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變脆的青磚
第46章 變脆的青磚
三天兩夜後, 他們順利地回到了富陽縣。
此處去梧州,江笙三人給江家人買了很多東西,因為快入秋了, 加上要搬新家了, 雜七雜八的東西很多。
租肖家的莊子花了十兩銀子一個季度,剩下八兩買了很多的布匹, 準備給全家人做點新衣服。
他們現在穿的還是當初在救劉滿娘的時候, 拿走的劉滿娘相公家和娘家人的衣服, 新房子該配新衣服才對。
此外,江笙還特意找遍了全梧州城, 買到了一款滋潤的香膏, 類似于現代的面霜或者身體乳。
啓兒身上的魚鱗病,她在牛頭灣的時候就想給他治療,到現在才有空。
還有林月臉上長了皮癬, 反複爆紅脫皮, 她找回春堂的大夫開了治療的藥。
離開了富陽縣十天左右了, 他們還真的挺想杏花村的,畢竟已經在那兒住了一個月了。
香皂和藥丸都被江笙以分紅代加工的形式出手出去給別人了, 相當于她以後坐收這兩樣東西的分紅就行了。
待新房修好, 她就可以正式開始自己的種植大業。
回去路上他們沒有再進縣城,而是去了縣城外的土匪大營, 有了足夠的青磚供應,這裏的房子修得很快, 一排一排地排列着, 土匪們能夠在降溫前住進正式的屋子裏了。
上次她将土豆帶了去讓這裏的人交給紀珩, 也不知道情況如何,只是放眼望去, 土匪們在修房的同時也沒落下開荒,幾乎一整片的廣大荒地都被開發成了耕地,只等再過一段時間就下麥種了。
江笙曾經也問過這裏面的衙役,種出來的糧食會如何分配,對方告訴她,縣令大人說除了供給營裏的人吃外,全都充進糧倉,一半用作發水災時的救濟糧,一半賣了換錢,修衙門,修學堂,修書院,修醫館,修救濟堂等等。
江笙聞言覺得紀珩的想法非常好,就是不太現實。
就憑這幾百個土匪種的糧食?不過有這種積極性也是很好的。
在籬笆圍欄外參觀了一下裏面後,江笙正準備離開,突然聽到有兩個衙役一邊議論一邊經過。
她凝神細聽,聽一人道:“這江家人怎麽回事,最初的青磚質量一等一的好,怎麽這次的這麽脆。”
接着江笙就聽到了兩塊磚相撞的聲音。
“你看這一碰就裂了,而且從外面根本看不出來,要不是方才他們切了一半來填牆縫,還沒人能發現。”
“裏面竟然有這麽多的裂紋,這樣的話豈不是一下大雨刮大風,或者日子久了就容易塌房。”
“對呀,這江家到底在幹什麽,是不是偷工減料了?”
“我們還是趕緊将這事兒報告給大人吧,讓他們派人去調查一下。”
随着衙役的腳步聲遠去,江笙站在原地,突然扭頭往回走,謝春和劉滿娘正把馬車停在路邊等她。
兩人見她臉色不對,連忙道:“怎麽了?可是發生了什麽事?”
江笙把剛才聽到的話簡單複述了一遍,沉聲道:“你們現在就回去,然後把這件事情告訴我們家裏人以及宋堯,其他人誰也別說,我現在去找縣令,這件事情很可能是有人在暗中使壞。”
謝春和劉滿娘聞言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連忙道:“好,那你自己要小心啊。”
江笙點點頭,目送馬車離開,她轉身又回到了大營,很輕易的避開所有人的視線,翻了進去,找到了堆放青磚的地方,從最上面取了兩塊青磚,相互一碰,青磚果然很脆,一下就斷裂了,仔細一看,裏面全是裂縫。
這樣的青磚是完全的失敗品,以宋堯的技術,不可能燒出這種東西,莫非宋堯叛變了?可那對他有什麽好處,他老娘都在杏花村呢,而且青磚一旦出問題,他難辭其咎,脫不了幹系。
江笙覺得他還沒有蠢到那種程度。
思來想去,她只能揣了兩塊青磚離開,直奔縣衙而去。
剛到縣衙的時候,聽聞大門口很喧嘩,像是圍了很多人,她湊過去一看,原來是紀珩正在斷案。
她在外面聽了一會兒。
這案子很簡單,就是兩家人本是隔着一條巷子的鄰居,一戶人家翻新老房子,把院牆拆了,新院牆往外挪動了幾公分,鄰居見此不滿了,也把自己院搶拆了往外挪,兩家人互不相讓,你也挪,我也挪,最後巷子窄得連人都過不去了。
紀珩每天處理的都是這些雞毛蒜皮的案子,早就得心應手了,他一身青色官服淡定地坐在上面,任憑下面的人吵得天翻地覆,也一臉從容。
他擡手拍了拍驚堂木,道:“誰最先往外挪動院牆的,挪回去,另一家也挪回去,那巷子是公家的,你們這是私占公家的財産,按照我朝律令,是要挨二十大板蹲十日大牢的。”
兩戶人家一聽果然受到了驚吓,連忙跪地求饒,互相責怪對方。
紀珩又拍了拍驚堂木示意他們安靜,“念在你們是初犯,這次本官就法外開恩饒恕你們了,若是再有下次……”
“不敢不敢!大人恕罪!小人再也不敢了。”
“小人也不敢了,這就回去把院牆挪回去。”
紀珩這才點頭道:“既然如此,退堂吧。”
他頗有威儀地站起身,在衙役的“威武”身中大步往後堂走去。
回了後堂,他才松了口氣,扯了扯自己的官府領口,裏面熱烘烘的,這九月的天氣還是如此地熱。
他用手帕擦了下汗,收進袖子裏,這才道:“江姑娘,你可進來了?”
下一瞬間,江笙就從房頂上跳了下來穩穩落地。
紀珩只是試探一下,他方才在堂上無意中看見了江笙站在人群裏,他猜想她肯定有事找自己,故而用最快的速度審完了案子。
她一向喜歡在屋檐上待着,來無影去無蹤的,再加上沒聽見下人通傳她來了,他遍試着叫了她一下。
江笙拱了拱手,“縣令大人。”
紀珩道:“江姑娘可是有急事找我,請進來坐。”
他的眼神忍不住落在江笙的胸口上又趕緊挪開,沒辦法,實在是太突出了,她胸口裏到底藏着什麽東西,像是兩個盒子一樣。
江笙将手伸進胸口,紀珩一愣,直接扭過了頭,輕咳一聲。
“看,你的土匪大營裏的青磚。”江笙面無表情道。
紀珩回過神來,看向她手上的兩塊青磚,實在沒想到她為何要拿這個來。
“這青磚怎麽了?”
江笙不回答,而是直接把兩塊磚一碰,磚頭應聲而碎,且掉下許多小塊。
紀珩見狀臉色一變,站起身來大步走了過來,接過江笙手上的斷磚,道:“這是怎麽回事?”
江笙道:“我今天剛回富陽縣,去你的土匪大營聽見他們讨論的,這事兒已經不是什麽秘密了,你快下令讓他們停止使用這磚。”
紀珩點頭,叫了一個衙役進來低聲交代了幾句,衙役領命快步離開了。
紀珩坐回位置上,捏了捏眉心,道:“這是怎麽回事,江姑娘心裏可有答案?”
江笙搖頭,“尚無定論,要回磚窯看看情況才知道。”
紀珩道:“幸好發現了,若是真用這青磚修好了房子,短時間不會出事,但難保後面的情況,說不定就會出人命。”
江笙颔首,“我今日來就是想先給你透個底,這事我也不知道到底是燒青磚的人故意為之還是有人暗中使壞,但人命關天的大事,還請大人随我一同查清此事。”
“江姑娘放心,我這就随你去長水鎮看看。”
紀珩很快換了一身便服,帶着紀安坐上馬車就向長水鎮而去。
馬車走得快,只用了一個時辰就到了。
馬車在村外的空地上停下,三人下了馬車,先去江家修新房的地方看了看,見十天過去後,房子的基本雛形已經完成,只剩下蓋磚和粉刷內牆了。
但此時這兒沒有見到一個江家人,只有雇傭的工人在忙碌着。
他們走進村裏,遇見了一些路過的人,提着籃子的大嬸樂呵呵道:“喲江丫頭回來啦,好些天沒見你了,身子可好些了?”
當初去梧州時,他們用的借口是去梧州看病,所以江笙自然地回答道:“好多了,謝謝嬸子關心。”
大嬸捂嘴直笑,臉上一直瞄着紀珩,“這麽俊的年輕後生,是誰,莫不是你……”
“不是!”江笙果斷道,“他是來收山貨的商人。”
紀珩嘴角一抽,配合道:“是,你們村裏有人有山貨嗎,都賣給我。”
“有有有,我這就通知他們去!”大嬸聞言趕緊往家去,邊走邊嘀咕,“收山貨的人啥時候這麽白了……”
江笙這才道,“走吧,前面就是我住的地方了。”
三人快步往前走,終于來到了林家,林家的院牆也用青磚砌好了,她敲了敲門,謝春來開的門,見了她和她身後的紀珩,喜道:“師父,縣令大人!”
他們走進院子,江家人正坐在院裏商量事兒,見到紀珩的到來都很震驚。
江笙小聲道:“紀大人是微服來的,你們別把他身份暴露了,叫他紀公子就成。”
“是,紀公子。”
“紀公子!”
紀珩溫和有禮地一一回應着。
待所有人都落座,江笙看向宋堯,道:“就由你來說說目前青磚的情況吧。”
宋堯聞言吸了口氣,道:“其實在謝春他們回來之前,我并不知道青磚出了什麽事,對于青磚變脆這件事,我也很震驚,我馬上第一時間叫停了他們繼續燒磚,而後檢查了最近兩天出的青磚,發現無一例外全成了這樣。”
這種很脆的磚,只能勉強用來砌院牆。
院子裏堆了一堆斷裂了的磚,在場的人臉色都十分不好看。
宋堯道:“但是我可以對天發誓,我絕對沒有做任何手腳,也沒有出現任何失誤,若是我說的假話,我願意天打五雷……”
江成傑道:“行了行了,說這話做什麽,我們相信你。”
“對,我們也相信你。”
宋堯感動,眼圈有點發紅,抓着頭發道:“可是我真的不知道到底問題在哪兒,我到處檢查都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
江笙道:“我倒是有個想法,但是需要驗證,你随我去磚窯看看。”
紀珩等人聞言也站起來,“我們也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