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到達第一站
到達第一站
“你以為太子能安心讓本宮出來避嫌?”不等李瓊回答,李智雲又道:“像押送軍饷這種差事,從來都是南衙執行,這次卻換成了北衙的禁軍,分明是太子和四哥放在我身邊的五百條眼線。本宮越是荒誕不經,太子就越放心,只是本宮以前沒怎麽欺負過人,也不知道會不會有破綻。”
李瓊笑了笑:“演的不錯,把萬惡的統治階級嘴臉展現的淋淋盡致。”
此時候驿丞帶人把酒菜布好,李智雲馬上又換上那副纨绔子弟的嘴臉,嚷嚷着要找個姑娘來陪飲。這可把驿丞難住了,驿站裏的工作人員都是男人,只有廚房裏有兩個做幫手的女人,不過都是阿姨級別,估計五皇子不會有興趣,這大晚上的,讓他到哪裏去找姑娘?
一旁的李瓊也陪李智雲演戲,好說歹說,才打消了五皇子找姑娘的龌龊想法。驿丞擦了擦腦門上的汗,趕緊告退。
李智雲有些失落的道:“看來今晚又得孤枕而眠了。”李瓊一愣,本來以為他這是在演戲,沒想到他還真有這方面的需求。随即,李瓊一臉壞笑的道:“要不要我出去挑幾個健壯的士兵陪五皇子?”
“放肆!本宮......”李智雲氣的臉都紅了。李瓊拿起酒盅,把李智雲的嘴堵上,李智雲嘴裏含着酒杯,雙手揪着李瓊的衣服要跟她拼命。
從古到今,敢這麽虐待皇子的人,恐怕只有李瓊一人,能被屬下虐待,還不去治罪的,恐怕也只有李智雲一人。李瓊一邊欺負李智雲,一邊在想要怎麽問問他是不是彎的,然後大肆的嘲弄他一番。卻沒想到李智雲手勁用的過大,把李瓊的衣領給撕破了!
現在是盛夏,李瓊穿的是單衣,裏面只有束胸用的布條。她略微呆了一下,趕緊用手把撕開的衣領合攏起來。李智雲把酒盅丢到一旁,皺了皺眉頭道:“跟個小姑娘似的畏畏縮縮,胸口纏根布條做什麽?當護心鏡用啊!”
李瓊松了口氣:幸好這白貓比較遲鈍,不然就暴露了!
李智雲又看了李瓊一眼道:“回去換件衣服再回來接着喝。”李瓊如臨大赦,趕緊回去換衣服。
剛一到門口,他就發現李智雲的房間不遠處有幾個禁軍在站崗,李瓊笑了笑,看來李智雲猜的不錯,她今天可沒安排人為李智雲站崗,估計這幾個禁軍是在監視他們。
這時候,鈴铛剛好從外面回來,她看到李瓊衣冠不整的從李智雲房間裏出來,委屈的差點都哭出來,鈴铛拉着李瓊的手道:“公子好歹是将門之後,幹嘛要委屈自己,去外面找兩個清秀點的小厮給五皇子送去就好啦。”
李瓊一呆:“不是你想的那樣。”鈴铛直接哭了出來:“公子受委屈啦。”李瓊無奈,越描越黑了。
于是在第二天,大家看李智雲和李瓊的眼神都不對勁了,有時候李瓊懲戒性的教訓李智雲的不檢點行為,衆人也都了然的點點頭:難怪堂堂五皇子要受制于一個小小的校尉,原來這李校尉是爬上了五皇子的床,仗着五皇子的寵愛,才肆無忌憚的放肆。
李瓊聽到這些流言蜚語後,本來想整治一下軍紀,沒想到卻被李智雲攔住了,還說這是他們一路上最好的保護傘,李瓊無奈的接受了用清譽給這白貓打掩護的事實。
一行人又走了八天,終于到達青州,刺史提前兩天就接到了尚書省的通牒,早早的就召集了青州糧商出城迎接五皇子。
李瓊出面跟刺史客氣了一番,刺史還要拜見五皇子,李瓊卻道:“五皇子受不了旅途颠簸,身體抱恙,剛服下藥湯,一會兒再去拜見吧。”刺史趕緊客氣道:“謝将軍提點。”
刺史在前帶路,忙着跟李瓊套近乎,其餘人徐徐跟在後面。這種場面李瓊在部隊也時常遇到,應付起來也是易如反掌,刺史忍不住心想:那個五皇子定是個病貓,不過這個禦侮校尉卻是将門虎子,不好對付,得留心招待。
青州城也沒多大,縱橫就那麽幾條街,不過卻相當富庶,商鋪、酒樓比比皆是。衙役早就在直通府衙的接到兩旁清街,所以兩旁雖然商鋪不少,街道上卻一個人也沒有。
李瓊雖然對這種做法嗤之以鼻,不過以她現在的身份,還沒辦法去教訓刺史,也只能任由衙役擾民。借着話頭,李瓊從刺史那裏大體了解了青州的情況,這些年大唐無戰事,百姓休養生息,小小的青州城早就容不下那麽多的人口,于是刺史在城外規劃了一塊空地,建起了住宅區,所以現在的青州城主要用來交易,居民大部分都住在城外。
進了青州城,李瓊先把二十萬銀子停放在府衙,并安排好了禁軍輪流看護。刺史的辦事能力還是相當有效率的,早就安排好了一座別苑給五皇子和李瓊等人居住,禁軍的駐紮地點也提前安排妥當。
本來刺史已經準備好了茶點,以為李智雲稍作休息,就得過問軍糧采購的事。哪知道白貓一樣的五皇子卻病怏怏的道:“今天本宮乏了,軍糧晚一天又餓不死人,明日再議。”
刺史心裏暗道了聲“纨绔子弟”,便讓糧商們先散了。李智雲一進到別苑,見周圍只有李瓊、秦瓊、鈴铛和彰悅居的幾個小厮,他一轉剛才的頹靡,神采奕奕的對秦瓊道:“一會兒你出去逛逛,了解一下青州的糧價物價。”
秦瓊領了聲諾,一旁的李瓊多少有點納悶:這白貓用了什麽手段?竟然能讓秦瓊都聽命于他。
晚上,刺史在巧欣樓宴請五皇子,別駕、長史、司馬等青州官員作陪,李瓊也跟着李智雲去湊湊熱鬧。
一出別苑,李瓊就發現外面的街道上只有兩排衙役,從別苑到巧欣樓,都沒見到一個尋常百姓。李瓊冷笑了一聲,本來她覺得刺史好歹也算是個幹吏,現在她卻對刺史有點讨厭了。
一旁的李智雲臉也臭了下來,到了巧欣樓,他見碩大的一家酒樓,只有刺史這一桌宴席,終于忍不住諷刺道:“本來聽說青州是上州,不曾想城內空無一人,看來是有人虛報青州的戶籍人口了。”
唐朝,人口在四萬戶以上的州,才被稱為上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