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章
第 44 章
魯宣公17年6月,晉魯曹邾盟于斷道,以讨伐不服從晉國的國家。
盟會之前,晉景公派郤克使齊。但是齊頃公無禮,郤克非常生氣,沒有完成使命就離開了,讓副手栾京廬留在齊國,叫他一定讓齊國參與盟會。
郤克回到晉國,請晉景公伐齊,景公不許;又請以自家兵車之士伐齊,也不許。
景公以為這是因私廢公,本來是叫來盟會的,結果卻結仇了。
齊頃公使高固、晏弱、蔡朝、南郭偃會。及斂孟,高固聽聞郤克心中有怨而逃歸。
到了盟會的時候,晉人又不許齊人參與盟會了。
晉人執晏弱于野王,執蔡朝于原,執南郭偃于溫。
苗贲皇(楚令尹鬥椒之子,楚莊王除若敖氏時,逃到晉國)出使經過(就那麽正好經過嗎?),見晏弱,歸言于晉侯曰:“晏弱何罪?齊頃公怕參與盟會卻得不到禮遇,所以派了臣子來。可能有人阻止說:‘您不與盟,晉國一定會抓我們的使者。’所以高固跑了。另外三人認為,如果絕兩國之好,寧願死掉。于是冒險而來。我們應該好好接待他們,使他們能夠懷念。現在抓了他們,不就證明阻止的人說得對嗎?我們已經做錯了,錯而不改,不肯釋放,會讓他們感到後悔來盟會,有什麽益處呢?這樣使半途返回的人有逃歸的道理,害了來盟會的人,讓諸侯恐懼,有什麽用呢?”
于是晉人放松了看管。晏弱逃走了。
18年春,晉景公、衛太子臧伐齊,至于陽谷。
齊頃公會晉景公盟于缯,以公子強為質于晉。
晉師還,蔡朝、南郭偃逃歸。
夏,魯宣公派人到楚國借兵,欲以伐齊。
但是楚莊王去世了,楚師不出。
公孫歸父之父公子遂立宣公,故公孫歸父有寵,欲去三桓以擴張公室權力。
Advertisement
三桓是魯桓公三子:慶父、叔牙、季叔之族,稱作孟孫氏、叔孫氏和季孫氏。
公子遂為魯桓公之孫。
秋,公孫歸父與宣公謀而訪問晉國,欲借晉人之力去三桓。
冬,魯宣公薨。幼子黑肱即位,是為魯成公。
魯人遂逐東門氏(公子遂之族號東門氏)。
公孫歸父還,到笙地時聽說家族被逐,壇帷,複命于介。既複命,袒、括發,即位哭,三踴而出。
介有上介和衆介,上介為副手、衆介為助手。公孫歸父不能回國,所以向副手複命。
國君去世,此為喪禮。
最後,公孫歸父奔齊。
成公元年3月,魯懼齊發難,作丘甲,備戰。
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
原來一甸出兵車一乘,牛十二頭,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
今使丘出甸的軍賦,增重為四倍。
夏,聽聞齊楚要聯合攻打魯國,藏孫許到晉國結盟。
這樣一來,齊楚一派,晉魯一派。
成公2年春,齊伐魯北部,取龍,遂南侵,及巢丘。
衛穆公使孫良夫、石稷、寧相、向禽将侵齊。4月,衛師敗績。
孫桓子和臧宣叔到晉國求援。郤克與齊有私仇,主戰。于是晉景公許之。
6月,魯季孫行父、臧孫許、叔孫僑如、公孫嬰齊帥師會晉郤克、衛孫良夫、曹公子首及齊頃公戰于鞌(在今濟南),齊師敗績。
7月,晉齊盟于爰婁。
8月,宋文公鮑和衛穆公薨。
冬,楚師、鄭師侵衛,繼續進軍至于蜀地(位于魯)。魯國讓公衡(可能是成公之弟)為質,與楚盟。
11月,魯成公及楚公子嬰齊、蔡景侯、許靈公、秦右大夫說、宋華元、陳公孫寧、衛孫良夫、鄭公子去疾及齊國之大夫盟于蜀。曹邾薛鄫也參與了。
出師返回至于宋國時,公衡不願為質,逃歸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