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章

第 32 章

晉伐衛,取匡與戚地。

衛找陳幫忙,陳共公說:“晉國在攻打你,我幫你說話。”

衛孔達帥師伐晉。

第二年6月,魯公孫敖會宋公、陳侯、鄭伯、晉士縠盟于垂隴,以讨衛。

陳共公為衛國請和,執孔達以悅晉。後來,衛成公如陳,感謝陳國。

魯文公2年春,秦孟明視帥師伐晉,以報殽之役。秦師敗績。

秦穆公猶用孟明視。孟明視回到秦國增修國政,重施于民,得到稱贊。

冬,晉先且居、宋公子成、陳轅選、鄭公子歸生伐秦,取汪及彭衙而還,以報彭衙之役。

文公3年春王正月,叔孫得臣會晉人、宋人、陳人、衛人、鄭人伐沈,以沈服于楚也。沈潰。

秦人伐晉,渡過黃河之後焚毀船只,取王官及郊,晉軍只守城不與秦交戰。于是秦軍祭拜殽之戰死亡的秦人後還師。

秋,楚人圍江。冬,晉以江故告于周。王叔桓公、晉先仆伐楚以救江。

文公4年春,晉國放孔達回衛國。晉國認為孔達是衛國的賢良之人,所以放了他。

夏,衛成公如晉拜謝晉國釋孔達。

秋,楚滅江。秦穆公為之降服、出次、不舉。這超過了應有的禮數。

降服指着素服。素服是本色或白色的衣服,居喪或遭遇兇事時所穿。

Advertisement

出次:避開正寝不居也。

不舉:去盛馔而撤樂。

有大夫谏止,秦穆公說:“同盟滅,雖不能救,敢不哀憐乎!吾自懼也。”

君子說:“《詩》雲:‘惟彼二國,其政不獲,惟此四國,爰究爰度。(殷、夏之政不得人心,所以滅亡,四方諸侯以此為鑒,于是推尋之,圖謀之。)’其秦穆之謂矣。”

秋,晉伐秦,圍刓、新城,以報王官之役。

衛成公派寧俞作為使者來魯國訪問。諸侯間有互相訪問的禮。

孔子曾說:“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寧武子這個人,當國家有道時,他就顯得聰明,當國家無道時,他就裝傻。他的那種聰明別人可以做得到,他的那種裝傻別人就做不到了。)”這邊孔子應該是在稱贊寧俞。

朱熹在《論語集注》中說:“寧武子,衛大夫,名俞。按春秋傳,武子仕衛,當文公、成公之時。文公有道,而武子無事可見,此其知之可及也。成公無道,至于失國,而武子周旋其間,盡心竭力,不避艱險。凡其所處,皆智巧之士所深避而不肯為者,而能卒保其身以濟其君,此其愚之不可及也。”

愚不可及這個成語後來形容人極端愚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