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交鋒
交鋒
還沒等李瓊反應過來,李靖已經叫上李智雲進了城樓,李智雲巴不得找個地方躲起來,他讓小厮搬了兩把椅子,進城樓跟李靖談笑風生去了。
李瓊從來沒有直接指揮過軍隊作戰,多少有點傻眼,她義憤填膺的想道:男人在關鍵時刻果然靠不住!
“李校尉請下令!”一旁的弓弩手校尉提醒李瓊。
李瓊往城下看了看,遼軍已經逼近城牆,雲梯都推過來了。李瓊馬上喊道:“投石臺開始發射,先打遼軍的雲梯!強弩朝敵軍紮堆的地方發射!弓弩手準備,等遼軍進入射程範圍,立即攻擊。”
整個城牆上開始忙碌起來,三個投石臺連連發射,沒一會兒就打掉了遼軍一架雲梯。
遼軍制作雲梯的技術是從大唐學去的,不是像電視劇裏演的那麽脆弱,雲梯整體是一個三角形,朝地面那個橫邊裝有四個大木輪,機動性還說的過去,斜邊是登高用的階梯,豎邊是為了固定階梯,而且可以調節斜邊的高度。
整個雲梯的構架,有點像現代超市裏或者裝修時用的登高車,放在唐朝的時候,這已經是最先進的攻城武器。
遼軍剛進入弓弩手的攻擊範圍,李瓊一聲令下,幾百只羽箭同時發射,可惜遼兵的盾手打前陣,沒射倒幾個遼兵。
李瓊馬上改變策略:“不要管遼兵的盾牌,往後面進行忽略目标式的打擊。”雖然她的口令有點怪,弓弩手們也明白她的意思,紛紛擡起弓弩,射向遼兵後方。
一時間戰局慘烈異常,投石臺發射的巨石,一打就是一大片,弓弩手的攻擊效果也不錯,遼兵的雲梯推到城牆下的時候,已經折損了上百人。當遼兵的投石車推到射程內的時候,李瓊馬上搶占先機,在強弩上澆上火油,用火箭先把遼軍的投石車燒了起來,遼軍唯一的遠程武器馬上就喪失了作用。
李瓊的指揮越來越得心應手,她叫士兵拿來熱油和火把,燒遼軍的雲梯。并讓弓弩手退到二線,仰角四十五度射擊,刀斧手上前,用滾木雷石去砸攀爬雲梯的遼兵。
這場被李靖認為遼軍必敗的攻城戰,打了一個多時辰,果然如李靖所料,耶律仁昌見攻城毫無寸功,便丢下兩三千具遼軍的屍體,以及四五架燒的不像樣的雲梯,撤退了。
城牆上先是歡呼了一陣,等遼兵走遠,才有士兵出城打掃戰場。李瓊到城樓裏交差,一進門她就聽到那一老一少在讨論遼國女人的風情。李瓊又發感慨:男人不管到什麽年紀,都好色。
李智雲見遼軍這麽快就退去,便誇贊了李瓊幾句,還說要寫折子給李瓊請功。李瓊表面上謙虛了一番,心裏卻在想:誰說女子不如男!
等李瓊再回到城牆,發現清理戰場的唐軍只要見到受傷跑不動的遼兵,一律砍殺。李瓊剛要喝止,卻想到李靖才是雁門關的指揮官,她便折回去請李靖下令放過這些遼兵。
李靖卻搖頭道:“此戰唐軍也死傷數百人,将士們怎麽可能會放過這些傷兵?由他們去吧。”
李智雲幫李瓊說話:“大唐乃禮儀之邦,這些傷兵既然已經無力抵抗,便放他們一跳生路,也好顯示我大唐天子之仁慈。”
“五皇子有所不知,若留下這些傷兵,極易在軍營中引發霍亂,即使他們傷愈,也是被幽州收去充當苦役。以前便發生過俘虜打死衙役,逃回遼國的事,還不如直接殺了省事。”李靖說這些話的時候,就跟在說“今天晚上吃面條”似的那麽随意。
李瓊不死心:“父親,仁義可是收複人心的根本,如果......”
李靖一拍桌子:“夠啦!如果能用這些大道理收複人心,還要我們這些帶兵的做什麽!”說完,李靖拂袖而去。
李瓊愣在當場,她記得唐史上說李靖是一員儒将,怎麽行事也這麽心狠手辣?
李智雲起身拍了拍李瓊的肩膀,安慰道:“你或許沒去過燕京,不知道遼兵是如何摧殘那裏的唐國百姓。”
李瓊笑了笑問:“那你就去過燕京?”李智雲一愣,李瓊接着道:“總有一天,我将帥仁義之師擊敗遼國,也将以仁義之政治理遼國,仁義,才能換來長久的統治。”
李智雲突然哈哈大笑。
李瓊皺了皺眉頭,見周圍沒外人,就伸手戳了戳李智雲胸口:“吃蜜蜂屎啦!笑什麽笑!”
李智雲被她戳的退了一步才道:“李瓊!記住今天你說的這番話!”
李瓊一呆,接着也笑了起來。
攻城戰雖然結束,不過李瓊的戰術才剛剛開始。晚上李瓊早早的吃過晚飯,她先派出數隊斥候查探敵情,然後她才帶着騷擾部隊往遼兵的軍營出發。
前邊的斥候負責開路,以免中了遼兵的埋伏,好在一路上平安無事,李瓊順順當當帶部隊趕到遼兵軍營的近處。遼國軍營駐紮在一座山下,從低窪處的開闊地,一直到半山腰,全是連綿起伏的帳篷。
等到了午夜,李瓊下令擊鼓吶喊,遼兵以為是唐軍偷襲,慌慌張張迎戰,可是等他們出了營門迎敵的時候,李瓊早就帶着騷擾部隊撒丫子跑路了。
耶律仁昌派騎兵追出一段,不過李瓊的馬車跑的也不慢,騎兵追出七八裏沒追到人,耶律仁昌便下令收兵。
等遼兵回營寨剛剛睡着,李瓊又在營門前擊鼓,遼兵再從睡夢中爬起來迎敵。如此反複了兩三次,耶律仁昌也不再重視李瓊的騷擾,加強了守備後,便令大軍休息。
李瓊沒想到拖垮遼兵的計策這麽快就破産了,別說在遼國兵營前擊鼓吶喊,就是在營門前唱大戲也沒人理會。李瓊望着遼營思索了一會兒,便對一個親兵密語了幾句,然後派那個親兵快馬加鞭回雁門關報信。
大約過了一個多時辰,李瓊隐約聽到身後隆隆的馬蹄聲,她馬上下令擊鼓、吶喊把馬蹄聲掩飾過去。
耶律仁昌還在中軍大帳嘲笑唐軍無用的擾敵之策,他卻沒想到李瓊已經審時度勢,把騷擾變成了偷襲。
等李靖率兵攻入遼兵大營的時候,耶律仁昌多少有些慌亂,好在他雖然不善于攻城戰,卻善于遭遇戰,馬上便下令穩住陣腳,中軍防禦,兩翼反擊,遼兵這才沒有自亂陣腳。
但耶律仁昌的對手可是身經百戰的李靖!
李靖根本不管遼兵的兩翼,直接帶兵把遼營的中軍大帳給掀了,遼兵見帥旗一倒,這才慌亂起來。
此時耶律仁昌的指揮系統已經被李靖打亂,他只好用軍鼓指示遼兵撤退,以便朝中軍收縮兵力。
李靖哪能讓他得逞?遼兵一退,唐軍便分為兩路,由李靖和李瓊分別率領,死死的咬住遼兵兩翼不放。
遼兵剛剛集中兵力,唐軍也緊跟着撲過來,根本不給耶律仁昌重新組織兵力的機會。
這場戰鬥一直打到清晨,耶律仁昌反擊過數次,但是遼兵主力都被李靖拖住,他的反擊根本沒什麽效果。仗已經打到這個份兒上,耶律仁昌無奈的嘆息一聲,只好下令撤退。
遼兵左右兩翼都留下一兩千人殿後,抽調了一個多時辰才終于從唐軍的泥窩裏退出來。
耶律仁昌總算可以重新組織兵力,還沒等他反擊,就見唐軍那邊突然狼煙四起,沒過多久,李戈便率領一萬唐軍從遼軍後方殺過來。
正面的李靖已經全殲遼兵的殿後部隊,剛好與李戈前後夾擊,遼兵終于潰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