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第六十章
登堂
陸銀屏在明光殿宮院前下辇時,隔着大老遠聽到吵嚷之聲只覺得像是在逛西市。
直到宮人一聲宣,那裏面才靜下來,一度讓陸銀屏以為她們剛剛議論的中心是她。
她本也不願意來,但是再一想,拓跋淵是個陳年醋壇子。
崔旃檀留在禦史臺,相當于天天在他跟前晃悠,難免他想起來又要折騰她。
崔旃檀是萬萬動不得的人,為了安全起見,還是要從崔靈素這處下手才是
橫豎嫔禦中自己最大,天子除了徽音殿暫沒發現去過別處,且據熙娘說崔靈素也就剛入宮那會兒侍奉過一陣兒,許是覺得她沒意思,早就斷了恩寵。
她入了殿,見滿屋子的莺莺燕燕或光明正大或偷偷摸摸地瞧着她。
尤其是全嫔,嘴巴動了動,像是在磨牙根。
陸銀屏心道:爛泥扶不上牆。
她先與慕容太妃見了禮,等太妃允了她入座後,又受了衆人之禮。
之前領教過陸貴妃的嘴,現下誰也不肯出頭。
倒是太妃笑呵呵地開口了:“聽說這兩日貴妃同陛下一道去了伽藍寺禮佛”
陸銀屏颔首道是:“确有此事。”
未等太妃開口,全嫔便笑問:“娘娘可也有什麽心得”
“怎會沒有”陸銀屏眼波流轉,掃了全嫔一眼後撫着腕上佛珠正兒八經地道,“心得便是兩舌惡口死後必下地獄,勸你我行善,少說多做,不該聽的別聽,不該管的別管。”
全嫔白了她一眼,終于不再開口。
陸銀屏借着跟全嫔說話的勁兒仔細地打量了她那排的崔靈素
之前來明光殿時也見到過她,但那時場面混亂,崔靈素和末座的那位王昭容并沒有說話,存在感極低。
崔旃檀相貌好,崔靈素是他庶妹,相貌也是不差的
相貌算得上可不錯,只是大小李嫔珠玉在前,她便有些不夠看。可兩位李嫔氣質妖冶,而她身上那股書卷氣卻不可多得。
陸銀屏收回了目光。
眼看着全嫔吃了癟,小李嫔面上的笑幾乎就繃不住。
“嫔妾覺得該去寺裏的倒另有其人。”小李嫔刺道,“免得哪日橫死下了地獄。”
全嫔冷笑:“到時候便是下了地獄,還沒見着刀山火海什麽模樣便見到你李娴。”
眼看着馬上要吵起來,太妃又想起還有陸貴妃這個攪屎棍在,趕緊阻攔道:“你倆!再多說一個字以後都不要來!”
陸銀屏手肘撐在案上,懶懶地道:“臣妾上次就說讓她倆吵夠了再來,是您攔着不讓。”
太妃頭痛不已
大李嫔柔柔勸道:“都少說兩句罷,想想月底陛下生辰,姐妹們準備些什麽好。”
這事兒倒是将人的注意力吸引走了。
拓跋淵生辰便是在六月三十日,過了壽才二十五,正是春秋鼎盛之時。
陸銀屏也是頭一回聽到他生辰是在月底,眼看着還剩半個月,倒也來得及準備。
“準備了能送出去嗎陛下最近都不來後宮了。”全嫔瞟了陸銀屏一眼,酸溜溜地道。
從前她們剛入宮時,每個人都伺候過一陣兒,尤其是大小李嫔兩姐妹,尤為得寵,風頭極盛。
只是後來大皇子出世,慕容櫻被賜死,拓跋淵開啓修行之路,衆嫔禦便再也沒有機會上過龍床。
不過陸銀屏進宮前,他還好歹常去坐坐。吃不着的葡萄在嘴邊挂着
結果這陸貴妃一進宮,連大小李嫔都難見聖人一面,卻聽說他夜夜宿在徽音殿,比當初的李嫔姐妹倆還要得寵。
衆嫔禦在心底寬慰自己,陸貴妃得寵是因為長得像慕容夫人,陛下只是想彌補一下自己心中的愧疚罷了。
聽全嫔口氣這麽酸,陸銀屏也來了興致。
“本宮也日日勸陛下,要常來後宮看看諸位姐妹。”她故意茶裏茶氣地道,“陛下最近也沒來過嗎”
全嫔黑了臉,大李嫔的嘴角也耷拉了下來。
“喲,反正本宮話是這麽說了,陛下也應了。是不是對付事兒,在他不在我。”陸銀屏壞笑,“陛下是什麽人吶,誰能降得住他”
太妃此刻很想将陸銀屏趕走。
若她出身再低點,位份再低點,沒準兒現在又要打起來。
這樣的模樣,怎麽是這幅脾氣……
小李嫔有些坐不住,揪了揪姐姐的袖子。
大李嫔也不想同這位不着調的陸貴妃多呆一刻,那張嘴比全嫔還要讨厭,可眼下也奈何不了她。
“夏日炎熱,妾有些不适,就先回去了。”大李嫔站起身來向她們告辭。
太妃還沒發話,陸貴妃又開了口。
“怎麽這麽快就要走了”陸銀屏顯然還沒玩夠,“既然不舒服,這個夏天就別出門了。”
大李嫔閉上眼吐了口濁氣,再睜眼時仍是那副嬌柔的模樣。
“只是這兩日不适罷了。”
她可有自己的主意呢
太妃巴不得全嫔或者小李嫔能走一個,趕緊擺手道:“既不舒服,便回去請禦醫看看吧。”
大小李嫔行禮後退出殿外。
小李嫔一走,全嫔通體舒暢。
“李妩姐妹倆早就準備着了。”全嫔用袖子扇了扇風,金線牡丹花團錦簇,自己像個蜜蜂似的嗡嗡着,“李娴身上一股子藥酒味兒,沒準這兩日天天壓腿練舞,好琢磨着怎麽複寵……”
崔靈素端坐着,另一位王昭華則擺弄手上的宮扇,都裝作沒聽到。
陸銀屏笑了笑:“介不挺好總比一張小嘴叭叭的光說不做強。”
小李嫔還沒死,又來了個陸貴妃。全嫔家不在元京,不敢跟她掐,可不說話又憋得慌,只得推說自己有些熱暑,先回去了。
太妃喜笑顏開,巴不得全嫔趕緊走。
“回去吧,也叫禦醫幫忙看看。”
全嫔咬着牙起身告退,阿滿匆匆跟了上去。
她們一走,陸銀屏才放下心來,對着崔靈素的方向道:“這二位倒安生得很,不知來自哪裏如何稱呼”
崔王兩個人被點了名,倒也不失禮,互相謙讓一番後大大方方地介紹自己。
“琅琊,王晞。”
“定州,崔靈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