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第八十三章
第二天,寧波。
今天上午,秦複和謝蘊華沒有生意上的行程,謝蘊華便央求秦複帶她去逛一逛,秦複答應了。出于安全考慮,最後的安排是秦複駕車載着謝蘊華,徐斌載着謝蘊華的助理小陳跟在後面,一行四人二車出門。
秦複先是載着謝蘊華到江北老宅舊址轉了轉,又繞了一圈新日湖,接着開上人民路,從新江橋進入海曙區。
車上,秦複介紹說:“海曙是寧波的老城區了。它相當于一個島,被護城河,姚江,甬江和奉化江圈了出來,整體像一個鴨梨的形狀。我們現在過的這座橋叫新江橋,這裏就是三江口。”
謝蘊華在副座上朝窗外探探頭,“晚雲家從前在海曙嗎?”
“是的。”秦複打着方向盤,“你想去看看嗎?”
“那倒不用,不敢太使喚你。”
“今天我盡地主之誼,任你使喚。”
他們過了靈橋路轉入長春路,這裏離柳汀街不遠了。
這時候,秦複指着柳汀街與長春路的交叉口說:“這裏原來有座鐘樓,也叫慶雲樓。它是由木頭建造的,有幾百年的歷史。可惜在一九五六年的時候,被一場從舟山登陸的臺風吹倒了,連我都沒見過。”
“那個時候你還沒出生呢!”謝蘊華笑了,“為什麽後來沒有重建呢?”
“城市發展的需要吧?可是沒有重建就算了,連立個碑紀念一下都不做,這就有點說不過去。就因為這樣,知道寧波有過一座鐘樓的人是少之又少了。”
“确實可惜。既然是鐘樓,怎麽又叫慶雲樓呢?”
“慶雲樓建于明朝崇祯十四年,建樓前一年,有祥雲降臨在羅城的西南隅,于是鐘樓便以此為址,并取名慶雲樓。”秦複酷酷地笑了,“考考你,知道什麽是慶雲嗎?”
“還請你多多指教。”
Advertisement
“聽好了啊。”秦複一本正經,“慶雲就是五彩祥雲,比《大話西游》裏至尊寶迎接紫霞仙子的七彩祥雲少兩個色兒。”
謝蘊華笑着敲他的胳膊,“貧死了你!”
“哈哈!”秦複也樂了,“其實相比慶雲樓,寧波人更熟悉它的另一個名字,八角樓。”
“為什麽?”
“寧波有一首廣為流傳的童謠,裏頭有一句:七塔寺裏和尚多,八角樓下小鬼多。八角樓就是這樣被寧波人熟知的。”
“為什麽說八角樓下小鬼多?小鬼是小孩的意思嗎?”
“沒錯。”秦複看着前方的路況,“一九三一年,八角樓被改為救濟院。因此,這一帶的棄嬰和孤兒很多,童謠就是這樣傳開的。”
謝蘊華颌首,“原來如此。”
這時候,他們已經離開長春路轉入柳汀街,很快就到達天一閣月湖景區。徐斌幫秦複停車,好讓他和謝蘊華先進去,自己再和小陳遠遠地跟在後面。
他們沒有逛天一閣,而是直接進入南月湖。
不得不說,北方天氣幹燥風沙大,草木總是蒙着一層灰。但是在江南,因為有充沛的雨水的沖刷與滋潤,這裏的草木綠得發亮,分外水靈。
秦複領着謝蘊華走進院士林,從小石橋進入月園。進得園後,他們走上西邊的一座小石橋進入花嶼,很快就來到袁宅,也就是寧波茶文化博物院。在大門前,他們遇到一群年輕女孩。這幾個小姑娘二十歲出頭,打扮時髦。原本歡聲笑語的她們見到氣質不凡的秦複和謝蘊華,立馬安靜下來,接着悄悄地打量這對出色的中年人——
女士明顯不年輕了,但仍然美麗。她的身材高挑修長,将那襲藍灰色鑲銀絲連衣裙的高貴氣質表現得淋漓盡致。男士五十多歲的模樣,一雙虎目炯炯有神,兩鬓雖然花白,但是整個人仍然高大健壯。他穿着一身灰色麻料休閑西裝配白襯衣,十分潇灑。這對中年人既高貴不可冒犯,同時又有一種魔力,讓人莫名地想接近他們。
小姑娘中有一位膽大的勇士跑到了謝蘊華的面前。不遠處的徐斌和小陳想過來阻止,但是秦複對他們搖了搖頭,他們只得作罷。
那勇敢的小姑娘問謝蘊華:“女士,您好,能幫我們拍張合影嗎?”
換成平時,謝蘊華肯定不理會這種事情。但是她今天心情好,所以她大大方方地幫這幾個小姑娘拍了兩張合影,還詢問她們是否滿意。
小姑娘們十分感激。也許是太感激了,她們中竟有人說:“女士,謝謝您。您和您先生都好出色。”
“他才不是我先生呢!”謝蘊華樂了,“他的太太不比你們大幾歲。”
小姑娘們目瞪口呆,接着紛紛道歉,速速走開。
秦複不把這些當回事,他悠哉地帶着謝蘊華朝湖心寺走去。
謝蘊華開他玩笑:“你這個老帥哥,剛剛那幾個小姑娘的眼睛都給看直了。”
“就知道你少不得這一句。”秦複看着路邊的竹林,“要論皮囊,哪裏比得上你們家的謝超群呢?”
提到這個不争氣的堂弟,謝蘊華頓時沒好氣,“這個敗家仔,也就皮囊過得去了。美麟攤上這麽個爹,真是不幸。”
“他在加拿大還是老樣子嗎?”
“是了。還好只是追美女,我也就懶得管他。”
“如果沒有那件事,超群也不會變成這個樣子。雖然他對事業沒興趣,但本質不壞。”
謝蘊華無奈地說:“如果當年讓他和那個女人結婚,興許就沒有後來的悲劇了。可惜,美麟和她媽媽都想不開。”
“講到這些事情,我就很感激晚雲。當然,我也很感激秦濤。”
“你這個家夥确實命好,八字夠硬。”
秦複爽朗地笑了。
他們來到一處緊閉的小院門前。
秦複說:“這裏就是湖心寺的遺址了。”
“原來是這裏。”謝蘊華看着那緊閉的大門,“這綠竹掩映大門緊鎖的情景,讓我想起了《倩女幽魂》的故事。別說,這裏還真有點蘭若寺的感覺呢!”
“這座湖心寺還真有個和《倩女幽魂》相似的鬼故事,你敢不敢聽?”
“我不怕,你盡管說。”
秦複講起了故事:“從前,有一個叫喬生的書生住在鎮明嶺下。元宵節燈會那天,他靠在門口看着游人漸漸散去。忽然,一個丫鬟提着雙頭牡丹燈籠走來,後面跟着一位大美人。喬生心動,便邀那位美人進屋去了。”
謝蘊華歪歪頭,“然後就是那些老套的情節?”
“哈哈,是的。”
“那位美人叫什麽名字?”
“姓符,名麗卿。”秦複說下去,“自稱是奉化州判之女,家中無親,與丫鬟居住在月湖西畔。這位美人每天夜裏來喬生家與他幽會。不出半月,喬生的鄰居察覺情況有異,于是鑿牆偷窺,發現這名女子竟然不是人。”
“神仙?妖怪?還是什麽畫皮?”謝蘊華也有俏皮的時候。
“是一具粉紅色的骷髅。”
“啧啧,《西游記》裏的白骨精也是一具粉骷髅。”
“沒錯。鄰居把粉骷髅的事情告訴喬生,喬生趕忙到月湖打聽有無女子叫麗卿,結果當然是沒有。他失望地朝家中走去,路過湖心寺的時候,在後廂發現一具靈柩,上書:奉化州判之女麗卿。柩前正挂着那雙頭牡丹燈籠。喬生吓得半死,立刻跑回家中去了。”
謝蘊華苦笑,“後來呢?麗卿沒來找他?”
“沒有。”秦複搖搖頭,“後來,喬生找了個姓魏的道士幫忙。魏道士給了他兩張符貼在家裏,他因此消停了好一陣。”
“看來還有下文?”
“是的。有一天,喬生喝醉了,偏偏又路過了湖心寺,不知怎的,他徑直進入寺中。”
謝蘊華嘆息:“還是放不下呀。”
“沒錯。”秦複也有同感,“後來,鄰居找到了湖心寺。他們在後廂看到了那具靈柩,喬生的半截衣袖就露在靈柩外。衆人打開靈柩,果然發現喬生死在了裏面。”
“早知如此,當初何必費那個勁呢?”
“是了。”
秦複帶領謝蘊華離開湖心寺,走上了月湖橋。
此時橋上沒有其他游客,很是清靜。陽光明媚,涼風拂面,美麗的湖景如畫卷般呈現在眼前。橋的東北邊有一棵香樟樹,長得老高,像是為月湖橋撐起了一把綠傘。橋的西南邊有一株夾竹桃,冠幅很大。修長的枝條上,一簇簇玫粉色的花兒正開得熱鬧。謝蘊華似乎對這株夾竹桃頗有興趣,她拿着手機拍個不停。秦複站在樟樹萌下,看着她忙活。徐斌和小陳站在橋下,遠遠地望着自己的主人。
“一九八五年六月,結婚前夕,我和晚雲逛到這月湖橋上。”秦複望向橋下碧綠的湖水,“當時,我為她拍了一張照片。”
謝蘊華略思索,“晚雲給我看過,是穿着淺紫色連衣裙的那張?”
“是的。”秦複望向對岸,“曉曉沒看過那張照片,但是她卻在夢裏見到了一模一樣的情景,而且知道那就是一九八五年六月。”
謝蘊華一愣,“這麽靈?”
“這就是緣份吧。”秦複笑了。
“好奇問一句,她是什麽時候做的這個夢?”
“就是這段時間。”
謝蘊華想起自己夢見那個女人也是這段時間的事,心中一驚。
“你怎麽了?”秦複察覺她的異樣,“臉色都變了。”
謝蘊華苦笑,“穿着高跟鞋走路,早就累了。”
“我這就帶你出去。”秦複牽住她,“你還想去哪裏?”
“只要不用下車走路,哪裏都行。”
“好說,跟我來。”
謝蘊華跟秦複下了月湖橋。
下得橋後,他們徑直朝東走去,從東門出了月湖公園,再溜達到停車的地方。由于剛剛沒有逛完月湖,謝蘊華覺得不過瘾,秦複便駕車載她走了鎮明路,三支路,長春路,偃月街,算是把南月湖繞了一圈。之後秦複開上中山西路,讓謝蘊華在車上看了看鼓樓。接着他再開上解放南路,轉入著名的藥行街。
秦複說:“蘊華,你右邊那面紅牆,裏頭就是城隍廟了。”
謝蘊華一看,果然是。她好奇地問:“好多城市都有城隍廟,寧波的城隍廟供奉的是誰?”
秦複答:“紀信。”
“和劉邦長得很像的那位?”
“是的。但劉邦是劉邦,紀信是紀信。”
“紀信假冒劉邦向項羽投降,結果被項羽處以火刑,結局凄慘。”
“他是一片癡心,所以後人才會對他念念不忘。”
謝蘊華颌首。很快,她看到馬路對面的肯德基招牌,于是說:“秦複,我想吃肯德基。”
“什麽?”秦複握着方向盤的手差點滑了,“你怎麽對這種東西有興趣?”
“你不是要盡地主之誼的嗎?怎麽連一頓肯德基也舍不得?”
“好好好,舍得。”
秦複馬上找地方停車。
停好車後,秦複和謝蘊華進了肯德基新天一店。幸好店內人不多,他和謝蘊華找了一個窗邊的位置。剛坐下,徐斌和小陳也到了。當然,這兩個人坐在離他們較遠的地方。
“你想吃什麽?我去買。”秦複看上去頗有興致。
謝蘊華說:“我想吃冰淇淋,還有炸雞。”
“嚯,不減肥了?”
“今天不減。”
秦複哈哈一笑,起身去買東西。
徐斌又想代勞,但是又被秦複示意阻止了。其實店員們早就注意到他們這行人了,但是看到他們的派頭那麽大,大家夥只是暗暗稱奇,不敢表現出什麽。
謝蘊華悠哉地坐在座位上,玩味地看着這一切。
秦複懶得看那些花花綠綠的菜單,他直接問店員:“冰淇淋有什麽口味?”
那年輕的女店員沒想到會有這種氣宇軒昂的顧客光臨,緊張得說話的聲音都有點結巴了:“……草莓,巧克力和芒果。對了,巧克力的沒有那麽甜。”
秦複說:“要兩份巧克力的。對了,炸雞有不那麽油膩的嗎?”
“我推薦您選擇黃金雞塊,吃起來也方便。”
“就它了,來一份。”
“好的,請您在座位上稍等,餐好了我們給您送過去。”
還真是稍等,不出兩分鐘,食物就送到了秦複和謝蘊華的小餐桌上。
秦複打開冰淇淋的蓋子,同時不無感慨地說:“我都多少年沒吃過這玩意了,上一次還是秦濤小時候的事情了。”
“放心,等天愛大了,你少不得要陪她折騰。”謝蘊華優雅地吃着炸雞塊,“我這算是幫你預熱。”
“為了表示感謝,炸雞塊我都讓給你了。”
“本來也沒打算分給你。”
秦複哈哈一笑,“待會吃完了,要不要到隔壁的天主堂看看?那可是寧波的地标建築。”
“好啊。”謝蘊華挖着冰淇淋,“對了,藥行街為什麽叫這個名字?”
“這就是街如其名了。”秦複也挖着冰淇淋,“從前,這條街兩邊都是藥店,還有一個藥皇殿呢。寧波人有個說法:傷風感冒,到藥行街走一遭。當然,這些都是過去的事了。現在的藥行街商業氣息濃郁,中藥味早就散了。”
“這條街一直往東走,是不是就到靈橋了?”
“沒錯。等會我們逛完天主堂,直接從藥行街上靈橋往江東去。”
“好,聽你的安排。”
兩個人有說有笑地吃完了這點食物。
解決午飯後,秦複帶領謝蘊華來到隔壁的天主堂。
藥行街天主堂又被稱為聖母升天堂或無原罪聖母教堂,它北對天一廣場,南臨藥行街,占地廣闊,是一座古羅馬風格的建築,通體磚紅色,以少許白線為裝飾,看上去高大莊嚴。
由于沒有這方面的信仰,秦複和謝蘊華只是在教堂外部參觀。
謝蘊華望着那宏偉的建築,“這天主堂看上去沒有老外灘的那座古樸呢。”
秦複說:“因為它是九十年代重建的。”
“怎麽說?”
“藥行街天主堂原建于康熙年間,是法蘭西傳教士來到寧波建造的。由于天主教反對祭祖祭孔,這就與當時中國普遍的價值觀産生沖突。于是到了雍正年間,雍正皇帝下令驅逐了所有的傳教士。後來,教堂就漸漸荒廢了。現在的天主堂重建于一九九四年,竣工于二零零零年,所以比較新。”
謝蘊華略尋思,“原來的教堂應該沒有現在大吧?”
“當然沒有了!”秦複笑了,“重建的時候可是拆遷了好大片民房呢!”
“嚯,這一塊地皮可是不得了!”
“哈哈,是的。”
他們來到教堂的大門前。
藥行街天主堂的大門正對着藥行街,左右兩扇門分別嵌着希臘字母A和Ω。A就是Alpha,代表初始。Ω是Omega,代表最終。這種做法的初衷應該是出自《聖經啓示錄》。
謝蘊華說:“秦複,我們拍張合影吧?”
“沒問題。”秦複看向徐斌,“把墨鏡給我。”
謝蘊華揶揄:“你要裝酷?”
“我本來就酷,不用裝。”秦複接過徐斌遞來的墨鏡,“我是想擋擋我這英俊的臉,免得小姑娘們看到了,走不動道。”
“貧死了!”謝蘊華捶他的胳膊,“我回去告訴蘇曉,說你在外面胡亂散發魅力,看她怎麽治你。”
秦複得意地笑了,“她才舍不得生我的氣呢!”
“得了吧,你就是欺負她脾氣好。”
“我是心疼她脾氣好。”
“夠了,教堂聖地,禁止肉麻。”
秦複開懷地笑了。
徐斌和小陳站在一旁,也是開心的。
秦複和謝蘊華拍了兩張合影。一張是秦複站在字母A的左邊,雙手抱胸倚在門板上。謝蘊華站在字母Ω的右邊,扶着字母Ω。另一張是兩個人站在A和Ω中間,秦複輕輕地攬着謝蘊華。
拍完合影,秦複載着謝蘊華從藥行街向江東駛去。由于藥行街全長也就一公裏出頭,所以他們很快就開上了靈橋。
謝蘊華看着那大橋,“據說從前的靈橋是浮橋,是由十六艘木船相連形成的?”
“是的。”秦複把着方向盤,“靈橋也叫老江橋。現在的靈橋建造于一九三六年,是由德國的西門子公司承建的。在設計之初,寧波方面就向西門子公司提出了務必在橋下預留煤氣管道等等一切過橋管孔的要求。”
“太有遠見了!這可關系到一個城市幾十年的發展呢!”
“沒錯。”秦複無疑是自豪的,“靈橋建成後,經歷過多次戰争的洗禮,橋身上有多處炮彈留下的痕跡,但是靈橋依然屹立不倒。因此,靈橋漸漸成為阿拉寧波的精神象征。”
謝蘊華恍然大悟,“難怪寧波普通話叫靈橋牌了。”
“是的。”秦複笑了,“我和曉曉聊過這個話題,挺有意思的。”
“她是南京人,聽不懂寧波話吧?”
“沒關系,我給當她翻譯。”
謝蘊華看到他眸中的柔情,不再多說。
他們穿過靈橋去往東部新城,那裏将是寧波的宏偉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