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章
第 2 章
已經和溫寧談完過來的溫情了解完現在的情況,想了想,對衆人說,“不如這樣吧,現在已經很晚了,勞煩阿寧、魏公子和含光君先送我回去,明天開始,我與你們一起去亂葬崗,我也曾在夷陵的亂葬崗生活過一段時間,我又是這裏唯一精通醫術的,試試看能否從另一個角度找到線索吧。”
雖然不是很想讓溫情也去冒險,但溫情的提議倒也的确是給他們提供一個全新的方向,況且魏嬰和溫寧也的确想看看溫情現在的生活。所以大家達成共識,先了解溫情現在的生活,如果真的平靜祥和,他們也不願意破壞溫情好不容易得來的風平浪靜的生活,總之,先去看看吧。魏嬰和溫寧都是同樣的想法,他們想當然的,把自己定義為溫情的娘家人,雖然他們其中一個是名副其實的娘家人。
溫情現在住的地方就是隔壁的村子,一個名叫桃花渡的小村莊。這是個不大的村落,疏疏朗朗不過幾十戶人家。村子裏到處種植着桃樹,眼下正是桃花盛開的季節,家家戶戶在繁茂桃花下露出青磚碧瓦的廊角屋檐,光是這景致就讓走過很多地方的藍湛和魏嬰都為之贊嘆。更別說從進入村子後,就看見的親切溫和的村民。
溫情一進入村莊,凡見到她的人,都會和她打招呼,親切的如同一家人。聽說身後跟着的三個人,其中兩個是她弟弟,還有一個是弟弟的好友,大家更是熱情。才走了不過幾條街道,三個人手裏堆滿了東西,溫寧和藍湛都沒有幸免,當然,嘴甜的魏嬰自然最受歡迎,手裏的東西堆積到快擋住視線的程度。要不是溫情說要帶他們回家見婆婆,村民差點都要将三人拉扯到自己家裏去做客,連表情冰冷的藍湛和做不出表情的溫寧都身邊圍滿了人,只是藍湛身邊的是老人,溫寧身邊的是孩子,魏嬰身邊的則大部分是各個年齡層次的女性。
在藍湛醋壇子打翻前,溫情把他們帶走了。溫情在很多年前被一對無兒無女的老人家收留,那時她渾渾噩噩,完全沒有神智。兩位老人家把她當作什麽都不懂的嬰兒般照顧,前幾年,阿公在睡夢中安然長眠,留下婆婆和溫情相依為命。村裏人一直盡可能地幫助婆婆,時常送來各種吃食,每到農忙的時候,大家還會幫着婆婆把她家的兩畝田地照顧好。直到去年溫情恢複了神智,她用一手醫術幫助更多的人,桃花渡女神醫的名義不知不覺宣傳開來,婆婆的生活更好了,但桃花渡的村民從來不眼饞,也不嫉妒,依然如故的對待她二人。溫情從來沒有經歷過這樣溫暖平靜的生活,她自己也不想離開。
一盞暖黃色的燈火照亮一處漆黑的夜色,平常這個時間早已休息的婆婆,一直坐在燈下邊織布邊等着溫情回家。
“回來啦,鍋裏給你留的飯,快去吃吧。”老人家恬淡慈祥的表情,就如同真正的家中長輩,默默地在家中等候外出的孩子歸家。溫寧和魏嬰看到這一幕,他們知道不用再勸了,溫情已經找到心目中的港灣,一個人肩負起一族重任的溫情,這一次,可以徹底放下所有的負擔,好好的享受家的溫暖。
聽說溫情帶回來她的家人,婆婆很為溫情開心,她曾擔心自己死後,溫情又只剩下她一個人,現在好了,婆婆覺得溫情有依靠了。
“婆婆,我不走,我還要一直一直陪着您。”從來都是堅韌如柳,風吹不折,雨打不彎的溫情坐在婆婆面前,将自己的頭搭在婆婆的膝蓋上,“我弟弟他們只是途經此處,他們是要離開的。我會一直在您身邊,您別想趕我走。”
“不趕,不趕,婆婆不趕阿情,”那雙滿是皺紋的手輕輕撫摸着溫情的頭發,“阿情願意的話,就一直跟着婆婆,婆婆以後還想看着阿情嫁人生孩子,婆婆身體還很好,還能給阿情的孩子做小衣衫、小鞋子呢。”
“婆婆!”溫情難得一見的小女兒情态都出現了,溫寧明明流不出眼淚,可還是覺得眼眶發脹,眼睛發酸。魏嬰更是已經喉頭哽咽,說不出話來。
安置婆婆睡下後,魏嬰三人也收拾出一間屋子。溫情和他們商量好第二天進山的時間就回去守着婆婆了。魏嬰看向藍湛,藍湛向他點點頭,藍湛剛才就已經傳訊給兄長,這段時間他們需要長時間進山,所以請兄長安排人手在附近看護婆婆。這個善良的婆婆給了溫情這麽溫暖的家,他們也想盡自己所能讓溫情的家更長久更穩定。當年魏嬰在最彷徨最凄慘的時候,是溫情在夷陵給予他幫助,他在那裏找到了拯救江澄的辦法,當年他有心在亂葬崗給溫情和她的族人一處平靜的生活,最後卻事與願違,害的溫情全族死的只剩下溫寧和阿苑。
魏嬰想着,就讓溫情陪他們幾天就可以了,溫情已經做的足夠多,該好好享受一下生活了。結果,又是一次的事與願違,溫情成為此次破局的關鍵人物。
溫情跟在幾人在新亂葬崗奔波了五六日,連續去了十幾個大的埋骨處。在他們看來就是堆積大量屍骨,催生無數死靈怨靈的聚靈處。可是溫情從屍山血海中發現他們從來沒有注意到的異常。溫情首先發現的是最先被埋在聚靈處的屍首,當把這十幾具屍骨挖掘出來,安置到同一地點後,溫情又發現了第二處疑點。
溫情并沒有說什麽,她只是讓魏嬰等人帶着她去遍新亂葬崗的每一處聚靈處,每一處聚靈處她都挑選出兩三具屍骨,然後将所有被她挑選出來的屍骨聚集在一起,溫情細細觀察了十來天。這天,她深深吐出一口氣,站了起來。而在一邊陪同的幾個人看她的神情就明白了,溫情必定有所收獲。
Advertisement
溫情将所有的信息總結彙聚成以下幾點:
一、最早被埋在聚靈處的屍骨死于幾十年前的同一天,大致計算時間,應該是岐山溫氏還猖獗的時候,都是死于刀劍利器,有反抗抵禦的傷痕,應該是被人屠戮至死。
二、從屍骨來看,這些都是修士,其中一部分修為不算很差,但依然被殺,越反抗所遭傷害越厲害,也許,是岐山溫氏後期消滅的大量門派中的一派。
三、其中六七具屍體從面部骨骼看來應該是血緣關系者,從骨骼長度大小來看,應該是年紀不大的少年和孩子,應該是兄弟姐妹的關系。從側面證實果然應該是被滅門的門派之一。
四、聚靈處怨氣最強烈的屍骨就是這些被滅門的修士,聚靈處以他們為陣眼設立的,讓他們的怨氣影響其他的屍骨,人為制造出新的亂葬崗。
目前為止,溫情從屍骨上得出的結論就是這些,她很遺憾自己找不到更多能夠給予他們幫助的線索。溫寧在一邊笨拙的試圖安慰沮喪的姐姐,魏嬰則在指尖旋轉着陳情,告訴溫情,“可以了可以了,你已經幫了我很大的忙了,接下來就要看我夷陵老祖的功力了。溫情,你信不信我?陳情一出,群鬼聽令。我夷陵老祖可不是吃幹飯的。”
溫情這才笑了開來。她總是會忘記,眼前的魏嬰再不是當年沒有金丹,只能靠耗損心性來施展陳情的魏嬰,現在的他,不僅金丹回來了,修為更是比第一看見的他還要強大,現在的魏嬰再不需要她的擔心,是可以和含光君并肩而行的魏嬰了。
“那……我就下山咯,這裏應該沒有我的用武之地了,那我就回去陪婆婆了。你們有時間就來桃花渡看看我,我啊,應該會一直在這裏了。”溫情笑得從容柔軟,她的脊背既然挺得筆直,但是她肩上的重擔再也不存在了。她現在可以為自己而活,和婆婆一起過上她最期待最向往的平靜生活。
溫寧看着溫情灑脫的背影欲言又止,這是他的姐姐,他是不是該讓她就這樣過自己最想要過的生活,以後時不時來看看她就好,不要再成為她的負擔了。
魏嬰看懂溫寧的難過,他拍拍溫寧的肩膀,“別難過,事情說不定會有轉機。再說了,就算溫情真的留在這裏也不壞啊,這個桃花渡真是個不錯的地方,你時常來轉轉就是了,她是你姐姐啊,你們是親人這件事永遠都不會變的。”
“公子……”溫寧喃喃自語,如果不是先發現阿苑,他也許就會解決完這裏的事情後選擇留下。可是,現在他有阿苑,有公子,他也放不下他們啊。
魏嬰知道溫寧的糾結,他其實有所安排,只是事情還沒有成定論,為了不讓溫寧失望,他選擇閉口不言。“走吧,我們再把這山轉一圈,把所有聚靈處怨氣最強烈的屍骨都集中在這裏,到時候我的陳情就能發揮作用了。我們先完成這項工作。”
魏嬰等人在山上忙碌的時候,溫情回到桃花渡,一進門發現家中多了個客人,澤蕪君居然在她的家裏,陪着婆婆說說笑笑。婆婆看起來很高興的樣子,溫情也就按捺下異樣的神情。
等澤蕪君離開後,溫情才向婆婆打聽澤蕪君的來意。婆婆很坦誠,一五一十把事情交代清楚,“阿情,這是你魏家表弟朋友的兄長,他來這裏,是想問問我,有沒有搬家的打算。”
“搬家?好好的為什麽要搬家?婆婆你不是在這裏住了一輩子了嗎?”溫情本能的對澤蕪君提高警惕,她本來就不想再和修行界扯上關系,對于他跳過自己,直接跟婆婆打交道的做法,溫情是很不愉快的。
婆婆一眼就看出溫情的不高興,她笑着揉揉溫情的頭發,“阿情啊,你啊,什麽都好,就是有點太謹慎了。女孩子活在世上不容易,謹慎點沒有壞處,但不要草木皆兵,把所有人都往壞了想。剛才那人呢,也是跟我說,桃花渡雖然大家都很好,與人和善,但到底是偏僻小地,物資各方面總有各種欠缺,問我想不想去姑蘇生活。我啊,這輩子沒出過桃花渡,這心裏,也不是一點都不向往外面的世界的。”
“婆婆,你別聽他忽悠。您啊,想在什麽地方就在什麽地方生活,我也挺喜歡桃花渡,我就願意陪您留在這裏一輩子。”溫情還是擔心婆婆,她完全不願意婆婆有一絲勉強。
“可是真的有機會,我也想換個地方看看啊。”婆婆的笑容明朗開懷,滿心的期待是騙不了溫情的,“我啊,聽說過姑蘇。那是江南水鄉,最是溫潤柔美的地方,聽說那裏的風景美麗得象畫兒一樣,老頭子曾經路過那裏,老頭子曾說過,有機會要帶我去看一眼。我啊,還真想去看一看,去那裏生活呢。”
“婆婆,您,您決定吧,我什麽都聽您的,我反正跟着您,您在哪我就在哪,我就是要和您在一起。”溫情聽出婆婆是真心話,也就不想阻攔了。
“阿情啊,我們收拾收拾東西吧,把老頭子也帶上,我們一起走。去姑蘇那個叫做彩衣鎮的地方住着。你呢,繼續開你的醫館,婆婆我就好好在彩衣鎮逛逛,那個彩衣鎮一定有很多很多漂亮的布匹,婆婆我有錢,我想買好看的布給我的阿情做最漂亮的衣衫,讓我的阿情成為彩衣鎮最漂亮的姑娘,以後嫁給一個最好的小夥子。婆婆我啊,迫不及待想要看你每天漂漂亮亮走出門的樣子了。”婆婆笑得眼睛彎彎的,看得出來,她真的對新生活充滿了期待。溫情軟軟的靠在婆婆身邊,眼眶卻是紅紅的。她知道婆婆願意離開故土,還是有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她,為了她能和弟弟更近的生活在一起,為了她未來能有更好的依靠。
“阿情,你說,婆婆要是想把家裏面這株桃花樹帶上能行嗎?會不會太難為人了。那個叫藍曦臣的人說了,我要是願意,他能幫我把房子都整個搬過去,但我吧,”婆婆有點不好意思的笑了,“我也想在不同的地方住不同的房子,婆婆我沒有別的舍不得的,就是就是,就是有點舍不得這顆桃花樹。”
溫情知道桃花渡的習俗,每當一戶人家娶了新娘子,新婚第二天,小兩口會在院子裏種上一株桃花樹。現在院子裏的桃花樹就是老兩口那時種下的,婆婆這麽多年一直小心翼翼照顧着這棵桃花樹,在阿公去世的那一年,婆婆是靠着這棵樹撐下來的。
“能的,婆婆您放心,他既然說了就一定能做到。”溫情對婆婆承諾到,同時在心裏發狠,澤蕪君,既然你誇下海口,那麽不管能不能你都必須給我做到,否則,否則你給我等着。
才走進客棧的藍曦臣,忽然當衆打了一個巨大的噴嚏,在場藍氏子弟通通石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