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章
第 4 章
當初,周平王崩,周人欲予政于虢公。引起鄭莊公不滿,鄭莊公派人割麥禾。周就在鄭國西邊。
後任的周桓王是周平王的孫子,是周鄭交質的王子狐的哥哥太子洩父的兒子。周平王駕崩前,太子洩父就去世了,所以周桓王姬林繼位。周桓王即位時的年紀該是不大的。
周桓王自是不滿鄭莊公的舉動。
隐公4年時,宋衛陳蔡四國以除君害的名義伐鄭,周桓王樂得看鄭國的熱鬧。
但是四國聯軍各有各的心思,并沒有取得什麽成果就撤兵了。
這場會伐是宋國主導的,因為宋殇公與夷想要殺掉在鄭國的宋莊公馮。
衛州籲想的是,去打仗,就不要想我弑君的事了,別來給我搗亂。
陳國和蔡國是兩個關系很好的小國。陳在鄭東南,蔡在鄭南邊。宋衛在鄭東邊。
史書上是這樣記載的:“宋公、陳侯、蔡人、衛人伐鄭。”
宋公寫在第一個,是因為此役是宋主導的。宋與陳都是國君自将,蔡衛是大夫帥師,所以寫在後面。陳蔡是沒出多少力的。
四國圍鄭東門5日而還,此為東門之役。
後來,魯公子翚也參與了進來,一同伐鄭,敗鄭徒兵,取鄭禾而還。
第二次伐鄭的時候,宋國派人到魯國乞師伐鄭。魯隐公拒絕了。魯公子翚向魯隐公請師參與,魯隐公不許。公子翚再三請求後,出師了。
州籲是4年春弑君,9月被殺的。12月,衛宣公晉即位。
魯隐公5年夏,葬衛桓公完。此時,衛桓公已死1年了,超過了5個月。未能按時下葬,便是由于州籲之亂。
Advertisement
4月,鄭人侵衛郊外,以報東門之役。
衛人以燕師伐鄭。
6月,鄭二公子敗燕師。
邾是魯衛之間的小國。鄭國的東邊,從北到南,分別有魯邾宋三國。
宋人首先取邾田。
邾人告于鄭,請鄭莊公打擊報複宋國,邾國可以作為向導。
鄭人伐宋,入其郛,即入宋外城,報東門之役。
宋人到魯國告急請救。
魯隐公本來想救的,但是宋國使者不誠實。鄭人明明打到外城了,使者卻說,沒有到宋外城。隐公怒,不救。
不久,宋人伐鄭,圍長葛,報入郛之役。
到了魯隐公6年秋,宋人取鄭長葛。
魯隐公拒絕了宋使的求援。6年春,鄭莊公就派使者到魯國,想要盡棄前嫌而修新好。
此三國,宋鄭世怨,魯宋屢結同盟,魯鄭亦有仇怨。
魯隐公為公子時,與鄭人戰于狐壤,被鄭人俘獲。後來逃歸魯國。
魯公子翚帥師會之伐鄭。
魯鄭既是仇怨之國,便無所謂能不能修好了。
鄭莊公派了使者來,表達到鄭國想要修好的意思便可。能緩和關系最好。
陳桓公有寵于周桓王,所以,殺州籲的時候,石碏說去找陳侯。
周鄭交惡,根據遠交近攻的道理,周天子結好陳侯是有利于自己的。
如果陳鄭關系變好,周天子是不願意看見的。
陳國還跟宋蔡衛伐鄭,是結怨于鄭。
5月,鄭伯侵陳,俘虜了很多人。
鄭與陳有怨,又怕周王讨伐鄭國,宋人還攻取了長葛。鄭莊公于是朝見周桓王。這是周桓王即位的第3年。鄭莊公按理是早該朝見的。
周桓王也不待見鄭莊公,沒有以禮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