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第24章
知青點這邊的事情已經決定了, 糧倉這邊的分糧還在熱火朝天的進行着,陸家屯相比別的村人口算少的了,但這分起糧食來也是一項大工程。
而大隊長陸有才和村支書陸有道家可都是最後一個分糧的。
等到太陽都快下山了, 村裏的村民們才都分好了糧食, 就輪到陸有才和陸有道兩家了。
陸有才家勞動力多, 分到的糧食也是村裏數一數二的多,這不一到分糧的時候, 全家老小都上陣了, 不然這麽多糧食都很難運回去。
回到家後陸玉芝想着今天分糧了, 便趁着大家都在搬糧進倉庫的時候,摸進廚房,這時候陸有才的老婆錢桂芬正在廚房琢磨着今晚吃些什麽。
“媽, 媽, 今天是分糧的好日子,咱吃些好的吧。”
錢桂芬斜眼瞟了一眼閨女, “你想吃多好的?”
陸玉芝一看有戲,連忙眼前一亮說道, “今天煮頓幹的吧,再把前段時間三哥上山打的野豬肉拿出來炒炒吃了呗。”
自從三哥陸志強上回打到野豬之後, 也就秋收前幾天吃了點肉末, 到了後面就和以前的夥食一樣了,三哥也再沒上山打獵了, 這一轉眼又過去了一個多月, 她可是一點肉末都沒吃到過。
想想那野豬肉的味道,就要流口水了。
錢桂芬沒好氣的說道, “那肉是留着過年吃的,家裏少你的飯了, 還吃頓幹的,這才剛分糧過了今天以後就不過了。”
雖然話有些托大,但不能慣着家裏這些人,一旦開了這個頭,以後隔三差五的都讓煮頓幹飯,那以後的日子還要不要過了?
不是她不願意給家裏煮頓幹的吃,實在是家裏壯勞力是多,分的糧食也多,但吃飯的也不少啊,平時煮的飯即使不是純幹的,那也就是稀了一點點的撈飯。
對比村裏有的是人家家裏頓頓吃稀的,他們這種半幹的飯,就算不錯了,還有老三時不時能從山上打些獵物回來,改善夥食,那過得比村裏大部分人家都好多了。
雖說今天剛分糧,但家裏這麽多口人吃幹飯,那得一頓煮的比平時兩頓的飯還多,有這糧食還不如和以前一樣,這樣到了農忙的時候也能多煮些,讓大家吃個飽飯。
Advertisement
陸玉芝一聽急了,“媽,村裏過年不是有殺豬嗎,到時候我們多換幾斤回來呗,那個就留着過年吃,三哥打的野豬,我們就現在吃了算了。”
村裏也是有養豬的,不過這個也是國家的資産,養的豬大部分都要上交給縣裏,每年村裏也就最多能用糧食和錢留下一兩頭豬,分給村裏的人,當然不是免費的,要用錢或者糧食來換。
不過比縣城好多了,縣城還要用肉票加錢去換。
村裏的豬因為最近幾年風調雨順,收成也還不錯,豬喂養的也還肥壯,一頭豬大概有個二三百斤,兩頭豬五六百斤應該有。
不過村裏每年都會舉辦殺豬菜,由村辦事處組織出錢,召集村民所有人在年前吃頓殺豬菜,以慰勞大家這一年來的辛苦勞作,就光這就得用到百來斤豬肉做菜。
村裏幾十戶人家,百十號人,剩下個四百多斤豬肉,如果按人頭來分的話,每個人至少能分個三四斤,但有些人家家裏比較窮,吃不了這麽多,就會少買些豬肉。
有些家裏人壯勞力多就會多買些,再說走親戚啥的也用得上,別看一個人能分到三四斤,實則這些豬肉裏面都包含了豬骨頭,豬血,豬內髒之類的東西,除掉這些就沒有多少肉了,這樣分下來一個人能得個兩斤豬肉就不錯了。
家家戶戶也只有臨近年關的時候,才舍得多買些肉來改善夥食。
平時也只有到了農忙的時候,那時候村裏可沒有豬肉,只能去縣城的供銷社用肉票和錢買,那可就貴着呢,而且還供不應求呢。
“去去去,一邊去,這日子才好過了點,就想着吃香的喝辣的了,你也不看看我咱家多少人口,就過年能分到的那點豬肉,還不夠吃幾口的呢。”
這豬一旦除去了豬內髒,豬血豬大腸,豬肋骨,這肉也就剩不了太多了,村裏這麽多人分呢,他們家也就人口比較多,能分個十幾斤。
可也不看看這一大家子有多少口人,又都是能吃的時候,這幾筷子下去,這再多的豬肉也經不起造啊。
再說這過年走親訪友的,不得拿點豬肉出來招待人呢,這麽一來十幾斤的豬肉能吃到自家人嘴裏的能有多少。
這好不容易過個年還不得攢攢肉啊,一年到頭也就過個年能吃肉吃痛快點。
陸玉芝不幹了,“媽,村裏不是還有殺豬菜嗎,那時候也能吃肉啊,我們這都一個多月沒吃過肉了,就算你不顧我,你也要顧顧您兩個孫子啊,正長身體的時候,哪能不沾點葷腥呢。”知道自家媽不會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陸玉芝就轉換人選,俗話說,小兒子大孫子,老太太的命根子,兩個孫子媽總不能不管不顧吧。
錢桂芬還能不知道自家閨女的想法,“半大小子吃窮老子,吃都快把我吃窮了,還講什麽肉不肉的,有能耐找他們老子要肉去,我只管給他們吃飽飯,再說離過年還有一個多月,殺豬菜也就這一個月內的時間就要吃了,到時候想吃多少肉全憑各自本事了,殺豬菜上你想吃多少肉你就吃多少,我是管不着。”
兩個孫子老太太怎麽能不心疼呢,只是孫子們這個年紀,又能吃又幹不了多少活,家裏壯勞力多,吃飯的人也多,可不得省着點。
難道她不想讓家裏人吃飽飯,每天有葷腥,實在是這個世道就是這樣,沒有辦法,大家能吃飽肚子有力氣幹活就不錯了。
再說這再有一個月殺豬菜就要開始了,到時候全村人都來吃,桌上的肉啊,菜呀都有,想吃啥到時候全憑本事了,何必急于一時把家裏僅存的這點肉給霍霍了。
她還指望着自家老三啥時候能再上山打獵,多給自家攢點肉,過年好讓大家吃肉吃個痛快呢。
“媽~”
陸玉芝不依不饒,她可饞肉了。
錢桂芬可不慣着,“不幫忙幹活就出去,一天天的就知道吃肉,你是給家裏帶過一斤肉還是兩斤肉啊,就你掙的那點工分,連你自己都快喂不飽了,要不是靠着你哥哥們,你都得喝西北風去,村裏哪家姑娘有你這麽懶,擱別人家你就得餓肚子,天天幹活還沒飽飯吃。”
現在村裏哪家的姑娘不是從懂事就開始幫着家裏幹活的,上山下地家務那些樣樣都能幹,也就自家,因着前頭連生了三個兒子,最後一個才生了這麽個小閨女,這才寵了點。
從小也沒幹啥家務活,等她兩個哥哥娶了媳婦後,這廚房就是她這個老婆子和兩個媳婦的天下了,這閨女難得才進一次廚房,家裏的活也是她兩個嫂嫂幹的多,地裏的活也跟磨洋工似的。
錢桂芬總想着,家裏也不差她這口吃的,畢竟是小閨女,在自己娘家可不得寵着點,以後嫁了婆家,苦日子還在後頭呢,這才放縱了些,沒想到現在是越來越不着調了,看來以後得給她安排些活幹,省得她老想這些有的沒的。
陸玉芝看着她媽沒有一點動容的意思,就知道這事沒得商量,便只能拉這個臉,正好這時老大陸志文的老婆趙翠花,和老二陸志武的老婆李紅梅進來打算幫着婆婆給家裏人做晚飯。
陸玉芝眼見兩個嫂嫂進來了,再看看絲毫不理會自己的老太太,只能拉着臉走了出去。
趙翠花和李紅梅對視了一眼,均不明所以,兩人上前接過婆婆手裏的活計,趙翠花開口問道,“媽,小妹她這是怎麽了?”今天分糧應該是高興的時候啊。
錢桂芬手裏的活被兩個媳婦接手了,便走到竈臺邊燒起火來,“別管她,以後家裏的夥計你們也帶帶她,讓她學着做,別回頭找了婆家,什麽都不會做,到時候可就丢了你們爸的臉。”
趙翠花和李紅梅面面相觑,只能吶吶的點頭,也不知道小姑子是怎麽惹了婆婆不開心,以往對于家裏的活計多是她們兩個做的多,不過她們也無所謂,哪家嫁進來的兒媳婦都是這麽做的。
對于小姑子幹不幹活,她們也不在意,畢竟是嫁到了大隊長家,生活可比在娘家的時候好多了,多做點活也沒啥。
以往婆婆心疼小姑子,也沒讓她做什麽活,這回不知道小姑子怎麽把婆婆給氣到了,都要她們帶着小姑子幹活了,不過她們也無所謂,不就是幹活的時候多帶一個人嗎,聽婆婆的話就行了。
這邊婆媳三人正在準備陸家一大家子的晚飯,外面幾個陸家的男人正在商量着過年的事。
秉承着男人遠離廚房的傳統,陸有才和三個兒子就從沒進過廚房幫忙,這些事都是交給家裏的婆娘幹。
陸玉芝回了自己的房間,兩個孫子還在外面玩耍,堂屋裏,陸有才帶着三個兒子正圍坐在桌邊。
陸有才道,“現在地裏也沒啥活了,你們也別閑在家裏,老大你就幫着你媽看看家裏有什麽能幫忙的,老二就去縣城采購過年要用的東西,老三……”陸有才也沒想好讓老三幹啥。
“我過段時間上山看看。”不等陸有才說些什麽,陸志強首先開口。
“山上不安全,要不我陪你一塊去吧。”陸志文接口道。
陸志強擺了擺手,“放心,深山我是不會去的,我就到外圍中圍看看,有收獲就帶回來,沒有就到處轉轉,這快過年了,看看能不能給家裏多些進項。”
陸有才拍板道,“行,那你上山的時候小心點,別被村裏人看到,有啥事兒找你大哥二哥。”
陸有才也沒再說什麽,他相信自家三兒子的能力,不會讓自己處于危險的地步,再說臨近年關,大家夥也都忙。
陸志強進山的事就這麽決定了,一家是個大老爺們兒又接着商量這過年的事兒。
這走親訪友過年必不可少,即使在這個經濟不景氣的時代,該有的規矩還是得照做。
而趁着最近這段時間天氣好,陸家屯裏的村民們家家戶戶都在洗洗刷刷,一眼望過去,成片的曬着被褥,一到白天家家戶戶的聲響就不少,叮叮咚咚的。
孩子們更加開心,在鄉間的小道上玩耍着,來來回回跑來跑去,歡快的童聲響徹田野。
而陸志強這邊,趁着村民們忙着洗刷的時候,沒人注意便偷偷上山了。
幾次下來雖然收獲不算豐富,但也打到了幾只野兔山雞之類的,好歹能給這個年增加一點肉類。
而知青點這邊,夏芙等人也在緊急的裝好包裹,夏芙的包裹不算大,裏面只有幾十斤的山貨和果幹,大頭都還在空間內呢,外面這最多也就三十斤,正好可以她一個人也能提的動。
其他知青相比夏芙也多不了多少,大部分都在上一次交由村裏統一售賣換了錢,之前有些人是直接全部寄回家去,有些則是留一些再寄一些回去。
畢竟過年的時候最缺的就是錢了,當然這些食物東西也比較缺,但是他們能收獲不多,再說村裏距離縣城要走兩個小時的路程,東西太多,他們根本很難帶到縣城去。
還不如寄一些東西回去,再寄一些錢回去,這樣有了錢也能多買一些家人想買的東西。
女知青這邊可能就算鄭倩倩寄的東西比較少了,一個小麻布袋子看起來也就三十多斤的樣子,不過她本人倒也無所謂,其他人只顧自己。
到了約定好的出發時間,大家夥趕忙背上自己要帶去縣城的東西集合。
這天出發打算去縣城的不止知青點這邊,還有村裏的人,不過和知青們不同的是,村裏的人去縣城只為采購年貨。
到了村口的位置,已經有不少人在那邊等着了,人一多就顯得格外的熱鬧,叽叽喳喳的話語聲不斷,夏芙看了眼,去縣城的隊伍還比較壯大,不過小孩特別少,想想也是,小孩要是一到了縣城就跟放飛的鳥兒一樣,大人可能抓都抓不住,更別提辦自己的正事,采購年貨了。
知青點的衆人看隊伍還沒有出發的打算,便找了一塊地,先把東西放下歇一會兒,女知青這邊就王雪要寄的東西比較多,男知青那邊東西少的人也會幫忙搭把手,這樣一來大家互相幫助倒也輕松了許多。
沒過一會兒夏芙便看到有一個村民架了一輛牛車駛了過來,停在了人群中央,不斷陸陸續續有村民上前,似乎在交談着什麽,有些村民說了兩句話便站到了一旁,有些村民則是把自己帶來的籃子布袋放在車上,人也坐了上去。
看到有車鄭倩倩目光一亮,連忙拉着王雪問道,“王姐,那牛車咱們能做嗎。”鄭倩倩是去過一次縣城的,不過那次是走路去的,足足走了兩個多小時才到,而且這山路可不平整,走起來特別費腳,累死人了,雖然坐車的時候也是一颠一颠的,但比起用兩條腿走路,她還是更願意坐車。
沒等王雪說什麽,旁邊陳可欣冷淡的聲音便響了起來,“這牛車可不是随便坐的,都是要收錢的,你有嗎?”
鄭倩倩自然也想到不可能免費給她坐的,不然這麽多村民哪還輪得到她們知青呢,“多少錢?”
這回陳可欣不再說話,理都不理鄭倩倩了,王雪便道,“這邊牛車是村民們自家的,不歸村裏管,出來也就賺個路費,一個人是兩分錢,小孩和貨物是一分錢,大部分村民們都舍不得這兩分錢,所以去的時候沒有幾個人坐,不過回來的時候有些人買的東西太多了,可能會把貨放在車上算一分錢給拉回來,那個回來的時候,這車上可就擠了。”
“兩分錢?”
兩分錢不算多,但也算不上少,他們一個工分也就抵得上四分錢,這兩分錢算得上半個公分了。
怪不得沒幾個人坐車,畢竟大清早的大家精神充足的很,回來的時候倒有可能因為東西太多太累了而坐牛車。
可對于村民來說,兩分錢那也是錢,辛辛苦苦賺的錢可舍不得讓自己就這麽給花了。
這邊鄭倩倩一聽說人要兩分錢貨物也要一分錢,那帶着東西坐上去不得三分錢,這一下子快一個工分都沒了,一瞬間又有點舍不得。
鄭倩倩低頭看了看自己的東西,也就幾十斤,相比其他知青算少的了,想想路上還有男知青幫忙,便也打消了坐牛車的想法,有這錢還不如自己存着呢。
鄭倩倩的想法打消了,其他知青也沒有絲毫的動靜,夏芙頓時也就沒想法了,她空間裏的錢不少,可財不外露,別的知青都沒坐,她也不好意思坐上去。
這是她來到陸家屯後第一次去縣城,不過想到初次來陸家屯時,坐牛車被颠簸的整個人都快吐了的情況,便想到接下來的路,可能不會那麽平順,不過想了想,早晚都得适應,還是先堅持下來吧。
随着日頭漸漸升起,初生的太陽還沒有那麽熱烈,沒過多久,村民們便集體陸陸續續的向着村口的方向走去,看這情況是要準備出發了,知青點這邊也趕忙把自己東西背上跟上隊伍。
一路上大家也在說說笑笑,出村的小道上走滿了人,這邊的山路确實不太平整,有些還有一些坑洞,好在最近都沒有下過雨,就算不小心踩進去了,也沒有什麽問題,最多濺起一褲腳的灰。
坑洞也不算多,大家也只能盡量走在道路的兩旁,這邊的路比較平整,路邊雜草叢生,還有不少的山石。
陸家屯村口這一條路大家走了都快大半個小時了,都沒有見到一個村落,這樣算起來,陸家屯算是比較偏僻的小山村了。
走了一個多小時的時候,終于看到了遠處的村落,不過路途遙遠,大家也只能依稀看到遠處的屋頂。
小道兩旁的人漸漸也多了起來,看起來還有不少別的村落的人,也恰巧趕在這天去往縣城。
夏芙悄悄打量四周,沒有看到陸志強,到是看到一個和陸志強長相極為相似的人,只不過對方顯得更加成熟粗犷一點,夏芙也不知道是不是陸志強的親戚。
夏芙突然反應過來,自己怎麽會突然又想起陸志強呢?他和自己可沒有什麽關系,最多只能算朋友,自己也不應該想那麽多,目前她的首要任務就是在陸家屯生存下去,然後等待高考來臨。
把陸志強從自己腦海中甩走,夏芙艱難的跟着上前面的隊伍,走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還要背上三四十斤的重物。
幸好有男知青搭把手,不然更加擡不起來了。
男知青那邊的東西更加重,可他們到底也是男人,農活也做了好幾年了,體力自然也跟了上來,擡個一兩百斤都不在話下。
相比知青們還要提着繁重的重物,村民們顯然輕松的多,他們只是去縣城采購年貨的,所以這會手上最多也就拎個籃子,拿個麻布袋,走路間還能說說笑笑的聊着天,狀态看起來輕松的不得了。
牛車上直到他們出發,也才坐了一個帶着小孩的大嬸,和一個年輕媳婦,不過駕車的大叔顯然習慣了這樣的情景,如果光靠出去這一趟肯定是不賺錢的。
大頭肯定是在回程的路上,那時候采購年貨多的人家就算不坐車,貨物也一定是要放在牛車上的,不能怎麽帶回村裏去。
在路上雖然男女老少都有,可大部分還是村裏的大嬸大娘們。
這時候太陽已經挂的老高了,雖然是冬天,可連續走了這麽久的路,身上還背着重的東西,太陽還高高挂起,大家還是有被熱到,不過這會已經快要接近縣城了,大家也只能再堅持堅持。