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Fashion靓仔VS土嗨嗨夫婦(十九) ◇
第84章 Fashion靓仔VS土嗨嗨夫婦(十九) ◇
◎直播:我,每天回家都有“驚吓”◎
84
劉父和沈星一拿比較重的行李, 劉母拿着一些輕便的東西。
高鐵也要做九個小時,已經是下午。
坐了這麽久的車, 也很累人。
沈星一預定好了旅館, 住一晚上明天再出發。
第二天一早。
他們乘坐上了綠皮火車。
火車開的比較慢,晃晃悠悠的前進。
窗外的高樓大廈逐漸變成了低矮的小樓,平房, 和一望無際的田野······
幾個小時後, 到了縣城,沈星一帶着劉父劉母找個地方吃飯。
他簡單吃了一些, 先去找能夠到劉亦晗那裏的車,找到了再來接劉父劉母過去, 不然行李這麽多實在不方便。
黎晨宇因乘坐超載客車發生意外。
沒有具體的車輛信息。
沈星一原本擔心車子太多,他找不到。
可到了地方卻發現,這裏只有一輛老舊的中型客車。
車身已經很陳舊,裏面的座椅更是破破爛爛。
除了本身的座椅,中間的過道上也擺滿了小板凳。
中型客車核載20人以下,現在已經坐上了十幾個人。
如果加上中間的板凳,還有駕駛座後面的箱子, 零零散散加起來可以坐三十多個人。
司機正歪坐在駕駛座上睡大覺。
售票員是個十八九歲的小年輕,叫孫建。
他看到有個外地人在打量,就知道對方猶豫要不要上車。
走過去, 孫建笑着問道:“外地人,你要去羊角山?縣城到羊角山直達的客車只有俺們這一趟, 一天就一趟。”
看得出對方對車內環境的嫌棄, 又補了一句:“不坐客車, 就只能坐三輪車, 那車就鋪了木板, 和草,做上去隔夜飯都給你癫出來,受罪得很。”
坐山輪車別說嘔出隔夜飯,腚盤都摔成三瓣兒。
對方還帶一點方言口音,但是不難懂,沈星一微笑的點點頭,“是去羊角山,我買三張票。”
“一張票35元,三張105,只收現錢。”孫建說道。
沈星一流出懊惱的神情,“不好意思啊,我身上沒有,等會過來買。”
其實他有錢,早就兌了不少現金和零錢,只不過他根本不打算坐這趟車而已。
偷偷記好車牌號,剛才他乘着對方不注意偷偷拍了幾照片。
這趟車還有兩三個小時才發車,他離開車站後直接舉報,把這些違規照片直接上傳,寫明發車時間。
這樣老舊的客車不可能通過每年的年檢。
就算沒有超載,也不能上路,太危險了。
沈星一沈星一的抖音賬號的粉絲已經一百六十多萬。
想了想,他又直接抖音私信了縣政府抖音。
說是住在這個縣城的粉絲私信他的,講這位粉絲是本地人,有些擔心這輛車會出問題。
現在很多官方都開通了抖音賬號、微博賬號,與時俱進。
也是跟着一線大城市的腳步,不落後,就是粉絲太少。
現在這個時代,通過網絡媒體可以發聲,擴大影響,網上的力量不可小觑。
縣抖音賬號很快有了回複,說已經派人過去合适情況,然後問那位粉絲的情況,說要表彰一下。
沈星一回複是匿名粉絲,不肯透露情況。
那一頭。
孫建看一眼車上的人上了差不多了,拍醒司機準備提前發車。
半路上還能帶幾個,至于那個城裏人,他是不打算等了,對方跟個少爺一樣,估計早就被吓跑了。
才開車沒多久,車子就被攔停。
司機立馬停車下去查看,結果居然有人舉報他們的客車老舊,并且超載。
乘客們怨聲載道,孫建趕緊的給司機遞過去一包煙,司機也從懷裏掏出幾張紅票子,隐蔽的塞給對方,“每年都有孝敬,你看,我們一天就跑一趟,多安全啊。”
對方這次沒有收錢,強硬的說道:“今天一天你就別開了,什麽時候能開等通知。以後你要是還想跑車,就老實聽話,不然今天就把你的車扣下。”
司機陪着笑,然後讓孫建給乘客們退票,乘客們見真的走不了也就拿錢走人。
孫建上了車,呸了一聲。
司機也罵道:“他媽的,今年的錢早就送過了,這幫孫子肯定是想漲價。”
“那咱們怎麽辦?”孫建問道。
“直接開回去,現在車上沒人沒有人會攔着咱們,半道上能拉一點人,等回去還能拉一車人回縣城,多少找補一點,不然虧死老子了。”司機道。
“可是他說不許開。”
“怕他個球!老子的車老子做主。”
去羊角山的三輪車很少,平時生意也不怎麽樣。
三輪車比客車小很多,過山路開的慢點非常安全。
平時拉人、拉頭豬、幾只羊,幾籠子雞很實用。
就是人坐着很不舒服,坐過客車的人都不願坐三輪車受罪。
今天客車坐不了,三輪車的生意也沒好起來,可見坐這個車有多受罪。
沈星一找了輛三輪車,也是沒辦法,現在只有這個車可以坐。
司機見他們穿得幹幹淨淨的,又是外地人,肯定坐不了這麽颠簸的車。
不願意載他們,怕不給車錢,下車還要他配衣服錢。
一個人二十五,劉母直接給了一百。
說衣服不要他賠錢,司機這才讓他們上車了。
他摸摸腦袋,說就帶他們三個,這一百算包車了。
平時都是拉貨,基本拉不到幾個人。
三輪車沒跑多久,就見前面客車開的歪歪斜斜,他還想司機咋開的車,就出了突發情況,他大叫道:“壞了,那個客車翻下山去了。”說完,他慢慢停車,上前查看情況。
山路比較陡峭,很難看清具體的情況,三輪車司機對這裏比較熟悉,讓他們三個先原地等待,他騎車去喊附近的村民趕過來幫忙。
這輛老舊到一看就不可能通過年檢的車在他舉報後,車應該被扣下才是,結果這輛客車居然還可以照常行駛。
沈星一急忙撥打求救電話,原地等了半個小時,聽見響聲,救援的車應該到了。
剛想下去看看什麽情況,結果三輪車司機就回來了,還沒等他問,就一股腦兒全說出來:“老天保佑,客車上沒啥人,那個司機估計當場就死了,俺們趕到的時候,他就沒有氣了。那個售票的小年輕也受了重傷,送去縣城搶救去了。”
劉母拍拍胸口,聽女婿說客車今天不許載客,他們才沒坐客車,真是萬幸啊!
前世。
客車的終點站是羊角山,路上會經過其他幾個村子,這一條路線停留的村子挺多。
死亡的人中,大多數人都是其他村子的人,只有三個是羊角山的村民。
他們明知道劉亦晗的丈夫在車上,也不願意她和那些失去親人的村民一起離開。
還對那些人說,不能讓劉亦晗走,得讓劉亦晗把錢拿出來先補貼給那些失去家人的。
真是莫名其妙。
三輪車司機繼續行駛,過了挺長時間,終于到了羊角村。
之前的村民鬧了一會就回去了。
剩下的孩子繼續上課,劉亦晗還和往常一樣上課。
離開的學生也被記錄,她知道如果村民們還拿不到錢,教室裏的孩子會越來越少。
想到這裏,只能心裏默默嘆了一口氣,道理講不通,那些村民只認錢。
孩子們也看出了老師似乎不開心。
他們下課去采了一些野花和野草,編了一個花環送給了劉亦晗。
看着這些孩子單純的笑容,劉亦晗的心情好了很多。
囑咐孩子們好好完成功課,還叫他們明天一定要按時來上課。
有些孩子答應的很洪亮,有些孩子眼神有些閃躲,不敢直視老師的目光。
劉亦晗将父母和丈夫會來這裏消息告訴了村書記李周,拜托他幫忙接應一下。
李周在村口等了一會兒,就看到了沈星一幾人。
放學後。
王爽和馮曉曉先下課,兩個人正在洗菜做飯。
劉亦晗也剛回來,換了身衣服正準備去村口,就聽見村書記的聲音。
“小劉啊,你爸媽和你老公來了!”李周領着風塵仆仆的三個人進來了,他放下一塊五花肉,臉上帶着笑意:“晚上要沒地方住,就去我家,這塊肉給你們加個菜,你們好好聊,我回去了。”
沈星一跟他道謝,又送他出門。
劉母一看女兒瘦了,心疼的上前一把摟住,“丫頭,受苦了,這裏條件這麽艱苦,你都不和爸媽說實話。”
王爽指了指劉亦晗的房間,幫着劉父把東西都拿到房間去。
看着多出的三個人,馮曉曉心裏有些不高興,更多的是嫉妒。
一開始她覺得自己需要鍛煉,而且支教多光榮的一件事情啊,現在在這裏吃不慣,住不慣,上個廁所還要去茅廁,裏面好多蛆在翻湧,惡心死了。
爸媽工作忙來不了,可她男朋友也不願意來。
現在,劉亦晗老公爸媽全來了,還給她帶來了這麽多的東西。
她老公也好帥啊,看着年紀也小,看上去不想是老公,倒像是弟弟。
見王爽回來,馮曉曉抱怨道:“咋做飯啊,多出來這麽多人。”
王爽沒說話,她多淘了一些米,又把村書記送過來的肉給收拾了,幹淨利落的倒油炒菜。
她不喜歡馮曉曉,平時就偷懶,洗個米恨不得一粒一粒的洗,就知到磨洋工,吃的時候倒是一點也不含糊,筷子快長盤子裏了。
簡單吃了飯,劉父劉母圍拿出一些東西送給王爽和馮曉曉,然後進了劉亦晗的屋子圍在一起說話。
沈星一吃過飯直接去了村書記李周那裏。
他和李周聊了許多,聽到村民們因為錢總是找三個老師的麻煩,不由得擔心起劉亦晗起來。
回到劉亦晗的住處,就見劉父在門口罵罵咧咧,劉母往門口潑髒水,一個四十多歲的猥瑣男一瘸一拐的逃走了。
劉父罵道:“有種你別跑!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什麽德行,還敢往女老師們跟前湊!”
看到這一幕,沈星一才意識到劉亦晗的處境有多麽艱難。
李周和他說了上面已經取消了300的補助,而且這個村扶貧攻堅做了很久的工作,都沒有成功。
在李周之前,已經走了很多任村書記,李周這個大學生村官是待的最久的一個,看着他年紀輕輕就花白的頭發,真的非常不容易。
而這次支教,也是李周好不容易争取到的。
知道這些人不願意讓家裏的勞動力去上學,上面才特別照顧撥了款補助村民。
沒想到弄巧成拙,反而幫了倒忙。
這裏的村民讓上面也很頭疼,大大小小成千上百的村子,像羊角山這樣的也是少有。
很多貧困鄉村短短幾年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比較落後的也有了不小的改變,村民們種上了優質品種的水果蔬菜,或者學會了編制工藝品的技能,日子越過越紅火。
羊角山地處偏僻,土地也不是很肥沃。
留守這裏的人也大多是上了年紀的,和小孩子。
除非有個營生,那些二十多歲基本都走出大山,去了更遠地方。
見識到了外面的繁華,這些人過年都不願意回來。
基本三五年才回來一次,回來沒幾天就急匆匆的離開。
劉父劉母知道女兒的情況,幹脆就在女兒房間打地鋪。沈星一和劉父睡地上,她們睡在床上。
沈星一躺在地上思考了一夜,他想起網紅助農的計劃。
網紅利用粉絲流量,宣傳農産品,幫助當地銷售農作物,打響當地的名聲,更好的拓展銷售渠道。
讓一些投資商入駐鄉村,在村裏建廠,增加工作崗位······
只有家鄉的經濟好了,那些年輕力壯的勞動力才會回來,這樣才會帶動他們家鄉的發展。
之後,會建設學校,診所等等公共建設。
第二天一早。
沈星一就找李周談話,将自己的想法告訴他。
還給李周看了自己的主頁,還有找他合作的商家有多少。
只有一個目的,就是告訴李周,他很紅,很有流量,會吸引很多人關注這裏。
接着又給李周花了一個大餅。
他要李周引進來的蘑菇宣傳出去,吸引投資在這裏建廠,讓村民有工作。
但是,不是所有村民都可以進廠工作的。
必須是“先進榜樣”才可以得到工作,享受工作的醫療保險啥的待遇。
那怎樣才是“先進榜樣”呢?
第一,進大棚培訓種植蘑菇,切培訓合格。
第二,有手有腳不殘疾病弱的家庭,放棄低保。
第三,有孩子的,送孩子去上學。
還有一點,既然上頭取消了補助,那現在不強求他們送孩子上學。
直接通知村民,以後不用送孩子們上學。
他們明知道錢不在老師那裏,還要裝傻充愣誣陷劉亦晗,就是故意訛人。
要扣人,也行,他和劉亦晗一起留下,但他們一分錢也見不到。
等宣傳夠了,吸引了注意力,有老板願意來考察了,村民們的注意力自然就變了。
整個風氣沒有整頓好,孩子們多上這幾天學也改變不了什麽。
幹脆等整頓好了,村民們都願意用勞動養活自己,兜裏有錢了,長見識了,自然知道讀書的重要性。
那時候,不用補助,他們自己都會花錢送孩子去讀書。
何況現在是九年義務教育。
而且在村子讀書師資力量,校園環境太差了,三個老師改變不了什麽。
之後應該集中把這些孩子送到縣城去讀書,可以向上頭積極反應,
只要扶貧攻堅做得好,一些合情合理的要求,上頭應該很容易答應。
聽完沈星一的話,李周的眼睛越來越亮。
回去之後,沈星一開始了直播。
直播:我,每天回家都有驚吓。
畫面打開,沈星一穿着很土的衣服,蹲在水井旁邊刷牙,身後的雞正在啄小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