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第21章
此後兩日沈空青一直閑在家,那真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一個小夥子成日就窩在家睡覺,對此三位長輩卻是不置一詞。
甚至這位‘懶漢’少吃一頓,家裏人都還擔心他餓着。
早食這頓還得老爺子過來敲門喊人。
為何是他?
只因沈雲華一早就得挑擔去賣貨,沈空青一覺睡到辰時末才起,等他睡醒,沈雲華都在隔壁村了,而曲蓮要下地也顧不上他,至于沈澤蘭,她得了自家大哥的吩咐,根本就不敢過來敲門。
還可憐葉天冬,回回找借口來見他都不一定能看到人,上回送肉松餡的青團過來,從沈澤蘭口中得知人還在睡,至此他對青哥的‘嬌弱’又有了一個新的認知。
為了以後的幸福日子,他賣青團賣的更是上心。
至于沈空青本人,他此次回來就抱着養老的打算,對于種地那就更沒想法了,誠如他對杜遠志所說最大的志向就想吃吃喝喝睡睡,必要時候見見朋友喝點小酒。
而酒瘾他本來就沒有,上次在杜遠志家一起喝了一盅拐棗酒解饞,暫時還不想再飲。
由此他閑得很,最多就是逃不掉被沈君遷喊去澆菜和喂雞鴨。
他在家待了兩日便到了三月初,也正進了雨紛紛的清明節氣。
三月初二那日早上,南山村沒迎來天光破曉,而是等到了濛濛細雨。
對于昨日還豔陽高照今日卻細雨連綿的天氣南山村的村民是見怪不怪。
清明雨年年愁腸,每年這時候都得下點。
Advertisement
細雨下到辰時有逐漸轉大的趨勢,那會沈空青還在睡,忽然就聽見雨打屋檐的滴答聲,被雨聲從夢中驚醒,沈空青睜開眼,那雨拍窗戶的聲音就更加響亮。
只是這場雨沒把睡意趕跑反而讓他更沉迷夢鄉,他拿夾被蒙住頭,翻個身又繼續睡。
睡了多久不清楚,但當老爺子過來喊他時,就代表已經辰時末了。
老爺子講道理沈空青也沒賴着,一會就穿戴整齊過來開門。
門外雨落屋檐,滴滴答答形成一幅水簾,串成珠一樣滾落在地,又沿着青磚縫流出。
老爺子是戴着鬥笠和蓑衣過來的,現下東西就放在廊下。
沈君遷見他出來直接丢下一句:“我讓小妹用雞湯給你煮面吃,趕緊洗漱去。”
沈空青嗯了聲,關上房門往浴室去。
他一邊洗一邊想,也就是老爺子偏愛他,若是換成別家,自家小輩懶成這樣早就一掃帚趕出門去了。
可老爺子不僅讓他睡晚,還總擔心他餓着,吃食也不落下,該殺雞殺雞,從不含糊。
沈空青在家被細心養了幾日臉色确實好了許多,幾人是親眼看着的,想着他本就是回來養身體,現在有成效,說明就得這樣養,因此他做什麽家裏人也不攔着。
他洗漱完就找出自家的蓑衣和鬥笠穿上,跟着老爺子過去沈雲華那邊,兩家就隔着一扇牆,這幾日沈空青也幾乎都在那邊吃飯,自己一個人煮老爺子還不樂意。
沈空青也兌現承諾,一天殺一只雞炖湯或者焖着吃都行,家裏人也跟着過了嘴瘾。
今日下雨,地裏去不得,沈雲華也沒有去賣貨,可家裏卻只有沈君遷和沈澤蘭一老一少在。
而且今日沈君遷是讓沈澤蘭下廚,沈空青把蓑衣和鬥笠挂好,進廚房那會,沈澤蘭正把煮好的面起鍋。
廚房有雞湯的香氣,卻見沈澤蘭用笊籬将細白的面條從鍋裏撈起,掂了掂水分,倒進盛着雞湯的碗裏,然後從竈頭上放着的籃子裏抓三五片洗幹淨的苦麥菜擰成段丢進鍋裏滾熟再夾起鋪在面上。
最後撒上一點蔥花,一碗雞湯面就做好了。
沈澤蘭看見他,露出笑容:“正好面起鍋,大哥你快吃。”
沈空青嗯了聲,問她:“小叔小嬸呢?”
沈澤蘭道:“爹去地裏看油菜和麥子,娘去村長家找娟伯娘一塊剝花生種。”春花生就快下種了。
這時候麥子和油菜正是生長期,再過一個月就差不多可以采收,今日這雨越下越大,若是雨勢過兇就會導致減産或者絕收,一般這時候村裏人都萬分小心,做好清溝瀝水。
種地這事沈空青自然沒有沈君遷清楚,雞湯面也不着急吃了,先問老爺子:“可要去幫忙?”
“不用,這點雨不礙事。”
他說的篤定,沈空青自是信的,便去端了面過來坐着吃。
沈澤蘭則是把鍋和笊籬洗了。
沈君遷坐在他旁邊,面對這下了一早上的雨,念了句:“清明無雨旱黃梅,清明有雨水黃梅,就看今年這清明雨怎麽下了。”
沈空青吸着面條,這句諺語他打小就聽,還有什麽“清明前後,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之類的農諺,老一輩單靠天上的雲朵變化、今日下的一場雨就能推測出将來的天氣,這等能耐他是不行的。
至于老爺子這句話,意思就是清明下雨得适量,少了将來幹旱,多了将來水澇。
總之啊,老天爺是陰是晴都得合适才好。
老百姓種地就是靠天吃飯,今年是風調雨順還是幹旱水澇他都說了不準,今日不知明日事,他還是先填飽肚子再說。
沈空青捧着面碗大快朵頤,廚房外的雨也開始從大轉小,等他吃完一碗面條,又是早上那會的小雨了。
沈君遷走出去看了一眼,說:“嘿呀,這才對,一會就該出太陽了。”
沈空青見他心情轉好,就知這才是清明節該有的樣子。
晴雨交織,時而春雨綿綿,時而春光明媚。
作者有話要說:
我忘記說了,這本是大青養娃,所以後邊會有奶孩子的情節,哈哈哈,我看挺多人喜歡的,之前木子和顏顏那本也有人說有養娃日常就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