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章
第 31 章
那天雨凝趁着驸馬他們都在上課,交代好紫鵑就出門了。
城西的山澗裏,聚集着一群不為世人所容的人,他們來自惡鬼林。
這批來自惡鬼林的人沒有是非觀,他們一是享受為惡的快樂,一是誰給錢便和誰幹或者誰打服他們就跟誰幹,他們聚集在京師附近沒有目的,如果有那就是唯恐天下不亂。
将他們聚集起來的就是那位神秘的郭公公,郭公公是有目的。其一就是為了郭貴妃報仇,李家就是他們滅門的,但為郭貴妃報仇并不是他唯一的目的,郭公公最大的目的或許也是為了權力。
在雨凝出門的時候,城西兩個世家子弟正帶着侍從游玩。
只是似乎運氣并不好,遇到了那群殺紅眼沒有人性的惡鬼。随從小厮被虐殺,其中一個公子吓的暈了過去,另外一個雖然驚懼依然将好友抱在懷裏,雖然平時纨绔慣了,但畢竟都是秉性不算壞的孩子,只是家境好世襲罔替,多少被嬌慣罷了。只是醒着的人如今也是滿心迷茫,他自忖可能真的今日沒有逃生的可能了,想着兩個随從的死狀,清醒的人不寒而栗。
那些人并沒有再急于殺人,在商量如何殺人會更痛快。清醒的公子哥也被吓傻了,除了緊緊抱着暈過去的夥伴沒有任何反應。
當清醒的公子看着劍向他們刺來以為必死無疑的時候,行兇的人卻撲倒在地死了。他随着衆人看向前面的樹林,只見從樹林裏走出來一個女子,一身素色衣裙,面無表情的看着眼前的人,冷面含霜。
那群人看到來了勁敵,轉頭就殺過去,只可惜幾乎都是瞬間被一劍封喉,有人看勢不妙,想返身逃跑,可惜被射出去的暗器所傷當場斃命。
清醒的公子一看勢頭忙趁着有人死在身旁也裝暈了過去。閉上眼睛後在腦子裏一直在想,這個女子好像在那裏見過,突然一個念頭在心裏閃過,她好像是昭寧公主,但又連忙否定,怎麽可能呢,昭寧公主身體那麽不好,可心裏又犯嘀咕,因為實在太像了,他随着父親進宮曾經有過一面之緣。
像昭寧公主的人似乎把現場的人都殺了,因為除了不遠處石桌上棋子落下的聲音,似乎再也沒有聲音了。那位裝暈的公子沒敢睜眼看,微風中彌漫着血腥氣。
雨凝注意到那兩個世家子弟了,打量了一下大概只是暈倒了,便暫時沒再管他們,徑直走到石桌前,看桌上的棋盤。
看了一下,順手拿起白棋在棋盤上落下一子,擡頭看着眼前這個與皇上同歲卻滄桑許多的中年人說,“你輸了。”
對面的人久久凝視棋盤後,沒有擡頭說道,“昭寧公主,”頓了一下,“本王不記得和你有什麽恩怨。”
“毒死僖貴妃,算嗎?”雨凝輕描淡寫回了一句。只見那個男人瞬間擡頭,眼裏有恨意,沒有說話但是雨凝看的懂,他要問為什麽。
Advertisement
雨凝卻沒有回複他這個問題,“看來僖貴妃心裏并沒有王叔,”頓了一下,“王叔,似乎自作多情了呢。”
“王叔對我毒死僖貴妃有疑問,我知道,但我也有幾個疑問迷惑不解,若王叔能如實回答我,我也給王叔講講因果。”
“怎麽,你承認我這個王叔?”
“王叔既然自稱王爺,我作為晚輩喊句王叔應該的吧。更何況,也算得上貨真價實,端王府庶出的公子趙正,當今聖上的伴讀,如果好好建功立業,雖不能繼承端王府,另開府做個王爺也不是不可能吧。”
“所以我第一個疑惑就來了,好好的王府公子不做,為何自宮做了太監,變成僖貴妃身邊一個奴才,改了姓、斷了宗、絕了後,幫着僖貴妃在後宮為非作歹,為了愛嗎?那為何又詐死出宮呢?”
“哼,這個你要問如今安然坐在上面的那個狗皇帝。”看雨凝沒有說話,趙正或者叫他郭公公,頓了頓說下去,“當年,明明他知道我喜歡雅兒,雅兒也喜歡我,我打算好了等雅兒及笄我便讓父王着人上門提親,娶雅兒做我的夫人。狗皇帝卻将她納入宮中,而且只能給她一個太子側妃,在他繼帝位以後也只能給她一個貴妃,冷落她、無視她,我那麽珍視的一個人狗皇帝卻肆意傷害她。他既然不喜歡雅兒,既然只喜歡皇後為什麽還偏偏拆散我們,讓雅兒一生不幸福。”
陷入回憶的趙正有點兒激動,“本王每次進宮看到郁郁寡歡的雅兒,心疼的不得了,所以哪怕冒天下大不違,本王也要進宮守護我的雅兒,只要在雅兒身邊就好。但在她身邊我卻更看到了她的痛苦,無論是做太子側妃還是做貴妃,她此後一天都沒有過歡樂。這些都是狗皇帝害的,他還假惺惺的說我們是兄弟,假惺惺的說什麽他被逼娶的雅兒,如果我們願意他可以在繼皇帝位以後放我們兩個出宮。”
“哼,他根本就是個騙子,戴着虛僞的面具,他就是看着我和雅兒痛苦他才開心。所以,我當然不能讓他如意,我安頓好雅兒出宮培養自己的力量,本王有朝一日殺進皇宮,把狗皇帝的皇後和兒子都殺了,我要讓他體會一下痛苦。”
“可惜,看來我要失敗了。”頓了一下,突然袖中短劍向着雨凝刺過來,“但,我要為雅兒報仇。”可惜,自然不可能如願,雨凝輕松奪過短劍,單手将趙正壓坐回去。
“那麽着急幹什麽,難道你不想知道我為什麽殺僖貴妃嗎?”雨凝笑着看了趙正一眼。
“我本來還有問題想問,但現在看來什麽都不必問了。王叔,我挺為你可悲的,你這輩子都活在欺騙裏面,別人欺騙你,你自己也在欺騙自己。你恨皇上嗎?我覺得你該恨自己才是。”
秋天的風,已經有些涼意,雨凝看看眼前的人,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