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紛亂的心思(二)
第33章 紛亂的心思(二)
結束會面以後科尼亞克假惺惺地表示, 他們之後會去機場接到來的阿拉克,最好定一個共同會面的時間,以便到時候碰面。
“這小子你們可以随意指揮。”
被帶來的底層人員看上去年紀已經三十多歲了, 是個面容普通的中年人,只在眼神中透露出堅毅之色,能看出并不是烏合之衆。
雖然是被歐洲情報組推薦過來的情報員, 可琴酒的腦子裏已經有了“科尼亞克=廢物”這樣的等式, 并不在意這個底層人員。他從前執行任務時有過不少次這樣的經歷:自己的任務完成得十分出色,但分配給底層人員的部分出了差錯,害他不得不查缺補漏甚至因此而受傷。
整個歐洲分部給他的感覺都不夠嚴謹,這讓琴酒很難對歐洲分部“看好”的底層人員持認同态度。
科尼亞克雖然不知道琴酒的思考邏輯,但他看得出來琴酒的不以為然。
老油條情報員面上不顯,只溫和地讓庫梅爾将準備好的資料遞給仁王和琴酒。
“只要這幾個人解決掉,我們的人手就會從商業和外圍兩方面吞并Lamarck組織。”他說, “我會讓戴吉利定時提供這幾個人的坐标。武器也已經調來了, 在中心區外圍一棟公寓裏,這是公寓的鑰匙。”
他示意庫梅爾将鑰匙遞給琴酒。
琴酒的應對依然很冷漠。
“既然是總部直接下達的命令,阿拉克會有我的通訊號碼的。”琴酒說,“至于見面,任務和你們無關,就沒必要再見面了。武器我會去取的。”
他的意思自然是直接聯絡提到的幾個代號成員,而不需要像這次這樣找個賭場所有人聚在一起。
科尼亞克沒有提出異議。
仁王依然穿着帶着兜帽的黑色風衣,半張臉和頭發全都隐藏在陰影裏。他在賭場昏暗的光線中瞥見科尼亞克眼神裏的不滿, 這讓他很想當場吹個口哨。他從口袋裏拆了一個糖果塞進嘴裏, 跟着琴酒往外走時迅速觀察了跟上來的那個底層人員。
是陌生的臉, 但總覺得好像見過。或許是長得太大衆了?
Advertisement
仁王只是記憶力出色而沒有超憶症, 他很難想起只看過一次的電影裏, 只出現過一次的人,更別提電影裏出現的樣子和現在見到的樣子并不完全相同。年齡不一樣,維度也不一樣。他并沒有認出這個底層人員就是後來的司陶特,也就是MI6的卧底特工。
喬·丹尼斯,MI6的秘密情報員,是在一年前以底層人員身份加入組織的。
十五年前組織成立歐洲分部時,負責國內治安的警察部門有效對組織所控制的幫派進行了打擊。組織迅速撤離,負責國內安全工作的MI5雖然收到了一些情報,但在調查後沒有發現不對。在歐洲其他國家都有情報員的MI6則發現了一些幫派背後有推手,在MI6內部提交了相關報告。
在那兩年後,隸屬于MI6的特工赤井務武在美國失蹤。他的妻子赤井瑪麗當時是MI6頗受矚目的王牌情報員,在自行調查後摸到了一些組織的蛛絲馬跡,又結合MI6本身的資料,認為組織已經将觸手伸進了英國。
國內安全主要由MI5負責,因此最開始負責對組織調查的是MI5的特工。而這時,并沒有放棄的赤井瑪麗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和人脈進行調查。MI6很快從美國同行的一些行動中摸到了蛛絲馬跡,甚至赤井瑪麗發現了貝爾摩德,影響到了貝爾摩德的幾次任務。
現在已經升任MI6管理層的赤井瑪麗,能在這個女特工處處受到限制的年代嶄露頭角,自然不只是個莽夫。她不僅個人能力出衆,思路也很靈活。很快她提交了關于組織的影響力報告,認為組織是跨國恐怖組織,并且背後有被隐藏的利益。
貝爾摩德作為關鍵人
物被擺上了臺面。
MI6上層在察覺到組織背後或許有美國人隐藏的秘密之後,迅速通過了對組織的調查方案,派出了一些駐外特工試圖搜集情報。
而MI6在美國的行動也同樣吸引了美國同行的注意力。
貝爾摩德讨厭赤井一家是有理由的:赤井務武失蹤之前已經摸到了組織的存在,赤井瑪麗的行動讓原本身份隐秘的貝爾摩德被FBI盯上,等到十幾年後,赤井秀一還卧底進入了組織,拿到大量情報後轉頭直接帶着FBI對美國分部進行了打擊。她扮做銀色食人魔,本來是想要引出赤井秀一,結果差點栽在赤井秀一手中……
這背後的故事如果講給別人聽,別人都會“感動”于貝爾摩德和赤井一家的緣分。
因最初赤井務武在美國失蹤,赤井瑪麗提交的任務報告也着重于美國,MI6又是負責國外諜報工作的部門,自然主要調動了在美國的特工。然而幾年前,在美國活動的特工遭受了打擊,MI6又獲得了組織在歐洲活動的一些情報,便與MI5進行了溝通。
在那之後,喬·丹尼斯被挑選出來,參與進了MI6的卧底計劃。
當然,喬·丹尼斯并不是在英國加入組織的。他是在法國加入組織的,在那之前他的身份就是法國底層一個普通的工人,工作內容就是搜集和法國有關的情報和信息。
MI6在法國的情報員有不少,專門将喬調入卧底計劃,也算是對組織的重視了。
英法之間的關系非常複雜,因此喬始終認為自己在“敵占區”,從成為情報員以來處事就十分謹慎。他面相就帶着一點勞動人民都有的苦相,非常适合扮作工人,而他的這個掩飾身份也經營了好多年,制造一個小的巧合後就很自然“被壓迫無法再勞作下去不得不加入底層幫派”。
在幫派中又經營了一段時間,喬才摸到幫派背後控制者的痕跡。
他努力表現出“不想再被控制”,展現出了自己的拼命和一些在情報上的獨特天賦,被負責法國這邊情報業務的戴吉利看中。
戴吉利原本就負責組織在歐洲的“招新”,也會關注地下世界的情報屋。喬進入他的眼裏後,通過幾次考核才成功成為了組織的底層人員。
喬還從未遇到過加入就這麽難的卧底任務——雖然他也是第一次做卧底。
人員審核就如此嚴格,組織的龐大完全可以管中窺豹了。喬這麽想的時候可不知道,來到歐洲分部的琴酒非常嫌棄歐洲分部,認為歐洲分部的人一個兩個都不夠小心謹慎。
進入組織一年以來,他見過的代號人員只有戴吉利和科尼亞克,科尼亞克還是在他拼命完成過一次重要任務後由戴吉利帶着見的,大概能确定科尼亞克是組織重要代號人員。
科尼亞克是歐洲當地的商人,商人的表面身份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至于更深入的情報,MI6上線要求他不要輕舉妄動,以潛伏為主。
“瑪麗女士認為組織非常危險,不提倡你采取任何可能暴露自己的行為。”
赤井瑪麗本人就在探查的過程中被貝爾摩德發現了。貝爾摩德憤怒于瑪麗暴露了她,可瑪麗也很可惜自己在貝爾摩德面前變成明牌:她為此不得不更小心謹慎地隐藏家人,隐藏自己對組織的各種行動。
MI6之前在美國的潛伏行動就遭受了組織的打擊。這次在歐洲重新開啓潛伏任務,已經在MI6內部有不小話語權的赤井瑪麗為任務計劃加了不少安全鎖,不斷要求執行任務的特工小心謹慎。
科尼亞克在歐洲待了十幾年,并且長時間停留在英國,很清楚MI5和MI6的行事作風,因此懷疑喬是MI6的人。但也只是懷疑。他在布置任務時希望喬能做點什麽,坐實這個懷疑,或者洗清自己的身份。如果坐實這
個懷疑的同時還能給琴酒和日內瓦帶來麻煩就更好了。
但喬在接到這個任務時就沒打算做任何額外的手腳。
首先,這可是他的代號任務。科尼亞克都說了那樣的話,他當然要好好做。能成為代號成員,以後的權限都不一樣了,可以說自己的卧底潛伏任務從拿到代號才算真正開始。
而任務本身對他來說也沒有任何心理負擔。要殺的都是些黑暗世界中的人。Lamarck組織的高層,那手底下一個兩個都黑得很。而且這都是些法國人,MI6的任務中也有探查他國機密,暗殺他國要員這樣的任務。喬本人非但不打算做手腳,還有些可惜科尼亞克給出的名單不夠分量。
就算是在卧底任務中,他要是完成了對法國要員的刺殺任務,那本身也是會算進MI6的功績裏的。⊙
顯然科尼亞克對官方人員的心理揣摩還不夠到位,也難怪他直接被琴酒認為是廢物了。
事實上現在在總部的君度也覺得科尼亞克有點廢物,但他沒辦法,已經走到這步了,科尼亞克的地位還不算低,他也只能希望科尼亞克這次能取得一定成果了。
倒是朗姆,同樣感受到了科尼亞克的廢物。
他想,這樣的人,就算不是君度那邊的,等到他取得了權限,也要迅速将人處理掉。怪不得歐洲分部這麽久了都沒取得什麽成績。留這種成員在組織裏,是對組織發展的拖累!
這麽想着的朗姆,看向了自己的通訊工具。
剛才,理論上正在歐洲執行任務的日內瓦給他發了郵件。
自傷了眼睛以來,脾氣更加暴躁,但也更有決斷的朗姆,看着郵件裏的“日內瓦”署名:“既然你有這個野心,也有把握在做了以後得到琴酒的支持……呼,能做到的話,給你這個機會也不是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