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章
第 42 章
魯宣公12年春,楚圍鄭。
6月,晉荀林父帥師救鄭。未及鄭,聞鄭楚講和,本欲還師,然晉師人心不齊。
最後,晉楚戰于邲,晉師敗績。
(過程比較曲折,略)
12月,楚伐蕭,宋以蔡人救之。
楚滅蕭。蕭國是宋國附庸國。
晉人、宋人、衛人、曹人同盟于清丘,說是要撫恤有困難的國家,讨伐不服從的國家。但是雖然盟誓了,卻沒有做到。(貌似只有宋國是按盟約做的)
宋師因為盟約,伐陳。陳國是親附楚國的。
衛人救陳。
按照盟約,宋衛為盟友,不該救陳。但是衛孔達說:“衛成公和陳共公有就好,所以背盟救陳。如果晉國讨伐衛國,我願意去死。”
13年夏,楚伐宋,宋救蕭故也。晉未來救宋。
秋,先縠以邲之敗召赤狄伐晉,欲為變。(邲之戰先縠要負很大責任)
冬,晉殺先縠,滅其族。
晉國以衛國違背清丘之盟的盟約救陳而遣使責問。
于是,14年春,孔達自缢。
Advertisement
所以晉國不讨伐衛國。
夏,晉伐鄭,為邲故也。通告諸侯,閱兵以還。
這是為了向鄭國顯示晉師嚴整,讓鄭國不安,主動來找晉國修好。
鄭人果然害怕,讓公孫歸父代替在楚國的公子去疾,因為公子去疾有禮,可謀晉。
楚莊王派申舟訪問齊國,說:“不要向宋國借道。”經過宋國卻不借道,是挑釁的行為。
亦使公子馮訪問晉國,不假道于鄭。
申舟惡宋,說:“鄭國是明白的,宋國弄不明白,訪問晉國不會有事,我卻死定了。”
楚莊王說:“宋國殺你,我伐之。”
申舟把兒子犀引見給楚莊王而行。
申舟到了宋國,宋人止之。
宋華元說:“過我而不假道,鄙我也。鄙我,亡也。殺其使者必伐我,伐我亦亡也。亡一也。” 乃殺之。
宋國的意思是,經過宋國卻不假道,表明楚國看不起宋國。楚國看不起宋國就會滅亡宋國。如果殺了楚國的使者申舟,楚國必會讨伐宋國。楚國讨伐宋國,宋國也會滅亡。不論怎樣,宋國都會滅亡。所以殺掉了申舟。
楚莊王聽聞申舟被殺後,非常生氣,甩袖而起,至諸庭而穿上鞋,到寝門之外配上劍,于蒲胥之市坐上車。
9月,楚圍宋。
冬,公孫歸父會齊頃公于谷,見晏桓子(晏嬰之父),與之言魯,樂。
(公孫歸父有寵于魯宣公)
晏桓子告高宣子(高固,齊國有高氏與國氏,為天子之二守,地位尊崇)曰:“子家(公孫歸父)其亡乎,懷于魯矣。懷必貪,貪必謀人。謀人,人亦謀己。一國謀之,何以不亡?”
孟獻子對魯宣公說,現在楚國陳兵于宋,魯國要不要做點什麽?
于是15年春,公孫歸父去宋國見楚莊王了,向楚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