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

第80章

“你來做什麽?”他嗓音沙啞得已聽不見原有的溫潤。

月妩又想落淚, 緊緊忍住,走了過去,慢慢蹲在地上, 将懷裏的餃子遞給他看:“我來給你送些吃的。”

她揭開餃子,要往裏遞去時, 才發覺牢房的栅欄太窄, 碗根本過不去。

可回頭看去, 獄卒早坐去了門邊,定不會來給她開牢門的。

她抿了抿,将大碗側着放進去,放在地上, 笑着道:“這個碗也是幹淨的,我用筷子給你夾過去。”

話剛說罷,她伸手去懷裏摸時,忽然想起自己似乎忘記拿筷子了。

她愣在那兒,過了很久, 扯了扯嘴角:“對不起, 我忘記拿筷子了……”

她說着,聲音越來越顫抖, 哭得厲害:“對不起對不起……”

角落裏坐着的人忽然站了起來, 看着她。

她強行忍住哭聲,含糊不清道:“我來的路上在小攤上買的,對不起,我忘記拿筷子了,我現在就回去給你拿。”

溫慎并未說話, 只一步步從陰影中走來,停在她跟前, 站在幽幽燭光中,靜靜看着她。

“你來做什麽?”他又問。

“我來看看你。”月妩張了張口,又道,“這幾日我被舅舅關起來了,故而未能來看你,等過兩日,我便去尋人為你翻案。”

“不必去了,此事是我做的。”

月妩睜大眼,微微怔住:“不可能不可能,你不會做出這樣的事,永遠不會,我會為你翻案的,你先不要認罪……”

Advertisement

“我做了。”他打斷。

“為、為何?”

“沒有為何,想做便做了。”他轉過身,往牆邊挪去,靠着牆,緩緩坐下,仰頭看着牢頂。

月妩仍是不信:“不論如何,我都會幫你翻案的。你要吃餃子嗎?可能只能捧着碗吃了。”

他垂下頭,搖了搖:“我不吃,你走吧。”

“你晚上吃過了嗎?”

他沒有回答。

月妩自顧自道:“等案子翻了,不做官了好不好?我們回蓮鄉,還和從前一樣,你去義學當教書先生,我可以辦個女紅學堂,我們……”

“回不去了。”他往後重重一靠,觸碰牆面發出輕微響聲,長長嘆息一聲,“再也回不去了,小妩。”

月妩不想聽這些話:“能回去的,能回去的,我們可以乘船回去,從這裏到江陵不用多長時間……”

“時辰似乎到了,送她離開吧。”溫慎朝門口守着的獄卒道。

獄卒并未計時,但人都開口了,他幹脆起身請月妩走:“娘子,時辰到了,還請速速離去。”

月妩被刀鞘趕着往外走,她邊走邊回頭大喊:“溫慎!不要認罪!不要認罪!我會為你翻案的!”

人走遠了,聲音很快聽不見了,只有獄卒一人往回走,一臉痞笑:“這是你什麽人啊?今夜還專程來看你,出手挺闊綽的啊。”

溫慎沒有回答。

“這餃子咋沒吃?聞着還挺香的。”獄卒搓了搓手,踱步朝那碗冷後黏在一起的餃子走去,“你吃不吃?你要是不吃,要不我幫你吃了?”

溫慎彎了彎唇:“你吃吧。”

“那我便不客氣了。”獄卒嘿嘿笑了兩聲,端起碗,手拿着餃子往口裏塞,含含糊糊罵,“這送個吃的咋連筷子也不給?”

溫慎忍不住輕笑出聲。

獄卒頓下,打了個飽嗝:“

你笑什麽?”

他不答反問:“味道如何?”

“挺不錯,就是有些冷了,要是熱乎的,肯定好吃。”

那就夠了。

溫慎望着牢頂,聽見獄卒在說些什麽,但又沒聽清,什麽話也沒再說了。

春節過去,大理寺很快派人來審理案件。

他不想再耽擱什麽時間,對所有一切都供認不諱,只是裴喻那邊不肯認,一拖再拖。拖到開春,不知是誰撬開了裴喻的嘴,此事終于塵埃落定。

中書令溫慎與平陽驸馬裴喻勾結朔王意圖謀反,已在各府中搜出往來信件,兩人俱已認罪,暫且關押,不日定罪。平陽公主早前已提出和離,對此事并不知情,但驸馬謀反,公主亦有責任,貶為縣主。

消息傳來時,月妩剛剛睡醒,正要起身。

她一愣,還未梳洗,便跑了出去,急急往長公主府去。

“母親!母親!求你救救溫慎!”她跪俯在母親身旁,如同八年前去求母親接溫慎來此一般。

而長公主亦同從前那般拒絕:“你我如今自身已是難保,如何去救一個外人,我勸你莫要做出什麽不知所謂的事。”

月妩并未像從前那般賭氣,很快便起身就走了。

去求盧家,去求母親娘家,可這些人更不會幫她。她在京城中本就沒什麽私交,即便是有,此刻也不會來蹚這趟渾水。

思來想去,她乘馬車去了宮門口,盯着門前的登聞鼓看了很久,毫不猶豫下了車,朝鼓走去。

她的馬車剛停在這兒,侍衛們就注意到了,怕她又來鬧。此刻見她似乎要朝登聞鼓去,相互對視一眼,驚得什麽也顧不得了,扔了長矛便來攔她。

“你們做什麽?!”她用力往外擠,“你們敢對縣主無禮?!”

侍衛們手挽着手,半點兒沒敢碰她:“縣主!縣主!那登聞鼓可不是好玩的,您千萬莫要去啊!”長公主若是知曉了,豈不會弄死他們?

其中有侍衛小聲提醒:“快!快去禀告陛下和殿下!”

皇帝聽到消息時,人都呆住了,筆上的墨在折子上糊了一坨,緊緊盯着通傳侍衛,一臉震驚:“什麽?你說什麽?”

“平陽縣主鬧着要去敲登聞鼓,卑職等已将其攔下,可她半點兒不肯放棄,這會兒恐怕已要攔不住了!”

“快快快!快去叫人攔住,帶進宮來!快去!快去!”皇帝急得拍案而起,滿臉通紅,險些要暈過去。

內侍急忙上前伺候:“陛下莫急陛下莫急,城門那樣多侍衛守着,總不至于攔不住一個小女子,況且外頭不是還沒有動靜嗎?”

“唉!”皇帝重重嘆息一聲,重重捏着眉頭,“朕雖忌憚長姐,可從未想過至她們于死地,朕在這世上也就這兩個親人了。況且若不是平陽生父,朕今日早已死于朔王與裴家的暗箭之下,哪能有今日?”

皇帝嘆息不止:“朕看她毫無野心,心中還欣喜天家中人也能毫無芥蒂,怎至于糊塗至此?”

“陛下陛下,莫慌,定是那溫慎鬧的,不若讓他們自己說清楚。”

皇帝惆悵萬分:“真是一個賽一個得不省心,不知要他倆有何用!你去,叫人将溫慎押過來!去時便與他說明外頭的情形,讓他給朕在路上就想清楚。若是還執意如此,那便讓平陽去擊鼓,朕必定合他的意,讓他們死後葬在一塊兒!”

“是是,臣這就去。”內侍匆匆退出去。

沒過多久,月妩被兩個侍衛架了過來。她仍不死心,還在大喊:“陛下!陛下!臣要為溫大人翻案!”

皇帝怒目瞪去:“你給朕閉嘴!”

月妩驚得一抖,閉了嘴,跪俯在地上。她偷偷掀眸,往上看了一眼,試探着又要開口。

皇帝忽然道:“你若再不閉嘴,今日朕便讓你和溫慎死在一塊兒。”

月妩悻悻閉了嘴,繼續趴在地上。

又過了一陣子,外頭有人來傳溫慎已帶到,她急急回頭去看。

皇帝恨鐵不成鋼地看了她一眼,無奈搖頭:“将人帶進來。”

溫慎進門倒是比她體面得多,衣衫齊整,身姿挺拔,只是步伐稍顯淩亂,在她身旁跪下叩首:“罪臣溫慎,參見陛下。”

“有什麽話今日便在此說清。”皇帝垂眼繼續批閱奏折。

月妩看了皇帝一眼,咽了口唾液,扯了扯溫慎的袖子,小聲道:“我會為你翻案的。”

“不許再提翻案的事!”皇帝将奏折往案上一摔,發出嘭得響聲。

月妩又是吓得一抖,這一回,溫慎緊緊抓住了她的手。她雙眼慢慢睜大,瞳孔緩緩變圓,小聲道:“你還生我氣嗎?”

他沒說話,要松手。

月妩當即握緊,雙手死死按住他,不許他走。

“嘉和元年七月,我被母親接回京城,我與她起了争執,求她接你未果,便尋侍女為我送信。她得知此事,将我侍女射殺。

嘉和元年十一月,我聽聞你高中,縱馬去街市尋你,眼見便要追上,母親将我捉回。

嘉和二年一月,我去宮中探望容妃娘娘,小皇子哭鬧不止,我實在想念谌兒,幫娘娘哄好,求她為我傳信。可她口頭應了,卻未與我傳。

嘉和二年三月,我終于從渾渾噩噩中清醒一些,想去辦一個紡織學堂,既能為平民女子講授知識,也能傳授技能,還想給學堂取名青蓮館。我想若你看到這個名字,或許能猜測是我,可母親不許。

嘉和二年五月,我在禦花園看見裴喻。他太像你了,我忍不住一路追出去,追到抄手游廊,待他轉頭,卻發現并不是你。

嘉和二年十月中秋,舅舅為我賜婚,我不肯當場拒絕,全宮上下無一人肯為我說話。

嘉和三年二月,我又在宮中遇裴喻與他大吵一架,發誓絕不嫁他。三月又吵,一直吵到七月,我破罐子破摔,與他說了自己已婚且育有一子,他不聽,遂不歡而散。十月再遇,再吵,他說願與我告知你的消息。

嘉和四年,三月,我得知你在益州,謀劃了許久,從府中逃了出去,先是向益州傳了信,又去渡口乘船。我以為這一會終于能見到你了,我都已看見益州渡口了,母親派人将我捉了回去。從那後,我再無任何機會了。

七月,我重燃辦紡織學堂之心,裴喻為我說情,母親終于同意,但只許我出錢,不許我出門出力,那座紡織學堂是裴喻辦起來的。

嘉和五年,七月,益州水患,好多流民湧入京城一帶。我知你在那處任職,将所有積蓄拿了出來,大頭上繳朝廷捐贈與益州,小頭用來購買糧食,在城門布粥。母親不許我獨自出門,我只能與裴喻一同去。

嘉和六年七年八年,我又不知在宮內跪了多少次,與裴喻吵過多少回,可終究還是未能與你傳過一次信,見過一次面。我與裴喻糾葛這些年,唯一只想從他那兒得知你的消息,這是我可以得到你消息的唯一途徑,除此以外,再無其它心思。

這八年并非是我故意不去尋你,只是我無能為力。你可以怪我怨我恨我,但不能說我抛棄了你,我從未這樣想過,也從未這樣做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