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十、遺珠開殼
十、遺珠開殼
十、遺珠開殼
身無長物也好,忍痛割愛也罷,連瑣的随葬品寶刀送給王某的時候,本來連瑣還輕聲囑托了一句“将伯之助,義不敢往,雖畏近前相謝,然見刀如見面也。”
大家哪裏想到,之後寶刀染了王某的鮮血,一瞬成鏽刀,這見刀如面的情景,想來不免有些尴尬,不過總之刀子是寶貝刀子,弄壞了了也是王某自己弄壞的,如何去怪罪連瑣跟楊于畏呢。
這邊,王某跟薛生等人,楊于畏的三個好友,連同兩個随行的仆人,準備打道回府了。
雖然此行時日長久,除了王某得到一把鏽刀,薛生跟另一個友人,愣是連瑣的樣子也沒見到。
“也不知那個道士打發過去的小紙人,把那個女鬼捉走了沒有?”薛生臨行時,還背着楊于畏跟王某私語。
王某咳嗽一聲,清清嗓子,故作神秘地朝薛生耳邊說道“瞧着于畏氣朗神清,應該沒有大礙了。我們盡人事聽天命即可,休要再多讨論,以免禍引己身。”
聽到王某這話,薛生自然不敢再多言,何止彼時,縱是回去了跟楊家裏講談起來,以薛生膽小的性格,肯定也是閉口不言了。
送走了薛生、王某等,楊于畏總算松了一口氣,哼着小曲回了自己的宅子。
如此,跟連瑣恩愛如初,再無友人叨饒,實在令人心情愉悅。
只是這邊,連瑣發現送給王某的寶刀,王某剛剛接去,見了些血就氧化成了一把鏽刀,這讓連瑣有空時起了心思,去瞧瞧她墳墓裏情況。
不看不知道,本來做好心裏準備,想像了各種屍骨腐敗殘缺的樣子,可真正近前一瞧,連瑣自己也沒有想到,經過好多年,自己的骸骨不僅沒有腐爛,輕輕一觸,甚至還有彈性。
也不知道該感謝那個打造棺椁還是打造墓穴的工匠,不過既然屍身沒有腐爛,看來之前送給王某的寶刀,以及寶刀之後的變化,确實是因為跟王某的機緣所致。
寶刀的問題姑且這麽解釋過去了,連瑣開始見檢查屍身,她在陰司冊上無名,因而去不了地府報道,是否與這不腐之身有關呢
如果是求仙問道,家人當年為連瑣做了升天之禱,可畢竟已經去世這麽多年,這升天的坦途,顯然也沒有為她打開呀。
百思不得其解,連瑣忍不住翻撥起棺椁中的屍體來,也就是連瑣自己的屍身,她尚有這個膽量,若是換成別人的,恐怕她又該吓跑了。
一頓翻查,連瑣在棺椁裏,拾到了一枚小珍珠,小指甲蓋那麽大小,散落的位置就在以前連瑣佩刀放置的地方。
“莫非是寶刀上不小心掉了一顆珍珠,沒注意?”連瑣心想着,一邊拾起了小珍珠,這珠子雖小,卻正圓瓷實,挺有些分量。
晚上,連瑣帶着這顆拾到的小珍珠,與楊于畏相會,本想托楊于畏把掉落的嵌珠帶給王某,才得知楊于畏的幾個朋友已經離開了泗水。
楊于畏接過連瑣找到的小珍珠,掂量了好幾下,總覺得哪裏不對,轉而拿着小珍珠走到燈火旁邊,對着亮光,照了好久,疑惑跟連瑣說道“這珍珠太小,什麽也看不出,但是這樣的體量,怎會如此沉甸甸的?”一邊說着,楊于畏還拿着珠子,在一個勁朝燈火近處靠。
也不知道是不是珠子被楊于畏拿得靠火太近,明明一顆瑩白閃亮的珍珠,被炙烤了一會兒,外殼的瑩白色竟然漸漸褪去,變成半透明狀。
楊于畏以為這個連瑣從墳墓裏掏出來的小玩意,又像之前的寶刀一樣,過不了多久開始氧化變質,趕緊喚連瑣來查看。
等連瑣湊到近前,楊于畏手指捏着的小珍珠外殼上的瑩白色幾已褪盡,變成透明,眼見着,那透明小球中,似乎有一團什麽塞折在裏面。
連瑣見着,迷惑不解,依稀記得,那寶刀上的許多裝飾珠寶,倒是她請了能工巧匠打造,但是這小珍珠的玄機,她并不知道。
既然連瑣不知情,那麽解答疑問的任務自然落到了楊于畏身上,試探着又用力捏了捏此時已經變透明的小珠子,楊于畏悄悄對連瑣說道“不如把它打開看看?”
整個屋子裏,明明就楊于畏跟連瑣四目相對,楊于畏這故意壓低的聲音,倒好像生怕被早已經離開的王某知道一樣,所以做賊心虛。
連瑣默默地點了兩下頭,楊于畏便去尋尖銳之物,戳敲半晌,總算将小珠子砸開,裏面是一條被壓得緊緊實實的蟬絹,上面幾行細細的小楷,連瑣拿去,立刻辨出,內容是“刀靈無處依,且挾眼前人,尋得所歸處,還魂有情人。”
連瑣剛剛把詩句讀完,楊于畏還沒來得及看第二遍,沒想到那蟬絹連同絹上的文字都在連瑣手中消失了。
這才真的叫做閱後失效吧......
正值驚訝之際,楊于畏再看剛剛放在桌上,被敲碎了的小珠子殼,也不見了,緊接着幾聲雞鳴,才知已經早晨,轉身,連瑣也不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