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第12章
◎一◎
張甘照來照去,也沒見有什麽反應,看來這不是咆哮帝的世界。
手機信號又沒了,張甘關了屏幕,漫無目的走。不知走了多久,隐約能聽到唱戲的聲音。
這是要到出口了?
戲班子都走了,怎麽還有人唱戲?
他循聲走去,遠遠看到了方形的亮光,似乎是個小門。
門裏充滿白光,從黑暗處看過去,幾乎沒法直視。
張甘剛走近那扇門,忽然聽到了威嚴的聲音:“站住,來者何人?”
“我叫張甘,來此尋人。”他琢磨着語氣回答。
“尋人一柱香,二碗米粉,三兩米酒,四張餅,五顆桃,六枚雞蛋。”威嚴的聲音說。
張甘:“……”
這個家夥,聽起來是想要吃的?
它又補充:“香不能斷,酒要醇,瓜要脆,米粉微辣不要香菜,餅不要蔥花,雞蛋要頭茬。”
張甘再次嘿然。
這家夥不但點餐,還有忌口。
Advertisement
而他什麽也沒帶。
“我不知尋人要用到這些。”他小心地說。
如果他知道,是一定會帶的。
門裏沉默一會,道:“原來如此,你沒帶錢。”
張甘:“我有錢,我只是不知道尋人要用這些東西。”
“胡說,你沒有!”對方惱怒道。
張甘感覺對方并不好惹,也不像先前的那些存在好說話。
他琢磨着先出去弄到這些東西再來試試,便道:“那麽,我出去買一些,請問這裏怎麽出去?”
“雖不知你如何進來的,但你沒錢,就出不去。”它不客氣道。
張甘只能做了個揖道:“我誤入這裏,只因有位婆婆走丢了,尋人心切,希望大神你寬宏大量,既往不咎。”
他琢磨這個家夥拿人錢財替人辦事,平日裏大概是被人當神一樣供奉的,得恭敬點才行。
對方哼了一聲,果然有些受用,道:“既如此,你走吧。”
門裏扔出了一樣東西,當當作響,似乎是……
銅錢。張甘腦海裏冒出了個念頭。
那銅錢叮當不止,一直往前滾的樣子。
張甘一下就明白了,這就是它說的錢!
有錢才能出去,這是引路錢。
他循着銅錢聲而去,走出不遠,身後的聲音又威嚴道:“近日本鎮并沒有走失之人。”
張甘回頭望時,那扇光門已經不見,只有一面牆。
他走出來了。
銅錢的聲音也戛然而止。
他手機一下就來了電話。
民警說,老婆婆自己回來了。倒是他忽然聯系不上,又把他們急的。
張甘松了口氣,只說手機信號不好,勞煩他們了。
兩方相互客氣一番,今天的事情終于落定。
張甘剛要回去,想想又回頭,打開電筒在地上找了起來,果然找到了一枚銅錢。
亮銅色的圓形錢幣,中間有個方孔,和古時銅錢有些相似。不同的是,這銅錢光亮如新,而且兩面都沒字。
他撿了起來,連忙回到先前擺攤的地方,發現小土狗果然不見了。
老奶奶接走了。
奶奶先前就被媽媽接走了,張甘騎了車和牛一塊回去,到家時,媽媽已經準備好飯菜。
席間,他拿出銅錢問了問。
銅錢這東西,他沒怎麽見過,奶奶應該是熟悉的。以前爺爺那八仙桌上就擱着好幾個,不知這麽多年扔哪兒去了。
媽媽好奇道:“哪來的銅錢?這是仿制的吧,這麽新。你上哪撿的?”
張甘道:“廟臺邊。”
奶奶接過了銅錢,眼睛睜大了一些,道:“仙帝錢呀。”
媽媽道:“驅邪的?”
張甘問:“仙帝?”
他想着那家夥在廟臺下邊,難道還真是個神仙什麽的?和白狐他們不是一夥的?
奶奶點頭道:“仙人給的。”
張甘明白了。
她說的大概是——仙遞錢。只是傳說傳着傳着,大家口頭諧音,說成了仙帝錢。
原來奶奶年輕時,最喜趕圩逛廟會,鎮上沒什麽廟,但有個雲游的班子來搭臺唱戲。
這戲班子不但不要錢,還撒錢,撒的就是這仙帝錢。
開臺唱戲之前,這個戲班子有個儀式,一人執傘在人群中唱詞祝禱,邊念邊起舞。傘轉三下,便往上擎一次,傘頂上就會神奇地冒出銅錢,從傘面滾下,落地就跑,往人群裏鑽。
誰撿到了這錢,便是福氣。拿回去,五枚一串,挂門頭床頭,那這一年就順風順水,沒災沒禍。若只撿得一兩枚,也可以請神辦事。
鄉人都傳這是本地的神靈,保本地平安的,銅錢出了鎮子就沒用了,所以流傳不廣。
集上那廟臺,就是鎮子裏早年集資搭的,為的就是等那執傘的仙人來撒錢。
後來時局動蕩,戲班子再沒出現,只不過廟臺仍然保留着,且不時修葺。
一開始大家琢磨着,興許哪一天那戲班子還回來呢?
可他們總不來,久而久之,這事便沒什麽人記得了。
村裏建設新風後,廟臺還是沒拆,時不時有文化下鄉的戲班來唱。
“請神?”張甘問,“都能辦什麽事?”
“尋人問物,求雨問病……”奶奶的印象裏,那個威嚴的家夥還真是個神通廣大的存在。
“原來是這樣!那老人家是請神去了吧。”媽媽忽然道,“我聽老李家的說,他們家爺爺最近得了重病,醫院說不行了,花多少錢也只能拖一陣,家裏耗不起,就給接回家了。唉,這醫院都沒辦法,請神也就求個心安吧……”
張甘不由默然。
他父親也是生病去世。
這世間人,生老病死,誰都要經歷。
所謂神靈,真的存在,又真能幹預嗎?
“如果問病,他怎麽治?”他奇怪道。
若是和街頭神棍一樣裝神弄鬼,那鄉人不可能那麽篤信。
畢竟問病這東西,和算命不一樣,病好了就是準了,不好就是不準。
就連村裏的赤腳醫生,也是有些真本事在,才敢行醫的。
果然,奶奶神秘道:“仙人會指點方子,那方子,只求的人有用,別的人,沒有用。可怪吶!”
那銅錢能撿到的人不多,撿了錢的人,家中也未必有人得病,所以多年來,那些奇怪的方子也沒流傳出去,或者傳了,因怕神仙震怒,沒人敢說也未可知。
再說,這麽多年過去,仙帝錢用的用,遺失的遺失,早沒什麽人家有了。
張甘看着手上嶄新的銅錢。
這麽說來,這枚銅錢應該是能請那位大神辦事的。
它大概一時疏忽,才丢了一枚銅錢出來引路……
引路。
張甘一下就明白了。
李家奶奶一定也有銅錢。有銅錢引路,就能進去見到那扇光門。
尋常人能穿過牆,再見到那樣的門,還有個說話的聲音,将它誤認為神仙,再正常不過了。
張甘把銅錢收好,又檢查了一遍奶奶的東西。
她年紀大了,也有些老年癡呆,時而糊塗,所以媽媽才不讓她亂跑。哪天要是遇到難事,說不準這銅錢用得上。
至于那廟臺下的存在……
……
三日後,又是圩日。
一大早張甘就起來摘桃,還問媽媽:“什麽叫頭茬的雞蛋?”
媽媽笑道:“初生蛋呀,母雞下的頭一窩蛋。”
張甘家裏沒有,找老鄉換了一些,揣上了,和奶奶又一塊趕集去。
李家奶奶精神滿面,又帶了小土狗來賣瓜。這次她倆不逛了,嘀嘀咕咕說悄悄話。
張甘正好有事忙呢,去集上最好的酒家,稱了三兩米酒,又打聽了誰家烙的餅子好吃,誰家米粉嘗不忘。
他端了熱乎乎的兩碗米粉,穿街過巷,往廟臺去,也沒人稀奇。
這廟臺後邊有個香案,早年戲班子上臺前會上香。
張甘戴了個草帽,上過香,轉過停在邊上的一輛面包車後,趁着沒什麽人,穿過廟臺的牆。
四周黑乎乎的,他走了許久,那扇門才出現,威嚴的聲音又道:“來者何人?”
張甘咳嗽一聲道:“三兩米酒,二碗米粉……您看對了嗎?”
他一樣一樣拿出來,擺在那扇門前。
“善。”威嚴的聲音道:“所求何事?”
張甘道:“我拿了你一枚銅錢,這就當作回禮吧。”
那個聲音沉思一會,道:“善。”
張甘便離開了。
他沒提自己是怎麽進去的,這個家夥似乎和別的存在不大一樣,他混在人間,充當神仙辦事,換取一些吃食,就這樣一直待在小鎮,似乎也挺不錯。
小村莊的日子回到平靜中,張甘又待了幾天,還是決定回市裏。
李禩那邊有了消息,失蹤的鄭拾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