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排兵布陣
排兵布陣
一路上,李智雲問李瓊雁門關的風土人情,她哪裏知道這些?只能硬着頭皮把現代河北、天津的文化傳統說了一點,好在李智雲也只是無聊了問問,如果深入探讨的話,李瓊這些話分分鐘都得穿幫。
雁門關朝遼國這邊的城門每天只開三個時辰,主要是當地的一些百姓到北邊打獵、砍柴,少有商人出入。李瓊一行人到城門口,剛好是早上開城門的時候,如果是放在長安,城門內外早就人滿為患,可是雁門關卻沒幾個人要出城。
李智雲亮出從李靖那裏拿來的令牌,衛兵沒做檢查,直接放他們出城。城門外,兩側山峰高挺陡峭,雖然郁郁蔥蔥很是秀麗,卻不适合游玩,于是一行人就繼續往前走。
剛走沒多遠,有三個背着令旗的斥候,騎着快馬從北部大道上疾馳而來,其中一個斥候離李瓊他們大老遠就喊:“快回去!遼兵犯邊!”
李智雲看着疾馳而過的斥候,愣了一會兒才道:“真壞了本宮的雅興!怎麽這麽巧?遼兵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
“咱們先回去吧,估計等會兒就要關城門了。”李瓊在長安的時候,就聽李靖說過遼兵可能會在近期進攻雁門關,所以她到不怎麽意外。
一行人只好敗興而歸,回程的時候,城門雖然還沒有關,不過關內的士兵已經調動了起來,城牆上守備的衛兵馬上增加了一倍。
李智雲和李瓊、秦瓊直接去了雁門關的将軍府,李靖已經召集了衆将官,部署守衛雁門關的事宜。李智雲一進來,諸将紛紛起身行禮,李智雲擺了擺手,大大咧咧的坐下問:“遼兵來了多少人馬?幾時能到?”
李靖答道:“回禀五皇子,進犯雁門關的遼兵昨日已從燕京出發,估計明日一早,遼軍的先頭部隊就能到雁門關外。此次遼軍共出動馬步兵四萬,由遼國大将耶律仁昌統領。”
“耶律仁昌?就是那個奇襲大唐雲州、朔州的耶律仁昌?”李智雲問。
李靖答道:“正是此人。”李智雲笑了一下,淡淡的道:“這個成宗還真是好笑,剛從他手裏要回了朔州,他馬上便還以眼色。”他看了看李瓊接着又道:“李校尉也來商量商量怎麽破敵吧。”
李瓊領了聲諾,李靖卻道:“雁門關每年都與遼軍打幾仗,若是出城與遼軍會戰,恐怕損失不小,不如我等據守險關,遼兵攻城不下,自會退兵。”
李智雲點點頭才道:“本宮不懂兵法,如何禦敵你們說了算,只是朝廷剛剛從遼國要回朔州,遼兵此次來犯,必定是想要賴賬,所以這一仗最好能打的出彩。”白貓的意思很簡單,想要利落的取回朔州,就要打退遼國的攻勢,而不是讓遼國自退。
李戈出列道:“啓禀五皇子,雁門關守軍僅有三萬,若與遼兵對陣勝算不大,且有雁門關失守之危。想從其他地方調兵增援,恐怕也已經來不及,末将以為,大将軍以逸待勞之策,方為上策。”
李智雲半眯着眼睛審視了李戈一番,才轉頭對李瓊道:“李校尉怎麽看?”李瓊那幾年的參謀不是白做的,此時她心裏早就想好了幾條破敵的策略,雖然唐朝沒有遠程大炮,沒有裝甲車,沒有戰略導彈,不過三萬打四萬,她還是很有勝算的。但是她現在不管說什麽,都得得罪李靖和李戈,這才是讓她為難的地方。
李智雲見李瓊不說話,已然明白是怎麽回事,他笑眯眯的對李靖道:“本宮向大将軍讨個人情,就算李校尉的辦法過于紙上談兵,也請大将軍不要見怪。”
李靖笑了笑,領了聲諾,李瓊才道:“末将到真有個破敵的辦法,可以先派遣七八千士兵埋伏到城外,等遼兵到了雁門關,城內守兵死守禦敵,用不了兩三天就能消耗他們的士氣,打滅他們的銳氣,遼兵疲憊不堪進而撤退時,我軍裏應外合,便可大破四萬遼兵。”
李戈問到:“如何消耗遼兵之士氣、銳氣?”李瓊答道:“可以用将官對戰消耗士氣,用諸葛亮與曹操在漢中對決的辦法消耗遼兵銳氣。”
李靖一愣:“我怎麽沒聽說過武侯與曹操在漢中對決?”李瓊一愣:難道那場諸葛亮跟曹操在漢中的對陣是羅貫中杜撰的?還是這裏的歷史跟我那裏的歷史不同?
李瓊想了想才道:“白天對戰,晚上擾敵,用不了多長時間遼兵必退。”李靖捋着胡須想了想:“此計到也可行。”
坐在一旁的李智雲微笑着道:“具體部署就有勞大将軍了。”
李靖領了聲諾,拿出兵符發令:“李戈!”
“在!”
“你領一萬兵馬到燕山埋伏,以狼煙為號,與雁門關主力夾擊遼軍。”
“諾。”
李靖拿出第二道兵符:“張成!”
“在!”
“你速速帶三百騎兵将關外百姓撤回關內,如發現遼國細作,一律格殺,天黑前必須趕回。”
“諾。”
李靖拿出第三道兵符:“吳道才、李德亮、周華飛!”
三人齊道:“在!”
“你三人各領三千衛兵,輪流守衛北牆。”
三人齊道:“諾!”
李靖拿出第四道兵符:“劉澄宇!”
“在!”
“你領五百兵馬在城內巡視,如發現可疑人等,一律拿下。”
“諾!”
李靖發完了軍令,又道:“其餘諸将做好出擊準備,若時機成熟,立即出兵。”未接到軍令者,一齊領了聲諾。
一時間整個雁門關都動了起來,進入了備戰狀态。
結束了軍事會議,李瓊想了想,決定去送李戈出城,好歹也是她二哥,而且是因為她的軍事方案李戈才調出城的,不去送一送就太沒人情味兒了。
一萬出城埋伏的軍隊已經集結完畢,李戈騎在馬上說了幾句激勵士氣的話,大軍便朝燕山開拔。
李瓊趕緊趕過去:“二哥!二哥!”李戈停住:“三弟還有什麽事?”李瓊道:“二哥千萬小心。”
李戈哈哈大笑:“我帶了一萬兵馬,就算打不過耶律仁昌,跑總是跑的了的。”
李瓊笑了笑,随即嘆了口氣道:“我出的主意,卻要讓二哥去拼命,還連累上這麽多士兵。”
“戰争,本就是殘酷的。”李戈緩緩的回答,接着,他低下身對李瓊道:“聽二哥一句勸,別攙和到皇子們的争鬥中,萬一你陷得太深,恐怕連爹爹都無法保你周全。”
李瓊點點頭道:“二哥放心,我心裏有數。”
“你若是心中有數,二哥到不擔心了,據我觀察,那個五皇子絕不是簡單的人物,你要小心才是。”說完,李戈嘆了口氣,朝李瓊擺了擺手便策馬出城。
李瓊看着李戈的背影,微微有些感動,畢竟是親哥哥,沒有因為在軍事會議上意見不同就有間隙,而且還去關心她的處境。她看着大軍出城,也不知這一萬人馬會有多少人血染疆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