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無力挽回的結局
第29章無力挽回的結局
“看看一二棒交接——哎呀!華夏隊失誤了!”焦急的聲音從解說臺上傳出:“陳莎莉摔倒在地上,不過好在秦汪萍還是接到了棒子,這次交接很懸啊!”
五道日本隊的鈴木步美,目前處于秦汪萍身前一米左右的位置。
然而,熟悉田徑場的人都知道,按照國際标準建造而成的跑道,第五道的曲率半徑為41.58米,而第六道的曲率半徑為42.80米。
這轉化到第一個彎道,便有着3.84米的距離差異,也就是說,在一二棒交接完成後,華夏隊已落後日本隊接近五米。
甚至,隔了兩個彎道的四道泰國選手也和秦汪萍相差不遠。
但秦汪萍畢竟是曾經華夏接力隊的最強者,豐富的賽場經驗和深厚的底蘊讓她沒有被眼前的困境幹擾。
“好的,秦汪萍加速,穩住,保持住自己的節奏!”
雖然交接時有些失誤降速,但手持接力棒的秦汪萍步伐飛快,将自己最擅長的啓動加速能力猛地爆發出來。只見她的步幅雖然不大,但步頻比起身邊的日本選手鈴木步美要快上許多,在電視轉播的屏幕前形成一道道殘影。
快點,再快點!
于偉力心中捏了把汗,他知道,最後接力棒傳遞給金雪的時候,華夏和其他國家的差距一定不能超過五米。五米之內,金雪還有機會,但超過五米,基本是無力回天。
“接!”
第二個彎道近在眼前,秦汪萍用盡全身力氣大喝一聲,朱娟應聲而起。
二人是配合多年的老隊友,這次二三棒雖然并不是最優秀的交接,但也沒有出現第一棒時的過多降速。
秦汪萍在直道已經追回了一米多的距離,因此,接力棒遞到朱娟手上時,她和身邊的石田智子再度回到并駕齊驅。
但石田智子是日本接力隊第一高手,極其擅長彎道加速。
而朱娟則并不是一名兼項200米運動員,她的彎道并沒有直道那般自如。
再加上第六道比第五道的彎道要長上許多,朱娟的腳步在石田智子旁邊仿佛變成了慢動作,二人之間的距離毫無懸念地快速拉開。
泰國隊靠着極度優秀的交接棒悄悄地從第四道追趕而上,雖然她們第三棒的能力略微遜色于石田智子,但依舊靠着彎道更短以及交接更順的優勢率先将接力棒遞給第四棒選手。
此時的泰國隊,已然領先日本隊将近三米的距離。
泰國第四棒奧納特以一個非常流暢的接棒姿勢順利拿過接力棒,跑出兩步後,日本隊的石田智子和川崎香織才剛剛完成交接。
而朱娟和金雪,二人之間還相差着四五米的距離!
“馬上就是三四棒交接!泰國隊一馬當先,緊跟着的是日本隊。華夏隊加油!不能放棄!”
雖然電視機裏楊劍的聲音依舊十分激昂,但觀看直播的人們心中無不搖了搖頭。他們知道,這種情況下最多只能拿個銅牌。
華夏隊和日本隊大概相差五米,泰國隊則已經拉開了八米的距離,第四名的印尼隊也落後了華夏将近十米,這枚銅牌基本是板上釘釘,不會有任何變數。
“起!”
這是朱娟特有的交棒口令,她知道金雪的啓動速度很慢,所以這一棒的交接必須保持更長時間。
金雪的步伐應聲而起,她此時非常冷靜。
換做其他運動員,面臨這種情況經常容易放棄鬥志,草草跑完了事,不會去追求極限成績。又或是過于急功近利,強行無視和第一名的巨大差距,不要命地超負荷沖刺,最終大都以拉傷或跑崩告終。
深吸一口氣,金雪用自己的餘光看去,身後的朱娟已經貼到一米以內。
出手接棒!
沒有扭頭,金雪完全憑借直覺向後探出右臂,她選擇相信朱娟的傳棒。
帶有餘溫的接力棒終于入手。
這根接力棒,帶着陳莎莉、秦汪萍和朱娟的全部信念,熱切似火,仿佛蘊含着無盡的能量。
五米,川崎香織已經跑出五米,自己真的能做到麽?
一定可以!
耳畔似乎傳來幾聲有些凄切的呼喊,金雪分不清是朱娟,秦汪萍,還是已經躺倒在擔架上的陳莎莉。
她只知道,哪怕依舊無法得到最後的金牌,但上天既然讓自己重生了一次,哪怕僅僅提升0.01秒,也是對歷史的改寫。
還沒結束,怎麽可以認輸?
接棒,加速,拉身沖刺!
一股不屈到極點的意志驟然爆發!
“喔!金雪!金雪加速了!”解說臺上楊劍的聲音也在金雪擡起身子的一瞬間爆發出來。
觀衆席上瞬間爆發出一股山呼海嘯般的助威聲,他們看到,一道赤紅色的身影如紅色閃電穿梭于紅色跑道之上,這道身影似乎要與跑道融為一體,任何人都無法與其争鋒。
“天哪!”
臺下負責計時的omega公司員工此時已經瞪大了雙眼,難以置信地看着屏幕上的數字。
跑道上的其餘運動員,上身都實時标注出她們的瞬時速度,其餘七位,都在32-35km/h之間。
唯有那道赤色閃電,身上的數字是37.7km/h。
這個數字,只會在世錦賽和奧運會上出現。
再快一點,再快一點。
金雪此時的眼中只有跑在前面的兩名選手,以及越來越近的終點線。
臺下和電視機前的觀衆也都十分緊張,為什麽跑道不能再長一點?再長一點就好......
四十米...三十米...二十米...
超過川崎香織!一定要超過她!
饒是以金雪的後程實力,在此刻也不能避免地發生掉速。但是,她身邊的川崎香織滑落得更為明顯,她的雙腿已經無力保持最高步頻。
一切都在最後二十米!
擴大步幅,壓線,沖刺!
金雪單肩前探,她和川崎香織之間的差距僅在毫厘,在沖過終點線時,誰都不能僅憑肉眼分辨出誰是亞軍。
待到最後一名新加坡選手沖過終點線,大屏幕上終于顯示出所有運動員的成績。
1.第四道,泰國隊,44.25,分段數據:12.10+10.62+10.97+10.56
2.第六道,華夏隊,44.54,分段數據:12.43+10.88+11.11+10.12
3.第五道,日本隊,44.56,分段數據:12.06+10.80+11.03+10.67
......
從數據中可以看出,雖然視覺效果上秦汪萍在第二棒獨占鳌頭,但由于交接時損耗了大量時間,在數據上反而不如其它第二棒的運動員。
而金雪此次的10.12,也是算上了接棒用時,如果計算她的純跑動時間,肯定比上次的10.07更快。
我們是亞軍,亞軍本身并不是恥辱,但我們本可以奪冠。
比賽結束後,金雪三人見沒有什麽記者阻攔,便徑直跑向于偉力身邊。
“教練,陳莎莉她怎麽樣了?”秦汪萍眼眶有些發紅,作為接力隊的主将,她對此次失利非常自責。
“醫護人員說她心跳過快,有些虛弱,不過現在已經清醒了。”于偉力拉住秦汪萍,小跑着将三人帶到醫務室。
陳莎莉躺在醫務室藍綠色的病床上,臉上、肘部都有多處紅褐色的擦傷痕跡。最令人觸目驚心的是她的右腳腳踝,此時已經腫成了饅頭般大小,這是軟組織挫傷形成的水腫。
“她應該是沒來得及停下來就暈倒了,我們簡單處理了一下傷口,等會帶她去進行一下全身檢查,看一下身體內部有沒有問題。”病床前的醫生用不太标準的中文說道。
“教練……我們最後贏了嗎?”陳莎莉的表情有些痛苦,比起身體上的疼痛,更多的是沒能發揮好的自責。
“我們是銀牌,很好了,你們都很棒!”于偉力的聲音慈祥而柔和,他并沒有怪罪于任何一人。
“我對不起大家。”陳莎莉雙眼緊閉,幾滴淚水從眼角滑落。
“莎莉,不是你的問題,就是那個牛局長不懂裝懂。你趕緊養好傷,別想那麽多了。”秦汪萍關切地撫摸着陳莎莉有些發亂的頭發,為她擦去眼角的淚水。
就在此時,于偉力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
“喂?于主任?央視的記者都到了,怎麽沒找到你們?”牛局長的聲音裏帶着幾分不滿:“怎麽就只得了個亞軍呢?算了算了,記者在主席臺那邊等着,你們趕緊過去采訪。”
說罷,牛局長直接挂斷了電話,他對這次比賽結果一點興趣也沒有。
怒火從于偉力的心中燃起,但牛局長畢竟是他在田協的頂頭上司,自己只是個國家隊教練,沒有多大實權,面對這種情況只能暫時忍氣吞聲。
于偉力壓下怒意,深吸一口氣,而後說道:“秦汪萍,金雪,你們跟我去采訪。朱娟,你就在這裏照顧陳莎莉,麻煩了。”
亞錦賽的規格畢竟比世青賽高上一些,央視也派出了專門的田徑記者。
但是,當看到這記者的相貌時,金雪頓時皺緊眉頭。這個記者在的時候,一般都沒什麽好事,她的問題實在太煩了。
“于教練,二位運動員,你們好,我是央視記者冬日。”這名記者雖然看上去年紀不大,但她的妝容卻十分古怪。
“首先恭喜各位獲得亞錦賽4×100米的亞軍,我們可以看到,第一棒的選手陳莎莉啓動是八名選手裏最慢的,這是出于一種穩妥考慮,還是別的戰術呢?”
這一開口,便是語出驚人。于偉力和秦汪萍都愣在了原地,還好金雪反應很快,頓時接過了話題。
“冬日女士,我們可以看到,其他主持人都在比賽結束後立刻擁上去采訪。您為什麽沒有第一時間等在跑道邊,這是出于一種穩妥考慮,還是您自己的采訪技術呢?”
冬日明顯沒有反應過來,這是她采訪生涯裏第一次碰到這樣的事。好在采訪并非直播畫面,後續這段肯定不會被剪輯進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