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6章
離開娲神村後,青妹成了離群的孤雁,但她是被驅逐的雁兒,前路茫茫無處可去。
娲神村的人一輩子都不會離開村子,她們不知道外面是一個什麽樣的世界,也無從告訴青妹。她只能迷茫地朝山外走去,她當時恨透了村子,想要走得離娲神村越遠越好。而她也害怕城市的風光,只能一直待在深山老林裏,深一腳淺一腳地趟着前路。
她本就是獵人,對于密林求生很有心得,她走時姐姐給了她所有的獵人裝備,這是當時的姐姐唯一能做的事情,兩姐妹都不知道自己有生之年是否還能活着見到對方。
她不記得自己在山林中跋涉了多久,只記得林中的葉子綠了又黃,直至枯萎成泥。冬天最冷的時候,她與野獸搏殺,最後屠了野獸全家躲在獸洞裏,冷徹骨髓的寒風裏,她覺得自己的生命在飛快流逝,無比懷念娲神村中單調又明快的歲月。終于,她撐過了冬天,森林開始複蘇。
天上的雲朵舒卷任意,林中的鳥兒歌唱随心。年複一年,她活得像個野人,用樹葉織成衣服,藤蔓編作樹屋,背着自制的弓箭在森林裏奔走如風。直到有人因她的存在而驚吓倒地,她才想起,其實自己是個人類。
被她吓到的人是個老婆婆,臉上縱橫的溝壑刻畫了一生悲苦。婆婆背着等身重的柴禾,沒提防熟悉的山林什麽時候多了一個野人。
老婆婆顫顫巍巍地抱着頭,以為粗莽的野人一定會傷害自己,然而等了許久,只看到野人晶瑩的大眼睛,好奇地望着自己,老婆婆發現這居然是個女野人,她不覺動了其他心思。
老婆婆試探着同女野人說話,青妹很久沒有開口,過去遇到山外的人,她總是很害怕,會刻意避開他們。這次沒來得及避開,而對于一個老婆婆,她的戒心輕了不少,不知不覺便同老婆婆攀談起來。
老婆婆聽說她不是天生野人,只是被原本的村子趕了出來,便十分高興,盛情邀請她到自己家去住。
青妹沒同山外人打過交道,娲神村的人都淳樸又熱情,她以為山外的人也是如此。便同意了老婆婆的提議。
老婆婆的村子并不富裕,她家更是徒有四壁,唯有一個大齡未婚的兒子,每天無所事事游手好閑,等着老婆婆給他做飯吃。
而娲神村的物資原也不豐富,是以青妹倒沒覺得老婆婆的家特別貧苦。她對于山外的一切都十分好奇,一些聞所未聞的生活用品更是讓她愛不釋手,就算那些東西早就在歲月剝蝕中成了無人問津的破爛。
老婆婆認定自己撿了個寶,她給連買媳婦都沒錢的兒子撿回了一個“媳婦”。雖然這個“兒媳婦”來路不明,但她只要是個女人,還是個什麽都不懂的年輕女人,那她家就是白得了一個天大的便宜。
老婆婆熱情地燒水讓青妹洗澡,長期的林中生活已讓她習慣在小河裏應付,現在能洗熱水澡,當然令她非常欣喜。等她洗漱幹淨,換上老婆婆年輕時的衣服,俨然是一位讓老婆婆連連贊嘆,好看得合不攏嘴的大美人。等老婆婆的兒子回到家,更是愣在家門口,不知道什麽時候天上居然掉仙女。
老婆婆拉着兒子嘀嘀咕咕,還時不時望向青妹,但當時的青妹并未多想。她已很久未感受人類之間的溫暖,即使是破漏的瓦房,也讓她倍感溫馨。
青妹就這樣在老婆婆的家裏留了下來,為了報答老婆婆收留自己的恩情,青妹總是搶着幫老婆婆幹活。她年輕、健壯、聰穎,許多過去未曾見過的器具都是一學就會,很快就成了老婆婆家裏不可或缺的一員。
再過些時日,老婆婆便試探着向她提出,自己兒子對她有意,她是否能成為自己的兒媳,還說會待她如自己的親生女兒一般。青妹對這山外世界還不夠熟悉,她只懵懂地感到,山外的婚娶制度和娲神村很不一樣,她還不能理解老婆婆嘴裏的兒媳要做什麽。但她從老婆婆期待的眼神,和男人眼神的躲閃中,感受到一種暧昧,異性荷爾蒙之間的沖撞。她素來一點就透,為了能留在老婆婆家裏,她倒是無所謂和老婆婆的兒子成婚。只是她有些嫌棄,那個男人身上散發的油膩異味。
她很直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老婆婆這些時日對她的脾性已經習慣,聽她答應,便歡天喜地去趕兒子去洗澡,還立刻就開始準備結婚用品,并在村子裏到處宣傳。老婆婆家裏滞銷多年的兒子終于要結婚的消息傳遍小村莊每個角落,此時村裏的人們才驚異地發現,老婆婆家裏多了一個人,還是個漂亮的年輕姑娘。
據老婆婆所說,姑娘是她從山裏撿回來的野人,搞得之後一段時間村子裏的光棍見天往山裏跑,都期待能撿個漂亮媳婦回來。
村裏人都非常羨慕老婆婆一家,雖然依舊一貧如洗,老婆婆那幾天覺得自己揚眉吐氣,走路都昂着頭,輕易不同村人搭話。
所謂結婚,不過多做了幾個肉菜,點上兩根紅蠟燭,在老婆婆心裏,青妹不過是個野人,什麽都不懂,意思一下就行了。果然青妹對于簡陋的成婚沒有什麽說法,她只在心裏想,山外人的成婚和平時也沒什麽區別。小村落的人雖不講究過多禮節,但像老婆婆家裏這樣敷衍的也是獨一份,而娲神村連結婚這個概念都沒有,這一茬也就默默過去了。
結婚以後,老婆婆的兒子打了一段時間雞血,竟破天荒地出去做工,賺了錢買來幾件時興小家電給新婚妻子用,比如電燈,手電筒,收音機等……可惜,懶漢的熱情沒能持續太長時間,很快,丈夫就恢複原樣,每天躺在家裏等着新婚妻子給他做飯吃。
青妹對于幹活這件事沒有任何意見,但她早就看不順眼,老婆婆的兒子好手好腳,卻什麽事都不做的懶樣。先前,她不願多管別人閑事,成婚後按老婆婆的說法,他們就是一家人了。一家人她自然不能任名為丈夫的男人再偷懶下去。
婚後青妹一見丈夫萎靡在床,就立刻把他拖起來,叫他出門幹活。丈夫習慣于村中女人們的怯弱,頓時感覺到自己的尊嚴受到挑釁,紅着眼準備收拾不懂事的野人妻子,然而在被妻子一掌推出老遠後,很識時務地認了慫。家中的小日子也算步上山外世界的正軌,正一天一天地好起來。老婆婆心裏對于兒媳的粗暴頗有微言,但又攝于武力不敢多說,反正兒子能夠勤快起來,算是一件好事,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新買的收音機雖然功能簡單,能收的電臺不多,卻也為青妹打開了了解山外世界的第一扇窗,她第一次懂得世界的遼闊無邊,深感世代生存在娲神村的村人們都是井底之蛙。在這個小山村生活日久,她逐漸同村裏的女人們混熟。女人們一開始害怕她的野人出身,擔心她會傷害自己。但接觸過幾次後,發現她并不危險,只是缺乏常識。女人們很樂意教導她山外的知識,幫她融入山外世界。
青妹也第一次了解到山外的女性地位遠遠低于娲神村,這也令她對山外花花世界的向往逐漸降低。在某次她看到村中男人肆無忌憚家暴妻子,其他人視若無睹時,雖然她立刻上前打跑了那個男人,但其他人指責多管閑事的目光令她心裏煩躁。
被她救出的女人哭着道謝,卻又說回去之後可能會被打得更慘。青妹不懂這個女人為何甘願挨打卻不還手,女人則哭哭啼啼地說着自己打不過,為了孩子等等青妹不太能理解的話。
那天晚上青妹夢見了許久未入夢的家鄉,村裏的女人們早出晚歸,辛勤勞動,和樂融融,沒有誰能對她們揮舞拳頭。
那之後她每天發呆的時間變長了,她覺得山外世界很大很好,但好像并不屬于她。她前所未有地想回到娲神村。
不知道是否鄉愁令人虛弱,沒幾天一向健康的青妹在田間勞作時居然頭暈,腳底打顫。一旁勞作的村中女人們熱心地把她扶到樹下歇息,七嘴八舌地說着,應該帶她上衛生所看病。這是青妹第一次聽到衛生所的名字,她不知道那是做什麽的地方。老婆婆聽說青妹生病很是焦急,畢竟這是她家好不容易才有的兒媳。雖然心疼錢,但看到青妹虛弱得嘴唇發白,最終還是決定帶她去衛生所看醫生。
青妹模糊地意識到,衛生所,似乎是替人治病的地方。治病救人,是過去娲神村大巫還存在時才會做的事情,後來大巫不在了,娲神村的人們生病後都只能随便采點草藥應付,大部分時候聽天由命。青妹想,衛生所就是這個村子的巫居住的地方嗎,巫的身份尊貴,也不知道對方願不願意為自己醫治。但她很快就沒力氣再想,眩暈感令她昏睡過去。
醒來時,她躺在衛生所的病床上,老婆婆和村裏的女人們圍着她,人人面上沾滿喜氣,仿佛有天大的好事降臨于此。
老婆婆手舞足蹈地對她說:“你有孩子了,我們家有後了!”其他女人也忙不疊地恭喜她們一家。
青妹輕撫小腹,對于新生命的到來感覺很不真實。在娲神村中,如果村裏人懷孕,村中的大家必然要舉行慶典,載歌載舞地歡慶幾日。而在這裏,她只獲得幾句恭賀的話語。她感到失落,但也只能勸告自己姑且忍耐。
衛生所的醫生過來叮囑她們懷孕後的注意事項,青妹敏感地意識到,眼前這位穿着白大褂的女性就是這個村子的“巫”,是她救醒了自己。“巫”通常地位尊貴,青妹想都沒想,撲通跪下向“巫”道謝,頓時把病房裏所有人都驚得一跳。
醫生哎喲一聲,說不用行此大禮。老婆婆連忙把青妹攙扶起來,說你有身子的人不能跪着,地下涼。其他女人則笑得打跌。青妹茫然地說,她不是巫嗎,你們怎麽都還站着。有個平時同青妹交好的同村女人說,什麽是巫?這是醫生哩,治病救人的。雖然醫生很偉大,但我們是新時代,不用跪着哩。
青妹方才醒悟到,山外的醫生和娲神村的大巫雖然都會治病,但還是不一樣的。她不由得想到,如果娲神村裏,還有大巫存在就好了。
此後,由于懷孕,老婆婆叫青妹多在家休養,少下地幹活。她的事少了,便經常跑到衛生所給醫生幫忙。說是衛生所,其實也就一位醫生兼做護士,總共兩間房,一間用作診室,一間用作病房。平時也就能看點頭疼腦熱的小毛病,偶爾打打退燒針啥的,病人多時只能搞幾張行軍床放到院子裏。
醫生原不敢讓青妹這個孕婦幫忙,擔心老婆婆要來找她撒潑,但拗不過青妹的熱情。她也聽說過村裏瘋傳的野人故事,知道青妹來自山裏,生性彪悍,但青妹在她身前一貫溫順,并且勤奮好學。醫生弄懂青妹是想學習醫術,但她一個村裏的赤腳醫生,懂得原也不多。只是告訴青妹一些常規藥的用法,教她打針,為自己減輕工作負擔。
老婆婆勸過青妹幾次不要總往衛生所跑,卻勸不動,只好常去衛生所打望,見醫生沒讓青妹幹重活,便放心地回了。
晚上,青妹撫摸自己逐漸變大的肚子,望着窗外皎潔的月亮,向娲神娘娘許願,祈願能産下一名健康的女嬰。她已做好打算,同醫生學醫也是她計劃裏的一環。娲神村那麽缺孩子,只要她能生下女嬰,還學會了醫術,那麽,當她帶着孩子回到娲神村,村民們一定會再次接受她。
雖還未曾見識城市的繁華,青妹卻已徹底對留在山外世界失去了興趣。她現在只一心計劃着如何回歸。
在青妹殷切的祈盼之中,孕期顯得格外枯燥而漫長,她由此脾氣暴躁,常在家中打摔物品,吓得丈夫總離她遠遠地。幸而隔壁因為家暴被她救過的女人常來家裏同青妹說話,緩解她的情緒。青妹告訴她,自己一定會生下一個女兒。隔壁女人卻憂心忡忡,但看着青妹殷殷盼望的眼神,最終把心裏話咽了下去。女人想,青妹這麽厲害,就算生下女兒,應該也同我們不一樣吧。
生産的那天終于到來,青妹如願産下女兒。老婆婆忙前忙後了十個月,一看生的是女兒,頓時眼前一黑,差點厥過去。丈夫過來看到是女兒,也面露不悅,但他不敢表露出來,只一個勁瞅着母親,想讓她幫忙處理。
唯有青妹歡天喜地,抱着女兒仿佛抱住了全世界,她已經看到娲神村的大門在她面前打開,只待她身體養好就能回家。
老婆婆深感生女兒晦氣,更不願讓這個女兒多吃家裏一粒米。青妹生育後身體虛弱,奶水也遲遲出不來。老婆婆便借口她們照顧不好女兒,把女兒暫時交給別人撫養一段時間。娲神村中也常有女性生育後無法立時撫養孩子,而交由村人代養的習俗。青妹不疑有他,念及現下身體确實虛弱,無法哺乳,便由他人幫忙代養一段時日也好。
然而等青妹身體逐漸恢複,她讓老婆婆把女兒抱回來時,老婆婆又推三阻四,說着孩子還在哺乳期,突然抱回來會不适應,整天哭鬧對孩子身體不好。青妹想想是個道理,便也信了。此後她每隔一段時間都會讓老婆婆去将孩子抱回家,老婆婆總能找到各種理由推拒。時間一長,青妹也懷疑其中有詐。但她想不到其他,以為代養孩子的家庭喜愛自己的女兒,舍不得歸還。這也算人之常情,青妹想着,過段時間,我跟隔壁女人學些山外的好聽話,然後到那家人家裏,請他們把孩子還給我。
然而之後她卻又懷孕了,這次她并沒有先前的欣喜,因為這預示着她回家的日子又要加長。老婆婆這次沒有上回歡喜,她疑心這又是個女兒,還找來各種生兒子秘方,想讓青妹喝下,保證這胎為男。青妹不想搭理她,并且整日郁郁。老婆婆便哄她,若生下兒子,便将她的女兒抱回來,全家其樂融融一起生活。
青妹雖不明白,為何要生了兒子才還她女兒,但聽到女兒能夠回來的訊號,還是舒心許多。轉眼十個月過去,老婆婆得償所願,青妹生下一名男嬰。全家歡天喜地,老婆婆抱着期盼已久的大孫子,忍不住淚流滿面,咚地跪在屋中,高喊着我們家有後了,我的大孫子終于來了……
青妹不屑老婆婆的行為藝術,只問她我的女兒呢?老婆婆卻仿佛沒有聽見,只沉浸在完成傳宗接代大業的興奮中。她忙不疊地感謝上天,感謝祖先,感謝各路佛祖菩薩,還沒感謝完,她忽又憶起自己的功德,嘴中惡狠狠地說道:“幸好我把那天殺的女嬰埋在村裏小路下,被萬人踐踏,讓她不敢再投生到我們家,這不,隔年我的大孫子就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