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過渡章
過渡章
2章修
沈七零只能裝作不知道,他總不會一進場就折到新手村裏吧,還折的不明不白,連有沒有複活的機會都不清楚。
為了降低防備和對立,他就算是想找下家,也不好表現出來,關心的說道,“湯老師的意思是校長寫書來補貼大家工資?”
“是,校長原本就忙着和教育司溝通升學考的事,還有數不清的彙報要整理,現在又要抽出時間寫這些稿子。”
沈七零,“……”
好員工!愁領導之所愁,累領導之所累。
不過看來寫書挺賺錢的,萬一他走投無路,這也是個謀生的手段。
沈七零看過自己的聘書,一個月有三十元,以他所見所知物價來說,維持生活不成問題。尚且不清楚校長需要補貼多大比例的資金,但是總感覺寫書對賺錢來說是不錯的選擇。
李月河冷笑,“那是能賺不少,畢竟這麽有內涵的書。”
這态度,沈七零都不知道她站哪邊的了。
不過這位女先生總算是放過自己了,一直盯着自己,頭皮都要炸了。
湯長澤聽出李月河語氣裏的嘲弄之意,尴尬的笑了笑。
湯長澤是抽空出來,還要去食堂接着忙,原本如果沈七零不知道書稿是誰的,他提都不願意提的,現在所言也只是說明學校窘狀和那份書稿的迫不得已。
所以,事情一說完,他就回去了。
現場只剩下沈七零和李月河。
Advertisement
在沈七零緊張以待,滿腦子都在組織語言要好好解釋解釋的時候,李月河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走了。
沈七零長舒一口氣,缺少法治保障,就是缺少安全感。
他去花叢撿洗手盆,在拐角處還散落着兩張書稿。
算了,先收起來吧。
一轉頭,慶幸他命大,沒被吓過去。
王副校長正悄無聲的出現在沈七零背後,王副校長扶了扶眼鏡,一手持着拐杖,聲音沉悶,“沈老師還沒回去?”
王副校長是怎麽拄着拐杖都沒動靜的,藏住疑問,沈七零擺出營業的微笑,回答領導的問題,“正要回去。”
随便提醒領導,“您還沒回,剛我瞧見了您夫人,夫人似乎有事找您,看樣子挺焦急。”
王副校長是個妻管嚴,提王夫人才能快點的結束交談。
聽沈七零說後,王副校長果真臉色一變,清了清嗓子,“我也正要回去了,你沒什麽事也早些回去,多備備課。”
“記下了。”沈七零側着身子,伸出右手,“您請。”
別管之前王副校長找沈七零什麽事,現在什麽也顧不上了,步履匆匆的往着門口趕去。
……
可能會失業的消息,給沈七零的還款以及買房計劃帶來不小危機,目前來說學校的這份工作對沈七零是最好的選擇,作為一個會抓住機會的人來說,他輕易不會松手。
就算是放手,他都懷疑這位李月河先生會不會給機會讓自己開辟新地圖。
況且最重要的原因,還是那位孫小姐,她既然提到讓自己來此求職,必然有些用意,言語間她對蔣校長的事頗為關心,這救命之恩還沒還呢,要是再把工作搞丢了,他也覺得沒臉。
……
貓兒巷和學校隔了兩條街,沈七零回去的路上順路買了倆燒餅。
“我回來了”
走到家門口,門虛掩着,雞湯的香味傳出來
聽到聲音,有人從廚房出來,是原身的養父。
前身的養父是個假洋鬼子,為什麽說是假洋鬼子,用他那位養父的話說就是洋鬼子撫養長大的他,以至于小時候說話都是一股子洋鬼子味。
幾周前沈七零從這個家的床上醒來的時候,就被他們父子倆的慘狀震驚住了。慘白的臉,瘦削的身材,和難民似的。
“洗洗手吃飯吧,我讓隔壁劉嬸幫着炖了雞湯”
之前養身體時,沈七零還想家裏每餐都挺豐富的,應該有點存款。結果只是應該,他親愛的老父親,不僅将能典當的都典當了,還欠了不少外債。
不過所幸沈七零找了工作,還預支了半個月薪水。
日子算是一天天好起來,養父的身體也好多了,臉上也長了肉,整個人的精神看起來正常了不少。
只是不怎麽出門,開始養父也不願讓沈七零出門,只是家裏實在揭不開鍋了,這初來乍到的,隔壁鄰居算是仁至義盡了,就算有抵押也不能再借下去了,無奈養父才同意沈七零出門找工作,能答應讓沈七零去工作的另外一個原因,就是這工作是孫小姐推薦的。
以他對養父的了解,他這個人非常的知恩圖報,嘴上經常的唠叨,多虧了孫小姐和這群鄰居,否則他們父子倆都要沉屍黃浦江,以後一定要回報之類的。
對于前塵往事,養父說的不多,只有次看着他透露出幾句,“既然好不容易逃出來,就安安穩穩地住下,這裏人還算好相處,那人心狠手辣,落到他手上,你我父子二人恐怕只能在地底下團聚了。”
他是誰?
兩人惹了什麽麻煩?
沈七零一無所知。
所以只能安靜的聽着,嗯嗯啊啊的點頭附和着。
局勢不清,也不敢随意說什麽。
吃過晚飯,回到卧室,他把撿到的書稿拿出來,連蒙帶猜,才讀懂了,像是一篇外文翻譯的小說,不過尺度确實有些大。
至于嗎,自己謹慎擔憂的,就一普普通通的小說。看那兩位同事緊張的模樣,還以為是什麽了不得的東西。不過以校長平時含蓄內斂的樣子,能寫出這種小說,也算是很拼命了。
只是學校當真如此困難?
沈七零目前所有的經濟來源就是在儀宿小學的工資,以目前他們家的負債看,讓他不要工資幫助學校共渡難關屬實不太可能。
儀宿小學作為附近唯一一所私立的,且男女混校的高小,前身是名聲在外的私塾,校長留學歸來後放棄了各家招攬,子承父業改制學校建成了附近唯一一所高小。
全校共三個年級,不到五十人,六年級今年報名人數只有十一人,其中一人還是在校職工的兒子。
現在學校簡直就是要人人沒有,要錢錢不夠。
還是明日抽空去一趟孫公館,把這事知會給孫小姐一聲。
回到房間備好明天要講的課,沈七零拿出唐詩三百首準備認字,其他事暫時放下。
而另一邊,李月河下了黃包車,停到了一棟別墅前,這別墅取名別具一格,清風挽月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