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 或許磨難都是自找的
九 ·或許磨難都是自找的
大二,第一學期。
我來到一個陌生的班級,一如我高中換班後的場景。我曾經期許着,這一次要打造有一個友好的同學關系,但事實卻是,我的願望再一次撲空了。新的班級裏,沒有一個熟識的人,也沒有其他強化班的同學與我一道。而又由于我晚來一年,原班級裏已經形成較為閉合的人際關系,并且作為一個在這個學校裏成績較為優異的學生,我甚至還是一個潛在搶獎學金蛋糕的人,于是,我再一次成為那個被敵視的人。高中那會曾經折磨我兩年的落寞感再一次出現了,诶,世事難料。
而影兒相對好一些,與她同報一個專業的還有兩個強化班的同學,她們還被分到同一寝室,相互之間也能有個照應。雖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被孤立的,但三人抱團的境遇總比我自己強了一些。
帶着一些逃避的成分,我沒有課的時候基本都和影兒在一起。我們一起上自習,一起吃飯,一起熟悉這個新環境。從一方面看,我們如膠似漆,是個好事;但另一方面,我的世界變得只有她,一旦彼此鬧了點矛盾,我甚至沒有可以排解的方法。我找不到人和我在球場揮灑汗水,找不到人分享一天的趣事,也找不到喝酒吃肉吹牛皮的夥伴。
這樣的狀态讓我感覺到危險,我嘗試着尋找一些可以排解心緒的辦法。恰好當時一款韓國端游被騰訊收購,畫風畫質在當時那個時期都稱得上是制作精良,又是RPG類游戲,于是我在開服當天就完成了注冊,它就是《劍靈》。最開始,寝室四個人中三個人都上手了這款游戲,但後來另外兩個轉戰LOL,于是我就成了寝室唯一玩這個游戲的人。離譜的是,當我玩劍靈他們玩LOL時,他倆覺得我搶了他們的網速,要我等他們玩完再開始。WTF,甚至還大言不慚地講,這網是大一時他們拉的,路由器的錢我也沒攤分,所以他們有優先使用權。淦,這是什麽邏輯,我後來的,但也每月均攤網費,結果打個游戲還得限制我的使用時間。當時,學校的網絡只有電信和鐵通,由于寝室已經拉了電信網絡,所以我決定,自己單拉一條鐵通網絡。但是鐵通的網絡很不穩定,PVP時經常掉線,十分影響游戲體驗。後來,我還嘗試用移動的無線網,但網絡質量更差,連登陸都困難。最後沒有辦法,我只能去網吧玩,但在夾雜着劣質煙與臭腳味道的小網吧中征戰實在是一種折磨,于是,這種排解心情的辦法實在是不大成功。
我的這種苦悶,并沒有與影兒提起,也許是自己所秉持的那種男人骨氣讓我無法開口。所以,她并不能理解我打游戲的行為,并認為這是玩物喪志,是不成熟的表現。我們還是會争吵,一如上學期一般。并且她似乎還适應了用哭泣來使我認錯的辦法,并且屢試不爽。這讓我大為恐慌。我并不覺得幾句争吵至于達到讓人流淚的程度,而且也不是什麽很過分很決絕的話,于是,在與她在一塊時,我愈發謹小慎微。
日子就這樣一天天過,我還在經歷着,這種被冷落被孤立的生活。
每天從寝室上學,出門的時候,向來是其他三個舍友一起走,而我獨自落單。并不是我不合群,而是往往一轉身的功夫,那哥幾個就相互呼喊着走了出去,基本也沒什麽去跟上他們腳步的機會。
三人中,有一個學習好些,并且不打游戲,人也相對老實些。我來之前,他們定的寝室值日一周一輪,但實際上基本上都是他一個人清掃,包括清掃廁所。但清掃的并不幹淨,這可能是由于他比較大大咧咧的原因吧。我雖然不是潔癖,但這種程度的髒亂也着實看不下去。故而,我将廁所好好的清潔了一番,并提議四個人輪流值周,這件事可以說是合情合理。雖然表面上另兩位也同意了,但暗地裏他們卻和其他同學說我事多,性格古怪等等,以至于整個系,沒與我實際接觸過的人,都覺得我就是和他們口中說的一般,是個怪人。
于是,我更加不受待見了。
我是一個心情挂在臉上的人,于是和影兒在一起相處的時候也時常悶悶不樂。我知道這不是長久之計,我要有發洩的地方。于是一次路過活動室門口,我聽到裏面傳來砰砰砰的打擊聲,向內一看,是泰拳社在訓練。登時想起來高中時有個轉校生是練泰拳的,當時大家都不敢惹他,因為即使是随便打鬧幾下,也夠疼幾天的。于是,我立馬來了興趣,鼓起勇氣敲了敲門,就這樣加入了泰拳社。後來知道,社長竟然比我年紀還小,他是專升本上來的大一,以前練過幾年拳,在資歷上,自然是讓人心服口服。另外一個社員是之前練散打的,但由于我們學校沒有散打社,他就加入了泰拳社,畢竟很多練習是相通的。還有幾個也都是有散打拳擊等搏擊基礎的。只有我一個菜鳥,并且我知道自己近視,是沒辦法更上一個臺階的,但即便如此,讓我痛痛快快的揮灑汗水,對我來說也是讓我十分滿足的事了,我可以借此一掃心中的陰霾。
我們練拳,先在活動室跑五圈,熱熱身,前後滾翻練習,壓腿;接着練習空擊直拳、擺拳、上勾拳,并交替前後手練習;再然後學習鞭腿,左右低鞭、中鞭、高鞭;之後學習膝法,肘擊;并伴着沙袋練習,對打練習等等,實在是不亦樂乎。而且社員之間都很友善,這裏大家可以彼此嬉笑打鬧,暢聊人生,我感到了久違的開心,久而久之,也越來越自信快樂。被舍友輕視,被謠言中傷這類東西我再也不放在心上。
開始時,影兒對我的決定是支持的,但随着我的興趣逐漸加大,去拳社的次數越來越多,她便向我表達了不滿。但她又怎能知道,這可是我那時期唯一的情感寄托啊。
這種插班而遭遇的校園冷暴力在我的學業生涯裏出現了兩次,而且是出奇的類似,我自然是知道有的人可以很好的融入新的集體,也知道或許會有很包容的一班人能夠對插班生表現出友好。但,從我的經歷來看,插班真的要面臨較大的人際關系風險。所以,如果可以的話,我真希望我不是那個特殊的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