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東宮驚變(九)

東宮驚變(九)

春去秋來,落葉紛紛,轉眼間便到了九月。

因着中秋宮宴上,陛下開了金口,讓各宮統計入宮滿十年的宮女,以便日後放出宮去。

貴妃便命宮女所對所有入宮滿十年的宮女進行登記造冊。

時隔多月,衛昭終于踏出了東宮,回到了宮女所。

負責登記的宮人細細詢問她的入宮時間、所屬宮室等,最後将毛筆遞給她,示意她簽字,“在這裏簽個字按個手印,然後回去等消息吧。”

衛昭問道:“若是我不簽字會怎麽樣?”

“不簽字你就進不了這次的名冊中,自然也就沒有出宮的機會了。”

衛昭拿起毛筆,沉思半晌,筆尖卻遲遲未能落到紙面上。

宮人忍不住開口催促道:“還簽不簽?不簽就待旁邊去,後面還有人排隊呢。”

衛昭放下筆,走到一邊,“不好意思,我還沒有想清楚。”

“那你想好了再來吧。”宮人收起她的竹簡,“不過,我們可不會一直等着你,下一個。”

衛昭從宮女所出來,便看到紫鵑在門外等她。

紫鵑一見她的身影,便一下跳起來,興奮道:“昭昭,我想死你啦!”

衛昭被她一個熊撲抱住,兩個人又笑又跳。

跳完紫鵑松開她,仔細看了看她的臉,啧啧兩聲道:“你看你,都瘦了。”

Advertisement

衛昭扯了扯她的臉,笑道:“你倒是圓潤了一圈。”

紫鵑頓時大驚失色:“啊!沒有吧!不會吧!你不要吓我!”

衛昭被她誇張的表情樂得不行,提起手中食盒給她看,“逗你的啦,我給你帶了點吃的,走,放你屋子裏去。”

兩人手挽手往外走,紫鵑嘟囔道:“你運氣好,剛好入宮滿十年,有些人就沒你那麽好運了,差了幾天而已,也不知道下次要等到什麽時候才能有出宮的機會了。昭昭,你出去以後,可千萬不要忘了我。”

衛昭點點頭,“放心,我還沒有簽字呢。”

“那就好……什麽!”紫鵑不可置信地看着她,“你還沒有簽字?你為什麽不簽字呀?難道你不想出宮跟爹娘團聚嗎?”

衛昭:“自然是想的。”

“那為什麽呀?”紫鵑恍然大悟,“是不是她們為難你了,不讓你簽字?我要去告她們去!”

衛昭趕緊攔住她,“不是,你別激動,是我自己還沒有想好。”

“你還要想什麽呀?你不是想一輩子留在東宮吧!?東宮那種地方……”

衛昭手疾眼快地捂住她的嘴,左右看了看,把她拉到僻靜的地方。

紫鵑一把拂開她的手,“東宮那種地方,你有什麽好猶豫的?”

“東宮也沒你想象的那麽恐怖啦……”衛昭弱弱道。

她也不知道自己在猶豫什麽?

或許她只是覺得,能待在宮裏,看着太子殿下成為一位英明君主,也是一件挺好的事情吧。

這麽一想,深宮歲月似乎也沒那麽難熬了。

紫鵑看着她,一臉不忍直視的表情,撇了撇嘴道:“還要多恐怖?那裏究竟給你灌了什麽迷魂湯,你連出宮都不想出了?”

“我再想想吧。”衛昭安撫她道,随即轉移話題,“對了,碧茶去哪了?我今日想去長信宮找她,結果沒找到。”

紫鵑聞言,偷偷瞄了她一眼,欲言又止道:“你……你還不知道呀?”

衛昭看她臉色,心中一沉,“怎麽了?”

“哎……”紫鵑架不住她反複追問,只得告訴她實情,“碧茶她死了,聽說是自己上吊死的,就死在長信宮裏。”

衛昭身形一頓,手中的食盒“哐當”一聲掉在地上。

***

是夜。

長信宮中一片寂靜,自從有宮女在此自缢身亡後,便再也沒有人敢來此處。

西殿附近的一處角落裏,衛昭蹲在地上,将手中的紙錢一點點地丢到火盆裏,看着它們一點點燃燒殆盡。

黑煙卷起紙灰飄到空中,又洋洋灑灑撒向大地,仿佛是冤魂流下的黑色眼淚。

在宮裏燒紙錢是重罪,衛昭這樣被抓到是要受罰的,重罰致死也不是沒可能。

可她只要一想到,碧茶是因她而死的,那她又怎麽能因為怕死而眼睜睜看着她死後無人祭奠呢?

燒完最後一疊紙錢,衛昭準備離去,眼前卻出現了一片石青色蟒袍衣角。

她心裏一跳,擡起頭看到來人,立馬驚慌失措地跪在地上。

“太、太子殿下。”

太子殿下不知為何,竟然深夜來到了長信宮。

他看着衛昭身邊的火盆,冷聲道:“宮中不許燒紙,你不知道嗎?”

“奴婢知錯,請太子殿下饒命。”衛昭跪在地上,慌忙磕頭求饒,懷中的香囊不慎掉出,掉到了太子腳下。

她連忙伸手就要去拿,卻有一雙手比她更快撿起了香囊。

“殿下!”衛昭驚呼一聲,忍不住擡起了頭。

太子緩緩摩擦着手中香囊,問道:“你可知宮中不許宮女與人私相授受?”

“殿下怎麽知道這是別人給我的?”衛昭反問道。

說完看見太子臉色不虞,又急忙解釋道:“殿下誤會了,這不是私相授受,裏面是一道平安符,是別人為我求來的生辰禮。”

“生辰禮?”

太子看到香囊上繡着的平安兩個字,知道這确實只是一道平安符,臉色好轉了一些。

衛昭小心翼翼道:“跟太子殿下一起吃面那天,是我的生辰。”

原來如此,所以那天李嬷嬷才會把她帶到小廚房去。

太子喉結微動,“宮女……你叫什麽名字?”

衛昭連忙道:“奴婢衛昭。”

太子繼續說道:“宮女衛昭,行為失當,罰俸銀一月。”

宮中燒紙乃是大罪,太子殿下居然只罰了她一個月俸銀。

衛昭不敢多想,連忙趴在地上,“謝太子殿下。”

擡起頭後,衛昭看着太子,發覺他今天心情不錯,大着膽子問道:“太子殿下,這世上,是否真的好心沒有好報?”

這句話,碧茶生前跟她說了很多遍,她從來不相信。

現在,碧茶死了,她開始懷疑,是否冥冥中真的有定數?

在這深宮中,是否好心真的會害死人?

太子看了她一眼,“你可是覺得你救了孤,孤卻還罰你,心中有了怨怠?”

衛昭連忙擺手道:“奴婢不敢,奴婢只是覺得碧茶是個好人,卻落得這樣的下場。奴婢為她燒紙,也只是想讓她能在陰間過的好一點,來世能投個好胎。”

“投胎?”太子勾起嘴角,反問道:“你相信這世界上有投胎轉世一說嗎?”

佛教中有一種說法叫“投胎轉世”,大魏皇室崇信佛教,皇帝和貴妃都篤信佛法,民間佛寺更是香火不斷。

可如今太子殿下卻問出了這樣的問題。

衛昭看着他,呆呆地問道:“殿下難道不信嗎?”

沒想到太子卻嗤笑一聲,道:“佛教有言,因果輪回,報應不爽,因此世人不去努力,卻将自己的前程性命寄托在虛無缥缈的鬼神之說上,真是荒唐。”

他看着衛昭懵懂的眼神,将香囊扔下,轉身離去。

“孤從來不信神佛,只信自己。”

***

統計出宮人員名冊的事情有條不紊地進行,還沒等衛昭想好到底要不要出宮,時間轉眼已經來到十月,宮裏一下變得繁忙了起來。

金秋十月,正是草長莺飛的季節,也是皇家按禮制舉行狩獵活動的時節。

天子狩獵,是大魏皇朝每年必舉行的隆重盛事。

對以武立國的大魏朝而言,狩獵不僅可以當作一場大型的軍事演習,還可以起到嚴明賞罰、整頓軍紀的作用,可謂一舉多得。

古時素來有“天子狩獵,國泰民安”的說法。

天子出行,由九匹馬拉着皇蓋禦車,身後百官陪同,侍者護衛更是多達千人,繞着都城幾條大街游行一遍,以此昭告子民。

這也是太子行冠禮以後,第一次主持祭祀大典。

城門口,太子身穿冕服,代天子祭祀天地,祈求來年風調雨順。

他登高而站,一絲不茍地行完各類昭告天地的禮節,朗聲誦讀祭天祝文,而後一揮手,底下方隊中推出牛羊豬等家畜祭品,放于陣前。

禮官依照流程上前請示太子是否開始祭天儀式。

太子莊嚴肅穆,道:“祭!”

他的話被近旁的兩名禮官傳達下去,兩人傳四人,四人傳八人,而後十六人、三十二人相次傳喝,最後大魏軍士三百二十人以最大的肺活量齊聲高喝“祭”,聲震屋瓦。

祭祀的牲口被一刀斬首,血液噴灑而出,旁觀者無不為之動容。

祭天完畢,城樓上鼓聲響起,大軍開拔,浩浩蕩蕩往西山獵場而去。

西山獵場有一座皇家獵苑,是一條覆蓋方圓數十裏的小山脈,多以平地為主,在皇家狩獵的前幾天裏,管轄獵場的官員就命人将許多動物驅趕進山裏,以便達官貴人們不會铩羽而歸。

而此次狩獵的最終目的,一為展示力量,二為太子選妃。

因此除了文武百官以外,很多高門貴女也一同參與,只盼能被太子殿下看上,一朝飛上枝頭做鳳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