾乘人不注意,拉扯了下老宮人的衣袖,朝他搖了搖頭,老宮人知道旁邊的北周兵正冷眼看着他們,明白賀盾的意思,暗自吸了口氣,慢慢鎮定下來。
整個華林苑上空鋪天蓋地一片金紅,像噴發的火山,大火足足燒了三天三夜,北齊兩個字連同這富麗堂皇的園林宮殿,以後都不複存在了。
原先捉了賀盾的宮人們也全都怔怔地看着熊熊大火,完全沒了邀功請賞的興致。
宮人們本就是打錯了算盤,北齊剛滅,無論是北周皇帝宇文邕,還是叛臣高阿那肱,都沒工夫搭理他們這些路人甲的。
賀盾也松了口氣,雖說那樣可以見到周武帝,但也要有命見才行。
她一時間倒沒想起紫氣與皇帝的聯系來,她想見一見宇文邕,單純就是路人粉知道偉人就在咫尺之間,覺得不看一看是白白路過一回。
賀盾喜歡敬佩宇文邕是有原因的。
她上輩子是個文史生,主修歷史社會學,因着她生活的地方社會關系實在簡單之極,她的興趣自然就落在了這些古早的年代上。
魏晉南北朝在歷史社會學上是一個非常特殊的時期。
自西晉末年八王之亂,北方游牧民族鐵蹄滾滾南下之後,階級壓迫演變成最為原始的、自發的民族矛盾,百姓和勞動者們被仇恨蒙蔽了雙眼,不分是非對錯,只曉得種族同異,失去理性地相互殘殺迫害。
三百年間三十幾個政權交替興滅,以農耕為業的漢人擋不住少數民族鐵騎的蹂[躏,整個中原淪為一片廢墟,這對漢民族來說是一次殘酷沉重的災難,但其中也不乏濃墨重彩。
完全崩潰的社會關系沖開了思想桎梏的閥門,社會文化發生了重大的轉折,期間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發,波斯以及希臘文化的滲透,種種自生的、外來的文化思想雜糅在一起,相互影響,相互膠着,社會關系複雜多變,精彩紛呈。
以華夏文明為紐帶的民族漢化大融合,大概是其中最輝煌最為璀璨的一筆了。
這些特殊性賦予了這個年代獨有的魅力。
民族間的間隙從沒有這麽龐雜繁亂過。
統一變得不單單是疆土的問題。
當權者們所要達到的目标,是要形成新的文化認同和民族心理,重新整合分裂的社會。
這種內在的、更深層次的統一,遠比軍事占領和領土統一更加艱巨和複雜。
時勢造英雄。
某種程度上來說,促成這一次統一的北周武帝宇文邕、隋文帝楊堅、隋炀帝楊廣,其豐功偉績,比之第一次統一中國的秦始皇及其秦家的先輩們,也差不到哪裏去。
有機會親身經歷這三代皇帝一步步完成民族大一統的整個過程,是一件讓人心跳加速的事。
既然老天爺讓她重活都重活得這麽稱心如意,那她便該好好珍惜才是……
賀盾深吸一口氣,站在廣場上,只覺精力無限,不曾想被拉扯了一把,粗啞的嗓音把她喊得回過神來了。
是看守俘虜的士兵,這士兵講的雖是北方方言,卻是漢人語了,“你,跟我來,大将軍要見你!”
漢人士兵。
賀盾看了眼中等身材的男子,心說這就是武帝改革的高明之處。
同樣是六鎮軍人出身,同樣是鮮卑族,北齊自高祖高歡到後主高緯,自始至終以鮮卑血統為貴,将漢人排斥在外。
北周武帝卻不同,一生致力于改革,啓用漢人官員,招募漢族人民為府兵,釋放北齊官府沒為奴隸奴婢的漢人為平民,諸多舉措,無不增強了百姓們的歸屬感,使社會趨于安定平和。
馬上打江山,但不能馬上治江山。
北齊的當政者武力至上,北周卻力求統一融合。
這就是兩國勝敗之分的根本原因了。
賀盾被帶到了一個大帳裏,殿中一掃眼都是武将,立在中間穿着文士服的最為顯眼,是脫了北齊官服的高阿那肱,現在被周武帝封為大将軍,任隆州刺史。
上首端坐着一人身着铠甲,輪廓五官深邃,身形高大英武非凡,便就是這麽坐着,上位者的壓迫感也不容忽視,但此次伐齊的将軍有很多,宇文憲,楊堅,尉遲迥都在其列,賀盾不知這是哪一位,只看了一眼便低下了頭,等着上頭發話。
高阿那肱見賀盾呆站着,不由輕斥了一聲,“你這蠢奴,還不快見過皇上!”
賀盾有些吃驚,定睛一看果然看見了和高緯身上如出一轍的紫氣。
“小奴二月,拜見皇上。”
并且周身的紫氣不似高緯那般虛無缥缈淡不可覺,紫氣缭繞,生生不息,大概這才是真正的帝王之相罷。
宇文邕韬光養晦十餘年,誅殺權臣宇文護收回朝政,勵精圖治一統北方,威儀不凡那也是應該的。
賀盾心跳有些不穩,心說路人粉也是粉,粉絲見到偉人心情總是難以平靜,就是不知武帝見她幹什麽,莫不是怪罪她幫助高緯逃跑,打算将她叉出去砍頭罷。
賀盾還跪在地上,宇文邕卻擺手讓她起來,“且起身,朕聽大将軍說你看得見溫國公身上有龍氣,此事可當真?”
這時候流行谶語谶圖,相士方術遍地都是,看相也是一種潮流,宇文邕有此一問并不稀奇。
賀盾叩首回道,“小奴進宮前見人施相面之術,僥幸習得一二。”除卻相面之術,賀盾也不知她這只能看到皇帝那層紫氣的眼力是什麽了。
“你這小孩說話倒也文绉绉的。”宇文邕方才滅了齊國,想來心情不錯,當下便笑問道,“那小相士給朕看看,有那等祥瑞之氣無。”
何止是有。
賀盾嗯了一聲,光明正大看了周武帝一眼,老實回道,“回皇上,有。“
稚嫩的童音在安靜空曠的大帳裏顯得擲地有聲,高阿那肱輕咳了兩聲頻頻朝賀盾使眼色,宇文邕似乎來了興致,接着問道,“比之溫國公如何?”
高緯另有住處,并不在營帳裏,不過賀盾不用看便知道高緯定是脫離了真龍天子的行列,跌落塵埃變成普通人了,“皇上周身紫氣缭繞,濃郁勃發。”
捧腳精。
這一營帳的文臣武将們目光都落在了賀盾身上,大概都如高阿那肱一樣,驚嘆賀盾小小年紀便将谄媚之功修煉得如此爐火純青。
天朝自來講究正統,但凡做皇帝的,沒有一個不希望百姓拿他們當真龍天子的,是以賀盾這話,無論是昏君還是明君,聽了一樣開懷舒暢,宇文邕朗笑幾聲,下首立着的臣子難免要跟着奉承幾句,皇上萬歲,陛下萬歲。
宇文邕示意臣下不必多禮,擡手一壓營帳裏便安靜了下來。
宇文邕像是突然心血來潮,忽地朝下首左側一排伸手一指,問得饒有興致,“這群人裏面興許有梁帝,陳帝,也是皇上,或者将來的皇上,小師傅你若指得出,朕便許你出奴籍,攜黃金白兩衣錦還鄉如何?”
賀盾一愣,順着宇文邕的視線看去,只見一列臣子或是神色緊繃,或是煞白了臉,或是面帶惶恐之色,好幾個還縮肩縮腦的。
賀盾心裏明白,若有可能,這些朝臣只怕要跳将出來捂住她的嘴巴,或者直接将她殺了了事,免得被她胡言亂語刮害性命了。
魏晉南北朝因讖語被誅滅的例子實在太多,此情此景,由不得人不多想。
無論宇文邕是真相信她還是假相信她,這一排臣子裏定是有他忌憚的人。
賀盾心裏感慨帝王高深莫測,若她當真是個九歲孩童,聽了宇文邕的話,豈不是要挑一個樣貌地位不凡的指一指,以謀求富貴了。
營帳裏靜得出奇,只聽得見風吹帳布的擺動聲,賀盾一一仔細看過,朝宇文邕搖頭道,“沒有。”
确實是沒有,隋文帝楊堅現在還不是皇帝,身上哪來的龍氣。
朝臣們似乎都松了口氣,宇文邕眼裏笑意一閃而過,朝賀盾颔首道,“你這小孩倒有幾分赤子之心,不急不貪,罷了,脫了奴籍,回長安之前便暫且在軍中喂馬罷。”
賀盾也不在意自己本身就不是奴籍,叩謝了聖恩,退下了。
作者有話要說:
男主楊廣:為什麽朕還沒出場……
作者菌:還在來時的路上……
ps:
問的寶寶比較多,以下是對文裏社會學歷史社會學的解釋:
社會學:研究社會的秩序和進步。
歷史社會學:社會現象本身是歷史過程中社會互動的結果。
社會歷史學:用社會學的方法和視角來做歷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