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第3章

道裏安對兩名新助手很不放心,他交代了許多事,以至于耽誤了吃午餐的時間。

他抵達餐廳時,裏面的食客已經寥寥無幾,這正合道裏安的意,他本來就不想和那些惱人的同僚打交道。

自從海暴災難後,人類損失了大量耕地,糧食産量驟降,未被污染的海産品也因捕撈過量而數量銳減。

于是正如你所看到的那樣,道裏安從取餐口拿到了一份标準套餐,裏面既沒有米飯也沒有蔬菜,更看不到半點肉星,如果非要形容的話,這份套餐看起來有點像舊世紀的三色冰淇淋。

三塊不同顏色的膏狀物平整地躺在方形的飯盒裏:褐色的那個嘗起來微甜,有土豆泥的口感。肉桂色的吃起來像山楂,微酸。牡蛎白的口感最糟糕,有種肉類的油膩感,卻沒有肉類的鮮美。

它們是特制的人造營養物,如今人們賴以生存的主要食物來源,過去人們習以為常的瓜果蔬菜肉蛋奶都成為了有錢人才吃得起的奢侈品。

就是這樣糟糕的東西,讓人類勉強維持生計。

可即便是這樣糟糕的東西,很多難民窟的人們連一口也吃不上。

道裏安同往常一樣,找了個無人的角落坐下,用餐前先點開個人終端,在半空中投射播放今日新聞。

新聞不過才放了兩分鐘,大衛便端着餐盤在道裏安對面落座了,他叽叽咕咕說了些耽誤他吃飯的倒黴事,道裏安皺眉打斷他:“安靜,讓我聽聽新聞在說什麽。”

大衛撇了撇嘴:“還能說什麽,肯定又是‘末日戟’或者‘海神教’吧,除此以外還能有什麽新鮮事,你天天看也看不夠嗎?”

确實如大衛所說,新聞裏正在播報海神教的教徒對着末日戟跪拜的景象。

末日戟。

一個乍一聽上去聳人聽聞的名字,其實不過是一座建立在淺海區的波塞冬雕塑,波塞冬手裏舉着的那個三叉戟,又被人們叫做“末日戟”。

這麽叫其實也沒錯,它的确無時不刻地向人們渲染着末日的絕望氛圍——不知道是哪位設計師的突發奇想,ta在筆直的三叉戟上标注了刻度,每刻度代表一米,總共81條刻度。

Advertisement

在第二次海暴災難後,人們為了緬懷逝者,也為了祈求海神波塞冬的庇佑,在海岸邊建立了這座波塞冬雕塑,不加基座一共高達81米。

但正如無神論者所堅信的那樣,這座雕塑沒有給人們帶來任何好運,海平面依舊在逐漸上升,雖然緩慢,确實也在逐漸上升。

關于海平面的上升記錄,随手一搜就能輕易得到。

2055年,第一次海暴災難發生,海平面驟然升高133米。

彼時人們以為這就是末日了,但在一百多年後的2219年,海暴災難再次發生,這次海平面直接升高到了389米,人類好不容易恢複的生産和科技再次毀于一旦。

可這還不是終點,人們絕望地發現,自2219到2355這136年中,海平面依舊保持上升趨勢,有時快有時慢,有時甚至偶爾會下降,總之沒人能預料到明天的光景。

沿海城市被一寸寸放棄,人們向地勢更高的區域遷移,但波塞冬雕塑挪不走,于是人們就看着它一點點被海水淹沒。

關于海平面的上升數據,科學家自然有更精準的那一套測量,但“末日戟”上的刻度無疑是最直觀的。

波塞冬本人的雕塑早在三年前就被淹沒了頭頂,現在無人機的拍攝畫面中,只能看到三叉戟的戟尖。

根據海洋監測局的最新消息,海平面在昨天又上升了半英尺,正巧淹沒了三叉戟的倒數第二條刻度,此時的海平面比2055年的海平面高出了498米。

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天意,大海完全淹沒海神三叉戟的瞬間,正是海平面上升至500米的那一刻。

當科學無法拯救人類時,人們只能求助于宗教,于是“海神教”出現了。

有人認為人類肆意開采,掏空地球資源,将大量垃圾投入大海等等一系列舉動惹怒了海神,現在祂發怒了,這不斷上升的海水就是祂怒火的證據。因此人類必須心懷愧疚,虔誠地忏悔自己的罪過,最後投身大海,如果你有幸得到海神的賜福,來世會轉生成海裏的一條魚,不用再遭受人類的痛苦……

鑒于海神教這般教義,每隔一段時間就有人自發跳海。

出于人道主義,當地管理局會專門派人去海邊撈人,然而那些教徒被救醒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跪拜海神,感謝祂的大度和憐憫,完全忽視了面前濕淋淋的救援人員。

現在的新聞畫面裏,海神教教徒們正進行到面朝大海集體跪拜那一套流程,嘴裏念叨着各種奇怪的“咒語”。

确實沒什麽意思。

道裏安關掉了終端,打算專心吃飯,可他剛一擡頭,發現對面的大衛正在看《奴隸和馬》,且津津有味。

這是一部低俗搞笑的成人動畫,講的是貴族馬人和人類奴隸之間的愛情故事,故事線包括了重生、複仇、穿越、家庭倫理問題、種族歧視、性別認知障礙、跨越物種的愛情……

槽點多到令人咋舌,但它卻成為了近十年最受歡迎的成人動畫,畢竟末日之下,死到臨頭,誰還在乎你跟誰談戀愛呢。往日人們所排斥的一切禁區和雷點都成了絕望生活裏的調味小作料,越辛辣越痛快。

道裏安作為一位有品位的紳士,對低俗動畫敬謝不敏,但聲音就是會通過空氣傳播至人的耳朵裏,這是客觀規律。

幾秒鐘後,道裏安忍不住把視線投了過去。

幾分鐘後,一集視頻結束進入片尾曲,道裏安發現自己不知不覺把難吃的套餐全部吃完了。

“怎麽樣,還不錯吧?我這裏有高清版鏈接,要不要?”大衛沖道裏安挑了挑眉。

“無趣。”自诩“高品位紳士”的道裏安拒絕了他,起身把餐具送往回收口。

下午還有很多事情要忙,道裏安要對人魚進行初步“體檢”。

銀尾人魚仍在昏迷中,他身上的大小傷口共有11處之多,道裏安很擔心把他貿然移出水體會導致他的死亡,于是只能隔着觀察水箱粗略地用儀器掃描了他的基本數據。

這條雄性人魚體長大約3.6米,光魚尾就有2.3米,他肩背極寬,手臂長度遠超普通人類的比例,預計體重在240千克左右。

哪怕不用這些數據,光是看着那條漂浮在觀察水箱裏的人魚,也該知道他是怎樣的龐然大物,還有他尖銳的爪子和鋒利的鳍,無一不顯示着他是大海裏殘暴的掠食者。

道裏安切割下了人魚的一小截頭發,并抽取了他的一小管血液。

要知道毛發對于海洋生物而言無半點用處,然而每一條人魚都有着幾乎齊腰的長發,這條銀尾人魚也是如此,他那一頭銀發仿佛綢緞似的在水中浮蕩,以人類的審美看上去,的确好看。

不過在切割的那個瞬間,道裏安就意識到,那銀色的“綢緞”确實不是頭發,而是一根根無比纖細的觸手,它在斷裂時于道裏安手裏扭動掙紮,活像條蚯蚓似的,讓道裏安倍感驚奇。

此外,他還發現人魚的血液是奇異的紫紅色,裏面含有大量的氧化三甲胺和青蟹肌醇,這兩種物質能幫助魚類對抗水壓,從而在深海裏生活……

關于人魚的一切都是那麽的吸引人。

道裏安一直在研究室裏待至深夜,連兩名助手什麽時候離開的也沒有印象。

他起身活動了一下酸痛的關節,盤算着明天該切掉人魚的哪裏。

就在此時,一道灼熱的視線順着腳踝攀附上脊背,道裏安打了個冷戰,立刻警惕地回頭。

偌大的實驗室裏,除了冰冷的器械和慘白的燈光,就只剩下中央觀察水箱裏的那條人魚了。

可是這條可憐的小醜魚仍舊雙目緊閉,時不時呼出幾團氣泡,看不出任何要蘇醒的跡象。

道裏安逐漸放下緊繃的神經,他困惑地思索了片刻,認為自己大概是太過疲倦,也許他該去餐廳吃一份壓縮三明治外加一份特制紅茶。

臨走前,道裏安又在水箱旁繞了幾圈,像欣賞自己最珍貴的收藏品一樣,上上下下仔仔細細地端詳了好幾分鐘,這才心滿意足地走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