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大戰野豬

第53章 大戰野豬

根據村民們的描述, 這附近山頭野豬很多,野豬也是有領地意識的,在杏花村後山上的野豬至少有三四頭。

這些野豬比家豬長得高大, 有兩百來斤重, 長着獠牙,皮糙肉厚, 力大驚人, 能夠把一頭牛拱死。

村裏的百姓也深受其害, 除了村子附近的莊稼,但凡稍微偏僻點的, 都逃不過野豬的糟蹋。

運氣好點野豬只是拱幾下, 踩死幾根苗,運氣不好的,馬上要收獲的莊稼都給你踩得稀巴爛。

這些野豬很聰明, 白天是不會出來的, 看見人多也不會靠近, 還很會找吃的,雜草不吃, 專吃莊稼。

現在村裏多了這麽多耕地, 這都是大家幸幸苦苦勞作而來的,怎麽能讓野豬糟蹋了, 為了絕後患,江家人和村裏人決定組織一場聯合剿豬行動。

村裏先是收集了很多的捕獸夾, 有自己村裏的, 也有附近村子裏借來的, 這些捕獸夾的年頭都很久了,是村民們世世代代累積下來的, 這還是第一次聚集在一起來。

附近村子對杏花村發生的事情一向高度關注,一聽說杏花村要抓野豬,都跑來圍觀,若是杏花村真成了,他們也要跟着學學。

有了捕獸夾後就是挖坑,在野豬經常出沒的地方挖坑,在莊稼地邊上挖戰壕,然後把捕獸夾放下去,用樹枝蓋住坑和戰壕,做上标記。

陷阱做好了之後就是放誘餌,衆人先把莊稼地附近的灌木和草叢一掃而空,讓野豬到了這兒沒有吃的,只能選擇往莊稼地跑。

然後在陷阱上放一些野豬喜歡吃的草和莊稼,還有花生大豆之類的。

剩下的就是等待了。

整個村子附近山坡上的所有莊稼地都做好了陷阱,足足花費了衆人三天的時間。

他們等啊等,前幾天都沒動靜,直到第五天天剛亮,有人跑進村裏大喊道:“成了成了!有野豬被抓住了!”

大家夥一窩蜂地往事發地跑去。

這幾天每天都會安排一批人天一亮就到處巡邏看看有沒有野豬的動靜,就是為了防止野豬掉進陷阱後及時逃跑了。

畢竟那些戰壕都不算深,只有一人多高,雖然放了捕獸夾,但野豬要是發瘋起來,不管不顧爬上去也有可能。

江笙跟着江家人等跑到一片山坡上,見這兒已經圍了好多的村民,隔着老遠就能聽見那震天響的豬叫聲。

他們擠進去一看,一頭身材壯碩的野豬正側躺在坑裏直掙紮,它全身黑皮,獠牙尖長,腿被捕獸夾夾得血肉模糊,整個身子卡在坑裏,興許是掙紮了一晚上,叫聲已經有氣無力了,但它還是對着村民們咧着牙兇狠叫着。

村裏人這還是第一次這麽近距離觀察野豬,之前見了野豬跑都來不及。

大家非常興奮,激動地對着野豬指指點點。

江家人道:“只抓住這一頭嗎?”

“是啊,還有一頭爬上去跑了。”有人指着不遠處的一個坑,“裏面的捕獸夾太舊了,被那畜生硬掙脫了,逃回山裏了,那地上還有血呢。”

江笙走過去仔細一看,坑裏一片狼藉,野豬的血滴到坑底和地面上,她的嗅覺靈敏,順着血跡的味道就能找到野豬逃跑的路線。

“往狼牙灣跑了。”

謝春走過來道:“師父,我們要追嗎?”

陶青接口:“野豬都是住一塊兒的,要是這次錯過了,以後這些畜生學機靈了,就更難抓住了。”

前幾天紀珩陳玉林陶家等人都回去了,只剩下陳秀雲和陶青留了下來。

陶青本人是想拜謝春為師,陶家人則是想讓陶青作為聯絡兩家的紐帶,畢竟以後陶家搬到富陽縣來的話,還得靠□□忙。

江笙思索道:“謝春,你随我看看去,如果能找到它的窩,一網打盡最好。”

謝春聞言興奮道:“好!”

陶青一聽還有這種有趣的事,也要跟着去,但被謝春毫不留情地趕回去了。

村裏人找來幾根大木頭把野豬給擡上來綁在木頭上,然後擡着它下山去了,剩下的人則把那些坑和壕溝填上,恢複原樣。

大家喜滋滋地擡着一頭兩百多斤的大野豬,需要八個壯漢才擡得動,圍觀的人越來越多,比過年還熱鬧。

村長和村裏幾個德高望重的老者一商量,鑒于這頭豬是大家一起抓到的,那就當場殺了,豬肉全村人分,大家一起慶祝慶祝。

于是全村的人都忙起來了,燒熱水的燒熱水,磨刀的磨刀,劈柴的劈柴。

江笙和謝春則是提着柴刀順着血跡一路追蹤到了深山裏,這是一片原始森林,平日裏普通百姓是不敢進來的,除了野豬,這山裏還曾出現過大蟲,即老虎,毒蛇毒蟲更是數不勝數。

他們一手拄着棍棒,一手用柴刀劈砍着攔路的荊棘,小心翼翼地靠近野豬的巢穴。

野豬是群居動物,這片山頭只會存在一窩野豬,被抓住的那頭野豬肯定也是這窩野豬的一員。

且野豬的報複心理很強,村民們抓了他們的一員,又傷了其中一頭,難免他們發瘋半夜闖下山去。

所以趁此機會一網打盡是最好的選擇。

江笙停下腳步,聽了聽動靜,道:“我聽見野豬的叫聲了,他們離這兒不遠了。”

她擡頭凝神細看,指着一個山崖道:“在那兒。”

謝春摩拳擦掌道:“太好了,終于找到這些畜生的老巢了,今天非把他們連崽子都一鍋端。”

江笙卻道:“等等,光靠我們兩個不行,那野豬連老虎都不怕。”

謝春聞言冷靜了下來,沮喪道:“那怎麽辦……師父你也打不過嗎?”

江笙攤了攤手無奈道:“打得過又如何,難道非靠蠻力嘛,得智取,再說我們也不知道這裏面到底有多少頭。”

謝春想了想,覺得有理,“那我們先去探探風,然後回去叫人來一起。”

江笙點頭,撥開前面的樹枝,鑽出了林子,兩個人輕手輕腳往野豬的巢穴走去。

野豬的窩在一個懸崖下面的洞裏,很大,半開放,裏面鋪着很多的幹草,一靠近就聞到了野豬濃重的腥臊味。

江笙讓謝春在一邊等她,自己則小心地爬到一顆大樹上,從這裏能看見洞裏的情況。

那頭受傷的野豬躺在地上哼哼着,旁邊還躺着一頭大野豬。

确定了洞裏的情況後,江笙便下了樹,跟謝春往回走。

“叫上十幾個人應該就夠了,主要是要把豬擡回去。”

謝春道:“這要是平分,一家能分五六斤肉吧。”

江笙卻是皺起眉頭,這野豬肉和家養的豬肉都沒閹割,有股腥臊味,等後面她一定要好好研究下養豬。

兩個人回了村後把事兒一說,村民們立馬選出十五個高大的漢子,拿着柴刀鋤頭繩子等東西,和江笙謝春等人一起往山上走。

江笙也做了下準備,她提前就叫江成傑等人備上了一種幹草,這種草燃燒後會産生大量的濃煙,能把人熏得要死不活的,他們準備拿來對付野豬,引野豬出來。

一群人走到了山上後,在靠近野豬巢穴幾百米的地方依葫蘆畫瓢挖了幾個坑,放上捕獸夾用樹枝蓋住。

這次來了二十個人左右,挖起來很快,只用了一兩個時辰就挖好了。

江笙和謝春則是一直盯着巢穴,發現野豬沒什麽動靜。

然後他們小心靠近,點燃帶來的幹草,并脫下上衣使勁扇風,把煙都扇到野豬巢穴裏去。

很快野豬就發現不對勁了,嗷嗷叫着跑出了洞穴。

野豬一出來就發現了埋伏在外面的人,村民們拿着鋤頭和柴刀走出來,虎視眈眈地圍着他們,雙方都不敢靠近。

野豬有些迷茫,兇狠地嘶吼着,尖銳的獠牙像是随時能把人頂個對穿。

但野豬雖然很強,那也僅限于和人類單打獨鬥,面對這麽多人它還是很畏懼的。

村民們也兇狠地看着野豬,這些畜生年年糟蹋他們的莊稼,在場的人早就恨不得把它們大卸八塊。

江笙指揮道:“把它們逼進陷阱!”

未免野豬發瘋傷人,還是不要正面沖突為好,村民們按照計劃舉着鋤頭喊叫着吓唬野豬,步步逼近。

野豬小小的眼睛看着他們,突然扭頭就往洞穴裏跑,但江笙和謝春已經守在了洞口,兩人手裏舉着大木棒,見野豬一往回跑就把木棒使勁砸過去。

野豬的腳一頓,躲開木棒往另外的方向跑,村民們一邊叫喊一邊沖過來,逼得野豬改變方向往沒人的方向去,而那方向就是陷阱所在地。

野豬沒跑幾步,突然腳下一塌,鋪在洞上的樹枝因為承受不住野豬的重量而盡數斷裂,野豬龐大的身軀一下掉進了陷阱,它在洞裏掙紮,被捕獸夾狠狠夾住腿,發出震耳欲聾的叫聲。

“有一頭跑了!”

眼見自己的同伴掉進了陷阱,另一頭豬一瘸一拐地往另一個方向跑,竟然讓它避開了陷阱。

江笙神色一凝,道:“謝春跟我來,你們先看着坑裏的!”

她迅速跟了上去,在林間穿行,聽着野豬的動靜,手上的柴刀找準機會一下擲了出去,穿過樹林一下砸中野豬的大腦袋。

這頭逃跑的野豬是昨晚那頭受了傷的野豬,它應該是野豬老大,顯然也更聰明一些,居然逃過了陷阱,但是被那柴刀劈中後,它身子一晃,嚎叫一聲倒在地上。

謝春飛速跑過去,一下跳到它身上,抓住它兩只獠牙,野豬拼命掙紮,卻死活甩不掉謝春。

一人一豬在地上纏鬥,江笙跑過來撿起柴刀,用刀背狠狠一擊,野豬叫了幾聲,抽搐着不動了。

謝春站直身子喘了口氣抹了把汗,“師父,你這是把豬腦子都打碎了啊。”

江笙确定了一下野豬已經死亡,道:“打蛇打七寸,殺豬也要找弱點,它皮這麽厚你還和它蠻幹。”

謝春嘿嘿笑着,“我這不是怕它跑了。”

這時幾個村民也追上來了,一看兩人已經把野豬制服了,又驚又喜,連忙招呼人過來把野豬放血。

豬已經死了,若是不及時放血,等會就凝固了。

放了血後,把兩頭豬都綁在臨時砍樹搭建起來的擔架上,擡着往山下走。

回到村裏的時候,最開始的那頭野豬已經殺了,刮了毛去了內髒,切成一大塊一大塊的,村長親自守着,每戶人家都可以分到兩斤肉。

對于一年到頭只有在過年過節才能吃到一點肉的村民來說,這兩斤肉有多珍貴不言而喻,村長一邊分肉一邊道:“這都是江家人出的主意,記得要感謝人家啊。”

江父林氏等人周圍圍了很多的村民,大家紛紛提了自己的雞蛋和山貨蔬菜來送給江家人。

這熱鬧的氣氛在看見江笙等人擡了兩頭大野豬回來的時候到達了頂峰。

村民們蜂擁而至,把他們團團圍住,甚至把謝春擡起來抛上天空。

擡着野豬的村民繪聲繪色地講述着方才大戰野豬的過程,在他們的描述中,江笙兩人簡直像天神下凡,是真正的屠豬勇士。

趁着工具還在,村民們趕緊把這兩頭豬也殺了,又分了一輪肉,加起來每家至少分到了五斤肉,而江家人則分到了二十斤,還分到了兩副豬下水。

這些肉吃不完的就用鹽腌制起來做成臘肉,夠普通人家吃好些天。

村民們都很高興,領了肉後自發地幫忙打掃了衛生才各自回家去。

江家也做了一頓野豬肉大餐,這野豬肉吃着和家豬有點不同,肉更緊實,口感很好,豬下水則做成了鹵肥腸和香腸,江笙看着那野豬肉,突然想到前幾日紀珩送了自家那麽多東西,自己是不是應該給他送點肉去。

她還未曾開口,林氏已經道:“阿笙,我們要不要送點香腸給縣令大人?”

江笙道:“送吧,也別太多,一樣來一點就行了。”

林氏笑道:“大人對我們家這麽好,光送點香腸怎麽行,你就別管了,我和你嫂子們來準備就行。”

江笙聞言也沒多想,但當她第二天準備駕着馬車出發時,看着一馬車東西陷入了沉思。

一桶新鮮肥美的香腸,一盆香氣撲鼻的鹵肥腸和鹵豬頭肉,一大籃子雞蛋,一大籃子韭菜盒子和餡餅,一壇子自家腌制的泡菜,幾個江父和兩個哥哥親手編織的竹凳子、竹簸箕、竹簾子、竹枕頭,還有兩身林氏親手縫制的衣服。

江笙嘴角抽了抽,指着那疊放整齊的衣服和鞋子道:“娘,怎麽還有衣服鞋子啊,你們什麽時候準備的。”

林氏嗲怪道:“我瞧着縣令大人送來的布那麽多,我們也穿不完,再說都是好料子,我們這些下地幹活的粗人哪裏需得着,他年紀輕輕一個人離家這麽遠,又那麽辛勞,我瞧着心疼,就做了身衣裳不知道他喜不喜歡。”

江笙扶着額頭,無奈道:“好的吧。”

不管是紀珩對江家,還是江家對紀珩,好像都熟得超過普通情誼了,也不知道什麽時候開始的。

她爬上馬車,謝春坐了上來駕着馬車出發了。

這段時間都在忙喬遷酒的事兒,她已經有一段時間沒來縣城了。

入秋後,沿途的草木肉眼可見地開始凋零,很多的百姓已經開始做入冬的準備了,每年冬天都是很難熬的,富陽縣雖然在南方,但冬天卻一點也不暖和,濕冷得很,凍死的人和牲畜很多。

進了縣城後,兩人直奔縣衙後面,縣衙的人都認識他們了,連忙進去通傳。

很快紀安就跑了出來,興奮道:“你們來啦,是不是抓着野豬了?”

前幾日他和紀珩離開杏花村的時候,就知道杏花村的人準備來一場剿豬行動。

謝春笑道:“對啊,抓着了三頭大野豬,每一頭都有兩百來斤,每家每戶都分到了幾斤肉。”

聽說他們抓住了野豬,衙門裏的其他人都湊過來讓謝春講講,謝春眉飛色舞添油加醋地說起來。

江笙無奈地只有自己開始搬東西,她抱着一堆東西一轉身就撞上了一個人,對方伸手扶住她的胳膊,“小心。”

紀珩一身青色官服,看着是剛從衙門出來。

江笙索性把那兩身衣服塞他懷裏道:“這是我娘給你倆做的,快去試試合不合身,照着我三哥的身材量的,不合身的話我帶回去再改改。”

紀珩和江成傑差不多高,但比例更好,林氏和劉滿娘商量着稍微改了下,應該合身。

紀珩聞言一愣,看着手上的新衣服,“伯母給我做的?”

“是啊,你現在在我娘眼裏,比親兒子還有地位。”

至少江成傑的衣服破了林氏都懶得給他縫,叫他自己解決。

紀珩嘴角忍不住蕩漾開來,眼神柔和,對着紀安道:“過來下。”

紀安正聽得起勁,磨磨蹭蹭走了過來,自覺地到馬車邊上搬東西。

紀珩道:“江家伯母給我們做了衣服,你拿去試試。”

紀珩對比了一下手裏的兩件衣服,把自己更喜歡的留下,另一件給了紀安。

紀安又驚又喜,連忙在衣服上擦了擦手,“哎呀,我也有份?這真是……真是不好意思。”

紀珩把自己的也遞給他,“你先放進我房裏去。”

紀安美滋滋地抱着兩身衣服走了。

紀珩上前一步,把頭探進馬車裏,道:“好香。”

江笙把那籃子韭菜盒子和餡餅給他,“喏,我娘她們做的,還有這些,都是給你們的。”

她拍了拍壇子,“上次你好像說過我家的泡菜好吃?這次給你帶了一壇,吃完了就加點鹽再把新鮮的菜放進去。”

“還有這個,野豬肉做的,鹵了的沒有騷味了,這些雞蛋是村民送給我家的,我娘說讓你多吃雞蛋羹補補身子。”

“這些簸箕是我爹和我哥自己編的,你看着用吧。”

紀珩安靜地聽着,嘴角是止不住的笑意,他把籃子挎在胳膊上,懷裏抱着壇子,看起來有點滑稽。

紀安送完衣服回來了,幫着把東西搬進去,謝春也終于吹噓完畢。

紀珩留下了幾個韭菜盒子和餡餅,剩下的讓衙門的人分了吃,大家都歡呼雀躍。

他們都很期待江家送吃的來,每次都能分到一點,可比廚娘做的好吃多了。

紀珩領着江笙進了後堂,坐着喝了茶歇了會兒後,道:“李錦回來了。”

江笙沒反應過來,“哦,他從哪兒回來的?”

“盛京城。”

江笙不明所以道:“你和我提起他是為了……?有話就直說。”

紀珩無奈,江笙有時候說話總是很直接,“北方亂了,起義軍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兩大諸侯王也蠢蠢欲動,若是再這麽發展下去,不出半年了,就很可能揮師北上。”

“江笙。”他看着她,很嚴肅的樣子,“我知道你不是普通女子,我與你說的這些你聽得懂,李錦這次去盛京就是為了帶李家的人來南方避禍,但盯着李家的人不少,順着他們查下去,早晚會發現藥丸這條線,到時候我會放出消息,說藥丸方子是我給李錦的。”

江笙聞言一愣,“你要代我把風險攬自己頭上?”

她垂下眸子,快速思考着這件事,無疑,紀珩這樣做是個很好的法子,江家就可以從中摘出來。

而紀珩好歹是紀家人,不可能沒有自保能力,所以這點小事對他來說應該無關痛癢。

紀珩道:“嗯,我沒事,我……”

“好!”江笙果斷道,“我替我全家謝謝你了!”

紀珩:“……”

這麽直接的嘛。

“朝廷若真的一亂,南方也勢必會出事,除了李家人,可能陸續還會來一些人,到時候,富陽縣就不太平了,亂世之下若要活命,一是有人,二是有錢,我知道憑你的本事,去哪兒都餓不着,但出了富陽縣,我可能就……”

江笙點點頭,“你的意思是我在富陽縣的話,你就能護着我。”

“是。”

江笙道:“說吧,條件是什麽?”

紀珩突然跟她說這麽多,肯定是有目的的,他想讓江家人投靠他,肯定也想從江家人身上得到什麽東西。

紀珩心道江笙果然聰明。

最初李錦提出讓他把江笙拉攏來,他還很猶豫,真要去破壞人家平靜的生活嗎?

但現在時局不同了,亂世一來,百姓是最大的犧牲品,江家人必須找個依靠才行,而這依靠無疑就是他。

他和李錦都沒有什麽逐鹿群雄的野心,只想在亂世保全自己和家人,那就不得不未雨綢缪。

迎着江笙的眼光,紀珩道,“我希望你能當我們的軍師,李家人來了後,需要修大量的房屋,開大片的荒地,我知道你懂很多其他人不知道的東西,我希望你能幫我們出謀劃策,讓我們更快地囤積起糧食。作為回報,日後江家人的安危我和李錦會全力負責。”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