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後續(四)

第9章 後續(四)

整整六日接連不休的大逃殺後,八月五日,颉利可汗終于退回了唐朝與突厥的邊界上。南下時突厥軍隊足足二十萬之衆,而今退回草原的不過七八萬人,折損将近三分之二。損失之慘烈難堪,前所未有。

殘存的突厥士卒心膽俱喪,看到熟悉的土地不由放聲大哭,癱坐不起。但這哭聲很快變成了驚恐的叫喊——唐軍那追魂奪魄一樣的馬鈴聲又在耳邊叮當作響,再次追殺而來。

眼看家園就在面前,突厥士卒戰意全無,幾乎轉身就想逃命。幾個突厥大将竭力控制軍紀,親手射殺好幾個逃兵才彈壓住騷動。唐軍騎兵在陣前奔走展開,卻并未發起攻擊,反而是立起了一柄繡着“李”的大纛。

眼見對方似乎并無戰意,颉利可汗咬牙思索,終于派了個懂漢話的親信在陣前呼喊,請唐軍的統帥出面一見。

“李”字大纛徐徐移動,兩個乘馬的大将自軍中馳出,一前一後停于陣中。勒馬在後的壯漢豹頭環眼,雄壯魁梧,俨然萬夫不當的猛将;策馬在前的則是一個年過五旬的瘦高男子,須發斑白,皺紋縱生,默默如不能語,仿佛鄉野街巷間随處可見的老頭。

那壯漢面目冷厲,殺氣淋漓,正是萬軍中取上将頭顱的猛士,見之令人生畏;但颉利可汗眯眼打量那瘦高的老頭,背後卻驀地生出一股毛發聳立的惡寒——某種在草原上磨砺出的直覺在向他拼命示警,傳達明确無誤的警告:

——就是這個人!能調動騎兵千裏奔襲的頂級名将,就是這個人!

颉利可汗壓住心中的寒意,躍馬奔向陣前。喝問來将的姓名。雖然兩國敵對,但唐軍還是表示了應有的禮數,那兩個将領在馬上拱手行禮,告知自己的身份。

“在下定襄道總管,将軍李靖。”老者平心靜氣,文質彬彬,仿佛只是個白發的書生。

“某是泾州總管,喚尉遲恭的便是。”壯漢草草行禮,一雙環眼緊盯着颉利可汗。

颉利可汗心頭一驚:先前與唐軍交戰時,他已經聽說過尉遲恭的名號,的确是當世罕見的猛将。但這李靖……

是了,去年八月時自己也曾領十餘萬部衆南下,沿途州縣無不望風披靡,唯獨在這李靖李藥師手上吃了大虧,最終無功而返——據說當時李靖手中的兵力,僅僅不過一萬有餘。

而今冤家路窄,但攻守之勢卻已截然相反了!

再次見到克星,颉利可汗面無表情:“李将軍果真好軍略,好謀劃!”

李靖拱手:“不敢當。可汗領軍治兵之才,亦大大超乎在下的預料。以在下的估計,可汗本來是不該全身而退的……”

Advertisement

——雖然在下只有五六萬兵馬,而突厥足有二十萬之衆;但突厥可汗居然能從在下的謀劃中逃出性命,那着實匪夷所思,令人驚異,足可見可汗的才華了……

此語一出,圍聚在後的突厥将領不由一片嘩然。但面面相觑之後,沒有一個人敢出聲回罵這須發花白的老頭。這老頭說話時一板一眼,面目平靜,卻叫人不能不相信他說的每一個字。實在駁斥不得。

——當然,要是再遲五年,這些武将就該明白,能在李藥師手上保住一命,是多麽值得驕傲的一件事了……

如若是在平日,面對如此羞辱,颉利可汗必然大怒。但現在環顧呻、吟哀號的殘兵敗将,他再也沒有反唇相譏的心氣,只能冷聲開口:“

“李将軍想與本汗說什麽?”

李靖的口氣依舊平靜:“末将冒昧求見可汗,是有兩件事要請可汗俯允許。”

他道:“突厥部的阿史德烏沒啜與康蘇密、吐谷渾邪幾位貴人尚在末将營中做客。請可汗放還歷年擄掠的中原百姓,我等也會将兩位貴人禮送回突厥,以做交換。”

颉利可汗嘴角微微抽搐。這十幾日來突厥騎兵一敗再敗,在混亂中被唐軍俘虜了不少大将。其餘人也就罷了,如康蘇密、吐谷渾邪等都是他的親信,其部衆在草原極有勢力。哪怕為了安撫手下各個部族,他也不得不咬牙做這個交換。

他僵着臉點頭,又道:“還有呢?”

“其二,便是可汗留下六千匹馬。”李靖道:“此處離草原已經不遠,想來可汗的部衆步行亦可返鄉,也用不着這麽多戰馬了。”

颉利可汗:?!!!

——你聽聽,這說的是人話嗎?!

當然,因為李靖強得實在不像凡人,即使他說出的并非人話,驚懼不安的突厥人也絕不敢當面駁斥。颉利可汗咬牙切齒,正思忖着該怎麽宛轉回話,卻聽李靖又平平開口:

“可汗也不必憂慮路途遙遠。突利可汗同樣送了末将六千匹馬,依舊帶着部衆安然返回漠北,并無太大損失。”

什麽?!

颉利可汗先是驚駭,随機便是恍然大悟的狂怒——奶奶的,突利那小子居然已經先投了!

怪不得他一路敗退一路逃命,派出求救的使者從沒有帶來任何援兵。原本還以為是唐軍截殺了使者,結果突利這老小子早就倒戈卸甲,舉手投降了!

想想自己這一路被唐軍捶得屁滾尿流的慘狀,再想想突利那賤人投降後還能安然返程,颉利可汗的心中怒火騰騰萬丈,真恨不能将突利剝皮削骨,食肉飲血,其憤恨猶在李靖之上。他目眦欲裂,恨聲道:

“你什麽時候與突利見的面?”

——突利這狗賊什麽時候投的?

李靖微微一笑。

“五六日前吧。”他平靜道:“想必此時突利可汗已經快要返回王帳了。”

眼見着李靖的微笑,颉利可汗忽的打了一個寒戰。

他猛然意識到,如果突利已經及早投降返回,那麽所屬的部衆必定保留了極大的實力,如若自己繼續與唐軍糾纏,那麽突厥王庭的局勢便可能會生出意料不到的變故——

如此思索再三,颉利可汗終于狠心下了決斷。

“下馬。”他冷聲道。

身後的突厥騎兵驚愕茫然,但終究已經沒有了反抗的心氣,只能乖乖翻身下馬,将馬匹趕出軍陣。李靖目的達成,正要撥馬回陣,他身側的尉遲敬德卻突然開口:

“末将奉大唐太子殿下谕令,有一句話要請教可汗。”

這話來得頗為突兀,連撥轉馬頭的李靖都不覺回望了一眼——此次出兵以來,尉遲敬德曾經提供大量與突厥有關的消息,每一條都是若合符節,毫無差錯;這一次能克建奇功,這些消息出力實在不少。而李靖每每問及,尉遲敬德都只說是奉的太子殿下谕令。現今又有一條谕令,不知交代了什麽?

颉利可汗面無表情:“什麽?”

“我家殿下想請問可汗。”尉遲敬德認真發問:“可汗會跳舞麽?”

·

八月十二日,前線大捷的消息終于傳回了長安,行襄道總管李靖于泾州大破突厥,陣斬六萬有餘,俘虜不計其數;又于颉利、突利二可汗處俘獲戰馬近萬匹,突厥兵力耗竭無餘,國中上下為之一空。

奉太子世民谕令,李靖以所俘突厥貴人贖回歷年被擄的中原百姓,遣軍各自送回家鄉。這些漢人奴隸流落異鄉數十年,踏上故土時跪伏痛哭,涕泣不已,乃至于雙目皲裂出血,将草葉染得殷紅。護送的官吏亦不由哀傷。

唐朝建國以來與突厥交戰多次,此般大勝前所未有。長安城中登時一片歡騰,喧嘩喜悅之聲充盈耳目。十年來被夷狄荼毒的百姓張燈結彩、敲鑼打鼓,肆意慶祝,甚至在街頭巷尾張設燈燭,祭拜枉死于突厥馬蹄下的長輩親眷。

便是宮變後避世于太極殿的皇帝李淵,接到喜報後亦不覺慨然,回顧左右道:

“這正是如古時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一樣的名将啊!想不到我朝也有這樣的人物!”

他嗟嘆良久,終于招來了自己僅存的心腹,裴監裴寂。

“昔日國力孱弱,朕屈膝侍奉突厥,蒙受的恥辱不可數計,至今深以為恨。而今二郎任命的部将能追亡逐北,大破北狄,已經足夠洗刷朕的恥辱。”皇帝吩咐裴寂:“青出于藍,子勝于父,朕托付得人,沒有什麽可憂慮的了。為朕拟一道禪位的诏書吧!”

作者有話要說:

控制一下字數。明天更新大肥章,進入第二個視頻,吹一吹巨唐,嘿嘿。

說實話,吹自己寫的原創人物總覺得尴尬,但吹歷史上的猛人就完全不覺得了——人家本來就這麽牛批,該擔心的是不要污蔑了他們的功績,減損他們的光輝。

《倚天屠龍記》吹張三豐時是怎麽吹的呢?說玄陰神掌果然天下第一,居然可以和張三豐張真人對一掌後沒有當場暴斃。但這種吹法,到李靖身上就不是吹了,而是寫實————颉利可汗果真是當世名将,驚才絕豔;為什麽呢?因為他與李藥師正面交戰之後,居然還能逃得一條性命!

——以新唐書的記載看,在五十餘歲巅峰時期的李藥師手上逃一條命,那絕對可以吹一輩子了……

ps:初唐的東亞真是究極怪物房,新手噩夢區。以突厥當時的國力,要是向西或者向北,那不得打得歐洲人中東人鬼哭狼嚎,雅號上帝之鞭?但偏偏一頭撞上了巅峰時期的李藥師李二鳳。

颉利可汗:為什麽新手區會有這種級別的恐懼魔王?!我要投訴!地球ol的游戲體驗太差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