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章

第 34 章

魯文公8年春,晉國歸還在元年伐衛時取走的匡與戚,并且把從申到虎牢這塊地封疆還給鄭國。

晉國這麽做,是因為去年郤缺對趙盾說:“之前衛國不服晉國,所以奪取它的土地,如今兩國和睦,可以把土地還回去。背叛而不讨伐,如何示威?服從卻不安撫,如何示懷?既不示威也不示懷的話,如何顯示德行?沒有德行,如何主持盟會?晉國為霸主,您身為正卿而專政,不致力于德行,要怎麽樣呢?《夏書》上說:‘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勸之以《九歌》,勿使壞。’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謂之九歌。六府、三事,謂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謂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謂之三事。義而行之,謂之德、禮。無禮不樂,所由叛也。如果您的德行沒有可歌頌的,那麽有誰會來歸服呢?為什麽不使歸服之人歌頌您呢?”趙盾聽後很高興。

夏,秦人伐晉,取武城,以報令狐之役。

秋,周襄王崩。

晉伐魯。因為去年扈之盟,魯文公遲到了。

冬,魯公子遂會晉趙盾,盟于衡雍,報扈之盟也。魯國給晉國一些補償。

而後,公子遂會伊洛之戎。

公孫敖如周吊喪,但實際沒有去,而是帶着吊喪的禮物去了莒國,找己氏。

那麽己氏是誰呢?

公孫敖娶莒女戴己為妻,生文伯;戴己的陪嫁聲己,生惠叔。

之後,戴己去世,公孫敖便到莒國想再娶一個莒女。莒國以公孫敖應該把聲己扶正,作為妻子,拒絕了公孫敖的請求。

公孫敖自己求娶不成,就幫公子遂行聘。公子遂是公孫敖的從父昆弟,即祖父親兄弟的兒子。

後來,徐國攻打莒國,莒國欲與魯國結盟,公孫敖便到莒國參加盟會,并幫公子遂迎莒女。結果,公孫敖見到莒女,認為她很美,便自己納了。這個莒女就是莒氏。

公子遂忍不了,向魯文公請求攻打公孫敖,文公打算應允。

叔仲惠伯勸谏說:“下臣聽聞:‘兵作于內為亂,于外為寇,外寇若來,雙方不免傷亡,內亂更甚。’今臣下作亂卻不禁止,以使外寇生了攻打魯國的心,怎麽辦?”

Advertisement

魯文公制止了公子遂。叔仲惠伯調解二人,讓公子遂不要娶莒女了,讓公孫敖使莒氏回莒國,恢複公子遂和公孫敖的關系。二人從之。

雖然二人接受了調節,但梁子還是結下了。于是有公孫敖出奔一事。公子遂逐漸掌權。

去年,宋成公薨,其子宋昭公即位。昭公一即位就殺了一批公族(多為宋穆公和宋襄公的後代)。

宋襄公夫人是周襄王的姐姐,宋昭公對襄公夫人不禮敬。

于是,宋襄公夫人讓戴氏之族殺掉宋昭公的黨羽:襄公之孫孔叔、公孫鐘離及大司馬公子卬。司馬公子卬握節(節為符節,用以表信。)以死,司城蕩意諸等人奔魯。蕩意諸把符節歸還府人後才出奔。

魯文公使這些來奔之人仍擔任原來的職務。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