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61.兇手為什麽要殺死強森?
第51章 2.1.結算-01 兇手為什麽要殺死強森?
所有人都同意了投兇。
熟悉的倒計時開始。
倒計時結束的下一秒, 沈莳的視野範圍內出現了短暫的黑蒙,等他再睜開眼時,已經重新回到了一片漆黑的初始空間之中。
沈莳悄悄地舒了一口氣。
回到這裏就意味着, 《內外颠倒》這個耗時整整十一天的漫長劇本殺,終于結束了。
【現在開始進行〖投兇〗環節。】
人工智能小蘭用他那标志性的機械音對沈莳說道。
與此同時, 沈莳的輔助系統也應聲自動展開, 出現在了他視野的正前方。
投兇提問開始了。
———
【第1問:在二小姐羅琳的鞋子裏放玻璃碎的人是誰?】
這個問題沈莳很熟,他看也不看,一秒就選擇了【普利策記者】這個答案。
第一問結束,下一個問題随即出現了。
【第2問:殺死彼得的真兇是誰?】
下面有十二個選項, 幾乎将劇本殺裏的登場人物全部都囊括了進去,當然也包括了沈莳自己。
Advertisement
“唔, 沒想到這問題來得挺快的。”
沈莳頗有些意外。
他擡起手,指尖輕巧地在二小姐【羅琳.潘】的選項上點了一下。
對于這個推測,沈莳有十分的把握。
屏幕再度閃爍, 新的問題出現了。
小蘭用他毫無波瀾的平板音調讀出了第三問:
【第3問:兇手殺死大小姐艾爾根和二小姐羅琳的動機是什麽?】
問題的下方提供了四個選項:
【A、兇手跟潘伯爵一家有世仇, 為複仇而殺人;
B、兇手得知了潘伯爵一家的秘密, 為保護赤霞島而殺人;
C、兇手觊觎潘伯爵的爵位, 為承爵而殺人;
D、兇手為了掩蓋罪證,殺死兩人滅口。】
這題沈莳也會。
當他拆穿了海蒂是潘伯爵家的私生女時,沈莳就同時确定了海蒂的殺人動機。
繼承潘家爵位的唯一條件是擁有潘家的直系血脈,這應該也是盤踞在赤霞島上的邪神眷屬們選擇首領的條件。
與嫡庶無關, 也無論是否婚生。所以身為私生女的海蒂才會铤而走險, 通過殺掉其他幾個繼承人的方式,确保自己成為唯一的選擇。
他用手指輕輕點了點選項【C】。
——不知道其他玩家的問題是不是跟自己一樣。
沈莳一邊選擇, 一邊分心琢磨着。
如果一樣的話,相信這道題大家都能選對。
這時, 問題再度跳轉。
【第4問:兇手為什麽要殺死艾爾根的未婚夫強森?】
——來了!
在題目浮現的剎那,沈莳心想,最難的一個問題,連他都沒有百分百的把握的問題,終于來了。
沈莳略略定了定心神,然後逐行浏覽起下方的選項。
一共有四個備選答案,每一個看着都很有迷惑性。
【A、強森獲得了指向兇手的某些線索,兇手為滅口殺人;
B、強森與兇手是同謀,兇手利用完以後将之滅口;
C、強森的存在對兇手來是阻礙,會妨礙兇手的計劃,必須除去;
D、兇手為了引人注意而殺害強森。】
沈莳輕輕都蹙起眉,陷入了思考。
按照推理小說的套路,選項【A】是兇手殺害無辜路人群衆的一個非常常見的理由。
不管是柯南道爾還是阿加莎,他們的代表作裏都有這麽幾個傻兮兮的炮灰。
他們偶爾撞見兇手殺人,或是不小心撿到什麽線索,卻不願意第一時間交給偵探,而是暗搓搓與兇手聯系,希望從對方手裏得到些好處,但結局往往是勒索不成反而死得很慘。
按照劇本殺裏的人設,強森是個巡回劇團的演員,妥妥兒的外來者,既不是赤霞島上的土著,也沒有六趾的特征,實在不像是潘家的另一個私生子。
至于說他會不會是兇手的同謀——在沈莳不知道真兇是海蒂的時候,他也曾經這樣懷疑過。
可事實上,海蒂已經有了一個同謀,或者更準确地說,是被她利用後再殺死的二小姐羅琳。她的詭計裏實在沒有再多一個同謀者的必要了。
所以想來想去,“強森掌握了兇手的罪證”這個推論,似乎是最合理、最靠譜的。
然而,沈莳在通過二小姐羅琳的墜樓案判斷出真兇是海蒂以後,就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海蒂究竟是怎麽在早餐桌上殺死強森的。
雖然案發時沈莳不在現場,但他從好幾個當事人那兒了解過情況,得到了以下幾個重要的線索:
首先,強森死于劇毒的迦陵鼈堿,這種毒物呈堿性,其溶液遇酚酞會變成紫紅色,這個反應可以作為快速檢驗毒物的方法。
其次,強森中毒的那天,家庭醫生恰好帶着他的藥箱到星輝公館去吃早餐。而他的藥箱裏就有可以檢出毒物的酚酞,同時那一日,家庭醫生覺得自己的藥箱似乎被人碰過了。
其三,整個早餐桌上,只有強森的牛奶杯裏檢出了迦陵鼈堿,而這杯牛奶其實很難人為控制會落在誰的手裏。
最後,也是事後他才想明白的一點,那便是——強森死的那一天,是9月5日,距離13日的爵位繼承儀式僅剩八天的時間了。
于是綜合以上四條線索,沈莳想到了一個非常大膽,甚至可稱之為“瘋狂”的想法。
那就是,其實兇手,也就是海蒂根本無所謂被殺的是誰。
她只需要有一個人,在那一天早上中毒而亡就可以了。
這就好像是一場賭命的抽獎游戲,而強森只是那個随機抽中“死”字簽的倒黴蛋,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喝下了有毒的牛奶,就這樣一命嗚呼了。
當天早上,一起吃早餐的有九個人,也就是說,拿到毒牛奶的概率是九分之一。
這個幾率,連同身為兇手的海蒂在內,都是相同的。
雖說概率很低,但沈莳覺得,像海蒂這麽一個心思缜密的天才犯罪者,是絕對不會讓自己有機會喝下帶毒的牛奶的。
所以那天早上,海蒂确實動過家庭醫生的藥箱。
她除了悄悄将有毒的腸溶膠囊混進醫生即将交給大小姐艾爾根的藥盒裏之外,還幹了另外一件事——偷走了一些酚酞。
因為海蒂不在乎被毒死的人是誰,卻要确保自己絕對不會成為計劃裏的九分之一。
至于海蒂怎麽在衆目睽睽下使用酚酞來驗毒的,沈莳現在已無從求證。
不過他認為,左右不過是用什麽細小的容器,比如一小顆膠囊什麽的,将酚酞溶液裝起來,再趁人不備之際投入自己的牛奶裏,再用調羹将容器戳破,讓酚酞流出,觀察其顏色是否有變化。
如果酚酞沒有變色,她就可以淡定地将牛奶全部喝光——甚至連底部的膠囊殼子之類的容器也一并咽下去,就可以徹底毀滅痕跡,不留任何證據了。
而如果酚酞變色,那就說明她運氣實在太背,抽到了九分之一的“死”簽,而她只需要一口不碰那杯毒牛奶,就可以假裝從來沒有投毒這回事,順利蒙混過關。
所以這個陷阱,不可能是針對大小姐艾爾根的未婚夫強森的。
海蒂只是用這種方法殺死了當日早餐桌上的随便一個人罷了。
【D、兇手為了引人注意而殺害強森。】
沈莳看着這個選項,輕輕地嘆了一口氣。
——果然如此。
他想。
——所以海蒂只是為了引起某人的注意,才特地在那一天、那個時候,随機殺死了餐桌上的某一個人。
在意識到海蒂的殺人動機時,沈莳忍不住想起了一個很知名的心理測試。
有個女孩在母親的喪禮上看到了一個男孩子,并對他一見鐘情,然後她回家就殺了自己的姐姐。
心理學家分析這個女孩的動機,是因為只有這樣,她才能再經歷一次喪禮,然後與這個陌生男孩重逢。
海蒂的情況,或許也是如此。
沈莳至今清楚地記得,在高登律師因為受不了大少爺彼得的死而決定離開赤霞島時,海蒂曾拉住沈莳,拼命勸說他們留下來。
沈莳當然不會自戀到認為海蒂一見鐘情的對象是他這個挂件。
他認為,海蒂真正舍不得的是高挑英俊、睿智深情的高登律師。
可高登律師還是離開了赤霞島。
所以海蒂布置了一個随機殺人陷阱,殺死了早餐桌上的某一個人——也就是因運氣太寸而抽中了“死”簽的強森。
強森死後,警官再度趕到星輝公館,但卻完全猜不出兇手的動機,以至于根本無法鎖定真兇,反而讓可憐的管家背了“嫌疑人”的鍋,從此被軟禁了起來。
在強森死後,海蒂以二小姐羅琳的名義給高登律師的事務所打了電話。
她哭訴羅琳現在四面楚歌的困境,同時聰明地提起大少爺彼得的囑托,引動高登律師的騎士精神,讓他答應重回赤霞島。
至此,女孩的殺人目的算是達到了。
海蒂之所以要選擇在9月5日那天動手,除了家庭醫生會帶着藥箱來給二小姐艾爾根複診之外,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便是爵位繼承儀式将近,最多再過一兩天,環島海域就要起霧了——若是再不動手,那她想要再見高登律師的念頭也要泡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