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連續了幾天之後,豬圈就蓋好了,小豬的事他娘也打聽好了,說好今天就可以去買小豬回來。
……
連續了幾天之後,豬圈就蓋好了,小豬的事他娘也打聽好了,說好今天就可以去買小豬回來。
本來王氏是打算一個人去的,畢竟小豬仔價格也不便宜,沒想多買,到時候背簍一背就回來了,但盧照纏着也要一起去。
雖然有着原主的記憶,但到底沒自己親自去鎮上到處看過,這會兒有娘帶着自然更好。
而且以後他要買豬的話,也好自己行動了。
母子倆一早動身往鎮上那邊走,村子裏的人都起的早,一路上他們還順便跟各種人打招呼,到了村口的時候,看到了一輛氣派的馬車,看起來并不是該出現在他們這種村子裏的馬車。那馬車上下來一個仆人,上前去敲了敲門。
盧照和王氏因為自己有事要忙,加上和這家人也不熟,便沒留下來看個究竟,繼續往鎮上的方向走。
盧照邊走,随口好奇的問了一句:“娘知道那是誰來找張家人嗎?”
張家,也就是剛剛馬車停着的那戶人家。
這家人盧照也從原主的記憶中知道一些,這是一戶從京城被流放過來的人,不過他們這邊也不是什麽管教特別嚴的地方,這些流放來的人,和當地普通的百姓區別也不會特別大,只除了稅收會多一些,還有就是不能離開這裏。
別的大致也沒什麽了。
在這邊,這種人不少,畢竟邊關缺人。
但看那馬車,難不成這家人是翻案了?要回京城去了?
這些事确實挺新鮮的,所以盧照就沒忍住問了一聲。
Advertisement
王氏倒是知道一點:“前幾天說是他們家的外孫陪着祖母回鄉祭祖,現在就在城裏,等過些日子應該會過來看他們,這馬車估計就是那外孫給他們家送的東西。張家一家雖然是被流放的,但當年外嫁出去的女子倒是沒受影響,說是那家是個當官的。”
張家已經被流放到這裏十幾年了,繞是以前再身份高貴,十幾年也融入了,現如今一大家子就和普通村民差不多,所以這些消息滿村都知道也不是什麽奇怪的事。
王氏繼續道:“不過那女子也是死的早,還懷着孩子,聽到娘家出事受到了刺激,孩子剛生下來就死了,不然張家這麽多年也不會過的這麽貧苦。”
“幸好那孩子長大了還記得外祖家,讓人送東西過來,聽說還要在村裏住些日子,看來張家的好日子就要來了。”
關于張家外孫的事,王氏知道的也不多,簡單的說了一會兒,話題就轉到其他上面去了。
一路聊着天,母子倆到了鎮上,接着又走了一段時間,才到了目的地。
這地方是個不大不小的養殖場,專門幹配種還有賣小豬的,一般普通人家都不會有種豬,附近村子想要給母豬配種,都要到這裏來,交一定的費用就行了。如果嫌麻煩的,也可以直接在這買小豬。
一進去,就看到人,王氏說明了來意,就被人帶到豬圈那邊了:“小豬都在這裏面,你們自己看想要哪只,我進去給你們逮出來。”
王氏問道:“這豬多少錢一斤?”
老頭道:“五文錢一斤。”
五文錢,王氏在心裏估摸着價,在來的路上母子倆就已經商量好了,要買兩只小豬。
這點銀子,她還是有的。
盧照正在看着一堆小豬,聞言直接跟他娘商量:“那咱們就買小一點的吧。”對他來說,現在重要的是豬的數量。
一只豬就能給他貢獻一百積分,日常養殖當中也是同等的給他積分,并不會因為長勢而有所區分。
同一窩豬當中,有的豬長的快,有的豬長的慢,這種長的小的豬很可能大了之後就體型不大,也沒其他豬重,到時候賣錢就要少些了,畢竟豬肉是按斤算錢的。但一只豬養到出欄,大概需要一年的時間,那對于盧照來說太久了。
與其買只好豬等一年後多賣點錢,然後再買小豬,盧照更相信自己能在這一年內想其他辦法多賺錢買豬,而不是巴巴的就等着那點賣豬錢。
所以這時候要是能給他娘省幾十文錢也是好的,畢竟這個家也不止他一個兒子,養豬是他提議的,要是到時候鬧了矛盾可就不好了。
“你別管。”王氏沒聽他的,當娘的天然對小兒子不信任,這些事上王氏可有經驗的多,最後王氏挑了兩個中等體型的,賣豬的直接進去一把拎出來,上秤稱了。
“一個十三斤,一個十五斤,總共140文錢。”賣豬的老頭算好後說了出來。
王氏自己也琢磨算過,見價格對得上,當即也就掏錢了。
這邊王氏還在給錢,盧照這邊卻是已經算名下有豬了,他能明顯的感覺到,自己和這兩只小豬之間有了隐隐約約的聯系,這種類似于超能力的感覺,讓一直是個普通人的盧照,心中不由得有些興奮,畢竟現代人,誰沒有幻想過自己真的有超能力呢?
而原本還在麻袋裏掙紮嚎叫的兩只小豬這時也不安分了下來。
王氏沒注意到這些,付完錢就準備走了,兩只小豬,母子倆一人背一只,倒不是盧照不想孝順娘親,把兩只都背上,實在是他也有心無力。
從村子到鎮上的距離并不近,他走過來就已經累的氣喘籲籲,再要把小豬背回去,那就更加不得了了。
他這個身體還挺虛的。
至于讓小豬自己跟着走,在沒有好時機的情況下,盧照不認為王氏會同意。
這可是行走的銀錢,萬一跑丢了怎麽辦?!
在養殖場挑豬并沒有花多少時間,他們一路走到那邊,買完就回,也沒有在鎮上多耽擱,所以出了鎮子沒多久,盧照就有些堅持不住了。他把背簍往邊上一放,喘着氣說道:“娘,咱們歇會兒吧。”
王氏倒是還不累,但看兒子那樣,也就停下來了:“我看看找個藤條把豬拴着,到時候你牽着走。”
也怪她沒注意,兒子前些日子剛被磕了頭,身子是弱些。
她是個麻利的性子,不是那種慢悠悠的人,因為背着小豬走的快,所以便不在乎那點重量,卻是沒考慮到兒子的情況。
“好。”盧照趕忙答應,同時也打算趁這個時候讓他娘看看小豬有多聽他的話。
王氏去找藤條的時候,他就打開了麻袋,把小豬放了出來,在綁定了之後,可以說小豬就完全能按照盧照的心意去行動。于是乎,等王氏扯着藤條回來的時候,就看到一只小豬站着,兩只前蹄舉在空中,正随着她兒子畫圈圈的手,小蹄子忙不疊的轉圈圈追着。
王氏:……
“趴下。”盧照用手比了一個趴下的姿勢,又重複了兩遍。
啪的一下,小豬立刻就跟着趴下了。
“握手。”盧照手掌攤在小豬面前。
一只小豬蹄放在了他的手掌上。
盧照是不知道怎麽訓豬,他完全是根據前世看過的一些鏟屎官和貓狗之間的互動來的,好在有系統在,小豬也配合,還未長大的豬看起來粉□□白的,自有一番可愛情趣在。
別說,還真挺有意思的。
王氏都驚住了,她走了過來,語氣驚訝:“這豬是能聽得懂人話?”
這也太聰明了吧。
她知道一些動物特別有靈性,比如說村裏她以前一小姐妹家養的狗,小姐妹哭的時候,那狗就蹲身邊陪着,還舔眼淚,平時也就聽小姐妹的話。
還有很多她聽人說過的。
但沒想到這一只豬居然也能這樣。
盧照摸着小豬,小豬親近的哼唧着,他笑着對他娘道:“我也不知道,教幾遍,這豬就會了,感覺它還挺喜歡我的,說不定都用不着藤條拴着了。”
“娘,要不你把那只豬也放出來吧,背着多累啊。”
說話間,盧照就去解王氏背簍裏的麻袋,王氏見狀也沒阻止,她是要和兒子一起回去的,牽着豬不一定能走快,背太久是不好。
至于分開走,她先回去這個想法,兒子腦袋上的傷還沒好,王氏沒這麽打算。
她過去喜愛的摸着小豬,也嘗試着去逗弄,盧照則是把王氏背簍裏的那只小豬也放了出來。
兩個人坐着休息,兩只小豬就繞着盧照玩,王氏也終于看出來了:“人家都是招貓貓狗狗的喜歡,你這居然是招豬喜歡啊。”
盧照也不尴尬:“招豬喜歡好啊,正适合咱們家養豬,以後沒準咱們家還能騎着它跑路吶,到時候那些羌人可追不上咱們。”
王氏被逗笑了,也順着說道:“那倒是好,人家羌人騎馬,咱們可以騎豬。”說歸說,實際也沒當真。
因着這兩小豬實在聽話,等回去的時候,王氏也就沒用藤條拴着了,兩只小豬走在前面,兩個屁屁一扭一扭滑稽又可愛的往前快速走,等發現走錯路了,又忙不疊的跑着跟上。
王氏前前後後的看了半晌,心裏越看越歡喜,還很有些感慨,這要是所有豬都能這麽聽話,那他們多養幾頭,以後可是能賣不少錢啊。
沒辦法,掙錢方法少,土裏刨食也掙不了幾文錢,要想家裏日子過得好,肯定要多想辦法才是。
作者有話說:
養豬養豬。感謝在2022-04-29 21:40:12~2022-05-08 10:38:42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月籠沙、心比天高,命如紙薄、采薇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弄晴小雨 16瓶;橙子星冰樂 10瓶;靈犀 5瓶;嗜甜、圓圓圈圈 4瓶;星火☆*☆~ 2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