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章

第 56 章

九畝地的地契都已經拿回來了,熱熱鬧鬧過完元宵節,也該開始準備挖魚塘、建房子了。

“各位爺爺奶奶,就勞煩你們回去了多說道說道,幫我多喊些人過來幫忙。”

無論什麽時節,只要不是刮風下雨,每日傍晚許多老人家都會聚在村裏的曬壩上聊天嗑瓜子。李輕舟下午吃過飯,就陪着月笙溜溜噠噠到了這邊。和幾位老人家随意聊了幾句,就把家裏要找人挖魚塘的事兒說了。

“輕舟小子,你說的可是真的?就幫你挖那個魚塘,一天就給七十文,還管一頓飯?”哪怕李輕舟已經說得很清楚了,還是有些人覺得不太相信。

“自是真的,都是一個村兒的,騙你們做什麽。只是這挖魚塘是體力活兒,還得要些能吃苦的青壯漢子才行。而且估摸着要做一個來月,這家裏就顧不上了,可要提前考慮清楚。”

“哎哎哎,你放心,我家漢子多,個個都是能吃苦耐勞的,保管幫你弄得好好的。”有老太太當即就擠上前來,跟李輕舟他們表态了,就算去鎮上找活兒基本上也才這個價呢,還不一定能找得着。現在在村裏就能做活,有這樣的好事兒,自然得先緊着家裏人。

“我家兩個兒子也得空呢。”

“我家漢子也多,我今兒回去就跟他們說。”

這年頭什麽都缺,就是不缺人,也沒有誰不願賺錢。一天七十文,一個月也有二兩銀子,省着點用都能抵半年的花銷了。哪怕家裏活計多,在場的老人家們也都打算抽一兩個漢子過來挖魚塘,一時間竟紛紛炫耀起家裏的人口來。

“對了,輕舟小子,你們招不招外村人啊?”還有人想把自己娘家或者女兒婆家的親戚也都塞進來。

眼看着有幾位老太太說着說着好似要吵起來,李輕舟才不得不出聲打斷,“我們暫且只要二十五個人,明天早上來我家說一聲就行,外村人就先不必了。”

“哦哦,這樣啊,那我這就回去說,你和月笙慢着點兒啊。”

“我也先回去了。”

一聽只要二十五個,大家都急急忙忙往家趕,生怕走得慢耽誤了。沒一會兒功夫,曬壩上就只剩了李輕舟和月笙兩個人。

“這些老人家一個個走路還真快。”李輕舟看着遠去的佝偻背影打趣到。

Advertisement

“誰不想多掙幾個錢呢,”月笙坐在樹墩子上,擡頭看着成群的麻雀從天上飛過,“你建新房的事兒看的怎麽樣了?”

建房不比挖魚塘,得找專門的匠人才行,還要準備木料、磚頭、瓦片等各種材料,李輕舟從縣城回來後每天白日裏就在鎮上和附近的村子跑,四處打聽這些東西。

李輕舟也挨着月笙坐下,“我問了好幾家工匠鋪子,按着咱們的設想,建個青磚瓦房,若是不包材料,價錢差不多都在三十兩左右,包材料的話就得要五十兩了。我是打算自己先把材料備齊了,再去鎮上找家工匠鋪子把活兒包了就行,到時候讓大伯和福貴兒幫幫忙,也用不着另外找人了。”

“那也行,左右白石村就有燒青磚和瓦片的,離得也不算遠。至于房梁,上山砍幾根先晾着就行,也能省點錢。”

仔細算算,他們這一番折騰可要花不少銀子。八畝地的魚塘,少說也要挖一個多月,二十五個人的工錢加起來就得花七八十兩。再加上買地的、建房的還有夥食,怎麽着也要一百多兩。也就是他們現在開鋪子攢了些家底才敢這樣,但能省的還是要省的。

“行,那我明天先把魚塘這邊兒定下來,之後就去白石村把材料拉回來。”

第二天一大早,李輕舟他們還在吃飯呢,院門外就有人候着了。

“來這麽早?”湯圓在院子裏吠叫個不停,李輕舟呵斥了一聲,就去開了院門,把人都放了進來,“你們先在院子裏等一會兒,我吃完飯就來。”

“哎,你吃,你吃,我們不着急。”進來的幾個漢子沒想到這麽不湊巧,都有些不好意思,一個個漲紅了臉。

李輕舟也沒管他們,進了堂屋三兩口啃完烙餅,就拿着早就準備好的小冊子和筆進了院子。就這一會兒功夫,院子裏就又多了許多人,而且大家都很自覺得按着先後順序排好了。

李輕舟坐在草棚子下的桌子旁又等了會兒,估摸着院子裏已經有了二十多個人,才開口道: “登記之前,我還是再跟你們說一說。今天找大家夥兒來,是想請你們幫忙挖個魚塘,不用太深,六七尺就夠了。也不會讓你們白幹,每個人一天七十個銅板,再管中午一頓飯。不過鋤頭和撮箕還得自己帶,我家裏沒那麽多。”

哪怕昨天已經跟那些老人說得很清楚了,但傳來傳去的,難免有誤差。果然李輕舟話音一落,就有幾個人和前後的人開始嘀嘀咕咕。

李輕舟看了一眼,又道:“若是想好了,就來我這兒記個名字,明天早上就可以帶着鋤頭去西南邊的灘塗地上工了。不過我醜話說在前頭,若是有誰偷奸耍滑,那也別怪我不顧同村情誼了。”

“嗳,輕舟小子你放心,我們一定好好幹。你快給記名兒吧!”

很快李輕舟就在冊子上記好了二十五個人的名字,成功得了活計的人一一和李輕舟道別,興高采烈地就回去和家裏人分享喜悅了。

“招完了?這就招滿二十五個了?我吃了早飯就趕緊過來了,怎麽還是晚了!”來晚了的就沒那麽歡喜了,一想到回去家裏老娘媳婦兒的唠叨就覺得頭大。但也沒人敢在李輕舟面前鬧,生怕惹了人厭煩,只能自己嘟嘟囔囔發幾句牢騷。

招好人,李輕舟就和李成林父子倆載着桌椅板凳和鍋碗瓢盆去了灘塗地那邊。三人砍了樹杈,搭了一個大棚子,又用石塊和稀泥壘了個竈。以後就可以直接在這兒煮飯,免得跑來跑去費時間。煮飯的事兒李輕舟請了江鳳仙和萬迎春,一頓飯給四十文工錢。

翌日,李輕舟吃過早飯到灘塗地時,大部分人都已經來了,拿着鋤頭和撮箕幹得熱火朝天。

這裏土質松軟,挖起來還算輕松。李輕舟在這邊盯了兩天,發現大家夥兒都做得很認真後,便跟江鳳仙打了個招呼,開始去白石村購置建房的材料了。

忙活了十來天,才終于把所有的材料準備的差不多。

李輕舟又去了鎮上口碑不錯的金石工匠鋪,找了一個八人的小隊接了建房的活計。

二月十一,宜建造動土。

建新房是大事兒,這日鋪子便沒開張。一早起來,陳秀雲就開始發面蒸肉包子,準備早飯,江鳳仙和萬迎春也趕來幫忙。他們請得是鎮上的師傅,這動工的第一頓自然要備的好些。

“程師傅,之後就麻煩您幾位了。”說完,李輕舟就将杯中的酒一飲而盡。

“都是分內之事,稱不上麻煩。”程師傅等人端着酒杯,笑得開懷。不過是早飯,這桌上也是有酒有肉的,很是豐盛,主人家也爽快,在這樣的人家做事兒最順心,他們自然高興。

建房就比挖魚塘講究多了,需得焚香祭神過後才能動土。這主持儀式的人,李輕舟也沒請別人,直接找了村長林正遠,他在村裏有威望,家裏人丁興旺又和睦,做這事兒最合适不過。

李輕舟他們到灘塗地那邊時,已經圍了不少人,都是聽說李輕舟家要建青磚大瓦房,來看熱鬧的。

“還是輕舟他們有本事兒啊,這麽大一塊地,得建多大的房子啊?”

“而且還是青磚大瓦房呢,還真是不一樣喏。”

“青磚瓦房,得要不少銀子吧?”

“怎麽着也要四五十兩,不過啊人家也不差那錢。你看看那下邊兒,整整八畝地呢,聽說都要挖成魚塘,這買地加工錢都快上百兩了,人家眼都不眨就弄了。”

“唉,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隔了老遠,李輕舟就聽見了議論聲,有感嘆有羨慕。不過見了李輕舟就都收了聲,轉而開始道恭喜了。李輕舟應付了幾句,就帶着師傅們去找林正遠了。

吉時到。

林正遠先帶着李輕舟和李重山設了香案,擺上桂圓、紅棗、蘋果等物,這才燃了立香,站定在香案正前方。

“土地神在上,今吉日良辰,清河李氏在此動土,興建宅地,特虔備香燭花果,請予庇佑。”林正遠說完祝詞,俯身拜了三拜,便把立香插上了,李輕舟和李重山也跟着照做。

之後李輕舟兄弟倆又在林正遠的帶領下,在地基四角都燒了紙錢,還在牆基處滴了公雞血。至此,祭神儀式才算是完了。

“給,這第一鋤還是得你來挖。”程師傅把鋤頭遞給祭神回來的李輕舟。

“好!”李輕舟接過鋤頭走到正中位置挖下了第一鋤,并大喊一聲:“破土開工!”

噼裏啪啦的炮竹聲适時響起。

“遠叔,今日麻煩你了!”李輕舟拿出早就備好的紅封遞給林正遠。

林正遠笑呵呵接了,“哈哈,不麻煩不麻煩。我還等着喝喬遷喜酒呢。”

“一定一定,您到時候可一定要捧場。”

鞭炮聲一停,程師傅就帶着幾個小工開始忙活起來。

“輕舟,重山,你們兩在這兒看着,我和嫣嫣先回去了,月笙一個人在家我不放心。”陳秀雲站在旁邊看了會兒熱鬧,就有些待不住。這邊離得有些遠,路上又不平整,他們就沒讓月笙過來。

“行,那娘你們先回。中午也不用等我們吃飯了,我們就在這邊吃。”說完李輕舟又趕緊補充道:“對了,您回去讓月笙早點休息,今兒早上太鬧騰,他肯定沒睡好呢。”

“這還用你說?”陳秀雲笑着說了句。

“嘿嘿,我這不是怕娘忙忘了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