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35章
葉予笙倒是沒想那麽深,他只想着,最後要是實在沒辦法,大不了
葉予笙倒是沒想那麽深, 他只想着,最後要是實在沒辦法,大不了他和盧照跑到別的國家隐居好了。
或者先下手為強。
橫豎現在的葉予桐并不是什麽世子夫人, 離晉王上位的時間也還遠着呢。
很是不必那麽着急。
幾天之後, 常家搬到了省城,葉予笙和常老夫人也跟着一起了。
這其實也意味着,戰争, 即将就要開始了。
京城那邊, 葉父收到了老夫人的信件,知道娘親還活着, 也是松了一口氣, 但是對于老夫人在信中提到過的有誰暗下殺手, 他也說不太準。
身為京兆府尹, 葉父不算是大貪官,帶點牆頭草屬性,底層的案子就按律法正常判, 但如果這些人有關系,那他也不介意傾向于這些人。可有的時候, 京城權貴多,他偏向于哪一方都不好。
這麽幾年下來, 也得罪了不少人。
但他也不傻, 誰也得罪不起, 那判罰就不至于太嚴重, 私底下還送重禮賠罪。
畏畏縮縮幾年, 倒也沒真惹到大麻煩。
按理來說, 應該不至于啊。
葉全林想不通。
但找不找得到線索, 親娘還是得接回來的, 要打仗了,再不接別真出事了。他看完信就趕緊吩咐下人,多帶些人過去把老夫人和兒子一并接回來。
Advertisement
這家人的離開代表着戰争的靠近,在這個時間點裏,盧照也脫離了戀愛的氛圍,将所有的心力放在即将到來的戰争上面。
他們梅山村整個村子也都是如此。
養豬場已經修好了,大家又齊心協力地準備在山上簡單的修建一些簡陋的房屋,不長住,主要也是為了等戰争來了之後,大家可以直接搬到山裏面去,避開羌人。身處邊關的最邊上,毫無疑問,戰争肯定會波及到他們的。
而就在這個時候,周春蘭也帶着兩個孩子回來了。
這個時間的村子是安靜的,只有太陽不變的照射下來。
一路走進去,都沒有看到幾個人。
大家全在山上修房子。
不過到了盧家的時候,盧家有人,盧父和王氏這些天也不去鎮上賣缽缽雞了,盧父和其他人到了山上修房子,為了以防萬一,盧照留在家裏,若是羌人來了,他好召喚野豬大隊抵禦敵人。而王氏則是剛回來準備做午飯的。
看到大兒媳婦回來了,王氏沒有跟她說話,只喊了兩個孫子一聲:“小年、小餘,吃飯了嗎?”
“沒有。”兩小孩跑過來:“奶奶,娘給帶了肉肉回來。”
周春蘭也略有些讨好的笑了一聲,她在鎮上可是聽到了,她這婆婆家如今可是了不得了,聽說之前跑到了白石鎮上賣什麽串串,生意做得相當火熱。
還有她這小叔子,據說是買了一大群的豬回來。
她爹娘都看到了小叔子前些天帶了少說也有幾百頭豬回來。
鎮上也有傳言說,上次羌人去村子的時候,有人能控制野豬去打羌人。
這稍微一想,周春蘭就猜到買這麽多豬是幹什麽的了,她在家那會兒家裏那小豬就很聽小叔子的話,她也問過兩個兒子,确實是有這麽一回事,确實是小叔子幹的。
現在小叔子買那麽多豬,這不就意味着,村裏絕對會安全很多?有那麽多豬,就算是用肉山擋着,也能擋不少時間吧。而且村裏靠山,羌人來了可以往山上躲,比起鎮上可完全不一樣。
以前羌人很少往鎮上去,鎮上的人看各個村子都有一些優越感,但上一次,鎮上也死了不少人,鎮上可不比村裏好躲,大家只能躲在家裏,稍微一找,就能被羌人給抓出來。
現在朝廷要打仗的事情,早就傳得沸沸揚揚了,衙門雖然不可能給普通人路引,讓他們離開這裏,但回村或是到其他鎮上的客棧住是沒問題的。
所以周春蘭一琢磨,覺得自己還是該回去。
別的不說,她小叔子能買那麽多豬,這錢是從哪來的?
她自己手中的銀錢用的沒多少了,周春蘭想着,若是回去之後,能找到是怎麽來錢的那就更好了。
在她看來,她是盧家的長房,又為盧家生了兩個大孫子,再怎麽說,盧家也不可能撇下她。而且小叔子臉皮又薄,這年頭,她厚臉皮一些也沒事。
但是她也清楚,自己之前做的事情,讓婆婆挺不滿的,現在又是有求于人,稍微低下頭一點也正常。
所以她這才拿了一些豬肉回來,橫豎他們家這段時間豬肉也賣不出去,拿回來剛剛好。
王氏可以對周春蘭甩臉色,但對上兩個年紀還小的孫子,卻不可以如此了,但就算是這樣,她臉上的笑容也還是收了起來,将肉拿過來,摸摸兩個孫子的腦袋:“奶給你們留的有好吃的,去那屋裏拿吧。”
這段時間以來,家裏不缺肉,也不缺零食。
都是盧照自己買回來的。
因為習武的原因,盧照對夥食的要求大幅度提高,光是家裏以往的飯菜不足以滿足他的需求,所以他都是每天帶着大量的肉回來。
兒子都吃不飽飯了,王氏自然不能再覺得天天吃肉太奢侈了。
兩個小孩聽了這話之後,歡呼雀躍着跑了出去。
等小孩一走,王氏就冷了臉色,淡淡的說道:“你回來做什麽?”
周春蘭忍了忍,一再告訴自己,這回她回來是有目的的,但面對王氏的态度,還是沒忍住,硬邦邦的回道:“我嫁給了你們大兒子,這裏也是我的家,難道我還不能回了?”
王氏也不可能認輸,“家裏錢都已經分過了,你回來可以,不做事的話,你就自己弄飯吃,家裏不養閑人。”
以前那幾年她還忍着,分配給周春蘭的活都是輕松簡單的,現在也不想忍了,沒道理誰家婆婆對兒媳婦這麽委屈求全的。
“自己做就自己做。”周春蘭黑着臉出去了。
不就做個飯而已,和幹活比起來簡單多了好吧。
但她還是想的太簡單了,盧家現在的夥食跟以往那是天差地別,到中午的時候,空氣中就滿是從廚房裏傳來的肉香。周春蘭吸了吸鼻子,有些疑惑,婆婆的手藝有這麽好嗎?
同樣是豬肉,她在家的時候,這段時間也不是沒吃過。
但她家的,做出來就沒這麽勾引人的香味!
不過肉是她拿回來的,至少這頓她還能吃不是?
看飯快好了,盧照随手喚來一只豬,在豬脖子上綁個紅布條,就拍拍豬屁股,示意小豬上山去叫人回來吃飯。
紅布條就是之前說好的信號。
幹了一天的活,盧父和女兒等人,也都累了,便各個都坐在一頭大豬身上,晃晃悠悠的回家來。路上時不時也碰見其他同樣動作的村民們。
為了讓每個村民都适應騎豬,盧照把之前給豬的命令延續了下來,只要雙手舉起,就有豬過來托上人下去。
只不過具體往哪走,就需要村民自己指路了,豬一般都只記得上山和下山。
回到家,聞到空氣中濃濃的肉香味,盧家幾人的臉上都露出笑來,下了豬身,腳步加快跑進去:“娘,飯都好了嗎?”
盧小妹清脆的嗓音響起。
家裏日子好過了,三哥又經常給她買衣服頭花等東西,被人寵愛着,她原本內向害羞的性格在家裏人面前,也漸漸的變的更活潑開朗了一些。
王氏含笑道:“好了好了,快些去把手洗幹淨,過來把菜端桌上去。”
“好。”盧小妹很快打了一盆水出來,她和二嫂以及小侄女蹲在地上先洗,等她們洗好了,盧父才接着她們洗過的水洗自己的。
盧照現在飯量很大,拿回來的肉也多,這導致他們的飯桌上,天天都有好幾道肉菜。
這些菜式,都是盧照口述,他爹再動手,味道對了,又教給了他娘的。
所以香味真不是一般的。
一家人齊齊坐上桌,兩個孫子一直在廚房跟奶奶幫忙,這會兒自然也坐在一起了。周春蘭在房間裏偷偷聽外面的聲音,這應該吃飯了吧?
那她可以出去吃飯了?
貼着門聽了聽,周春蘭咬咬牙出去了,腳步直往飯桌上走,但還沒等她靠近,夾着菜看也沒看她的王氏說話了:“你帶回來的肉還在櫥櫃裏放着,你要吃就自己弄,今天你不做事,這些菜按約定,你不能吃。”
好歹她沒再苛刻點,說家裏的米面周春蘭也不能動。
周春蘭臉上滿是不可置信,她帶回來的那些豬肉沒有用的話,那這滿桌子上的肉是怎麽回事?
她噔噔噔的跑進了廚房裏,打開櫥櫃一看,果不其然,她帶回來的那塊肉還放在裏面,上面一根肉絲兒也沒少!
周春蘭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她是在上一次羌人來了之後,就回村子把兩個兒子帶了回去,當時也沒有在家裏逗留,沒有發現家裏有什麽不對,而回去之後,兩個孩子也沒有她說些什麽。
那指揮着豬趕走羌人的事,要不是她問,兩兒子都不帶提的。
這個時候,周春蘭就有些不知道該高興還是該生氣兩個兒子過于懂事了,懂事到知道她們婆媳不合,又因為奶奶對他們也好,就沒辦法偏向于她這個當娘的一點了。
周春蘭也不敢擅自行動,萬一把兩孫子教的和婆婆離了心,她丈夫回來不得氣得半死啊。
她可是知道,因為婆婆一個女子,艱難的把幾兄弟帶大,所以丈夫對婆婆很是敬重。
飯桌上,盧年盧餘有些不安的看了看廚房的方向,也吃不下去飯了。
王氏給他們夾了菜,低聲道:“吃吧,吃吧,家裏有米面,你娘能自己做。等下午你娘跟着一起幹活了,也就能跟着一塊吃了。”
“好。”盧年低聲應了一聲,低下頭繼續吃飯。
只是看兩個小孩的神情,就知道他們并不是無動于衷。
王氏驀然心裏一酸。
她和周氏起沖突,兩個小孩夾在中間,确實為難,又不好幫着周氏,但看着自家娘親吃苦,自己又怎麽能自顧自的吃好喝好。以前倒也還好,雖然有矛盾,但她都是讓着周氏的。
日子稀裏糊塗的也就那麽過下去了。
現在要分清楚,問題就明顯的顯露出來了。
長期這麽下去,對兩個孩子并不是好事。
王氏明白,家裏日子越來越好過了,而周氏那懶樣,也做不到這般勤快,這樣的場景,在家裏只會更多。而且一家人,他們天天大魚大肉,就落下一個周春蘭在旁邊吃差的。
時間久了,外人也會有看法。
現下看來,分家是最好的辦法,分了之後,就随便周春蘭怎麽做了,她管不着也不用管。
那時候再給兩孫子吃的,那也是他們自己貼補的,用不上旁人眼紅。
但問題就在于怎麽分,按照慣例,老人一般是跟着老大一家的,有周春蘭在,他們要是跟老大,那就是去當牛做馬伺候人的。王氏可不想這樣,她也是女子,年紀又大了,憑什麽非得一切都讓着兒媳婦。
現在他們能動彈還好,以後老了幹不動活了怎麽辦?
指望着周春蘭照顧他們?
那麽還有種分法,就是跟着兒子中最有出息的那個。
這在分家當中也是很常見的事情,并不會被人說嘴,大家頂多也就羨慕羨慕養了個出息的兒子真好。
所以王氏是想跟着三兒子的。
她和丈夫都是幹活勤快的人,三兒子習武需要大量時間,很多活都沒時間做,他們跟着也能照顧一二。還有三兒子給的缽缽雞的方子,做生意也是可以的,跟着不會是拖累。
再說了,三兒子有出息,王氏受苦了大半輩子,想跟着有出息的兒子享享清福,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就是老二家讓她猶豫,兩口子都是老實的,以後他們再去賣缽缽雞的時候,可以讓二兒媳婦幫忙,算賬的時候給一些銀錢,但這段時間要打仗,也不知道什麽時候能結束,她也不好這個時候就分家。
王氏還在這些的時候,盧照卻是已經開口了:“爹,娘,我有一件事想要跟你們商量。”
“什麽事?”盧父問道。
盧照道:“這馬上就要打仗了,大哥二哥在軍營裏,恐怕不安全,我想着,要不我過去一趟,找找有沒有路子,送送禮,看能不能讓他們回來?”
這是他很早就想過的事情,讓葉予笙問過常家,只可惜常家雖是富商,但在軍隊裏也沒什麽關系。
現在看樣子打仗也就在這兩月了,得趕緊把兩個哥哥都找回來。
他這話一說,全家人都沒心思吃飯了,盧父問道:“想好怎麽做了嗎?”
打仗能有多危險,盧父自己也是有數的,他兩個兒子又不是什麽戰争奇才,一旦打仗,死在戰場都是極為常見的。
當初他看過這樣的場景太多太多了。
孫氏也緊緊的盯着自個的小叔子,她想自己的丈夫回來。
盧照點頭道:“我想着先去聯系一下大哥,看大哥跟着的那個朝廷官員能不能有辦法,有的話就多送禮,應該沒問題。實在不行的話,就找找看軍營裏有沒有其他将軍之類的,想辦法打動這些人。”
他說的簡單,其實也沒那麽容易。
這邊的軍隊,名聲可不好,甚至有直接屠村來冒充殺敵人頭的事,送了重禮,人家是光拿東西不辦事,還是拿你取樂子,最後一刀宰了你。
亦或者升起心思,追根究底,最後結果怎樣,很難說清楚。
能夠把兩個兵放出去的,都不會是軍中小官,這種人,不是随意就能讓你親近,随你所願的。
盧父當初在軍營裏見識過不少,但面對兩個兒子的生死,他還是點點頭,道:“也行。不過去的時候小心點,把那些豬都多帶一些過去。”
實在不行,大不了他們一大家子,以後都住深山裏去。
“好。”盧照答應下來,又看了一眼廚房那邊,大嫂一直指望着大哥在軍隊裏蒸蒸日上,掙個好前途回來。
他要是把大哥接回來,大嫂不會不願意吧?
不過這念頭也就是一閃而過,戰争是殘酷的,沒必要拿人命去拼前途,再說了爹娘也不會同意如此,到時候去了再問問大哥二哥他們自己的意思也就是了。
盧父又問:“打算什麽走?”
盧照道:“明天。”早辦完早安心。
一頓飯後下來,王氏回了屋,把自己之前賣缽缽雞掙的銀兩全都拿出來給盧照,盧照都沒反應過來,忙拒絕了:“娘,不用,送禮的事我會自己想辦法的,你們就不用操心這個了。”
“你的是你的,我知道你有銀子,但我們當爹娘的也不能把你做這些都當做是理所當然,我們也就只有這些,再多的也沒了,你都收着。”
看他娘堅持,盧照也只好不再推拒,收下了銀子。
周春蘭到底是自己重新做了飯,她也聽到了外面小叔子說的那些。
确實如盧照所料,周春蘭并不是很想丈夫回來,跟在朝廷官員身邊當護衛,感覺也并不會多危險,還能有賞賜拿,多好的事情啊。
只是這話她不敢說,說了也沒用,于是只能憋着了。
作者有話說:
我又又又以為我早就習慣了每次上榜都會被後面吊打的事情,但沒想到這次能這麽慘,汪的一聲哭出來。那個排名簡直是一瀉千裏,嘩啦啦的往下掉,我哭的好大聲啊嗚嗚嗚暴風哭泣今天碼了五千字,我要洗心革面天天碼字了嗚嗚
還有就是,我的書名,要改回我原來的養豬名了,和內容要更搭一點,畢竟一直都在養豬。感謝在2022-06-22 08:15:00~2022-06-23 21:59:2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我要做一只風筝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月墨水、奈何已是末路 10瓶;丹卿 3瓶;ABC、清溪、咪嗚咪嗚 2瓶;東籬夏樹、難捱、追風筝的雲、22678145、福魚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