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第37章

彭發離職, 雖然建築公司很不高興,但也只是限制他們這些包工頭接公司的外包項目而已,從公司購買材料是沒什麽問題的。

進入八十年代, 國家就逐漸取消憑票購物的政策, 不過有些東西卻要有批條才能購買, 比如一些緊俏的建築材料。

這幾年物資充裕了,建築公司對材料這塊的管控就沒那麽嚴格,彭發在外面接了小工程, 一直能從公司買到材料,就是上次趙岚給他介紹的那個露天廣告, 材料也還能買到, 可沒想到這次卻突然被卡住了。

彭發到底在建築公司幹了好幾年,熟人不少, 打聽了一圈就知道怎麽回事。

原來越來越多人想出來單幹,搞得公司人心惶惶,為了穩定軍心,公司當然不想放走那麽多人, 可人家要辭職, 公司也不可能把人扣下, 于是他們就打算來一招殺雞儆猴震懾衆人。

建築公司有建築材料的管控權, 像彭發這樣的小工頭就算能鑽研接到項目, 沒有材料照樣賺不到錢。他們打算按死彭發, 讓想離職的人打消不該有的念頭。

廣告公司還沒有辦公地址, 彭發只能來家裏找趙岚,趙岚讓韓鑫幫忙去把住在附近的裴勝找來, 三人聚在客廳商量這事怎麽解決。

韓鑫坐在電腦椅上,撐着頭看着三個人眉頭緊鎖坐在沙發上, 他卻松了口氣,幸好沒聽趙岚的話在客廳裏亂來,要不然真的會有心理陰影的。

他敢保證像彭發這樣直接來家裏的情況絕對不在少數。

韓鑫這麽想也不是無的放矢,趙岚現在還是學生,要麽在學校上課,要麽就在忙莫文的後期改良方案,出了什麽意外,晚上來家裏找她絕對是最快的。

趙岚可不知道韓鑫在糾結這種兒女情長的事情,她心神都放在了這個露天廣告的施工上面。

如果沒有建築材料,露天廣告不能按時完成,那公司違約就要賠大筆錢。

露天廣告簽約的時候,對方可能也知道比較難辦,所以錢給了十六萬,按照合同,違約賠付三倍,那就是四十八萬,六個單的定金才三十萬。

而且裴勝在布景的時候已經用了不少,他們哪裏有錢賠償。

趙岚問彭發道:“除了建築公司能弄到材料,還有沒有別的渠道?”

Advertisement

彭發苦笑,要是有辦法,他也就不會來了,“有,是港臺那邊的,不過需要外彙,算一算彙率,工程全款都不夠材料的零頭。”

建築公司的材料是國內的,當然不用外彙購買,可現在建築公司要拿他們這些小工頭殺雞儆猴,自然不肯賣材料給彭發。

直接去材料工廠問,品類不全就算了,人家未必願意得罪建築公司。

為今之計就是找人疏通關系,而且只能趙岚去才有可能,換彭發去的話,只怕要火上澆油。

趙岚聽了彭發的建議,心下也為難,“我是哪個牌面上的人,找誰疏通關系?”

彭發明白趙岚的意思,莫文是娛樂圈的,建築圈的人未必會給他面子,更何況趙岚還不是莫文,只是他徒弟。

彭發越發心生愧疚,對趙岚解釋具體的緣由,“建築公司卡着外包項目,之前一起幹活的好些人沒有工程,知道我這裏有活幹就來找我了。

我想着大家多年老相識了,現在處境不好互助着渡過難關,我這裏聚集了這麽多人,可不就是那個最大的雞了嗎,別人去建築公司服軟可能還有一線生機,我是絕對不可能的。”

既然要殺雞,自然要殺最大的,彭發收下了好幾個小工頭,一下就變得很醒目。

裴勝是公安出身,自帶一股正氣,他并不覺得彭發哪裏做錯了。

“你出來單幹也不過是混口飯吃,建築公司這麽趕盡殺絕,确實有點過分,如果在寧城,我還能找找關系,可在海市,我半個認識的人都沒有。”

趙岚摸了摸自己光潔的下巴,冷哼一聲說道:“既然沒關系可以疏通,那就不用找了,我們直接上門。”

裴勝和彭發還沒反應過來,旁邊的韓鑫卻想歪了,急忙出聲阻止道:“打架解決不了問題,你別沖動。”

趙岚白了韓鑫一眼,吐槽他道:“誰說上門就去打架了,我上門說理不行嗎?”

韓鑫讪讪地笑了,這可不怪他想歪,剛才趙岚發狠的模樣,确實很想要打上門的意思,和趙岚相戀多年,韓鑫當然知道她除了拳頭很硬,腦子也很靈活,當然了,嘴巴更是利索得很。

反正他就沒說贏過趙岚,好像她師傅也沒贏過呢。

韓鑫問趙岚道:“那你打算用什麽道理去說服人家啊?”

趙岚覺得上建築公司說理的成功概率不大,便對裴勝和彭發說道:“明天我請個假,你們和我去城建局一趟。”

建築公司打算殺雞儆猴,以此來震懾公司浮動的人心,趙岚直接上建築公司做他們的思想工作,成功的可能性不大。

畢竟建築公司要維護公司的利益,趙岚不可能拿出相應的籌碼,城建局就不一樣了,人家放眼整個海市的發展,趙岚就有不少可操作的空間。

至于怎麽說服城建局的局長,趙岚只有一個大概的想法,所以她無視了韓鑫的提問,因為根本沒有答案。

趙岚實在太自信了,導致在場的三人以為她有了想法,之前還暗自發愁怎麽解決這件事,現在好似已經解決了一般。

可見趙岚外表的欺騙性有多高,反正連枕邊人的韓鑫都沒發覺半點異常。

第二天趙岚就帶着裴勝和彭發去城建局拜訪林局長。

堂堂海市的城建局的局長,也不是誰想見就能見的,趙岚當然又是扯莫文的虎皮。

雖然建築行業和娛樂行業的圈子交集不多,但莫文實在是太出名了,林局長聽說莫文的徒弟來拜訪,雖然心存疑慮,到底還是讓人進了自己的辦公室。

林局長還以為莫文要拍什麽影視作品,需要在特殊的建築地點取景,當地的管理局沒通過申請,所以找到自己這裏來了。

沒想到趙岚并沒有帶來莫文的需求,而是為了一個小包工頭打抱不平。

見林局長皺眉,趙岚立刻明白人家不以為然,她笑了笑,問道:“林局長是覺得這麽點芝麻綠豆大點的小事,竟然需要麻煩到您?”

能混到局長這個層面的人都是老狐貍,林局長即使這麽想,嘴上也不會承認的。

林局長和藹地笑道:“公務員嘛,為人民服務的事怎麽會分大小呢,這樣吧,待會我給建築公司那邊打個電話,你們要什麽材料直接過去提就好了。”

人家已經把話說到這個份上了,趙岚的目的也達到了,按理應該心滿意足離開。

可她還是搖頭,問林局長道:“林局長,冒昧問一句,我們國家的基建發展,單靠國企的建築公司能完成嗎?”

林局長立刻明白趙岚打了什麽主意,她是想釜底抽薪,直接削減建築公司的職權,讓他們徹底失去材料的管控。

這事涉及很多利益關系,林局長當然不會輕易承諾趙岚,便委婉地推脫道:“我們國家不僅是有國企的建築公司,私企的建築公司也是有的。”

趙岚當然知道這幾年冒出了不少私企的建築公司,但這些公司多少都跟城建局有關系,要不然不可能拿到建築材料的批條。

趙岚笑了一下,繼續問道:“那林局長有沒有想過,我們不過是做一個露天廣告,建築材料也用不了多少,為什麽我們會找到您這裏來。

而且打着師傅的名號才能敲響您的辦公室大門,那些求告無門的小包工頭,又該怎麽辦?”

這話聽着像告狀,可趙岚前面一個問題是問國家這麽多的基建項目,幾個國企或者有關系的建築公司是否能完成任務,兩個問題連在一起就不是告狀了。

趙岚是在問,建築公司這麽做,是不是在抑制國家的基建發展?

見林局長若有所思的模樣,趙岚就知道他已經在思考這個問題了,便繼續提問道:“國家這麽大,人又這麽多,我們還需要多少建築?”

林局長注視着趙岚,眼中滿是鄭重。

趙岚知道話點到這裏就可以了,于是提出了告辭。

通過這簡短的接觸,林局長對趙岚還挺有好感的,不僅當場給她打了電話,還給她寫了一個條子。

離開之前,林局長建議趙岚如果有很多露天廣告這樣的業務,最好注冊一個建築公司,申請建築材料也方便一些。

裴勝和彭發全程沒有說過一句話,等出了城建局的大門,兩人才長長松了一口氣。

趙岚見了他們這模樣,嘲笑道:“你們剛才一句話都沒說,純粹就是來給我撐場子的,至于那麽緊張嗎?我全程和林局長博弈都不緊張。”

裴勝吐槽趙岚,“請問你面對誰會緊張?”

趙岚認真思索了一番,還真讓她想到了一個人,“如果主席他老人家召見的話,我可能會緊張。”

說笑了幾句,裴勝和彭發也恢複了正常。

三人在門口商量了一下,怕夜長夢多,便拿着林局長的條子直奔建築公司,早點落實早點踏實。

看到城建局的條子,材料經理臉色異常難看,可又不得不按條子辦事,老總都不敢得罪林局長,他一個經理敢無視局長的條子,又不是吃了熊心豹子膽。

其實材料經理根本不用那麽生氣,趙岚把這個事捅到城建局那裏去,又拿國家建築說事,其實已經達到了釜底抽薪的目的,不用多久,建築公司的材料管控權一定會調整。

從城建局出來,彭發滿面紅光,後面直接高興得跳了起來,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才是那個十幾歲的少年。

“太揚眉吐氣了,我以為面對建築公司,這輩子都要窩窩囊囊的,只要想到李經理那張便秘的嘴臉,不管什麽時候我都會覺得爽快。”

彭發沒忘記這一切都是趙岚的功勞,他笑着說道:“小趙導是個真正有本事的人,以後我彭發就跟你混了,你說東,我絕不往西,有什麽需要盡管吩咐。”

趙岚還真需要彭發的幫忙,剛才林局長建議開個建築公司,當時她就入了心。

可是她這裏的事實在太多了,大學要上,導演也要學,廣告公司這攤子都還沒有弄起來,還有電腦維修店,所以她根本沒辦法開這個建築公司。

既然沒有時間,那只能把這個事委派給別人了。

趙岚若有所思地問彭發道:“剛才林局長的話你也聽到了,有什麽想法沒有?”

彭發沒反應過來趙岚問的是林局長說的哪句話,她只能重複一遍。

“你手下這麽多人,現在也可以拿到建築材料了,開個建築公司完全可以支應開。”

誰不想賺錢啊,裴勝和趙岚拍廣告就不少掙錢,他看在眼裏,急在心裏,可有什麽辦法呢,趙岚的廣告公司不可能養一個建築團隊,現在被趙岚這麽一撩撥,他立刻就心動了。

承接趙岚他們廣告公司的訂單,溫飽肯定沒問題,要是能再找到別的項目,那真是能徹底脫貧了。

随即裴勝又想到了建築公司,他遲疑地說道:“還是低調一點吧。”

趙岚知道他顧忌建築公司,笑了一下,繼續慫恿道:“你以為林局長又是給條子,又是打電話的,還真是為我們出頭啊,人家是想動建築公司這一塊了。

以後建築公司的手不會伸得那麽長,既然知道了先機,不趁着別人發現先搶占市場,那就是傻。”

彭發的臉一下就激動紅了,握緊拳頭就要向趙岚表态,可突然又想起了一件事。

“可是我沒錢啊,兩個工程就夠解決兄弟們的吃飯問題,哪有錢去成立公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