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奴才來歷
第13章 奴才來歷
裏子和面子,你會怎麽選擇?
在有條件的情況下,當然是全都要!
可在魚與熊掌不可兼得的情況下,自然是要裏子了。
四阿哥是個規矩人,只要四福晉在一日,那麽後院女人誰都不可能在名義上越過她。
四福晉當年生育的時候傷了身子,再也無法有孕,如今她嫡長子又沒了,對她而言自然是倒黴透頂。但對于蕙蘭這個四阿哥小妾來說卻是天大的好事,所以蕙蘭并不想鬥倒四福晉,相反她還得讓四福晉好好得坐穩嫡福晉的位子,這樣才不會讓家世更雄厚能生孩子的滿洲貴女成為繼福晉。
惡心就惡心吧,又沒有少胳膊斷腿的。
四阿哥賞賜下來的東西就正常多了,一盒珠寶首飾,幾匹宮緞。
就在蕙蘭查看東西的功夫,正院四福晉那裏又讓人送來了賞賜,那支菊花釵只是見面禮而已,可不是賞賜,就這麽一根釵做賞賜,四福晉表示自己丢不起這個臉。
随後李庶福晉也讓人送來了賞賜,然後還有宋格格和鈕祜祿榴珠等人的賀禮。
賞賜是不需要回禮的,但賀禮卻必須要給回禮。
蕙蘭讓桃兒按照規矩回了,她沒在這些小事上花費多少精力,準備好好的休息一下,今晚四阿哥還會來自己這裏。
按照四阿哥的習慣,格格入府都會接連寵幸三天,以示他對皇上賞賜下來的格格的看重,然後在看他的喜好行事。
就算不和四阿哥滾床單,和他相處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行。
四阿哥這人呀,就是典型的愛之欲其生恨之欲其死,寵你的時候,你要天上的星星,他都會讓人找梯子爬上天去摘,厭惡你的時候,你就算是喝口水也是失儀沒規矩。
“杏兒,你和我說說這府上的規矩。”蕙蘭一邊慵懶的躺在炕上,一邊吩咐道。
“嗻。”杏兒組織了一下語言,然後說起府上的規矩來,比如:辰時三刻要到正院請安,後院的人不得随意去前院……
蕙蘭一邊聽着,一邊斂目養神。
其實杏兒說的那些,她都知道,只不過需要找一個她為什麽會知道的理由而已。
杏兒說了好一會兒,才将她覺得對主子有用的規矩說了一遍。
“辛苦你了,嘴說幹了吧。”蕙蘭将炕桌上的一杯茶遞給了杏兒。
“奴才謝主子恩典。”杏兒接過茶碗,小心翼翼的喝了一口。
等杏兒喝了茶後,蕙蘭看着她開口道:“你以前在什麽地方伺候?在府上可還有親人?”
杏兒聞言有些不安的回答道:“回主子的話,奴才是今年才進府的,和嬷嬷學了大半年規矩後,就被分配來伺候您。奴才的親人都不在府上,都在莊子鋪子裏做活。”
蕙蘭聞言既不驚訝和不吃驚,杏兒四人上輩子也是伺候她的,對于他們的家世來歷,蕙蘭自然的清清楚楚,剛才這問話也不過是故作姿态而已。
四福晉不蠢,雖然在她和鈕祜祿榴珠身邊安插了人手,但并沒有一上來就在她身邊的宮女太監身上安插人手。
一來是如蕙蘭這種以格格身份入府的人,是不可能帶丫鬟陪嫁一起入府的,所以在剛剛入府的時候,很難完全信任伺候自己的奴才。一般都習慣在府上站穩腳跟了,在自己培養收買奴才,這種奴才才能用得放心,才會重用。
二來是頭一次分配過來的奴才,都是以嫡福晉的名義分配過來的,要是出了什麽事,整出什麽大簍子來,她肯定會倒黴,可嫡福晉也跑不掉,可能明面上不會被牽連受罰,但卻肯定會在四阿哥心裏壞了印象,覺得嫡福晉識人不清管家不利。
所以四福晉往她和鈕祜祿榴珠身邊安插的釘子,不是杏兒他們四人,而是院子裏一個不起眼的小太監。
這丫鬟可是有放出去嫁人的一天,可小太監那可就能跟着你一輩子,可能幾十年後才會在背後捅你一刀。
上輩子鈕祜祿榴珠就因此栽了一個跟頭,被四福晉狠狠的算計了一把,丢掉了原本已經到手的貴妃之位,甚至于差一點動搖了弘歷儲君的地位。
自己院子裏四福晉安插的釘子是誰,蕙蘭當然知道,那可是害她上輩子小産的罪魁禍首之一。不過才進府第二天,蕙蘭就算再恨不得将其打入十八層地獄,也得徐徐圖之。
蕙蘭說四福晉不蠢,就在于,她給自己安排的兩個丫鬟和兩個太監,都是在四貝勒府上沒多少根基的,也就能打聽到一些明面上的消息,別的,就什麽都幹不了。
這樣的奴才,蕙蘭就算收複了,也無法利用他們在府上幹什麽。如果真有必要,以這些奴才的跟腳,是屬于畢竟容易威逼利誘策反的類型。
不過蕙蘭還是比較幸運的,杏兒四人雖說沒什麽別的大本事,在府上也沒有多少人脈,可人品好,上輩子沒出賣自己,自己失寵後也一直跟在自己身邊。
“沒事,我就是随便問問。”蕙蘭沒在多說什麽,“你下去幫桃兒将那些東西早點登記入庫。”
“嗻。”杏兒領命退了出去。
等杏兒離開後,蕙蘭一邊繼續斂目養神,一邊盤算這自己接下來應該如何行事。
她剛剛進府,自然是以争奪四阿哥寵愛為重,其他的事情都得慢慢來。
四貝勒府雖然不是皇宮,可府上的奴才也多是包衣內務府出身,慣會踩低捧高,所以最重要的還是争奪四阿哥的寵愛。
有了四阿哥的寵愛,很多事情都能迎刃而解,甚至于有人趕着幫忙解決。
對于蕙蘭來說,別的事情都可以放在一邊,甚至于和鈕祜祿榴珠的仇都可以先放着,唯一一件事她現在要盡快弄清楚,那就是——四福晉奶娘母子兩到底有沒有貪得無厭為了私欲害死弘晖阿哥。
所謂,“天時地利人和”。
天時地利她都有,唯獨這人和……
被四福晉一直盯着可不好,哪怕就是後面有年側福晉入府,四福晉礙于現實妥協了,可最後鈕祜祿榴珠還不是被她算計了一把。
作者有話要說: PS:關于熹妃封熹貴妃的事情。
===
在乾隆繼後封貴妃之前,所有的貴妃都要在冊封當天見命婦,并且有金冊金寶和冊文,可是我找遍了所有資料都沒有發現有關這方面的記錄。別的小透明的嫔妃還情有可原,但熹妃是乾隆的額捏,應該不可能有這方面的疏漏。
===
從現行史料看,僅在雍正八年和碩端柔公主下嫁時,內務府有關筵宴的請旨中有貴妃鈕祜祿氏字樣。
===
清朝宮規典制訂定:太皇太後、皇太後用金冊、金寶。太妃用金冊、金印,太嫔有金冊而無金印,立皇後與封皇貴妃、貴妃、親王、親王福晉、親王世子皆金冊、金寶。妃用金冊、金印。嫔有金冊、無金印。貴人、常在及答應,無金冊、金印。封郡王及郡王福晉冊、印皆銀制飾金,封郡王長子、貝勒、貝子及郡主、郡君、縣主、縣君則皆用紙冊。
===
而按例,晉封貴妃會制作新的金冊和金寶,也會有冊文內容跟冊封禮的紀錄,禮部、內務府應該都會留下相關請旨紀錄,貴妃的冊封禮這類在雍正朝應屬于後宮的重大典禮不可能毫無紀錄留下,尤其還是下任皇帝的額捏。
===
但至如今都未發現任何關于熹妃鈕祜祿氏晉封貴妃的冊文與冊封禮的紀錄,也未發現所謂熹貴妃的金冊、金寶,因而熹妃是否真的晉封貴妃一事仍是未知數。
=
所以考據黨的圈子裏,一直把熹妃戲稱為,“五無貴妃”,上谕、實錄、起居注、冊封、典禮什麽都沒有。
==
有人說是因為雍正在八年的時候生了一場重病,覺得自己快死了,所以大封後宮。結果後面又沒死成,便收回了自己說的話,把之前大封後宮的事情收了回來,導致後妃們挺尴尬的,出現了熹妃這種情況。
==
雍正的确是在八年左右生了重病要死了,後面又治好了,但這并不是後面反悔不晉封熹妃的原因。要知道君無戲言,雍正如果真的下了口谕,那就算再荒唐,也肯定會執行。
=
而且裕嫔晉封為裕妃,我沒查到上谕和冊封典禮,但是無論是在清史稿,還是實錄,以及其他史料,都明确表明耿氏在乾隆元年的位分是裕妃,乾隆在繼位後封裕妃為皇考貴妃。
=
也就是說,耿氏是肯定在雍正八年晉封為裕妃了的。而且最關鍵的,查清朝史料,其他貴妃冊寶都齊全,就熹妃的沒有,這也太奇怪了,熹妃可是乾隆的親媽喲。
====
所以較有可能的情況是,熹妃雖未正式冊封為貴妃,但在後宮得到了貴妃級別的待遇。被底下的人奉承,尊稱為,“貴妃娘娘”。
=
就好像康熙朝的密嫔王氏,她在生下三子,但是沒有冊封為嫔之前,享受的是嫔的位分。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四日,王氏的母親黃氏病逝,李煦在給康熙的奏折上就是尊稱王氏為王嫔,那個時候王氏還沒正式封嫔了。
=
《一史館藏康熙朝漢文朱批奏折彙編》之《奏王嫔之母黃氏病故折》:康熙四十八年七月十六日蘇州織造李煦具奏,王嫔娘娘之母黃氏,七月初二日忽患痢疾,醫治不痊,于七月十四日午時病故,年七十歲。理合奏聞。朱批:知道了。
=
也可能是熹妃一直都是妃,雍正八年和碩端柔公主下嫁時的事情可能是孝敬皇後下的套,讓雍正覺得熹妃自以為是未來皇帝的生母,迫不及待想要往上竄想要母儀天下,然後雍正大怒給裕嫔進了妃位。
=
因為從後面孝敬皇後去世後的情況來看,雍正根本就沒有讓熹妃當後宮第一人攝六宮事的想法,即便她是未來皇帝的額捏。
====
為了推動後續劇情發展,本文采用第二種可能,熹妃被孝敬皇後陰了一把,一直都是妃。【我寫的是宮鬥,所以我是陰謀論愛好者,不喜勿噴】
===
反駁的請貼史料,不要和我說XX小說寫的XX說的,度娘更是不可信,百科可以人為編輯修改,我還可以去改成雍正活了一百歲了。
===
感謝在2022-01-0922:13:40~2022-01-1021:27:2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扁扁扁了吧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