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章
第 12 章
第二天,一家人便早早的起來打魚肉、腌小魚、調面糊,這次沒弄上幾只河蝦,就沒法子做蝦餅了。
幾人正在院裏處理魚肉呢,就有人來敲門,此時外面天都還沒怎麽亮。
“誰呀?這麽早就過來。”陳秀雲一邊嘀咕,一邊去開門。
“二嬸。”門外是有些局促的李喬。
“是喬哥兒啊,快進來,怎麽這麽早就過來了?”
李喬一進門就看見了院裏擺着的幾盆大魚小魚,面上發紅,卻只能硬着頭皮回話,“我娘昨天回去說堂嫂今日要去擺攤,我就想着來看看能不能幫幫忙。”
陳秀雲頓了頓,昨日輕舟他們出去打漁後,大嫂确實來坐了會兒,見月笙他們沒在家,就問了下,陳秀雲也沒多想,就如實說了。現在一聽李喬這麽說,面色就有些不好看,昨日大嫂來家裏恐怕就是存了些心思的。她偷偷瞧了眼月笙,見月笙在竈房調面糊,還未注意到這邊,稍稍放心了些。
李輕舟在一旁聽了,也變了臉,他沉聲問道:“是你自己想來?還是你娘或者你嫂子叫你來的?”
李喬還是挺怵他這個堂哥的,也不敢隐瞞,“是,是我娘叫我來的。”李喬心裏也覺得她娘這事兒做得不地道,前天他去幫忙那是堂嫂請他了的,今日又沒請,就讓他巴巴地趕上來,不是讨人嫌嗎。說是幫忙,但到底是為了什麽還不清楚嗎。李喬很是後悔,早知道他那天回家就不說那麽清楚了。堂嫂待他那樣好,給他送絹花,不過幫了一點忙就給他開工錢。
“怎麽都站在這?”月笙從竈房出來就見幾個人站在院子裏,氣氛有些奇怪,一轉眼看到了眼圈紅紅的李喬,“喬喬也過來了啊?這是怎麽了,誰欺負你了嗎?”
“堂嫂,我......”
“娘,你領着喬哥兒去屋裏收拾下。”李輕舟出言打斷李喬。
“哎,這就去。”陳秀雲趕緊拉了李喬去了堂屋。
月笙看了看兩人的背影,又看了看面色不虞的李輕舟和一旁面帶緊張的李重山,有些摸不着頭腦,“這是這麽了?”
李輕舟只能把情況如實告訴月笙,他有些忐忑,怕月笙不高興。這畢竟是月笙的生意,請不請人幫忙、請誰幫忙,那都得月笙自己決定,而不是像他大娘這樣,硬塞個人進來。
Advertisement
月笙一聽就明白這一大早的是因為什麽鬧得不愉快了,“沒事兒,喬喬想來就來吧。只是生意可能不好,開不了幾個錢,這個得提前跟喬喬他們說清楚。”
“你不生氣嗎?”
“唔,也不是什麽大事兒。而且重山畢竟是個男孩,我和他兩個人在外面擺攤,說不定會讓人說閑話,喬喬來幫忙也好。不過你得跟大娘說一下,下次有什麽事兒還是提前說一下,免得弄得不愉快。”
就月笙嫁過來的這些日子來看,大伯一家都挺和善,沒什麽壞心思,頂多就是有些小算計,但也無傷大雅,這麽多年對李輕舟他們也頗有照顧。而且明明可以自己去擺攤,最後也只是遣了喬哥兒來幫忙,還是拎得清的。
李輕舟再三确定月笙是真的不在意,而不是顧及親戚關系後才叫了李喬過來。
“你可以過來給你堂嫂幫忙,但是你一定要聽他的話,不能亂來。而且這之後生意肯定不像端午那日好,今天先去試試,回來再看看給你多少合适,但肯定沒前日那樣多,你要自己考慮清楚。”李輕舟嚴肅着一張臉跟李喬囑咐。
“嗯嗯,我會聽堂嫂的話的。”李喬忙不疊點頭。
“那你就去幫重山處理小魚吧。”
月笙看着依言乖乖去殺小魚的李喬,有些好笑,小聲跟李輕舟說:“你好兇,看把喬喬吓成什麽樣了。”
李輕舟低頭在月笙臉上親了口,“放心,我不會兇你的。”
月笙慌張看了眼四周,見沒人注意他倆才松了口氣。他有些氣惱地瞪了眼李輕舟,“不正經。”
這次只做了約摸二十斤魚肉的丸子和一百二十條刁子魚。因為覺得擺攤時要看顧兩口鍋有些麻煩,便在家裏就把所有的魚丸子都煮好了,才去了鎮上。今天鎮上沒什麽熱鬧,嫣嫣就留在家裏陪着陳秀雲。
到了鎮上,李輕舟先去四處轉了轉,果然見着了好幾個賣炸魚和魚丸的,其中還有同村人。李輕舟最後找了個離其他炸魚攤子遠些的空位,一次□□了十天的租子,才領了月笙他們過來幫着把攤子支好。
“那我就去撐船了,有什麽事就去河邊找我或者去肉鋪上找爹。”
“嗯,你去吧,不用擔心我們。”
李輕舟摸了摸月笙的頭,才轉身去了河邊。
“小老板,那日端午在河邊擺攤兒的是你們吧?”三人在攤子前站了好一會兒才迎來了第一個客人。
“沒錯,是我們。”
“我是瞧着有些眼熟,那日在你們攤子上買了魚丸子回去,老人家特別喜歡。你們昨天沒來擺攤兒吧?我昨個兒在另一個攤子上買了些丸子回去,總覺得差點意思。今日可算是碰上你們了。”
“昨日有點兒事,就沒來。您看看您要些什麽?”
“那給我來個三文錢的丸子,還有兩文錢的炸魚。你們後面還來擺攤兒吧?”
月笙動作麻利地将裹好面糊的小魚放進油鍋裏,“還來的,您要想買就來這兒就行。”
“哎,那就好。”
“給,您的十五個丸子和六條炸小魚。丸子今天是在家裏煮的,可能有些涼了,煩您自己回去熱一下。”
“不礙事兒,拿回家煮湯吃正好。”
“那您慢走!”
有了第一個客人,生意就漸漸好起來了,其中大部分都是端午那日來吃過的,都覺得還是月笙攤子上的味道好些,魚丸勁道,炸魚香酥。而且幾個小老板容貌俊秀,穿得幹淨整潔,說話也是和和氣氣地,瞧着就讓人舒心,相比之下他們就更願意來月笙的攤子了。
還有好些客人都在問有沒有蝦餅,月笙幾人只得一個個解釋,河蝦肉少,又不太好撈,還得過些日子。
今日客人确實比端午那日少了許多,不過他們東西準備的也不多,竟然未到午時就賣完了。
“這就賣完了?”李喬看着空蕩蕩的木盆還有些不可置信。
“嗯,賣完了。”月笙也沒想到,看來鎮上的人比他想象中有錢,今日來買魚丸的大部分都是兩文、三文的買,少有買一文的,都說回去煮湯燒菜要方便許多,尤其是那廚藝不好的,更加省心。
幾人收拾了攤子正準備回家,卻被人叫住了。
“小老板們等一等,等一等。”來人是個四十多歲的大叔,長相有些憨厚。
“我們今天已經賣完了,您要買東西得明日了。”月笙以為這人是來買吃的。
大叔擺了擺手,“呼呼,我不是來買東西,我是有生意想和你們談。”
“生意?”
“對,鄙人姓彭,我在東街有一家彭家湯面。尋常也就是放些雞蛋、肉塊在面裏,以前也試着放過魚肉,但魚肉刺多而且總有股腥味,買的人不多,就沒做過了。前日吃了你家的魚丸,覺得味道很不錯。自己做又要買魚還要費時費力處理,便想着從你這兒直接買些丸子,也算換個花樣。小老板覺得意下如何?”
月笙一聽彭家湯面便有了印象,這是家老店了。每日生意很是紅火,湯面味道很好,尤其以陽春面出名。
送上門的生意,月笙自然不會拒絕。經過二人商議後,月笙需每日向彭老板以三十文的價格提供八斤魚丸,而彭老板承諾一年內不在其他人那裏購買魚丸。這樣月笙每日可以獲得約二十五文的收益,對彭老板來說也比較優惠。兩人立了字據,簽字畫押,便算是成了。若是有一方違約了,是可以拿着占據去縣衙告狀的。
月笙今日賺了錢,又談了莊小生意,很是高興,他招呼着同樣滿臉喜色的李重山和李喬,“今天請你們吃大肉包子。”
大肉包子兩文錢一個,面皮松軟,咬一口就有肉油流出,月笙一下買了七個,李輕舟兩個,剩下的一人一個。
到了渡口,等了一會兒,李輕舟才從河對岸過來。李輕舟一眼就瞧着了在岸邊啃包子的月笙。
“這麽快就賣完了?”李輕舟将船靠岸,等客人們都下了船,就趕緊幫着月笙他們把東西搬上了船。
“嗯,賣完了。還和彭家湯面做了點小生意。”月笙迫不及待地和李輕舟分享喜悅。
“這麽厲害!”李輕舟由衷贊嘆,同時他也覺着這或許是個新的機會,“既然有面館需要魚丸,說不定還有其他飯館也有需要,我明天去四處問問看。”魚丸看着簡單,但要是要大量的做,還是比較費時費力的,尤其是還要從魚販子手裏買魚再加工,李輕舟越想越覺得能成。
月笙略一思索,也覺得興許有戲,“我覺得可行,你去得時候記得帶些丸子,總要讓人嘗嘗才好。”
“嗯。今日賣得這麽快,明日還要多備些嗎?”
“魚丸子就不了,明天還要準備面館的份,多了忙不過來。小魚可以多些,若是明天能談幾個館子,日後魚丸怕是還要少些才成。有時間我再琢磨琢磨有沒有其他東西可以賣。”
“慢慢來,不着急。”
回到家,李福貴和他娘江鳳仙竟然也在,見了他們回來,兩人臉上都有些窘迫。
原是李輕舟早上送了月笙他們過來之後,就回去找了李福貴說了李喬來幫忙的事兒。李輕舟和李福貴就差了幾個月,兩人從小就關系好,一聽這事兒,就知道他娘做得有些欠妥了。輕舟哥好不容易娶了媳婦兒,這才嫁進來沒幾天,剛剛做了點小買賣,他娘就想去分一杯羹,若是讓嫂子因此生了芥蒂可就是罪過了。
這不就跟他娘一起過來賠禮了。
“那個,嫂子,實在對不住,我娘她就這樣的性格,喬哥兒也給你添麻煩了,我們這就領他回去。”李福貴是個嘴笨的,絞盡腦汁也就說了這麽幾句。
“月笙了,大娘我也是心急,我就是想着喬哥兒也不小了,想讓他也跟着學學本事,順便賺點銅板傍身,我真沒其他意思......”江鳳仙也緊跟着表态。
“我都知道的,喬哥兒來幫忙我很高興,以後也少不得要他幫忙。就是大娘日後有什麽事兒還是要提前跟我們說,今日喬喬突然過來,我們還以為是家中出了什麽事兒,可把我們吓壞了。”月笙笑着對兩人說。
“哎哎,是該提前說,是該提前說。”
之後月笙又當着江鳳仙和李福貴的面,給李喬結了二十文的工錢,也說了李喬每天都可以來幫忙,每日工錢都不會低于二十文。按着今日的情況,每天也就差不多忙半日,二十文已經不低了。江鳳仙笑成了花,連連誇贊月笙。
送走李喬幾人,李輕舟便又回去撐船了,等晚些時候還要去撈魚。
月笙一個人回房算了算今日的收益,雖然比端午那日低了許多,但也有九十多個銅板,對于鄉下普通人家來說,已經很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